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SWOT分析

2020-05-28 来源:《传播与版权》
  【作 者】院金谒: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科技信息研究所新疆农业科学院《农村科技》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出版已成为出版行业的必然发展趋势。科技期刊作为出版行业重要成员,数字化乃是今后的发展方向。简要介绍数字出版的内涵,通过SWOT分析法,分析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以期科技期刊能利用好自身优势,抓住机遇,克服威胁和劣势,实现数字化出版。

  【关键词】科技期刊;数字化;SWOT分析

  科技期刊是我国交流学术信息、传播科技知识的重要载体,在推动科技信息的发展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1]随着互联网发展和出版业的改革,我国数字出版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也对传统出版业影响巨大。在传统纸质出版向数字化出版转型过程中,科技期刊有其自身优势,但是也存在有待完善或者不可避免的劣势,本文通过SWOT分析方法,找到科技期刊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一、数字出版的内涵

  数字出版是用二进制的技术手段从事的出版活动,只要是用二进制技术对出版的任何环节进行操作,都是数字出版的一部分,它主要包括:原创作品的数字化、编辑加工的数字化、传播方式数字化和阅读消费的数字化。[2]对于原创作品数字化,是将期刊图、文、声、像等信息转换为数字文件格式,并对内容中的各种元素进行标准化的标引处理。[3]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处理方法,是将传统期刊内容转换为“可扩展标记语言”,即XML。编辑加工的数字化,基于原创作品数字化形成的内容,实现从投稿、审稿、编校、排版等一系列的数字化出版流程。传播方式数字化是将编辑加工的数字化产品通过PC端、智能手机、IPAD等传播媒介,以匹配、高效的数字化形式传播给读者群。

  二、SWOT分析

  SWOT分析又称态势分析,一种战略分析法,通过对被分析对象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加以综合评估与分析得出结论,通过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来清晰地确定被分析对象的资源优势和缺陷,了解对象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从而在战略与战术两个层面加以调整方法、资源以保障被分析对象的实行以达到所要实现的目标。[4]SWOT分别表示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遇)、threats(威胁)。

  (一)优势分析

  1.出版周期明显缩短

  传统科技期刊出版周期一般很长,尤其是核心期刊,据曹淑华2004年对11种农业科技期刊调查显示:双月刊文章平均发表周期在160天以上,月刊基本88天以上,11种期刊平均发表周期为205天。[5]刘晨霞2018年统计《农业工程学报》2009—2016年文章发表周期为117—388天。[6]单卫华对55种中文医学期刊研究表明,《中华整形外科杂志》(双月刊)平均DPA最长,为16.88个月;平均DPA最短的是《中国癌症杂志》(月刊),为2.97个月。[7]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新技术更新更快,今天的新技术、新成果一年后也许早已被淘汰,而一年后或更久之后,期刊才将技术、成果公布,信息的时效性太差。期刊数字化出版后,文章的发表周期能明显缩短。从出版流程来说,省略了印刷环节,简化了排版,缩短出版周期,增强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

  2.节本增效

  相较于传统纸质出版,期刊数字化后每期刊物编校、发行成本成倍减少,加之出版周期缩短,每期所耗费的编辑人员的成本也大幅降低,真正实现节本增效。

  3.实现互动

  相较于传统纸质出版,期刊数字化后读者、作者检索文献更方便,作者、编辑、审稿人三者之间可以随时交流、互动,编辑不再是作者和审稿人之间的传声筒,数字化后使得信息交流更为顺畅、更直接。

  (二)劣势分析

  1.没有统一标准

  传统纸质出版物所包含的文字、符号、格式、编排等有统一标准,而数字化期刊目前没有统一标准。比如国内三大网站,知网为CAJ、PDF格式,万方、维普为PDF,其他还有使用PDG等格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信息的有效传播。

  2.缺乏复合型人才

  相较于较传统出版,数字化出版对编辑人员要求更高:首先数字化出版新技术,比如采编系统对对于部分有多年从业资历的编辑而言,需要学习、适应,部分更有资历的编辑,往往身处领导岗位,对新技术存在抵触心理,这就极大地制约了期刊向数字化转型;其次期刊社人少是现实问题,往往一个编辑既要做约稿、审稿、编校、出版等工作,还要兼其他大量编务工作,年轻编辑想要学习新知识,奈何分身乏术;再次大部分编辑拥有学科专业知识和一定的编辑技能,但是对于专业互联网技术、信息分析能力、网络营销能力欠缺。

