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洪伟:江西广播电视大学
【摘 要】2020年初,在线教育成为学生获取教学资源的主要来源,教材的融合出版必将成为未来教材建设的主要方向。文章以《幼儿园管理》课程为视角,分析该课程目前教材建设方面的不足。基于课程出版的理念,该课程教研组在编写纸质教材的基础上,开发建设了重点、难点知识点微视频、在线开放课程、互动性VR资源,在分享自身教材建设方面实践经验的同时,提出教材建设,特别是幼儿教育专业教材融合出版的思考。
【关键词】《幼儿园管理》;教材建设;融合出版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随后,我国迎来一个小的生育高峰。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对幼儿园教师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同时,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更加重视,社会对幼儿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当前,学前教育还存在专业培育不规范、道德素养培育不过关的问题。
在学前教育专业体系中,《幼儿园管理》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之一,是在学生学习《学前卫生学》《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等基础课程以及各领域教学法之后,为提高和完善学生的职业素养而开设的课程。《幼儿园管理》是研究如何对幼儿园实现高效、高质管理的一门学科。基于当前教育部大力倡导“三教”改革的大背景,文章以作者担任《幼儿园管理》课程的教师为视角,重点分析本课程目前教材建设方面的不足。基于课程出版的理念,该课程教研组在编写纸质教材的基础上,开发建设了重点、难点知识点的微视频、在线开放课程、互动性VR资源,在分享自身教材建设方面实践经验的同时,提出了教材建设,特别是幼儿教育专业教材融合出版的着力点。
一、当前学前开放教育专业教材建设的现状
虽然经过多轮教材建设,开放教育根据教改要求,结合信息技术发展,也努力做了些尝试,但是目前市面上的教材,特别是供开放教育学生使用的教材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教材配套的多媒体资源较匮乏,特别是学前教育所渗透的德育培养的内涵不足等。
1.实践教学内容不足
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教材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理论知识阐述比重较大,实践教学内容不足。职业教育是指向就业的教育,实践能力是职业教育毕业生教育质量评价的关键指标。国家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的地位,近年来,陆续颁布实施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纲领性文件。全国各地都进行了相应的学前教育改革,不断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其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重要改革内容。《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写道:“能力为重,把学前教育理论与保教实践相结合,突出保教实践能力。”幼儿教师专业化的要求也推动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开放大学作为幼儿教师培养的重要力量,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改变以往重理论、轻实践,实践环节形式单一的局面,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全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但是,远程开放教育由于受限于自身教学模式,使得实践教学成为学前教育教学的短板。
2.现有教材多媒体配套资源匮乏
现有开放教育课程的配套教材体系大多是一本文字教材配套诸如录音教材、录像教材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CAI课件)等多种媒体资源。总体来看,这些资源大多是由任课老师自己制作的。比如,录音录像教材的后期编辑加工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参与,很多老师非计算机专业毕业,导致资源制作较为粗糙。各种资源之间相互割裂,难以真正融合为一个整体。目前的很多资源缺乏互动性,虽然不像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知识的灌输,但是实质上是网络方式的填鸭教育,这违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因此,开放教育课程的教材编写要借助专业计算机、人工智能和视频编辑等方面的人才,使开放教育教材活起来。
3.德育素养培育的内涵不足
虽然学校开设了种类较多的德育课,但是教学效果有待商榷。教育是一项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工作,在专业课程中也应融入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命题比“怎样培养人”更加重要。德育应该是专业课教材的灵魂。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核心素养是具备正确的道德观念、专业的学前教育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要有一颗童心和爱心,尊重幼儿人格,保护幼儿权益。
二、基于课程出版理念的《幼儿园管理》融合出版实践
为了适应当前情况下学前教育专业开放教育的需要,笔者基于课程出版理念,构建了《幼儿园管理》教材资源体系:编写《幼儿园管理》的纸质教材,制作相应的多媒体资源,包括在线课程、微视频、虚拟实训教学软件。相较于市面上的《幼儿园管理》教材,本融合出版项目在内容形式上做了以下创新。
1.使用二维码技术链接数字资源
在编写教材之后,教研组以教材付印稿为蓝本,根据课程标准归纳知识点,分别制作音频、视频。教研组将音视频文件上传到平台,并将网页链接制作成二维码,读者通过智能手机扫一扫功能就可以播放音视频。二维码技术使得纸质教材与数字资源一一对应起来,将两者融为一体,改变了过去文字材料和数字资源不同步、相互割裂的状态。
2.对实操性的环节开发VR资源
根据目前教材内容中实践教学不足的现状,教研组增加了相应内容。本教材面对的是开放教育的学生,所以在教材内容构建过程中,教研组不仅对某些难以在真实环境中实现的教学内容进行文字性脚本撰写,而且对实操性内容撰写了文字性脚本,并委托专业软件技术公司制作虚拟现实软件,增强互动性。学生在学习某个知识点的时候,不仅可以自学理论知识,而且能通过虚拟实训软件进行实操。这样就不会受到实训场地、实训器材等的限制。学习结束后,学生还可以通过考核软件对实操的内容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3.开发制作在线开放课程
当前,开放教育的网络课程制作较为简单粗糙。一般来说,配套的上课视频由教师根据教学计划按照课堂教学的模式讲课,然后通过摄像机录视频并将其上传到网络平台,供学员点击播放学习。这样的模式基本就是简单照搬套用课堂教学模式,体现的仍然是不见面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值得商榷。教研组在制作在线开放课程时,按照“金课”制作标准和要求,在制作在线课程之初,便对纸质教材进行解构,重新归纳整理了知识点,以知识点为单元设计拍摄了授课视频。后期在专业技术人员的编辑整理下,在线开放课程加入小动画、PPT背景和音视频等元素,制作了互动性强的在线课程,同时制作试题库,供学生检测考核使用。
