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没头脑和不高兴》 借声音融合出版实现经典图书IP“新”引力

2020-06-09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吕竹君(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数字编辑)

  当前,我国数字出版的目标用户正逐渐往低龄化发展。在读者对数字传播方式的接受度和使用度越来越高的形势下,如何让经典作品在新的出版形势中历久弥新,成了出版社编辑面临的一道难题。

  经过多年的市场调研和营销方式的试水,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逐渐摸索出一条适合国内少年儿童阅读市场的数字出版之路,即:利用广播剧的方式,通过全新的阅读方式“跨界阅读”,让声音和儿童文学碰撞,以一种全新且艺术的方式,为孩子呈现完整的经典文学名著原貌,让他们更多地关注文学内容,帮孩子找到进入文学名著的方式。这条数媒融合出版之路在打造经典儿童文学作品《没头脑和不高兴》微型广播剧中获得了成功。

  浙少社推出的任溶溶经典著作《没头脑和不高兴》自1956年问世以来,已经成为中国幽默儿童文学的代表作。“中国幽默儿童文学创作·任溶溶系列”是国家十五规划重点图书,也是首批入选“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的书籍。

  从内容改编方面来看,为了让经典作品改编的广播剧能够在声音领域焕发光彩,浙少社对于编剧团队、音频制作团队的选择和推广渠道方的选择上都进行了严格的挑选和把关。

  首先,在这套广播剧的改编中,浙少社选取了优秀的广播剧改编团队,与原著创作团队的人员一起,对剧本进行了不下5次的打磨与修改,虽然是简短的故事,但力求完美。在语言的使用上,《没头脑和不高兴》广播剧中的对话与旁白都尽量贴近当下儿童的语言使用习惯。而在原著精神的传达方面,编剧围绕“孩子生命中的第一次”来解构原著,参考1960年代同名的动画短片电影,从广播剧的角度,做出了自己的特色。

  其次,在广播剧声音主播的选取上,《没头脑和不高兴》改编团队也尝试了各种风格、不同咖位的有声剧主播,为了摒弃成人的思维定势,客观了解孩子们的收听喜好,制作团队还引入了声音盲选机制,让孩子们投票选出最符合他们心目中的“没头脑”和“不高兴”。

  在后期制作上,根据该广播剧针对的3——8岁儿童受众,制作方采用传统阅读与多媒体感知式阅读融合的新模式,将声音的艺术及优质的后期特效相结合,在制作上精益求精,融入许多全新创作的儿歌和韵律,用电影质感的音频将孩子瞬间带入文学的美妙世界,拉近孩子与文学名著的距离。

  在广播剧合作平台选取上,浙少社采取了用户精准化、传播高效化的推广方针,与儿童音频数字出版领域的头部平台达成合作,如喜马拉雅、凯叔讲故事、蜻蜓FM等,依托成熟平台的存量用户及传播效率,让《没头脑和不高兴》广播剧能快速触达儿童用户。《没头脑和不高兴》广播剧在喜马拉雅上线1周,就获得喜马拉雅新品畅销榜第2的排名;在“凯叔讲故事”上线10天,收听量突破100万。

  通过对《没头脑和不高兴》广播剧的制作和推广,浙少社实现了在经典作品领域的数字出版探索,也为国内的出版社同行提供了借鉴。用新的媒体形式重塑经典需要抱有慎重的态度,但却是出版融合发展的必经之路。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