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刍议“融媒体”时代出版社的选题策划

2020-06-10 来源:《传播力研究》
  【作 者】张芝雄:江西省出版集团公司

  【摘 要】“融媒体”时代,互联网出版的即时、海量、互动、个人化和“全媒体”融合的特点更新了信息传播方式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物联网等新技术手段,能够实现更多维、更有效的选题信息收集、分析和预测,辅助编辑完善传统图书选题策划。传统出版社要以内容为本、平台为王、服务为要、品牌为上的新理念推进选题策划,做优增量选题资源。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媒介融合;选题策划

  在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特别是5G技术的规模化运用,为传媒内容生产指明了新的方向。出版界作为整个传媒生态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如其他媒介形态一样在经历着由传统出版方式到新媒体出版方式的变迁。单就5G技术而言,对传统出版业的影响,可以用三“依靠”和三“走向”来概括:依靠铅与火,走向光与电;依靠纸与笔,走向键盘与鼠标;依靠卡片柜,走向光盘和数据库。它们催生了对传统出版的技术改造的同时,还对其选题策划提出新的要求。

  一、内容为本,回归读者需求

  新媒体环境为读者阅读带来全新的体验,在这场变革中,很多新的阅读介质产生,阅读介质的新媒体化带来了阅读理念的升级。最核心的变化无外乎传播方式的改变与阅读体验的丰富。传播方式从单向直线转为双向互动,给了读者更多的参与性与主动权;而新媒体带来的多媒体技术也让阅读变得更加轻松、方便和个性化。然而,阅读形式变化仅仅满足了读者浅层的阅读需求。阅读的本质,是心灵的沟通与抚慰,而这一需求的满足,还要回归书籍内容的考究。借鉴马斯洛需求理论可知,针对人们的生存需求,出版机构可以有准备性的进行选题策划,这种策划的方式成为“前置性选题”。比如人们对饮食知识的需求,对生活环境状况信息的需求等。生活水平的提升使现代人日益关注自身的身体健康,这就对应于马斯洛需求层次中最底层的生理需求的满足。

  二、平台为王,整合媒体终端

  查阅我国人口普查数据可以看出,目前80后人口总数超两亿,90后和00后人口总数都超过了一亿。这就意味着,出版的读者对象将出现更多的互联网“原住民”。结合出版媒介的不断融合,传播方式的多元化发展,要朝着满足读者跳跃式需求,构建崭新的数字出版生态圈。比如,江西出版集团组建了中文传媒数字出版运营中心,创新体制机制,推进“事业部制、项目部制、工作室制”打造数字出版产品线,储备了一批重大数字出版工程,归集整合数字资源,正在建设数字内容分发平台。现如今,无论是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之间、还是网络媒体与网络媒体之间都不断合作,进入了一个多元化阶段。如果单一的发展纸质图书,硬性推出深度阅读的方式,会遭到这些主力军的排斥,从而损失读者群。这类读者主要通过无所不能的终端,利用无处不在的网络,获取所需要的阅读资源。选题策划时要有机整合图文音画以及充分运用多媒体编辑手段的,将选题立体化,一题多用,多元开发。

  三、服务为要,拓宽出版产业链

  出版与信息服务二者之间互联互通,通过运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技术,在产业链中发现新选题、找到新价值,使二者达到绝佳平衡。比如,江西出版集团用基金加直投的模式重组在美国硅谷的全球物联网技术前三强——美国意联科技公司,并于2014年注册落户上海自贸区。2015年,物联网技术推广应用总部在上海松江工业园建立;2016年,出版传媒物联网技术推广应用总部在南昌建立。同时,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融合发展(中文传媒)重点实验室在集团建立,获得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牵头制定全国出版业第一个物联网技术应用标准,并与世界巨头企业亚马逊进行了技术和产业合作。阿里首家无人超市“淘咖啡”和皖新传媒旗下合肥三孝口“共享书店”就应用了集团旗下公司提供的RFID全套技术方案和技术产品。在江西出版集团的图书物流改造中,我们将在行业内率先采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仓储、运输、卖场的全程实时管理,通过技术验证、示范工程和应用推广的三步走战略形成新闻出版行业的物联网应用模式,为行业的转型和升级提供技术源动力。“十三五”期间,江西出版集团旗下的瑞章科技公司致力于打造物联网技术应用推广平台,努力成为技术引领者、标准制定者、资源整合者和国际知名的物联网领军企业,为出版产业链的上中下游资源整合提供优质服务。

