业内信息

我国学术期刊的青年编委会策略

2020-06-11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作 者】王锦秀、李莉:《电力自动化设备》杂志社

  【摘 要】青年编委会可作为传统编委会的有效补充。阐述了青年编委与我国学术期刊的关系;分析了青年编委会的职能,包括把控稿件质量、引进优质稿源、扩大期刊宣传以及为期刊发展出谋划策;探讨了青年编委会的形成与激励措施。

  【关键词】学术期刊;青年编委;编委会

  编委会是学术期刊的职能机构,也是学术期刊的重要名片,编委会成员的知名度与学术实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期刊的层次。目前已有不少关于激发编委会职能[1-3]的研究,然而实际中我国学术期刊的编委会更多的还只是名片功能,职能发挥并不理想,其根本原因在于编委与期刊相互需求的不匹配。近年来,青年学者对学术期刊的助推作用越来越显现[4],青年学者逐渐受到学术期刊的重视,组建青年编委会作为传统编委会的补充,可充分借力青年编委提升期刊实力。目前关于青年编委会的研究鲜有文献报道[5],笔者拟探讨我国学术期刊发展过程中的青年編委会策略。

  1  青年编委是我国学术期刊的天然盟友

  对青年编委而言,其对我国学术期刊有较高的认同感及积极性,主要原因在于:第一,青年编委正处于积累科研实力的时期,我国学术期刊对传播其科研成果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青年编委与我国学术期刊的关系较为密切,其对我国学术期刊的认同度较高;第二,社会荣誉是对一个人某方面能力或者品质的认可,青年编委由于事业还处于成长期,有着价值被认可的需要,而青年编委的身份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其科研水平的认同,因此,对青年编委有较强的吸引力,同时该身份进一步强化了青年编委对我国学术期刊的责任意识;第三,由于身处科研一线,青年编委具有学术及人脉资源优势,我国学术期刊的合理需求正好能发挥青年编委的价值,青年编委往往能够欣然接受而不会有过大压力。

  对我国学术期刊而言,依靠青年编委是其获得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一方面,相较于普通编辑,青年编委更能把握学术前沿与热点,同时青年编委与学术圈中小同行关系也更为密切,因此,青年编委在提供选题、约稿等方面更具优势,是学术期刊与学界沟通的重要桥梁。另一方面,我国学术期刊相对于传统编委会的编委往往处于被动地位,传统编委会的编委或工作繁忙或对期刊发展缺乏热情,导致无法保证期刊任务完成,而我国学术期刊与青年编委处于平等或略占优势,同时,青年编委对期刊有较高的热情与投入,因此,依靠青年编委能够更有效地推动期刊任务的执行。

  2   青年编委会的职能

  青年编委有其独特优势,主要体现在如下青年编委会的职能中。

  (1)把控稿件质量。期刊的层次本质上取决于稿件的质量,青年编委工作于科研一线,对学科进展有很好的把握,并且由于时间相对充裕且热衷于期刊事业,其对稿件质量的把控显现出较强的责任心,能够在期刊要求的时间内返回具有建设性的审稿意见,这对于严格控制稿件质量以及缩短稿件处理周期具有重要意义。

  (2)引进优质稿源。在期刊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的环境下,获取优质稿源是期刊保持竞争优势的保证,期刊的引用绝大部分来自少数优质稿件[6],因此优质稿源是决定期刊影响力的重要因素。青年编委是科研工作者和科技项目参与者,处于成果高产的阶段,是优质稿源的潜在提供者,另外,青年编委在学界人脉资源广泛,且小同行间有共同语言,沟通更为有效,便于为期刊需要引进优质稿源。

  (3)扩大期刊宣传。宣传是扩大期刊知名度以吸引更多稿源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对于知名度还较低的期刊。可以借力青年编委通过多种途径来帮助宣传期刊,如:可以通过青年编委在其所属单位对期刊进行宣传,以获得持续稿源,尤其是在高校中,青年编委与硕、博士生关系密切,能起到关键性的引导作用;年轻的青年编委思维活跃,擅长各种新媒体应用,可以借助青年编委在微信朋友圈、微博等转发期刊重要资讯,以达到快速、大范围宣传期刊的目的;青年编委活跃于各种行业交流会议,这也是宣传期刊的好契机,可以通过青年编委在做学术报告时介绍其在期刊发表的重要文献等方式来对期刊进行宣传。

