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出版“走出去”政策和项目现状、问题及建议

2020-06-05 来源:《编辑之友》

  【作 者】裴永刚: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摘 要】出版“走出去”战略实施过程中,政策扶持和项目推动是其关键动力之一。文章从国家层面、中央文化部门层面、省市地区层面梳理了近五年出版“走出去”的相关政策和项目,指出当前政策和项目存在国内外政策衔接力度不足、数字出版专项支持项目偏少等问题,提出要调整相关政策,建立和完善对外出版协作机制;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大数字出版“走出去”项目支持力度;加强国别研究,采用不同方式开展对外合作和本土化出版;打造中文主题数据库,提升中国文化国际话语权;建立“走出去”政策和项目效果评估指标体系;提升主体内在发展动力。

  【关键词】中国出版;出版“走出去”;“走出去”政策和项目

  2018年3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出台。其中涉及新闻岀版的重要变化:中央宣传部统一管理新闻岀版和电影工作,不再保留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这次机构改革方案的出台正值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预示中国新闻岀版业在中央宣传部管理下,所出台的相关政策将为深化机构转型升级和数字出版融合发展带来新的动能,必将促进我国出版“走岀去"的进一步发展。

  一、出版“走出去”政策和项目的现状

  从2000年"走出去”战略实施,到2013年"一带一路”战略提岀,再到2019年中国岀版发展报告会举行,关于中国岀版“走出去”的政策和项目与以往相比,发生了一些较为明显的变化:区域支持重点由欧美发达国家转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促进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加大对内容翻译、渠道拓展、资本输出等的支持力度;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对外合作和本土化岀版;注重境外参展和平台建设等。笔者从国家层面、中央文化部门层面、省市地区层面对“走出去”政策和项目进行梳理,其中相关政策和项目来源于各权威网站并经笔者整理所得,时间从2013年截至2019年。

  1.国家层面政策

  “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是"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原则。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确立“走岀去”战略,成为我国对外开放一项基本国策;2006年国务院岀台《关于鼓励和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若干政策》,从税收、金融、文化等多方面保障文化产品和出版企业“走出去”;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一带一路”倡议上升为国家重点发展战略。中国出版业也相应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作为“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着眼点,岀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如表1所示。


 

表1  国家关于出版“走出去”的政策
发布时间 文件名称 具体内容
2014年3月17日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 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岀口,加大文化领域对外投资
2015年2月14日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的若干意见 对外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2015年12月18日 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 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提升知识产权对外合作水平
2016年5月11日 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 借助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等平台,促进优秀文化创意产品“走出去”
2016年11月2日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的指导意见 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创新内容形式和体制机制,拓展渠道平台等
2016年12月5日 关于加强“一带一路”软力量建设的指导意见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理论支撑
2017年5月7日 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扩大文化交流合作,发展对外文化贸易和投资等
2018年12月18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鞏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进一步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 加大对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扶持力度,加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


  此外,根据不同时期进行调整的政策文件还包括《五年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指导目录》等。

  2.中央文化部门政策和项目

  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传播中国声音、展现中国精神、提升中国影响成为当前出版“走出去”的主旋律。[1]2017年颁布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了这一点,把打造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公共外交新亮点、完善国际传播网络、进一步增强“走出去”合力作为其重要发展战略;教育部、文化部也分别颁布《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和《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这表明中央文化部门对于“一带一路”的政策制定和项目实施达成了共识,形成了合力,面向“一带一路”的国际文化市场逐步形成。具体"走出去"政策,如表2所示。


 

表2  相关中央文化部门关于出版“走出去”的政策
发布时间 文件名称 颁布部门
2015年5月11日 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2015年10月19日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劫计划(2015—2018年) 教育部
2016年6月29日 新闻出版业数字出版“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2016年7月15日 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 教育部
2016年9月5日 国家语委“十三五”科研规划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2016年12月28日 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 文化部
2017年2月23日 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 文化部
2017年4月26日 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科技创新规划 文化部
2017年9月20日 新闻岀版广播影视“十三五”发展规划 国家新闻岀版广电总局
2018年3月1日 国家新闻岀版广电总局改革发展项目库项目评价指引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与出版“走出去”政策相对应,相关中央文化部门出台一系列的支持项目,涉及翻译资助类、渠道拓展类、综合类等项目。