  四、品牌为上,提升美誉度和影响力

  出版选题从最开始的孵化阶段,就要铸入品牌意识,细分品牌内涵,长线打造图书品牌产品线。近年来天,人文社科类如“大家经典书系”“理想国”等;学术专著类如人大学术守望者系列、守正出新“回到”上海系列、“天下”书系、“燕大元照法律图书”等;儿童图书品牌如蒲蒲兰绘本馆、爱心树童书、海豚绘本等;大众图书品牌如“鼓楼新悦”、小众书坊、新思文化和新思Thinkr等,以上这一大批图书品牌引领了书业选题的前沿,成为图书选题策划的风向标,也成为了双“十一”等读者消费旺季的头部产品。在出版社品牌塑造方方面面,比如二十一世纪出版社致力于建设没有围墙的学校,成为“中国青少年出版的领导品牌”,率先由单体出版社裂变为集团,推进“集团化、品牌化、产业化、资本化、国际化”进程,综合实力居全国同业前列。

  五、存量为基,重点打造增量型产品

  出版选题资源方面,大多数出版社之前都是以存量知识为基础进行策划。互联网时代,传统编辑需要有向产品经理转变的转型思维,编辑需要做的,是保持对内容生产的“工匠精神”,要善于用“无中生有”“有中创优”的办法进行选题策划。当前,全国出版行业面临纸价上涨、书号收紧、电商压价等种种困境时,我们需要借鉴传媒业对内容的增值服务的开发理念。《华盛顿邮报》的业务延伸到视频市场;我国的南都传媒开始转型提供数据服务;《三联生活周刊》研发出中读APP,通过付费音频留住黏性用户;有声书、电子书、抖音直播读书等方式都可以和纸质出版物进行融合开发。近年来,江西出版集团创新优化出版资源配置方式,大力实施重大出版工程,运用好选题策划会、选题沙龙、重点选题研讨会、总编辑例会、专家点评、主题调度会等机制,重点抓好“七个一”重大出版工程为重点;大力推进市场图书工程,坚持导向,狠抓市场图书建设,不断提升市场图书占比和市场占有率,大力推进多元开发,促进融合发展;大力推进出版社精准定位工程,全力打造品牌出版社;大力推进作者资源锁定工程,从“经营作品”向“经营作家”转变,着力建立作者资源库、优秀编辑库和专家资源库;大力推进电商标配工程,推行“全网全屏”战略,打造统一的网销平台;大力推进出版社分社裂变工程,充分挖掘出版资源,实现转型升级和跨地域发展;大力实施好书复活工程,注重发掘既有出版资源,扩大重印书、再版书数量。由“经营作品”向“经营作家”转变,与1000多位国内外一线专家、作家、学者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近三年,共出版图书、电子音像出版物27608种,100多种出版物(单位、个人)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国家级奖项。

  结合5G技术带来的新应用,主要面向互联网“原住民”读者个性化需求,围绕出版+科技、出版+金融、出版+市场等重点领域,着力推出增量型选题策划,生产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既叫好又叫座的出版物。

  参考文献:

  [1]余人,段雨濛.“互联网+”时代图书选题创意从哪里来[J].出版广角,2015(14).

  [2]徐剑.大数据时代图书选题信息的采集模式研究[D].安徽大学,2015.

  [3]李汶羲.基于数据挖掘的选题策划的研究与设计[D].北方工业大学,2015.

  [4]许静.出版社如何玩转大数据[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08-18.

  [5]魏凯.大数据如何改变出版行业?[N].新华书目报,2016-07-11.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