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整体科技发展水平的提升,以及对于青少年科学普及的大力倡导,少儿科普创作无论是从出版数量还是创作水平方面都有了大幅提升。我们该如何认识科普阅读在孩子成长中所发挥的作用?如何为孩子提供更优质的科普读物?就此话题,《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从业者,共话少儿科普阅读。
引领探索未知世界
少儿科普阅读在孩子的成长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对于一些家长而言,真的需要去审视,乃至重新去发现,方能与孩子一起探索未知的世界。
“我们认识世界的知识储备,是从小开始积累的。因为好奇心,孩子对于身边的万事万物充满好奇,而有趣的引导进行科普阅读,对孩子未来的成长产生巨大影响。”主持人、阅读推广人贺超说。
在贺超看来,通过科普阅读,孩子们看世界的角度会发生变化,对于自然万物会更加客观看待。“未来一定是科技主导的社会,今天我们可以看到、想象的,人工智能、虚拟交互等都是未来生活的现实,而懂科学、用科学,恰恰是为未来积累知识储备。”
正是少年时的科普阅读,让科幻世界杂志社副总编辑拉兹,一下把视野从田间地头小河沟转到了辽阔的星河、无尽的过去与未来,并成为其学习的一大动力。“我小时候因为在农村,少儿科幻和科普类作品很少,甚至可以说非常匮乏,能够找到一本残缺的恐龙图册都能兴奋得彻夜难眠。我印象最深的是从集市上淘到的二十几本《少年科学》旧刊,里面对于未来(主要是21世纪)的生活、学习的描绘,完全打开了一个农村少年全新的世界。”
“我认为,在互联网时代,科普阅读将成为少年儿童展现自我、参与社会活动的起点。”《少年科学画报》常务副主编孙锴表示,少儿科普阅读是一个“输入”的过程,是少年儿童自身成长的过程,互联网时代多样的传播手段,让小读者在不断“输入”的过程中,有愿望也有能力实现“输出”。
他进一步阐释,孩子们可以在家庭、学校和出版机构的协助下,在自媒体平台上,通过音视频等形式分享自己的阅读收获,参与到诸如环保、动植物百科等自己感兴趣的社会话题中,“最终融入到由‘输入’到‘输出’,再到‘需要更多输入’的应用场景中来,实现科普阅读的良性循环。”
优质阅读需要优质供给
作为出版人和一位两个孩子的父亲,“未读”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韩志认为,少儿科普阅读,首先要解决的是让孩子从小就在故事和传统之外,获得自然生命科学、宇宙等科学知识的足够滋养。“我认为,青少年科普图书的范畴,应该比成人科普更广,应该包括更多人文方面的知识性跨界读物。”
“互联网、5G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获取变得极为便利。与此同时,一些劣质的科普内容也通过网络渠道进入少儿视野。因此,出版业要发挥自己的内容生产优势,为少儿提供优质的内容产品和服务。”孙锴表示,少儿科普阅读的开展离不开原创的精品图书,这需要从优质的内容和有效的场景化表达入手。
“首先还是写作方法问题,我们的科普故事在趣味性与专业性的转换上需要提升。换句话说,就是如何把复杂的科学常识讲给孩子,仍是我们需要提升的。”贺超介绍,以每年参加的科普图书推荐活动为例,他发现,少儿科普类原创作品比之前有增加,但是部分图书品质还值得商榷,讲述方式偏生硬,或者说写作者还不能准确把脉当下孩子的认知水平,要么写得过于稚嫩,要么写得了无生趣。总体看就是说教味太浓。
在贺超看来,趣味性写作,对于创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做充分的专业知识储备,还得学会合情合理的表达,学会逆向思维的表达,“这样才可以举一反三把科学知识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避免为了科普而科普”。
“随着近两年对原创科普读物的需求明显上升,原创科普童书也到了厚积薄发的时候。”电子工业出版社少儿分社副社长温婷说,以该社获得2019年度“中国好书”的《进阶的巨人:改变世界的伟大科技》为例,“经过不断打磨,相信很快就会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科普作家和编辑,为孩子带来优秀的原创科普作品。”
多方合力共促发展
“提升少儿科普阅读,首先家长得保持对这方面的好奇,这个时代的前沿科技日新月异,我们当下的科技转化在全球范围内相当不错,而成人适时的引导教育非常重要。”贺超举例,比如孩子们喜欢玩手机、iPad,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去了解编程,了解芯片,了解“黑科技”。很多时候,家长忽略了孩子的好奇心“爆点”,也因为自己不懂,所以就错过了最好的教育机会。
“学会优选热点科技书籍。”贺超建议家长所挑选的科普书籍,可以涉及人工智能、量子、虚拟等当下热点话题,“这些书籍,家长首先得带头读,自己懂了,才能和孩子沟通、交流、探索。”
当下,市面上的科普读物种类众多,有专门讲解某一科普领域的专业读物,有针对某一兴趣点讲解的趣味读物,还有增加动手设计的玩具科普书,对此,温婷建议:“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多角度的增加科学知识的积累。”她认为,在孩子广泛阅读科普书的基础上,可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有能力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图书,养成受益终生的阅读习惯。
在温婷看来,近年来,国内对低幼绘本和儿童文学的推广非常普遍,很多家长已经对高品质的绘本和文学阅读有较深认识,但对少儿科普阅读还没有全面的了解。“希望阅读推广人能真正推广正确的科普图书阅读方式,以趣味性、权威性、分年龄为标准,让好玩有趣、真正受孩子喜爱的科普图书走进广大少年儿童的视野。”
“就像倡导儿童分级阅读一样,科普读物也是同样,但分级的权利并不在孩子,而在教育工作者和专业领域人士。”韩志表示,从综合人文素养的角度出发,结合当今科技发展和现实生活应用场景,给孩子挑选适合各年龄段的优质科普读物,也是任重道远的一件事情。
“带着孩子多看看科技展,甚至是汽车展、文创展,多了解科技的实际应用,对孩子的科普阅读非常有帮助。”贺超建议,家长还应该多关注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鼓励孩子动手,在家里做小科学实验,都是触手可及的,生活的每一步,几乎都和科技有关,很重要且很必要。”
“严肃的、枯燥的科学话题,如何成为孩子们可以一读就懂、懂了好奇、继续深入阅读的好书,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创作。”贺超认为,在这个需要讲故事的时代,会讲故事、会传播,就能事倍功半地做好科普,科普阅读推广天地宽,需要各方共同形成合力,终会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