  (1)翻译资助类项目。从2002年我国借助“中国图书报告会暨中国图书和版权赠送”活动首次较大规模进行中国出版“走出去”以来,先后实施了“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中国图书互译计划”“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国际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等活动。这些活动项目通过对图书翻译进行先期资助的方式,解决了出版成本中占大头的翻译费的问题,促成一大批优秀对外翻译作品的诞生。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在保持原有翻译资助项目基础上,新增了一系列重点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项目,涉及版权、基础书目库、动漫出版、数字平台建设等,如表3所示。


 

表3  翻译资助类项目
启动时间 项目名称 组织部门 具体内容
2014年 图书版权输出奖励计划 国家新闻岀版广电总局、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 对图书版权输出进行后期奖励
2015年 图书“走出去”基础书目库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对入库图书进行多语种翻译进行资助
2017年 “原动力”中国原创动漫岀版支持计划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对优秀国产原创动漫转化为出版作品进行资助
2017年 外国人写作中国计划 文化部 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及全球其他重点区域
2017年 中外思想交流与传播能力建设工程 文化部 完成涵盖世界主要语言的译介平台建设


  (2)渠道拓展类项目。中国出版“走出去”的一个重要节点是渠道拓展问题。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相继通过建立海外文化中心,创建孔子学院,设立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重点新闻出版企业海外发展扶持工程、中国岀版物国际传播渠道拓展工程、边疆地区新闻出版业“走岀去”扶持计划等,拓展中国出版“走岀去”的渠道,取得丰硕的成果。“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除对以往渠道项目进行革新外,从线上和线下重视新渠道和新平台的构建,努力开创岀版“走岀去”渠道拓展的新局面,如表4所示。

 

表4  渠道拓展类项目
启动时间 项目名称 组织部门 具体内容
2014年 中国文化译研网 中宣部领导下,文化部与北京语言大学共建 中外文化互译合作平台
2017年 对外文化交流机制化合作网络建设工程 文化部 高级别政府间文化政策对话和文化机构合作机制
2017年 “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与合作工程 文化部 推动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品牌建设、创建文化交流基地
2017年 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建设与发展工程 文化部 海外文化中心全球布局50个,建设300-500个动态资源库
2017年 对外文化交流品牌拓展工程 文化部 与30个重点国家和地区建立长期合作机制
2017年 全国版权贸易体系建设推荐工程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5-10个带一路”沿线等的版权交易中心、推进“版权云”建设项目


  (3)综合类项目。随着全球数字出版的崛起,我国出版“走出去”也步入深水区。中央文化部门相继通过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中国原创网络游戏海外推广计划、丝路书香岀版工程、国际合作岀版工程等对这些方式进行资助。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在融合出版背景下,出版“走岀去”的资助项目类型越来越趋于综合,如表5所示。

 

表5  综合类项目
启动时间 项目名称 组织部门 具体内容
2014年 丝路书香岀版工程 中宣部、国家新闻岀版广电总局 岀版物数据库推广、丝路国家图书互译、汉语教材推广、境外参展裁
2017年 新闻出版海外发展扶持工程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鼓励多种所有制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实施海外本土化项目
2017年 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推动面向丝绸之路国家和地区的影视作品创作和发行
2017年 对外文化贸易促进工程 文化部 外向型文化企业、文化产品、文化品牌和国际文化交易平台
2017年 港澳台中华文化弘扬工程 文化部 多样化文化交流平台,优秀文化产品进入港澳台基层社区


  3.部分省市、地区政策

  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以来,安徽、上海、广东、江西、四川、广西、北京等地均岀台了出版“走出去”相关扶持政策,如表6所示。


 

表6  部分省、市、区关于出版"走出去”的政策和项目
发布时间 文件名称 颁布部门
2013年6月10日 关于加快文化贸易发展的意见 安徽省委、省政府
2015年2月16日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实施方案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
2016年5月30日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意见 江西省人民政府
2016年6月29日 新疆新闻出版业“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闻岀版广电局
2016年10月10日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
2017年2月23日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2017年5月7日 关于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 四川省人民政府
2017年8月1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员会
2017年11月29日 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文化浙江建设的意见 浙江省委、省政府
2018年1月30日 广西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走岀去扶持资金管理办法 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岀版广电局
2018年6月21日 关于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 北京市委、市政府


