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同时启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修订。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这些文件从不同的角度指明了当下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增强高等教育发展后劲,进一步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必然要求教育出版界做出相应的配合,积极加入推进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来。 本文从教改的背景和要求出发,探索当下教辅出版物的变革方向。
教辅市场概况
教辅图书是图书市场的重要品类,新中国成立几十年来,随着教育的发展,教辅图书也逐渐发展壮大。从教育意义上来讲,教辅图书应该是指为了强化教学目标、辅助教学实践而编写出来的图书,不仅局限于练习册。但在人们的日常使用中,教辅图书的概念渐渐窄化了,当人们说起“教辅”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是指紧贴教材和考试用的练习册或讲解类图书,只是练习题的汇编,或者我们可以称之为“刷题类教辅”或“硬教辅”,而与此区别的“软教辅”一般被称为“读物”或者“助学读物”。
硬教辅是在教辅市场占比较多的品种,它的优势在于围绕考试进行针对性强化训练,但使用题海战术往往违反教育教学规律,耗费学生大量时间,而且内容同质化较严重,著作权保护较弱,由于门槛较低,常常会有些粗制滥造的产品。所谓软教辅,大多是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知识性读物,针对性训练较少,形式上新颖灵活,对作者和出版社编校人员的专业素质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具有对教学的深刻理解和多年的文化积淀。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一直使用“助学读物”的概念,它比“教辅读物”的外延更广,包括数字或网络出版物,是广义的“课程资源”,用于教学过程当中,以实现教学目标。
符合教育规律和教改精神的“教辅”长什么样
新版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2018年1月,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这一版新课标是围绕“核心素养”的要求来制定的,其中“实施建议”指出:“应防止过于偏重技能的倾向,更不能要求教师把大量时间用于做题操练”,“应防止单纯以纸笔测验分数的高低来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成效,反对追求语文教学的短期效应,反对用频繁考试的方式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
“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中提到:“以综合考查作为命题导向,通过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考查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和水平。避免以单纯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设计考题,避免死记硬背。倡导综合性的测试形式,可围绕情境选择相关材料,设置一组有内在联系的、指向核心素养的问题或任务”,“测试形式要创新,多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题目,体现学生个性;多设置主观性、开放性的题目,展现学生智慧,鼓励学生发挥和创造。试卷结构和测试形式不应固化,以避免形成新的应试模式”,“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的指向应保持一致。都应健全主观性、开放性试题的阅卷标准”。
这一版课程标准已经为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定好了基调,明确了实施路径和考查形式,联系到未来新高考要以课标做依据,不再单独出台考试大纲的做法,这是从高利害考试的指挥棒下手,切中肯綮、釜底抽薪地解决以往过于重视应试教育和题目练习的不良倾向。
教材或考试对新课标的呼应。2019年出版的部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的单元学习任务很好地落实了课标的精神,都是侧重主观性、开放性题目和综合性、实践性任务,强调引导学生阅读、思考、表达,没有标准答案和固化的答题思路。
2019年的高考虽然还不是教改意义上的“新高考”,但已经渗透了新课标的命题思路和考查方向,注重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试题,通过设置真实的问题情境、新颖的试题呈现方式和设问方式,既提高试题的区分度,又引导学生注重从“解题”到“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做题”到“做人做事”素养的提升。注重学生课外阅读的广度和深度,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均选择名家名篇,同时考查学生对大部头名著的阅读。
比如北京卷的微写作题,直接考查对名著的理解,在其基础上写出自己的感悟或者写出符合题目特点的人物及原因。该题型已是第六次出现在北京高考语文试卷上。
而对《论语》的考查,是从同一语句有不同理解的角度,强调对名著文本的意义解读,突出《论语》中蕴含的儒家思想,渗透着对古人思想的领会与深入理解,要求考生能够对经典名著有自己的独特体验,同时,也加大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考查。
这些教学和考试中的新趋势、新要求迫使我们必须转换思路,开发新型“教辅”,才能满足教学和学习的需求。
教辅读物图书市场的转型趋势
现有教辅读物产品大多还是以过去的应试思维编写的,没有贯彻落实新课标的精神,教师、学生、家长和出版者的思想还需要进一步转变,这需要时间和外力的推动。
市场类教辅的竞争非常惨烈,多年积累形成的图书内容同质化、供需关系失衡、激烈竞争导致低折扣、教育政策和目标的不断改革与发展等,都给现如今的市场类教辅带来极大的挑战。除此以外,内容载体的日益多元化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催生了数字阅读、知识付费、易错题的精准统计和推送等新产品,这又带来了新的竞争。
通过对教辅读物市场的调研、探索及实践,我们认为,当前教辅读物类图书的选题发展方向要满足长期培养目标的要求,适应学习新变化、新需求,着眼于未来教育大趋势的引领性学习,融合数字和互联网技术。
在此情况下,作为教辅读物的策划人,一定要密切关注教育领域的新变化、新政策,抓住变化做文章,深刻把握教育规律,及时敏锐地策划适应趋势的教辅图书,通过对作者、内容的严格把关,深入开展有针对性的营销措施,实施差异化品牌战略,与市场上的其他竞品进行区隔,找到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才能在未来的教辅图书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