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把故宫讲给孩子听

2020-06-05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李婧璇
  伴随着近年来“故宫热”的风潮,今年的故宫迎来了600岁生日,目前图书市场上有关故宫主题的童书类型也越来越丰富,有以此为主题的幻想儿童文学作品,有以图画书的形式讲解故宫相关知识的作品,也有知识百科式的故宫图录……不管这些童书如何出新出彩,万变不离其宗——引导孩子们自小走进故宫、了解故宫、爱上故宫,让更多的儿童甚至是大人感受故宫的魅力,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可以非常有自信地“要把一个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

  唯有了解才能发扬光大

  “它是对我们古老文明的惊讶与慨叹,是一种由文化血统带来的由衷自豪。我们需要了解它们,并将它们发扬光大。”故宫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祝勇的这番话,道出了自己创作《讲给孩子的故宫》(天天出版社)的心声。

  提到故宫,很多小读者都会想起圈粉的《故宫里的大怪兽》(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回顾最初为何去写故宫里的这些怪兽,该书作者常怡坦言:“故宫和怪兽对于孩子们都是古老又神秘的东西,希望能通过它们,为孩子们打开一扇不太一样的传统文化大门。”大怪兽的故事会写多久?常怡表示,这是个秘密。

  继《故宫里的大怪兽》圈粉小读者,常怡又推出了《故宫御猫夜游记》(人民邮电出版社),“这套胖猫与怪兽主题的绘本,是为了让更小的孩子能看到更生动、有趣的怪兽,不要一提起怪兽就想起西方的恶龙,要从小就对我们中国自己文化中的神兽们有印象。”

  “《故宫御猫夜游记》已经出版第二辑。这是一套针对3—6岁低龄儿童的故事绘本,借以大家喜闻乐见的御猫为主角,非常讨巧,画面极具张力,很吸睛。”电子工业出版社爆款产品《打开故宫》的策划编辑季萌,非常喜欢常怡的这部最新力作。

  此外,季萌还特别关注《故宫里的二十四节气》(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与《我要去故宫系列》(中信出版集团)。在她看来,前者作为一套立体绘本,将立体结构与绘本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以二十四节气为切入点,画面细腻,形象可爱;后者以科普、知识点输出为主要内容,可以说是故宫博物院送给孩子的一份文化大礼。“《我要去故宫系列》大致以实景实物高清呈现,辅以手绘插图还原细节,翻开书本仿佛身临其境逛故宫,更能将故宫宝藏一目了然。还有一些高清实景照片,带着读者参观故宫内一些从未开放的区域,或平时留意不到的细节,是一种比亲临现场更清晰的视觉体验。”季萌说。

  在中信出版集团知学园分社主编鲍芳看来,这套《我要去故宫系列》是由故宫博物院专门为孩子打造的系统讲解故宫的文化通识读本,适合5岁以上的年龄稍微大一些的孩子去看:“如果是3岁到学龄前的孩子,可以看《故宫的二十四节气》(中信出版集团)绘本,从书中获得趣味并且增长知识。”

  激发探索传统文化的兴趣

  打造一部孩子喜欢的故宫主题童书,需要涵盖哪些要素?“我认为除了让孩子们了解故宫之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能够让孩子们更多地了解华夏文明悠久的历史文化,了解故宫这座雄伟宏阔的古建筑群所承载的时间和空间的无穷价值。”《讲给孩子的故宫》责任编辑郭聪表示。

  “专业性、真实性、趣味性。”鲍芳认为,给孩子阅读的故宫主题童书,要具备这些要素,兼顾这三重要素的图书,才能让孩子把故宫带回家,随时打开翻看学习。

  细品不完的“百科全书”

  作为拥有600年历史的皇家宫殿,故宫不仅仅是建筑艺术,还融合了文物、典籍、历史、文化等要素,可以说是一座珍贵的文化宝库。

  “对于孩子来说,故宫本身就是读不完的‘百科全书’。”季萌表示,故宫博大精深,背后藏着太多的故事和文化。在她看来,对故宫的热爱,就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对于孩子喜欢的故宫主题童书,可以以故宫为原点了解中国的历史,甚至是世界的历史,“使历史知识在孩子的大脑中融会贯通,正如古人所说‘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家长如何为孩子选购适合阅读的故宫主题童书?鲍芳给出了以下建议,首先,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段来选择与之相匹配的图书。如果是识字量比较少、处于学龄前阶段的孩子,可以选择通俗易懂的绘本,让故宫在他们心中留下一个最初的美好印象,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基本的概念;如果孩子处于小学阶段,则可以选择知识含量比较高、趣味性也非常强的童书。其次,家长在陪伴孩子进行亲子阅读时,也可以穿插互动性的提问,与孩子共同展开探讨,帮助孩子理解,更好地加深记忆。“当然带着这个书到故宫实地游览,一一对照,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办法,事实上,很多家长已经在做了。”鲍芳说。

  郭聪也赞成鲍芳的观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行合一。读完相关的书籍之后,不妨再到故宫走一走,看一看,感受会很不一样。”她表示,故宫的书非常适合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这个过程对孩子汲取相关知识是很好的帮助”。

  “故宫是一个挖掘不完的宝藏。”鲍芳感慨道,关于故宫主题的童书也会以各种形式和角度不断地推陈出新,“这也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