4.精心选择案例
《幼儿园管理》是一门管理类的课程,教研组采用管理类教材常用的案例引导式体例来组织教材。为了将传统道德的内涵融入教材,在每个项目开始前的“案例引入”环节,教研组认真遴选素材,选择当下热门话题事件设置问题,引发学生在整个知识内容学习中同步进行思考。项目学习完成后,学生应该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每个项目结尾处,教研组设置“案例解析”环节,对热点事件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关于学前教育专业教材融合出版的思考
开放教育是一种在师生处于准分离状态下,学生利用文字、音像、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等多种媒体进行学习的新教育教学形式。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教师的角色地位发生了重要变化。教师成为信息知识、教学资源的制作者和提供者,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指导者,学生疑难问题的帮助者。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给开放教育教材提供了很多便利性操作手段。文字教材与图文声像等形式的教学资源相互匹配,丰富了教材的表现形式,给教学思想的表达提供更多机会和路径。基于开放教育《幼儿园管理》融合出版教材的开发实践,笔者对学前教育专业教材融合出版有以下几点思考。
1.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服务立体化教学资源的开发
目前,融合出版项目一般的设计思路是将传统的纸质教材与数字化形态的多媒体教学资源有机整合,基于互联网、移动终端等软硬件平台,以全媒体学习资源包的形式分发给师生使用,向师生提供可选择、易利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资源。近年来的出版物通过二维码将文字资源与数字化资源以及资源平台进行链接,读者在移动终端扫描二维码后,就可以观看对应的音视频。二维码技术突破了纸质教材出版在时间上的限制。比如,教材内容如果有错漏,只需在后台进行更改,而不必更换二维码,这大大弥补了纸质教材固化、时效性差的缺点。但也有一点值得注意,在信息化教学实施过程中,保证平台的稳定性是目前特别需要重视的问题。存放资源包的服务器容易受到病毒的侵犯,不稳定的平台会影响教学和考核。国内不少有实力的教材出版商在不断尝试从内容出版向资源服务转型,逐步形成出版社新的业务模式,包括学习资源服务、平台服务及内容增值服务等几种服务模式。高水平的服务成为教材出版商的核心竞争力,这就要求教研组在分发教学资源时提供更加稳定的后台服务。
2.以学生需求为导向
开放教育的教材在内容组织以及形式安排上同样要基于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在制作数字化资源之初,开放教育的教材要对资源进行模块化处理,根据自身的特征设定好标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分层教学。开放教育的教学方式不同于全日制学生面授,通常采取自学教材以及网络学习的方式。这就要求教研组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的优势,在教学资源的便捷性、互动性等方面下功夫。同时,教研组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广泛收集学生学习反馈,了解学生学习需求,及时更新教学资源,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3.重视情景模拟在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幼儿园管理》课程标准要求,要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幼儿园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实务,掌握幼儿园组织与管理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管理问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了解幼儿园管理的重要作用和基本管理知识;了解幼儿园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和文化管理三个层次,掌握幼儿园保教工作、卫生保健工作、安全工作和总务后勤工作的管理制度、管理流程和作业指导书;了解幼儿园教师和园长的基本工作要求;掌握幼儿园教师管理、园长的领导艺术和领导班子建设的基本方法;了解幼儿园工作评价的基本类型和最新评价理念。由此可见,本课程重在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对这种实操性极强的专业来说,情境教学尤为重要。学生要将自己设置成幼儿园的教务长、园长等管理者角色,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类情景模拟问题可以通过虚拟实训软件来实现。比如,教研组将所要完成的任务设置成一道道关卡,按照游戏通关的思路来设置控制节点。这样的方式既增加了趣味性,也让学生在不断的训练中提升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4.将德育思想渗透到教材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个性塑造的重要阶段。幼儿遇到的老师将对其人生观、价值观起到示范作用。学前教育是特殊专业,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对幼儿成长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幼儿园管理》这本教材是按照案例引导的逻辑来组织内容素材的,这为德育渗透创造了有利条件。教研组选取当下社会中关于幼儿教育的热点事件,并在项目结束处进行案例解析,从正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当然,与本课程性质相似的课程教材,也适用于案例引导式的编写体例,编者可以在案例遴选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安排。
参考文献
[1]陈艳.浅析职教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核心素养[J].新智慧,2018(28):130-130.
[2]黄秀明.媒介融合环境下开放教育教材的数字化服务模式探析——以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数字教材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9(14):71-72.
[3]孟梦.探析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才智,2016(22):111.
[4]王永杰,程志宏.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9(5):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