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刊协讲堂第八期线上开讲 聚焦后疫情时代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

2020-06-05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讯 (记者杜一娜)疫情既是一次检验,也是一次大考。如何担负起期刊人的重大社会责任,为抗疫提供科技和学术支撑?如何在疫情之下突破重围,有效实现期刊数字化转型?6月1日,中国期刊协会主办的第八期刊协讲堂在线上举行。本期邀请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社长、总编辑魏均民以“加快数字化转型,为抗疫提供有力学术支撑”为主题开讲。中国期刊协会会长吴尚之主持了线上讲堂活动。

  魏均民从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发展概况、为抗疫提供学术支撑及后疫情时代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思考与举措3个方面作了讲授。

  魏均民介绍,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及时作出反应、快速高效开展工作。限时免费开放相关期刊文献,为疫情防控提供重要学术支撑;征集新冠肺炎学术论文,搭建“新冠肺炎科研成果学术交流平台”,优先发布新冠肺炎科研成果;开展“万众一心、疫中有情”征文活动,彰显学术期刊的社会责任;制作《中华医学杂志·新冠肺炎特刊》,及时为疫情防控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的诊治和防控提供了学术支持,为政府管理部门和科研管理部门提供了决策参考;同时,“新冠肺炎科研成果学术交流平台”被国外多家出版集团收录或加入列表、链接后,访问数量成倍增加,为全球抗疫提供了“中国经验”。

  后疫情时代如何加快学术期刊的数字化转型?魏均民提出了四点建议及思考。

  他认为,首先要建立科研成果优先发布平台。此次疫情是对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优先出版平台功能的一次全面检验,刊出时滞的大幅度缩减,缩小了与国外期刊在刊出时滞上的差距,吸引了国内一大批优秀科研论文首选国内优秀期刊投稿。因此,加速期刊出版的数字化转型,建设有影响力的优先发布平台,必将对吸引优质稿件回流、提升中国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发挥重要作用。

  其次,要紧跟读者获取知识习惯的改变,加快期刊多媒体出版。魏均民说,他们将基于疫情期间积累的网上优先出版经验,推进网上优先出版平台常态化,搭建系列杂志优秀科研成果集中优先发布平台,进一步打造全媒体、全方位的知识服务体系。

  再次,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在疫情期间迅速发展壮大了网络直播平台系统,组织学术活动专题网络直播课等,及时调整运营策略,弥补了疫情对线下活动造成的经济损失。魏均民表示,后疫情时代,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将通过线上线下充分融合和互补,拓宽经营渠道和交流方式。同时,不断调整经营结构,逐步转型为以内容为主要收入来源模式,逐步从内容和信息服务转向知识服务。

  最后,魏均民提出,一本期刊即便内容再优质,但限于文献的数量和传播途径,很难与拥有大文献量和相当影响力的出版发布平台形成竞争态势,因此,数字化、集约化、集团化、国际化是期刊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本期刊协讲堂结束时,吴尚之表示,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为抗击疫情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撑,同时也在这次大考中交出了数字化转型的合格答卷。这些经验、做法对业界有重要启示:一是必须加强数字化和网络化平台建设,筑牢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二是必须适应读者阅读需求和阅读习惯的变化,丰富数字化转型的知识内容和新型出版模式;三是必须转变数字化转型的经营理念,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布局;四是必须把握数字化转型的大势,推动期刊的集约化、集团化、国际化发展。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