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新媒体时代编辑的文化自信与素质提升

2020-05-30 来源:《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作 者】闫言:长春出版社

  【摘 要】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的根基与灵魂,是中国共产党攻坚克难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撑。新媒体时代编辑的文化自信本质上是对文化生命力的信念与信心,而编辑工作是文化工作,编辑素质彰显文化品位,文化自信是编辑工作的灵魂与生命。本研究阐述了新媒体时代编辑的文化自信、素质提升以及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并结合自身编辑工作,论证了创新是编辑工作永恒的主题,创新型编辑是出版事业兴旺发达的依托与动力源泉。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编辑;文化自信;素质提升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指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技术,借助计算机、手机等移动终端向用户提供服务和信息的媒体形态。作为与互联网相关的传播路径,新媒体以一种全新的媒体形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文化自信通常是指能激发全社会积极向上并源自对文化自身生命力的持久信念的强大精神能量。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对自己文化的自我肯定和自我认同[1]。新媒体时代文化自信源自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深厚积淀,是国家、民族、政党和个人在深入反思自身文化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基础上,对自身文化的肯定、认同以及面对外来文化时所持有的理性态度。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出版物复制、发行的前提,对出版工作的全局具有关键性作用和影响。

  1 新媒体时代编辑的文化自信

  新媒体时代编辑肩负着全新的文化使命,文化自信是编辑作为文化使者的不二选择和必然归宿。随着“互联网+”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传统出版行业受到全方位、颠覆性、深层次的冲击,寻求实现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的融合发展,成为新媒体时代编辑的不懈追求。

  1.1 主动寻求传统出版与新媒体融合的契合点

  当今“媒体融合”已经全面铺开,传统媒介与新媒体的交融应是全方位、综合性的,而思想观念的融合是传统出版与新媒体融合的核心问题。在大数据领军出版业的时代,“互联网思维”引领着全社会的思维方式,校正着整个时代的认知角度。互联网环境下出版的核心要素是追求“内容为王”,无论传统出版还是新媒体时代下的融合出版,内容上均追求知识性和思想性,二者兼顾才是中华文化得以传承、积累和发展的前提与基础,也是新媒体时代编辑应有的文化使命。因此,无论是传统出版还是以互联网为标记的新媒体时代的融合出版,“内容为王”永远是出版业的核心价值和力量。

  1.2 激发编辑的文化信仰

  作为有文化担当的新时代编辑,要努力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出版导向贯穿到出版融合发展的全过程、各环节,要始终坚持党对出版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的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编辑要做“扩音器”和“播种机”,自觉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向大众宣传、阐释、传达中国声音。编辑作为文化的引领者,坚定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其职业生涯与个人信念的思想基础。因为文化自信是对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积淀的深刻总结,是顺应中华文化发展规律的普遍共识。新媒体时代的编辑既要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既要坚守本国的优秀文化传承,又要通过交流、交融,吸收借鉴外来的优秀文化。只有对中华文化保持坚定的自信,不妄自菲薄,不故步自封,不自轻自贱,不人云亦云,对西方文化兼容并蓄,才能在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交融中不卑不亢,保持从容镇定,不断创新中华文化并使之传播弘扬。

  1.3 呼唤编辑的文化自觉

  传统出版时代,我们着重强调编辑的选题策划、组稿、编辑加工和营销能力。互联网时代,编辑除要具有很强的文字功底和创新性外,还要重视新媒体运营、互联网大数据挖掘等“诗外功夫”。以培养出与新媒体时代相融合的新锐型、智能型、全能型编辑为目标,坚持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的优势互补。新媒体时代,强调编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仅是编辑对文化进步的强烈向往和不懈追求,还是对编辑将文化自信转换成文化软实力的基本要求。

  2 新媒体时代编辑的素质与要求

  2.1 新媒体时代编辑的基本素质

  作为编辑,必须具备较强的文字功底和必要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努力使自己成为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文化工作者。编辑首先要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要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更要博览群书,这样才能全面把握选题,判断稿件的优劣,获得作者的信任,与作者平等对话。新媒体时代,没有高素质的编辑,就不可能产出高质量的社会精神产品。因为编辑劳动是精神劳动,每一种出版物的问世,不仅闪耀着作者的才华,还凝聚着编辑的心血,这就要求编辑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较好的综合素质。随着全球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出版业告别了铅与火的时代,迎来了多媒体迅猛发展的光与电的新时代,传统的“码字”转变为数字化出版。编辑人员必须转变观念,适应编辑出版新技术、新模式的挑战,面对新的发展趋势,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

  2.2 新媒体时代对创新型编辑的新要求

  作为文化建设的基础行业,出版业的发展进程和行业水准决定于编辑人员的素质。注重编辑队伍建设是促进出版行业发展和提高出版质量的前提,也是提升全民文化自信的根本。编辑作为出版业的主体,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等方面担负着艰巨的使命。