  二、出版“走出去”政策和项目存在的问题

  在政策扶持和项目推动下,当前出版“走出去”诚然取得一定成就。但“走岀去”不等于走进去,海外出版本土化任务依然任重道远。国内外法规政策衔接不够,对数字出版“走岀去”专项支持项目偏少,国别区域研究精细化不足,有效渠道拓展仍需加强,效果评估缺乏量化标准等制约和影响了出版“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效果。

  1.协作机制欠缺,国内外政策衔接力度不足

  当前国家、中央文化部门和各省市、地区出台的扶持出版“走出去”的政策和项目缺少整体规划,各政策和项目间的协作机制欠缺,使其从内容到形式均有所重合。以项目为例,图书翻译资助类项目、渠道拓展类项目和综合类项目,在资助内容、支持方式方面均有不少相似甚至重合之处,这既给项目的持续开展带来不利影响,又使项目实施后面临重复评估、效率低下、境外影响力欠佳等问题。同时,与政策和项目相关的国家支持力度和配套体系也存在与实际情况脱节现象,造成相关企业多头申请,人力成本、时间成本、管理成本大大增加,不利于出版企业需要的发展。

  另外,国内出版“走出去”的政策与国外的相关政策衔接不够。国外与我国岀版“走出去”密切相关的政策也无具体部门进行专项研究,无疑增大了出版“走出去”的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和文化风险,也导致我国的国际行业参与话语权和国际规则制定话语权仍然不足。[2]

  2.数字出版"走出去”专项支持项目偏少

  当前,岀版“走出去”政策推动和项目扶持主要集中在内容翻译、版权贸易、渠道拓展、出版企业“走出去”等传统“走出去”的领域,与数字岀版“走出去”相关的内容大多作为其他项目的一部分,专项的数字出版“走出去”项目偏少,这制约了以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等为代表的国家数字出版产业的国际化步伐。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布的《新闻岀版业数字出版“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可以看出,在具有宏观指导性的重点任务层面,继续推动数字岀版“走出去”名列其中。但在负责具体实施的重点项目层面,却没有专门针对数字出版“走出去”的相对应项目。

  3.国别区域硏究精细化不足

  我国的岀版“走出去”政策和项目资助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北美和西欧发达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集中在西亚、北非等阿拉伯地区,这使得政策和项目资助的国别区域研究精细化不足。以丝路书香出版工程为例,该工程自2014年开始实施,入选项目中除覆盖整个丝路国家的项目外,从地域和国别特征看,数量分布不够平衡,过于集中。从2014年至2016年间丝路书香工程项目数量地域分布看,西亚和北非等阿拉伯国家项目最多,蒙古、俄罗斯和中亚五国项目最少;对波兰、罗马尼亚、匈牙利等中东欧国家的支持力度还远远不够。[3]

  4.渠道拓展仍需加强,平台效应不显

  21世纪以来,中央相关文化部门已经连续推岀十多个渠道拓展类项目,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渠道不畅问题依然存在。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岀:“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4]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人文数据库的缺失和有效渠道不足。

  5.效果评估指标体系欠缺

  近年来,中共中央宣传部虽然制定了一些项目评价指标,但属于综合性评价,针对出版"走出去"的效果评估指标体系构建还不够完善。当前的效果评估指标中,只有“版权引进输出比”和“实物岀口数量、金额”这两个量化指标用于判断“走出去”的成效,显得过于单薄。这两个指标注重政策“走出去”的评估,而对于政策走进去,引导企业进行本土化运作的效果评估指标则十分欠缺。当前,“走出去”不应仅仅是产品“走出去”,更多的还有服务“走出去”、资本“走出去”、品牌“走岀去”。现有的评估指标体系偏传统岀版,对服务、资本、品牌的评估欠缺,不能全面反映新闻岀版业“走出去”的现状,也挫伤相关企业的积极性。

  6.主体内生性发展不足

  当前,出版“走出去”政策和项目基本涵盖了图书翻译、合作出版、版权贸易、海外编辑部、企业并购等多种方式,形成了立体化的支持体系。作为主体的岀版企业在“走岀去”过程中,目前还主要依靠国家政策扶持和项目推动,内生性发展要求不足。如为申请各类“走出去”政策的支持,一味追求“量”,这不仅浪费岀版资源,而且易给输岀国造成负面影响,不利于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阐释中国思维。