  (4)为期刊发展出谋划策。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不变则难免落后甚至被淘汰,只有跟随社会发展不断与时俱进才能保持期刊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青年编委集作者、读者、审稿者身份于一身,同时作为期刊社与外界联系的纽带,能够从多方位对期刊的同行评议、出版流程、宣传推广、选题策划等提出意见,期刊社应予以重视并不断做出改进,才能适应新时代科技传播的需求。

  3  青年编委会的形成与激励

  3.1 青年编委的任用机制

  打造一支具有生命力的青年編委队伍是青年编委会职能实现的关键,传统编委会的编委大多为相关学科领域的带头人,具有很强的科研实力,这也是学术期刊任用编委的主要标准,而由于青年编委会不同于传统编委会,青年编委也有其独特的任用机制:(1)虽然青年编委在科研实力上还处于积累阶段,学术水平仍然是任用青年编委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除了通过熟悉的编委进行考察外,可通过知网、Web of Science、Bing学术、AMiner等学术平台以及百度百科、青年编委所在单位网站等个人介绍页面查询青年编委所承担重大项目及发表成果信息;(2)充分发挥青年编委主动性的基础是青年编委热心期刊事业,自主自愿地参与期刊建设,因此,在任用青年编委时应与其明确权利与义务,着重考察其参与期刊工作的意愿;(3)为广泛发挥青年编委会的作用,在青年编委的分布上应考虑学科和地域分布的均衡性,在学科上,应在学术期刊采稿范围内的重点学科任用数量相对较多的青年编委,而在地域上,则应在包含相关学科的高校、科研机构较多的地域任用数量相对较多的青年编委,因此,在学科和地域之间也需要妥协和平衡。

  3.2 青年编委的激励措施

  有效的激励措施[7]是青年编委会良好运转的保障,鉴于学术期刊辅助科技成果传播的服务属性,对于青年编委可采用提供优质服务为主,同时辅以适当物质奖励的激励措施。

  (1)优质服务。在辅助科技成果传播的各个环节,青年编委可享受期刊社的“VIP待遇”:对于青年编委来稿或推荐稿件,期刊社第一时间响应安排优先处理,录用稿件可优先出版,而退稿稿件可给予一次修改重投的机会;在新媒体运用愈加广泛的背景下,可根据青年编委宣传科研成果、实验室等需要,利用期刊微信公众号与期刊网站对其进行推广;建立青年编委微信群并定期召开青年编委会,为青年编委搭建相互交流讨论的平台,促进青年编委的成长。另外,期刊社可为青年编委颁发青年编委证书,对于贡献突出的颁发优秀青年编委证书,为其提供社会荣誉。

  (2)物质奖励。期刊社可根据青年编委审稿、组稿、宣传及出谋划策的贡献度,为青年编委提供一定的物质奖励,使青年编委充分感受到期刊社对其工作的认可。

  4  结语

  在我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背景下,学术期刊应抓住政策红利,通过各种途径来提升期刊的影响力,推动期刊的高质量发展。青年编委年富力强,对期刊工作充满热情,若能有效协作,必然能切实提高期刊水平。

  参考文献

  [1]王亚秋,陈峰,王家暖,等.强化编委职能实现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J].编辑学报,2011,23(3):244-245.

  [2]张瑞麟,范敏.论科技期刊编委责任制的建立与完善[J].编辑学报,2013,25(4):361-363.

  [3]刘岗,魏海明,王婉,等.编委在科技期刊发展中的作用探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3):239-243.

  [4]丁岩,吴惠勤,龙秀芬,等.中文科技期刊应对稿源不足的策略与实践[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29(2):113-117.

  [5]蔡斐,李明敏,徐晓,等.青年编委的遴选及其在期刊审稿过程中的作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28(9):856-860.

  [6]丁佐奇.“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资助期刊的影响因子贡献因素分析及启示[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3):305-311.

  [7]郭萌,范永德,李敬文,等.编委考核、激励措施助推新创办期刊影响力快速提升——以《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29(8):798-805.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