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小庄》是我文学写作史上一部重要的作品。这个故事的最初构思其实早已形成,但我是一个将艺术性始终看得高于一切的作家,我必须拥有一个在我看来非常艺术的角度才能动笔,所以沉淀了七八年以后,这个很好的故事终于在我脑海中成形。希望读者们能够像喜欢我的《青铜葵花》《根鸟》《蜻蜓眼》等作品一样喜欢它。
——曹文轩
在《星芒》里,那个爱读书的小女孩千灯,那个残疾小男孩韩星芒,他们的故事都是有原型的。这源于2017年的冬天,我到湖南、山东一些农村去调研乡村孩子的阅读情况。他们大多是父母外出打工,由爷爷奶奶照看的留守儿童,但这并不是说他们没有阅读的热望,我还记得初见千灯和她的小伙伴们时,他们正用流利的、清脆的普通话朗诵着一本童谣。
在我提笔想写下这些孩子的故事的时候,我觉得我该做点什么,以点燃和保护他们阅读的热情,让他们获得一个能够撬动命运的支点。可等我写完了,回头再去看这些文字,我却觉得是他们给了我一个获得勇气和力量的支点,是他们的光芒照亮了我的星空。
——李东华
多读好书,确实能够使我们看事情、看现象的角度更理性、更全面,所以就会更客观一些,使我们的意见表达更接近事实,更具有说服力。理智、诚恳、语言得体而不粗鄙的表达,才会令人深思、自省,同时受到尊重。朋友们,好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抽出一点时间读读好书吧。
——梁晓声
文学是根植于创作者的记忆的,当然个人记忆与时代记忆是紧密联系的。《少女贾梅》不但展示女孩群体的状态,还刻画女性这个时期特有的敏感、心灵的波动和不平静,永远在更新的追求,并在故事下隐藏成长的根源。如果读者看了此书,看到独一无二的艺术形象,读到丰富的心灵、富有的美和雅,那就好了。
——秦文君
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不管什么时代,如何面对逆境,如何处理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是每一个孩子必须经历的人生课题。《牧歌》写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一个少年合唱团的故事。多么希望今天的孩子能够记住,牧歌般的生活来之不易,那是多少人的牺牲与鲜血换来的蓝天白云、雪白羊群。
——董宏猷
《爷爷的14个游戏》是“童心战‘疫’·大眼睛暖心绘本”系列中的一本,这本书出版后,我无意中看到一位老师发了一组孩子进行角色扮演的照片:孩子今天当船长,明天当图书管理员,后天当清洁工人……和绘本中的故事同样奇妙。因为我童年时很喜欢角色扮演的游戏,在构思这个作品时,才想到要用这种方式来呈现。原来,充满想象力的童真之心,是超越时间的,在孩子的世界里,创造力之花永远盛开。
——赵菱
我希望通过“致敬最美逆行者暖心绘本”系列中的故事,让孩子从小懂得责任和担当意味着什么,让他们感受到小爱与大爱。让这样一场经历,留给孩子一颗心灵的种子,这颗种子里有奉献、有感恩,有离别、有重逢,有失去、有重生,有勇气、有爱。这些精神财富,需要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去讲述和传递。
——陈颖
得知《打开故宫》入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0年上半年优秀少儿图书”,我非常惊喜,并深感荣幸,这是大家对这部作品的肯定,也是对我长期以来在立体书领域耕耘的肯定。
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周年。3年前,我就想以我最擅长的方式向这座伟大建筑致以生日问候。因此,在这3年中,我和我的团队曾数十次造访故宫,拍摄了近万张照片,查阅了几十本文献和几十幅古画,终于创作出了这本《打开故宫》。
此次推荐对于我来说是一种鼓励和鞭策,我们跃然纸上团队将以此为新的起点,继续为大家提供更高品质的立体图书。
——王伟
曾经有一位科幻迷对我说过一句话,这句话也阐释了我对科幻作者这一概念的理解:“希望你们能拉着我们的手在太空中飞行,在时间中看未来和过去,带着我们仰望星空,带我们聆听宇宙中最深邃的思想。”
愿我的作品,以及“刘慈欣科幻漫画”系列,能够为你插上兴趣与热爱的翅膀,助力你在想象力的苍穹下翱翔,在深邃的思想里探求希望之光。
——刘慈欣
《从前有个筋斗云》经历了短篇小说、儿童剧、绘本故事三次变身。孙悟空的“筋斗云”幻化成一个有灵魂、有性格的小可爱,历经挫折,寻找自我。我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根溯源,从敦煌壁画中获得传统美学思想启发,提取大量符号元素,将其气韵生动内化成自己的感受,又融入当下时代精神,以儿童视角,用灵动笔法转化成绘本画面,还隐藏了多个世界经典童话元素,希望孩子在阅读中探索成长的各种可能性。
——李卓颖
《仓老鼠和老鹰借粮》是我江苏老乡汪曾祺先生所写,读来令人心旷神怡,非常有画面感和幽默感。我看了文本,觉得一是要表现出强烈的中国味道来;二是必须幽默,大大的夸张。我采用中国水墨画来表现,故事角色都是动物,给它们穿上衣服。为突出主题,尽量画面简洁,犹如中国的戏剧舞台,没有太多的道具,却能把各种纷繁的场面表现出来。为了画面好看,落了些图章,这也是中国画的独特之处。
——王祖民
“解密物种起源少年科普丛书”创作团队由科学、文学、插画作者与权威专家、策划人等共同组成,力求“讲好科学故事,用故事润心灵,用心灵呵护自然”。该书以“十二生肖秘钥”为时间线,带领小读者探索“迷人的星球,奇妙的进化”,犹如经历一次“真正的成长”。希冀孩子们通过它,能够获得受益一生的能力:好奇、探究、坚毅与格局。
——王章俊 徐超
通过阅读《中国科技通史(彩图青少版)》,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不仅可以感受上下五千年的中国科技文明的魅力,培养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而且还能理解科技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以及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从而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储备,养成通识思维和关联思考的习惯。
——江晓原
关于基因的故事,特别是科学家们前赴后继探索生命密码的创新故事,是我一直想写的内容。通过查阅和考证大量文献资料,我系统梳理了这些科学家的童年成长经历、青年求学生涯和重要科学创新历程。希望读到这本书的青少年朋友们,能在培养自己兴趣爱好时多一种选择,能有一部分读者将来投身于对人类进步最有意义的科学创新事业中,毕竟还有太多未知的领域等待你们去开拓,还有更加精彩的创新故事需要你们去续写。
——汤波
我希望在《国宝里的汉字》中把文物、文字、历史融汇贯通,深入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开始觉察到:历史与现实生活有关,文物与传统文化有关,汉字与思想表达有关——而他们自己,与中国灿烂的文明有关。
——李山川
希望《漫话国宝》能带领着孩子们在历史文化之旅中丰盈自己的内心,领略古老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瑰丽灿烂,感受文化血脉带来的由衷自豪。希望孩子们能怀着对中华文明的赞叹,骄傲、自信地茁壮成长、努力生活。
——杜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