  2.2.1 呼唤编辑的素质提升

  传统意义上的编辑定位比较单一,只要求掌握有价值的信息,读者在传统的媒体环境中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不要主动地参与其中。随着新媒体的涌现,编辑必须率先转变观念,编辑意识和思路要从原来的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通过编辑理论、编校技术、编辑程序、编务管理、服务经营、产出效益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与传统意义上的编辑定位有显著不同的综合意识。新媒体时代编辑除具有基本的知识外,还必须要有政治意识、超前意识、创新意识、时效意识,以及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服务意识、竞争意识、商品意识、经营意识等,强化以上观念意识已经成为新媒体时代编辑工作的重中之重。互联网时代,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编辑出版技术手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编辑人员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才能适应新媒体时代编辑出版行业发展的新要求。

  2.2.2 呼唤编辑的专业性

  编辑是一种职业身份,其工作对象是稿件,对于跟文字打交道的编辑而言,在专业性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通常对编辑的专业性要求包括专业知识、专业道德和专业能力。作为职业编辑,在专业性方面首先要具备起码的文化水平和文字功底,一般要求中文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具备选题策划和审修稿件的能力和一定的社会、人文知识[2]。编辑必须熟练掌握编校基本规范,还要具备某些专门的学科知识及特定的编辑学知识。

  新媒体时代的编辑既要专、精,又要博、通,要努力把现代编辑打造成具有很强专业性的“复合型”人才。在当今网络风靡全球的时代,作为编辑,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亟待提升,必须经过长期的磨砺与沉淀,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能够从容地应对复杂的信息资源给编辑工作带来的挑战,学会将静态的纸媒信息变为动态的数字信息,尝试维护和建立集展示、互动、娱乐、直播为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多媒体网站平台,极大地扩充信息量。

  2.2.3 呼唤编辑的创新性

  新媒体时代编辑的创新意识主要体现在选题策划、组稿、排版等过程中。新媒体时代编辑工作不仅仅是对文稿进行简单的文字加工,更多地是要体现编辑人员的才能与智慧,要做开创性的工作[3]。因为创新是出版物生存的基础,同时也是编辑工作的灵魂。这就要求具有创新意识的编辑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和热点问题,经常浏览国内外的各种前沿信息和行业发展动态。在选题策划和版式设计中,努力使内容与形式相匹配,使文章内容与版式装帧等相得益彰,使读者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得到一种美的享受。编辑工作除了要夯实理论功底和学识基础外,还要具有很强的审美性、实践性、应用性和可操作性。新媒体时代的编辑工作者不仅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还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摸索创新。

  3 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和人们的高度重视。作为编辑,在工作中能够切身体会到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因为促进媒体融合是增强文化自信的载体与依托,是编辑出版领域稳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有效手段,是编辑履职尽责的专业精神,更是传统出版业“置之窘地而后生”的必然选择。

  1)在新媒体时代,大数据对传统出版业的冲击迅雷不及掩耳。互联网思维模式迅速刷新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引领着全社会的认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传统媒体产生了颠覆性、深层次、全方位的冲击,如果不主动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不积极寻求新的发展机遇,传统媒体如纸质出版物等将被新兴媒体所取代,传统出版业将被信息技术所淘汰。

  2)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上涌现出许多新媒体业界的“创业精英”,如新媒体运营专员、公众号运营师、视觉设计师等从事新媒体相关专业的工作人员,且大有挑战传统文案编辑之势。随着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人们的阅读习惯、阅读热点、阅读模式都发生了质的变化,造成了以出版业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在机制体制、呈现内容、营销渠道、从业队伍等方面失去优势。作为编辑一定要主动顺应形势,积极转变观念,不能想当然地认为互联网技术只是让人们把纸质出版物冷落一边,继而变成阅读电子出版物。

  3)伴随着数字出版的快速崛起,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新媒体时代改变了人们的传统阅读习惯,读者接受信息的渠道不再单一化了,媒体要考虑受众的阅读习惯,结合读者的喜好和需求来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使电子阅读与传统阅读互相呼应,引导读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获得更好的阅读效果。

  4)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有其自身良好的优势。新媒体增加了受众与媒介的互动性,在传统媒体时代,读者的阅读模式基本上是静态和被动接受的情形,读者和作者之间几乎没有沟通与交流。新媒体时代读者与作者处于平等对话的状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与作者进行沟通,从而极大地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与此同时,新媒体信息量大且更新速度快,读者与作者之间可以相互交流沟通,既节省了时间,又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与传统媒体相比,互联网的“万物互联”功能无比强大,新媒体借助互联网把最新的资讯通过新的介质传播给大众,以此实现了受众不拘时空限制,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运用互联网获得咨询、了解信息,而且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海量的资讯,其自身优势是传统媒体无法企及的。

  4 结语

  新媒体时代的编辑既要有坚定的文化自信,又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还要树立敢为人先、舍我其谁的意识,要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努力引领文化潮流,进而用文化占领市场,引领读者,繁荣互联网时代的文化事业,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提升新时代创新型编辑的新境界。

  参考文献:

  [1]李永胜,张紫君.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创新与文化自强[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6):90-96.

  [2]厉亚,苏良亿.论编辑的专业素养[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5):142-144.

  [3]刘向红.编辑的五个基本素质探讨[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10):105-107,98.

  [4]刘林涛.文化自信的概念、本质特征及其当代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2016(4):21-24.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