  三、出版“走出去”政策和项目的建议

  1.调整相关政策,建立和完善对外出版协作机制

  整合出版“走出去”相关项目使其发挥最大效用,是“十三五”时期出版“走岀去”国内外政策衔接的重要方向。2017年8月,中国一中东欧国家出版联盟(16+1出版联盟)、“一带一路”学术岀版共同体相继成立,标志着中国出版“走出去”在国内外政策衔接层面迈进了一大步。此外,还应建立国际版权经纪人联盟。通过版权经纪人的研究、分析和谈判,在国际层面实现版权效益的最大化;建立在线国际版权交易平台,与国外的相关版权交易平台建立合作和同盟关系,营造科学规范的版权交易环境;创立版权投资基金,设立“版权+资本”的股权投资基金,向版权直接投资。[5]出版“走出去”政策还可针对具体国家进行定制化服务,推行一国一策。这需要对重点相关国家开展精细化的市场调研,研究这些国家的出版法规政策、出版市场状况、出版企业特点等,以便制定相应的支持政策。相关企业要准确把握各国出版产业各环节的差异,研究目标地读者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

  2.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大数字出版"走些去”项目支持力度

  当前,国际范围内数字阅读越来越普遍,占比越来越大。在中国岀版"走出去”重点转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背景下,加大数字出版“走出去”项目的支持力度就尤显重要。国家层面已开始加快数字化“走出去”项目的布局。如在2018年申报出版"走出去”项目的通知中,就对数字岀版“走岀去”做了具体要求,新立项项目要注重同步开发数字版,探索采用音频传播等新方式,主动对接国外市场。[6]数字出版“走出去”项目可以采取影视戏剧图书联动、融入影视功能推动图书产品升级等方式推进出版融合。

  3.加强国别研究,采取不同方式开展对外合作和本土化出版

  中宣部新闻出版局2019年重要工作任务之一是加强国别区域研究,开展对外合作和本土化出版。[7]针对有些项目布局存在地域和国别分布不平衡、实施效果不理想的情况,可结合我国总体外交战略方针,进行精细化的国别和地域研究。如对法律健全、合作基础较好的欧美发达国家和我国周边国家,可进行直接投资,通过独资、合资、并购、委托代理等方式进行;对宗教意识形态较强的阿拉伯地区,以及法律环境偏弱的非洲、拉美地区等,可采取合作岀版方式,近年来兴起的国际编辑部模式就是这种合作出版的典型;对北亚、中东欧和东南亚重点国家如匈牙利、俄罗斯等国家,可采取共建出版产业链环节的形式进行合作,如山东出版集团、山东友谊出版社创建的尼山书屋就是较好的尝试。

  针对宣传方式比较单一、缺乏影响力的情况,在宏观层面,政府通过加强项目督导,促使国内出版企业把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到项目资助产品的宣传推广上来。同时通过多样化的宣传方式,搭建交流和推广平台,传达和发布国家政策导向和宣传需求,引导国内企业在相关国家宣传造势;在微观层面,国内岀版企业通过事件营销,宣传推广、公共关系、路演等多种方式,采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数字媒体等多种载体,提高出版产品销量和社会影响力。

  4.打造中文主题数据库,提升中国文化国际话语权

  在数字技术发达的当下,各国不遗余力地建设主题数据库,这种现象成为其国际学术和文化地位重要标志,代表的有爱思唯尔的Science Direct数据库、汤姆森的Thomson Gale数据库、麦格劳-希尔的Digital Engineering Library数据库等。[8]在此情况下,我国岀版社亟须打造自身的主题数据库,形成数据库产品群,拓展中国出版“走岀去”的新渠道、新平台,在学术和文化领域发出自己的声音。我国一些大学岀版社和专业出版社具备一定的资源积累和特色优势,或可借鉴牛津大学岀版社和剑桥大学出版社的相关经验进行构建,相关的政策和项目对此应大力倾斜。除打造中文主题数据库外,还应积极利用国际书展和融媒体创新,进一步提升中国文化国际话语权。具体可通过政策扶持和项目资助方式,一方面鼓励出版企业积极参加国际各大书展,办好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参与行业话语权和国际规则话语权的制订;另一方面,推动岀版重点企业和出版产业基地“走出去”,占据出版领域国际竞争制高点,提升中国文化国际话语权。

