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少儿教育分社社长 胡苗
我的孩子6岁时,和他一起花半年时间读完了一套35册分级阅读的英文读本Key Words.一套书读完后,孩子每天睡前必做的事情就是看书。我不忙的时候他让我给他讲故事,我忙的时候他就自己拿一些书看,有中文的,也有英文的。我实在没有想到,居然是一套英文故事书让孩子养成了稳定的阅读习惯。
通过这次愉快的亲子阅读经历,我发现,树立良好的阅读心态,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是培养孩子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关键。
家长的心态要放轻松,虽然不少家长给孩子读英文绘本的目的是让孩子接触英语,但给孩子传递的最好是:“我们来读一个好玩的故事吧,这个故事真有趣,太好玩了!”让孩子感觉到,这次阅读之旅和学英语没有关系,只是享受阅读的快乐而已。这样的开始,更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减少抵触心理。
成功开始阅读之后,要把孩子的阅读兴趣放在第一位,在讲读过程中,多引导孩子看图片,多关注孩子的反馈和兴趣点所在,不要追求讲了多少页、讲了多少本,而要注重阅读过程是否愉快。
刚开始讲读时建议尽量慢一些,讲的内容少一些,特别是对那些英语零起点的孩子。一旦发现孩子不感兴趣,可以跳着往下读,也可以变换方式。一切以激发和维持孩子的阅读兴趣为重。
有些妈妈在给孩子读了英文故事之后,会有一种控制不住的冲动:我的孩子究竟学会了什么?真想问问她:“狗的英文怎么说?”“树的英文是什么?”“这个单词你记住了没有?”“那个句子是什么意思?”“你复述一遍故事吧。”小学生家长可能更容易如此。
这种行为有可能造成阅读的中断,孩子可能会感受到压力。所以,妈妈们最好尽量控制自己讲完故事后提问的欲望,控制自己在生活中问孩子英文单词的欲望。故事听得多了,说单词、说句子是迟早的事儿,但如果一开始就心急火燎地想让孩子说,那么很可能事与愿违。
最好坚持每天给孩子读故事,坚持每天睡前10分钟。
想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不在于一次讲多长时间,而在于他感兴趣,每天都想听你讲。10分钟的好处在于,孩子正听得有趣的时候,故事结束了,他就会非常期待第二天的10分钟。前3次都成功地讲下来了,延续下去就成了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
我们真的应该相信孩子,更多地把自主权交给孩子。然后,你会发现,孩子学得更愉快更轻松,你自己也用不着操那么多的心。慢慢地,等孩子到了6岁,上了小学,很自然地,家庭的阅读模式就从亲子共读过渡到了自主阅读。
其实,不仅仅英语阅读是这样,中文阅读也是如此,因为阅读的规律是相通的。真心希望每一位爸爸妈妈能找到一套适合孩子的读本,跟孩子一起坚持阅读,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祝愿越来越多的家庭度过美妙的亲子共读时光,当我们老了,当我们的孩子长大了,这些共读的日子,必将成为我们最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