  3.资源整合度不高

  德国著名的斯普林格科学技术出版商——全球第一大科技图书出版公司和第二大科技期刊出版公司,把其从19世纪40年代以来出版的约65000种图书和期刊全部进行了数字化网络化转型,并在2012年以前便把各大著名科学家曾经发表过的文章和著名图书进行了网络数字化转型并将其收藏到了Springer的图书档案馆。[8]而我国的科技期刊社一般为政府、科研单位主管主办,相对较独立,整体呈现小、弱、散模式,很多期刊社都积累了几十年的资源,但是如何整合这些资源,如何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为读者提供增值服务,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机遇分析

  1。政策扶持

  自2010年以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支持、鼓励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政策措施,主要有:《关于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10)》《数字出版“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2011)》《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2)》《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14)》等。[9]加之“全民阅读”连续6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各级政府大力倡导下,近几年,国民正逐渐养成阅读习惯,而数字化出版正好契合利用碎片化时间达到阅读效果。据有关部门统计,2018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为8330.78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其中:互联网期刊收入达21.38亿元,电子书达56亿元,数字报纸(不含手机报)达8.3亿元,博客类应用达115.3亿元,在线音乐达103.5亿元,网络动漫达180.8亿元,移动出版(移动阅读、移动音乐、移动游戏等)达2007.4亿元,网络游戏达791.1亿元,在线教育达1330亿元,互联网广告达3717亿元。[10]有国家各种利好政策出台,还有政府引导全民开展阅读,为科技期刊数字化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2.阅读载体的改变

  智能手机、iPad、笔记本、掌上阅读器等阅读载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抱书阅读的习惯,阅读载体的改变和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也为科技期刊数字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阅读载体的改变同时也促进了互联网的发展,进而推动了科技期刊社网上办公,编辑人员可以通过网络审稿、编校、发行,提高了编辑人员的办公效率,进而缩短了刊物出版周期,逐渐吸收到更多更好的稿源。

  (四)威胁分析

  1.政策未能有效落地

  虽然近几年国家制定了很多支持、鼓励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政策措施,但是很多地方政策没有真正落地,各省(市)、自治区没有有效解读中央制定的利好政策,没有制定适合本地的更合理、更细化的配套政策,没有政策引导,科技期刊基本属于失去了发展方向。

  另外,我国很多期刊社主管主办单位为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期刊社没有独立的自主权,而主管部门对科技期刊实现数字化出版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认识不足,致使这些期刊社数字化发展过程中处于非常被动的位置。

  2.数字化成本高

  我国很多科技期刊社运行二三十年,多年的积累,使其拥有资源优势,但是受制于体制,很多期刊社不是营利机构,财力有限,而资源整合所需资金成本较高。加之科技期刊数字化对编辑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数字化出版要求编辑人员既要掌握数字出版技术、又懂营销和资本运作等方面的复合型出版人才,而一般期刊社编辑人员基本达不到这么高的水准,即便市场有这样的人才,一般期刊社也没有财力来聘请,这也就造成了复合型人才“一才难求”的状态,最终导致大部分期刊社在实现数字化出版之路上受阻。

  参考文献

  [1]雷珂.关于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方法的思考[J].今传媒,2015(6):120-121.

  [2]刘劲.数字出版与信息经济学关系探讨关于科技期刊科学发展的思考[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9):181.

  [3]张维,邓强庭,冷怀明.数字出版的发展现状及我国科技期刊的应对措施[J].编辑学报,2013,25(2):179-183.

  [4]SWOT-波士顿矩阵、企业战略分析方法[EB/OL].https://baike.so.com/doc/4955696-5177451.html,2018-12-12.

  [5]曹淑华.论缩短农业科技期刊论文发表周期[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0):1985-1986.

  [6]刘晨霞,魏秀菊,王柳,等.学术期刊发表时滞及载文量对影响因子的定量影响研究[J].编辑学报,2019(3):104-106.

  [7]单卫华,周二强,李建华,等.Medline数据库中文期刊论文发表时滞分析[J].情报探索,2016(4):37-39.

  [8]朱婉云.我国科技期刊的数字化转型与发展研究[D].北京:北京印刷学院,2016.

  [9]杨继成,吴星.河北省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5,38(3):156-160.

  [10]2019年中国数字出版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5G将为出版融合创新开拓广阔空间[EB/OL].http://www.sohu.com/a/335812951_1148350,2019-08-23.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