  5.建立"走出去”政策和项目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建立一套科学的效果评估指标体系作为岀版“走出去”的政策评审和项目投放的重要依据,相关企业将评估指标体系作为其行动指引,有助于政策扶持的可持续发展。

  (1)树立效果评估目标观念。在进行政策评审、项目投放时要树立效果评估目标观念,即把评估项目实施后是否符合出版市场规律、是否切合目标国需求作为效果评估目标,并设定其最低目标和期待目标。[9]如经典中国国际岀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等“走出去”工程资助的中国作家刘慈欣的《三体》出版了英语、土耳其语、波兰语、德语等多个版本,成为国际图书市场上最为畅销的科幻读物,[10]不仅满足了目标读者的需求,而且进…步扩大了受众,同时还获得了被誉为“科幻界的诺贝尔奖”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达到了项目资助的目标。

  (2)流程化管理。流程化管理即对涉及效果评估体系的各个环节如内容策划、生产流程、渠道营销、平台宣传等进行全方位评估和管理。

  (3)综合评估指标体系。通过政策扶持和项目资助后,以出版单位针对境外目标读者群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综合评估指标体系,根据不同出版类型设立相应量化指标,如表7所示。效果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要结合不同项目类型、产品周期、目标用户特点、目标市场化程度等配置相应权重。


 

表7  出版机构实施项目的综合评估指标
岀版类型 经济效益可量化指标 社会效益可量化指标
报纸 对外发行量、对外发行收入、对外广告收入、对外贸易收入等 目标用户人数、报纸传阅率、在其他媒体上的转载率、曝光率等
期刊 对外发行量、对外定价总金额、对外平均期印数、对外广告收入、对外发行收入、对外贸易收入等 目标用户人数、期刊传阅率、期刊订阅人数、在其他媒体上的转载率、曝光率等
图书 对外发行量、对外发行收入、对外版税收入、对外衍生版权收入、其他对外经营性收入等 目标用户人数、图书传阅率、在其他媒体上的转载率、曝光率等
数据库 数据库对外销售收入 目标覆盖率、目标用户人数、点击率、浏览量、目标浏览人数、在其他媒体上的转载率、曝光率等
网络平台 对外活跃度 目标覆盖度、目标传播力等


  (4)提升主体内在发展动力。作为出版“走出去”主体的企业需要持续提升内在发展动力,这是体现出版“走出去”政策和项目落地的关键所在。首先,企业主体要打破政策依赖思想,从自身区位优势、资源特点等出发,打造独具特色的“走出去”竞争力;其次,企业主体需要从内容生产、机构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入手,结合国家“走出去”的相关资助项目,提高国际化内容生产能力,按照国际市场竞争要求进行机构设置,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编辑、作者和译者,最大限度发挥我国企业在目标市场的合力;最后,企业主体要有传播意识,把让中国人“自信”的“文化”传播岀去,形成集聚效应和品牌印象。

  参考文献:

  [1]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十三五”发展规划[EB/OL].[2019-01-25].http://www.gapp.gov.cn/sapprft/contents/6588/350248.shtml.

  [2]崔斌箴.新时代对外出版业发展的思考[J].对外传播,2018(3):33-35.

  [3]刘叶华,刘莹晨,朱宝元从丝路书香工程实践经验谈中国出版合作项目的溢出效应[J].出版参考,2017(8):9-13.

  [4]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0L].[2019-01-25].http://www.xinhuanet.eom//politics/2016-05/18/c_1118891128.htm.

  [5]张芝雄.推进出版企业有效“走出去"路径分析[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8-10-09(004).

  [6]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办公庁申报出版"走出去”三大项目的通知[EB/0L].[2019-01-25].http://www.chinaxwcb.com/2018-01/18/content_366381.htm.

  [7]孙海悦.2019中国出版发展报告会举行[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9-01-14(001).

  [8]韩文君.中国出版"走出去”战略思考[J].新媒体研究,2018(14):64-65.

  [9]钱风强,刘叶华."十三五”时期我国图书"走出去”提质增效路径分析[J].中国出版,2017(13):10-14.

  [10]张贺.精彩中国故事吸引世界目光一中国出版"走出去"综述[N].人民日报,2016-02-16(004).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