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融媒体对中小学教材编辑素养的新要求

2020-06-09 来源:《传播力研究》
  【作 者】徐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施行,现如今教育行业对中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所以在中小学教材的编写工作上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而在教学改革以及融媒体的大环境背景下,中小学教材编辑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编写素养,以便让编写出的教材更加良好的为中小学生服务。基于此,本文将针对融媒体对中小学教材编辑素养的新要求进行深入分析,旨在帮助提高中小学教材编辑素养。

  【关键词】融媒体;中小学教材编辑;编辑素养

  融媒体是时代快速发展下的产物,是一种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融媒体以发展为前提,以扬优为手段,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使单一媒体的竞争力变为多媒体共同的竞争力,从而为“我”所用,为“我”服务。中小学教材编辑是推动我国教学改革的重要力量,在融媒体环境背景下,中小学教材编辑需要不断的对自身素养进行提高,如此才能够更加良好的为中小学生的学习服务。

  一、良好的政治素养

  政治素养是一名合格的中小学教材编辑所应具备的最为基本的素养。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认真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基础,为新气象、新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贡献。同时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发展教育事业,全面深化教育事业的综合化改革,再这样一个历史性使命中,中小学教材编辑发挥着巨大的角色作用。首先,中小学教材编辑在开展教材编辑工作的过程中担负着推动我国教学改革的重大历史使命,所以其在编写教材的时候需要充分的将国家意志进行渗透和体现。然后,中小学教材编辑在开展教材编辑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要求,并以此来加强中小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的培养。最后,中小学教材编辑在开展教材编辑的工作过程中需要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方针,只有这样才能够保持正确的思想路线以及政治观点,从而使得自身所编写出来的教材能够良好的引导中小学生建立健康的三观意识和道德法律观念。基于此,中小学教材编辑需要有较高政治素养[1]。

  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高度社会责任感同样是中小学教材编辑所应具备的一项基本素养,其需要将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三观意识和知识水平最为自身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在实际的教材编写过程中,教材编辑应该有意识的去增加以下几方面的知识:1.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中华传统美德;2.热爱祖国的高尚民族素养;3.爱护大自然的情感操守。中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如果其在教材中学习到了一些错误的观念,那么势必会影响其健康成长以及一生的发展。所以中小学教材编辑在开展教材编辑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认认真真对待每一个知识点,如此才能够有效的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以及发展。

  同时,中小学教材编辑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契合教学改革理念而编写出适应中小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教材。中小学教材编辑需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多多与相关科研机构以及学校进行沟通和联系,从而把握良好的教学理念。与此同时,中小学教材编辑需要不断的对教学改革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在良好学习国家制定的各种教育方针的基础上科学掌握教学理念。

  三、良好的知识功底

  对于每一个教材编辑而言,扎实的知识功底都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对于中小学教材编辑而言,扎实的知识功底素养是至关重要的。教材是中小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中小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主要工具,所以教材的质量对于中小学生的学习质量有着一定程度的决定性作用,所以中小学教材编辑一定需要有扎实的知识功底。例如在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过程中,编写编辑必须要扎实的掌握拼音、符号等语文基础知识,如果编辑人员自身对于知识的掌握并不扎实,那么其在编写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一些模棱两可的概念现象甚至是错误,如此将会对中小学生的学习产生巨大的影响。在编辑的工作中,扎实的知识功底不是靠简单的知识堆积而产生的,是需要编辑人员将各种专业知识进行科学合理的融合,同时编辑人员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中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需要充分的考虑到知识的实用性,即知识点是否具备实际的应用价值。另一方面是需要充分考虑到知识的层次性,只有递进式的内容学习才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快乐的学习心态,从而不断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有效的提高学习效果[2]。

  四、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在中小学的教材编辑中,有些编辑人员的文字表达能力还不够强,在教学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提高中小学教材编辑人员的文字表达能力成为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在中小学教材的编辑过程中,一个公式、一句话或者是一个词的表达不正确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甚至是会影响学生一生对于知识的使用习惯。中小学教材都具有指导性的作用,所以教材编辑在进行教材编写的时候一定需要不断的对自身的文字表达能力进行提升。同时也需要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养成仔细、严谨的工作习惯和工作态度,在认认真真的对待每一个知识点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教材的编写质量。此外,中小学教材编辑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因为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编辑与编辑之间或者编辑和读者之间需要构建一座良好的沟通桥梁,从而在不断的沟通检修以及沟通反馈中打造出更为完美的教材。

  五、总结

  中小学教材是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提高我国教育的重要工具,所以教材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的教育质量。在融媒体的时代环境下,中小学教材编辑需要全面的提高自身的素养,从而为中小学生编写出良好的学习教材,进而也为中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该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依马木玉山•吐达吉.论中小学教材编辑的素质修养[J].新闻研究导刊,2016,6(12):122.

  [2]段山.新课改下的中小学教材选题运作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12(20):22.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