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校对通读与编辑审读的区别与联系

2020-05-26 来源:《传媒论坛》
  【作 者】苏晶:群众出版社

  【摘 要】校对和编辑工作都是图书出版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保障图书质量的重要措施。虽然二者都是对图书内容进行把关,但是其工作内容和侧重点有所不同。校对通读与编辑审读之间有一定的区别和联系,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在出版实践中完成相应工作。本文就对校对通读与编辑审读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行分析,让更多出版从业者对这两部分工作有更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校对通读;编辑审读;异同分析

  一本图书从选题、策划、组织材料、完成稿件到编辑、修改、校对和最终出版,要经历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在这一出版过程中,校对通读与编辑审读都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影响着出版物的质量,而只有更好地了解校对通读与编辑审读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才能高质量地完成书籍出版工作,推动我国出版行业在新时代更好地发展。

  一、校对与编辑的概念

  (1)校对工作的概念

  “校对”一词最早来源于西汉,古代也将之称为“校勘”“校讐”,所谓“校”,需要有一个人读书,校两书及上下的谬误[1]。校对工作作为图书出版的基本工作之一,可以分为八个工序,分别是初校、二校、三校、通读、核红等工序,有校是非和校异同两个方面的责任,是对编辑工作的有益补充。

  (2)编辑工作的概念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编辑一词的解释,是指对资料或者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的人,是通过一定的专业技能进行文字内容的收集、整理、修改、采录等处理的工作,编辑职称属于新闻出版机构中的中级专业职称。一个出版机构编辑的水平和能力,决定了出版作品的质量和出版社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二、校对通读与编辑审读的区别

  (1)工作流程上的区别

  二者工作流程上的区别比较明显,校对通读包括一校到三校及付印前核红的过程,在编辑审读之后进行。而编辑审读则分为初审、复审和终审。从这一工作流程的先后顺序和区别上看,校对通读可以视为对编辑审读工作的补充和延续。

  (2)校对通读和编辑审读侧重点有所区别

  校对通读与编辑审读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由于出版物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所以,编辑审读更多的是从书籍选题价值、市场经济性、图书专业性和审美角度进行阅读,可以视为对图书总体内容的把关,编辑更多接触的只是其擅长或负责的内容。而校对通读人员接触的出版物种类和内容更多,在书籍专业知识的审核上并不具备较强的能力和优势,更多的是对规范化语言和文字基本规范进行把关。校对通读对错别字、病句、用词不当和语法错漏等问题更为敏感。而且在校对通读与编辑审读工作中,虽然两部分的工作都需要精读,但编辑审读更倾向于对知识模块化的评判和阅读推进,而校对通读则更注重对文字和语言“是非”的纠正,关注的是书籍字句通顺和用词规范问题,是从字到词句的由点到线再到面的阅读校准。

  (3)校对与编辑审读目标的区别

  校对通读与编辑审读的区别还在于二者的阅读目标有所不同。编辑审读的阅读目标是借助阅读了解作品的内容、写作结构和核心内容,对作品进行深入和全面的评价与判断,是一种挖掘、解读、评价、选择、分析的过程,并且在编辑审读之后,要对书稿提出修改和完善的意见,完成对书稿的加工和编辑润色。可以说编辑审读有一定的再创造成分,决定的是一本作品的思想水平、内容价值和出版策划方向等等。而校对通读的阅读目标则更为简单,主要是在原来稿件的基础上进行通读,发现存在的字词句和语法等方面的错误,并进行改正和调整。但是校对通读并不需要对出版物进行深入和全面的评价,重点还是对印刷环节之前的一些基本的页码、版式、错别字、编辑不周全等内容进行补充完善,是以减少基础错误为主的工作。

  (4)评价标准上的区别

  校对通读与编辑审读在评价标准上也有所不同。编辑审读主要是对书稿取舍正误、内在思想、图书价值、文字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避免知识性、政治性、思想性等方面的错误,而校对通读则是对图书基本质量的保证,评价的更多是编辑的疏漏和书稿是非错误的查漏补缺。

  三、校对通读与编辑审读的联系

  (1)二者都是图书质量的重要保障

  校对通读与编辑审读的联系,都是对图书质量的把关,都需要工作人员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具备加工书稿和进行文字鉴别与修改的基础专业能力,需要在规范的编校流程中逐步完成,是书籍编校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2)二者优势互补且不可替代

  校对通读与编辑审读的联系还在于二者是互相补充且不可替代的。校对通读是承接编辑审读之后的出版环节,是对编辑审读环节的补充、检验和完善。校对通读与编辑审读的阅读侧重点不同,不能互相替代,二者是分工合作的关系,实现的是书籍出版更严谨的结果。

  (3)二者都需要对图书有深度了解和责任感

  校对通读与编辑审读都需要高度的责任感,以及对书稿和出版行业的深度了解。这种深度了解要基于书稿的知识性上,只有基本了解书稿的知识性内容,才能更好地完善编辑审读工作,而校对通读对明显知识错误的纠正和勘误中,也需要在工作中对书稿有一个相对比较全面的了解。从业人员在职业道德、严谨精神和专业技能支持下,才能完成校对通读与编辑审读的基本工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校对通读与编辑审读是既有差异也有联系的两个重要的出版环节,而相关的出版工作者也需提高校对通读与编辑审读的能力与责任心,才能高质量地完成书籍出版工作,推动我国出版行业不断进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石玲凤.试论校对通读与编辑审读的异同[J].编辑学刊,2018(05):94-97.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