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定价68元,新书预售时恰逢423读书节,却死扛控价75折,不参加任何促销,但很快跻身科普新书榜第5,新书总榜单Top3。这到底是一本什么书?背后蕴藏着什么能量?
这是一本物理科普书,4月19日首发预售,5月20日正式全网上架。在1个月的预售期中,它呈现出了优越的读者反馈和市场表现,在物理科普这个几近饱和的细分市场,仍然焕发着独有的活力。
在物理科普领域,从外版书到本土原创,从科幻到经典史话,都有大热畅销书。想要从里面分一杯羹,岂能容易?而《六极物理》,凭什么能让读者另眼相看呢?
《六极物理》/作者:严伯钧/出版社:接力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年5月
我们对科普市场做了调研,通过很多读者的留言、视频弹幕,我们发现,虽然科普图书琳琅满目,科普人形形色色,但是大家需要的还是:科班、权威,但是同时更重要的,通俗、趣味,能展现一个最全貌的升级版前沿读物。《六极物理》,就是要给读者,以最通俗的语言和举例,来展现物理各个领域的全貌,不单单是经典力学、相对论,或是量子力学,这是一场盛宴。
这就如同中科院院士、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陈运泰先生在看到这本书时所给的高度评价:“这是一场物理学的盛宴!可以引领读者揭开神秘物理世界的面纱,一睹人类赖以生存世界的真容,给人豁然开阔、大彻大悟之感。”
专业、硬核,偶像派物理“杀手”
提起《六极物理》的作者——严伯钧,很多人估计都已经不再陌生,甚至熟知多年。曾经看过一位读者的后台评论:“从严老师粉丝只有几个人,到现在几百万人,再到严老师出版了自己的图书,一路走来,收获颇丰。”
而我和这位读者一样,是严老师的忠实粉丝,而且能为自己的偶像做书,是一件非常值得庆幸的事情。严老师,可以说是一位妥妥的学霸,高中时因为物理竞赛,被清华大学保送,后来取得香港科技大学物理、数学双学士,物理学硕士,又在布朗大学攻读博士。
丰富的求学经历和读书阅历,让我们身边每个人都觉得,他是一位极为有趣的人,从他的抖音科普视频中就可以看出,他学识广博、逻辑缜密,非常擅长用轻松、有趣的举例方式,来化解物理的深奥难题,他惊人的语速和极具代表性的兰花指,也为他的形象再添一份独有的特色。
这几年来,严老师坚持“不带数学公式,轻松学习物理精髓”的初心,给普通大众普及物理知识,前后严老师已经录制节目逾500小时,播放量超10亿。
这些数据的背后,都显示了用户对严老师的高度认可,粉丝直呼他为“不做轮椅的霍金”“爱因斯坦标配”“物理界的男神”。
三年磨一剑,收录前沿物理全貌
很多人可能难以想象,这本书,在即将付印的前几天,还在为内容打翻、重来,争取做到书中每个专业词汇的专业性、准确性。
《六极物理》,是严老师最看重的一部图书,套用他的原话:“这是跟随我一辈子的书,一定要写好,对的起自己,更要对得起读者。”
早在2017年,严老师就已经开始立意撰写《六极物理》,前前后后3年,终于打磨完成。在这本书中,严老师做到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希望《六极物理》,能够成为读者打开世界,开启好奇心的一个起点,而非终点。
所谓“六极”,就是从人最直接的感知出发,延伸到极快、极大、极重、极小、极热、极冷6个极限状态,看到这6个极限世界中的神奇物理现象。本来还对物理懵懂无知的我,在看到目录之后,就大概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框架,剩下的就是填充内容了。
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再到颠覆世界观的量子力学和前沿的弦论、热力学,《六极物理》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完整的前沿物理全貌,内容涵盖全面,尽情地解答了我们那些年的神秘谜题:
未来,真的可以被预见吗?
如果人被压缩到质子大小,就能穿越时空吗?
地球被压缩到鸡蛋大小,就可以变成一个黑洞吗?
量子力学,为什么说它是一个怪胎?
面对这些问题,《六极物理》都采取了一个正面迎接的方式来解决,而不是浮于问题表面,让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比如很多人知道,当速度极快时,时间会变慢,长度会变短,但为什么呢?就鲜有人能够答出来了。
“人人都能懂”的“硬”科普,才是真的科普
作为一位物理小白,当第一次拿到沉甸甸的书稿的时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我能读懂吗?
因为作为科班出身的严老师,其专业性已经毋庸置疑,必定能给物理爱好者传达出他们最想要的精髓,但是对于普通大众和中学生而言,是否能够看懂这里面的奥秘?
随着我对这本书读得越多,我发现,我真的多虑了!
说实话,在《六极物理》之前,我也读过一些科普图书,一个是出于工作的需求,一个则是真的基于想对自我思维的突破和改变。但是整体下来,感觉市面上的大部分图书,并不能做到最本质的科普,因为一些核心的物理理论,并没有解释清楚,或者甚至说,没有解释,逃避了。
比如广义相对论、不确定性原理、高深但又非常重要的杨-米尔斯理论,等等。
因为这些,单纯用一些生活举例、物理史话是很难解释清楚的,但是同时它又作为物理核心思想,用爱因斯坦的话来说,它是可以很简洁地被解释清楚的,除非你不懂,不会说,或者理论是错误的。
《六极物理》在面对物理学核心思想时,绝不逃避,而且一定要解释清楚。在书中,我们看到了有趣的故事;看到了复活的爱因斯坦和普朗克;看到了120多幅科学漫画,更看到了严老师简洁、通俗的陈述。
问:黑洞到底是什么呢?
