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依托国家出版基金 引领高质量发展

2020-06-08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严奉强
  广东科技出版社是一家规模不大但有着优良传统的综合性专业出版社,目前有在职员工108人,年出版一般市场图书200余种。由于多年来出版规模不大,在实施书号调控政策后,国家主管部门给我们年度首批核发的书号连续3年不超过200个,这在全国近600家出版社中可能是比较少的。在书号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我们通过实施精品战略,精耕细作,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企业文化建设也如火如荼。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我认为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大力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充分利用好国家出版基金,是我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国家出版基金自2008年设立以来,以“体现国家意志,传承优秀文化,推动繁荣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为宗旨,先后资助了年度申报项目达5600多个,目前已有4000多个项目完成结项验收。作为一家中小型地方出版单位,我社自2010年开始申报国家出版基金,至今累计申报成功18项,已顺利结项15项。其中,2019年申报5项,全部获得资助。

  强化制度建设 提升执行力

  我认为,国家出版基金的申报成功和顺利实施,除了其本身带给出版社的资金扶持、加速重大项目的推进和完成等具体目标意义外,国家出版基金在出版社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更是不容小觑。由于国家出版基金的导向、要求和严格管理等,出版社需要有与之配套的制度安排、人才建设和资源储备,并建立相应的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机制,从而带动出版社整体工作迈上新台阶。

  例如,按照国家出版基金管理办公室的要求,出版基金的使用必须有严格的规范,各申报单位必须建立专门的管理制度。按照这一要求,我社先后建立了《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实施进度和出版质量管理办法》《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等制度。制度先行,较好地保障了我社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的顺利实施和结项。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全社原有的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完善、修订,新增了《绩效管理方案》《意识形态安全管理办法》等制度,为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制度基础。

  人才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在国家出版基金的申报、实施和完成过程中,我社形成了一支能打硬仗、作风优良的人才队伍,他们不仅对国家出版基金的相应管理规定和基金的成功申报规律了然于胸,而且大多数都是专业出版领域的骨干和带头人。有了这支队伍,我们不仅圆满地完成了历年来申报、立项的各个项目,而且在平时的工作中,他们也是业绩突出,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立足专业特色 挖掘地域文化

  立足专业特色、大力挖掘岭南地域文化,是我社申报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时的重要策略。我社隶属广东省出版集团和南方出版传媒,在专业分工中,大医学、大农业和健康养生一直是我社的重要板块,而岭南中医药更是我社重点挖掘的重要出版资源。在我社申报成功的18个项目中,有16个项目属于上述三大板块之列,其中对岭南传统中医药资源的挖掘整理而成功入选出版基金资助的项目有6个,由此可见专业性和地域文化性在申报中的分量,这和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的方向和倾向性是一致的。

  由于国家出版基金的引领,这些年我们在专业性和地域性方面加大力度,高质量发展成效也逐渐显现。例如,列入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的《中国历代海路针经》(上下册)获得2018年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岭南中医世家传承系列(第一辑)》获得2019年第七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提名奖;“美丽中国生态文明知识科普丛书”被国家出版基金办公室列为“事后补助”的专项出版基金项目。

  国家出版基金作为引领我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其意义当然不止以上这些。例如,国家出版基金对我社企业文化和人文生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也值得大书特书。2020年1月,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时刻,广东科技出版社一马当先,仅用48小时编辑出版全国第一本《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并迅即发放全国,引起社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这不是偶然的,它是出版人责任使命和担当的展现,更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见证,这中间,国家出版基金的引领功不可没。

  (作者系广东科技出版社总编辑)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