答:一个连光都逃不出去的天体。
这样通俗、简明的解释,估计读完,一辈子都忘不了了吧!
有趣的灵魂、好看的皮囊,全都要
看《六极物理》,我们或许第一感觉:嗯?这是一本物理书?好撞色啊!
是的,我们想打破常规,打破固有的物理沉重,给读者一个新鲜的、性感的、浪漫的物理科普图书。
这不仅是作家严伯钧想给读者带去的,也是我们整个团队希望的。我们希望由此构建出一幅关于物理的时空画卷,带领大家感受生活与物理的相互作用,领略物理独有的风骚。
我们采用了时下最新鲜的“孟菲斯”设计风格,用明快、风趣、彩度高的色调来表现“六极物理”的富有个性化的文化内涵—— “六极”,6种不同的颜色和形状与本书独有的英文翻译“Physics In A Hexagram”相得益彰。
这样的多色、大面积色块封面,常常会给印制追色带来很多次试色都无法成功,对此,我们前后印制追色几十次,才达到理想的色块效果(或许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颜色的差异并不能显而易见,但是这每个细节,我们都是极度追求的)。
再看内文,《六极物理》全书共计38万字,实实在在的一部夯实巨作,怎么给读者呈现出来一种无压力阅读感受,就是我们一直追求的。
所以最后,我们内容也贯彻了这本书轻松、活泼的调性,全书双色印刷,选择眼睛友情色——绿色;对重点内容做加粗处理;内文字号尽量大,减缓阅读疲劳;漫画排版尽量天头地脚,保持阅读风格全书一致。
前后版式风格,以及单纯不同饱和度的绿色,就前后推翻几十次。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在图书前勒口,我们经严老师授意,特意放置了严老师的邮箱,目的是能够给读者创设一个和作家交流的平台和机会,有任何的关于本书的疑问,都可以随时发邮件给严老师,或许这本书的下次改版,就得益于你的问题。
至今为止,严老师已经收到上百封邮件,他每天都会抽出2个小时的时间,来处理读者来信。
流量经济,该怎么把书推给读者?
一本书的读者触达,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前期,确实需要多轮的开会,定方案。那《六极物理》在上之前多久,就开始定策划案、营销推广方案了呢?
上市前的2个月。
从3月15日开始,我们就陆续开始了策划和影响推广方案,前后一共做过2次策划方案,4次营销推广方案。
我们对现阶段的科普图书也做了相应的调研,如《1分钟物理》 《上帝掷骰子吗》 《从1到无穷大》 《时间的形状》等图书做了市场调研,包括分发媒体、软文角度、读者触达、转化等都进行了横向对比。
最后,对于《六极物理》这本书,我们将媒体分为科普媒体、物理大号、读书媒体、推荐带货媒体4大领域。针对不同领域,我们分别开始制定不同的物料支持,包括宣传视频、活泼抖音小视频、软文、新闻稿通稿等,用于各个媒体的分发。
4.19日,是《六极物理》的首发日期,当天我们在严老师的自媒体——“严伯钧”抖音号进行了首次正式亮相,在419前,我们分别在自媒体社群、抖音、微信做了读者预告,当晚抖音直播,我们收到了非常好的用户反馈。
《六极物理》虽然是预售,而且距离正式发售有1个月的时间,但是当晚销售1500多册,第二天直冲科普新书榜单TOP2,到现在,我们已经稳居TOP1,并位列新书总榜单top3。
419后的预售期间,我们又分别对前期的媒体进行了对接和新书即将上市的分发,包括10余家行业媒体、都市媒体和网媒,并在当当、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上预售专题、上市专题,让《六极物理》一直保持了一个持续的网络曝光度。
后续,我们将持续发力抖音平台,借助抖音的高流量来重点曝光《六极物理》,我们也即将对分别对不同博主做不同角度的视频支持,发布视频时添加#六极物理#话题。
科普之路,值得一生耕耘
最后,我们想说,《六极物理》虽是我们整个团队的精心之作,但是,它仍然还存在问题,但是我们在后续的工作中,会让它在我们能力可以触达的范围内,一步步完善,趋近完美。
《六极物理》是一本科普图书,我们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大家科普路上的一个起点,而非终点。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自我突破,提升自我竞争力,而物理作为去伪求真、探究万物本质规律的基本学科,它理应成为现代自称受过教育人的知识标配。
当今的21世纪,已经被我们看到的高科技,如医疗、通信等等充斥,而这些技术几乎都是来源于物理实验室,可以说,离开物理,我们将寸步难行。即使是上个世纪革命性的相对论、量子力学等学问,在当今,也应变为一种常识。
接下来,让我们以物理思想为基础,以不变应万变。
科普之路,还很长,值得我们一生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