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廖维勇:宁波出版社
【摘 要】在信息时代背景之下信息的传播渠道越来越丰富和多元,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快,一方面能够推动我国图书出版业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也给传统的图书出版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为了尽量避免固定模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推动图书事业的稳定运作,我国图书出版业必须要结合和媒介融合发展的现实条件,重新选择新的发展思路和发展路径,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为依据,不断促进图书出版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应用,只有这样才能够为人类文明进程做出相应的贡献。
【关键词】媒介融合时代;图书出版业;发展策略
一、引言
在推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图书事业在我国实现了快速的发展,其技术与图书事业之间的融合对丰富图书类型、提高我国的图书事业发展实力意义重大,但是传统的图书出版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模式,这一模式与信息化时代发展的趋势相违背,因此非常容易被时代所淘汰。其中媒介融合则能够为我国的图书出版业指明新的发展道路,图书出版业需要注重对时代发展趋势的分析及研究,抓住各种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时代的挑战,不断丰富自身的发展模式以及发展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自身综合实力的稳定提升。
二、媒介融合
媒介融合主要以互联网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的相互结合为依据,形成一种具有网络信息传输数字形态的相关信息,充分利用各种终端移动数据,实现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及共享,保障不同媒介形式以及媒体之间的有效互换以及关联。如果以图书出版业务分析对象,那么,在对这一行业的发展历史进行分析及研究时不难发现,不同传播媒介的出现及变革对这一行业的发展和影响非常深远和持久,其中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出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图书出版业发展模式以及媒介传播模式的有效改革。从目前来看,传播媒介的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不同形式的传播媒介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多样化、丰富化传播媒介的出现极大地压缩了已有的市场空间,为了保障自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的优势,传播媒介必须要寻求互相合作,因此媒介融合应运而生。
三、立足产品,充分发挥内容资源优势
如果站在信息接受的角度来对媒介的融合以及发展进行分析,那么就不难发现,人类对新事物的信息接收分析能力最为关键。人类对动态的声音和图像更为感兴趣,同时接受能力比较强,如果能够结合目前的信息资源传播优势实现动态图像以及声音的有效转化,那么就能够更好地体现信息资源的传播价值,保障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共享。在现代信息传播媒介不断发展的今天,手机、互联网成了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始图书出版业需要结合这一时代发展趋势,立足于自身的发展和成长规律,充分体现自身的优势,注重业务领域的不断创新以及调整。
首先,在面向市场推广传播媒体产品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市场需求的实质分析,充分体现产品的多功能性以及多元化,突破传统图书出版业在实践运作中所存在的各种不足,并充分发挥图书出版业发展历史比较悠久、传播的内容及形式非常丰富的优势。为了实现优势互补,传统媒介以及新兴媒介必须要注重互相融合以及互相调整,充分体现各自的优势以及价值,明确自身在传播媒介产业中的重要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图书出版业的有效转型升级,体现出更多的整合价值以及作用。
其次,内容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基础与前提,图书出版业需要关注内容资源的不断丰富和调整,积极抓住内容热点,提升整个信息的保鲜度与真实性,结合目前的行业发展现状来实现热点信息的有效转化与调整,以此来加大图书信息对读者的吸引力,保障读者能够集中注意力阅读不同的信息。
最后,读者是图书出版业发展的重要依据,读者的需求对改革图书出版业意义重大。图书出版业需要站在读者的角度分析实现自身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既培养一定的新鲜度,又需要以内容的选择为着眼点,了解不同层次读者的个性化成长和发展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够体现自身的内容资源优势。
四、注重整合,通过媒介融合挖掘内容资源
内容资源的挖掘是一项长期性的工程,但是对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保障内容传输的真实性以及有效性意义重大,在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下,管理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图书出版业的实质条件,积极实现内容资源与图书热点之间的完美融合,其中科学技术的应用必不可少。图书出版业需要尽量选择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并以此作为图书选择的重要标准,关注读者的注意力所在,结合目前的经济发展现状以及水平来培养读者的阅读需求以及阅读行为习惯。读者的读书品位有所变化,图书的要求也越来越丰富及多元,传播媒介的选择会影响读者的阅读方向以及阅读兴趣。传统的传播媒体以内容为主体,忽略读者关注热点的分析研究,难以顺利地满足读者的实质需求。对此,为了突破这一问题以及其局限性,图书出版业需要根据未来发展方向的具体条件掌握媒介融合的有效策略,积极拓宽现有的内容传播渠道,以此来更好地满足读者以及市场发展的实质需求。作为图书出版业发展的核心,内容资源的丰富以及合理挖掘意义重大,图书出版业需要在坚持已有作者资源的前提下不断地开辟全新的作者资源渠道,关注网络文化发展的具体背景以及规律,积极加强与网络写手之间的联系,完善系列方案,实现不同内容形式的多元化以及丰富性,体现自身的市场竞争实力,保障自身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以及经济收益。
五、保护版权,完善法律法规
图书出版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涉及诸多外部影响要素,结合图书出版业的发展历程分析不难发现,该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盗版图书,这些图书的出现不仅严重制约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也导致正版图书的销量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影响了公众的利益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对此,我国需要立足于这一现实条件,以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为依据,严厉打击盗版。
结合目前的发展现状以及管制效率来看,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必不可少,这一技术能够有效地解决盗版图书泛滥的问题,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关注信息技术的分析与研究,了解保护技术的核心要求,关注图书质量的变动以及所受的负面影响,通过各种技术之间的组合来保障图书市场的稳定运作。图书数字保护技术与法律法规的完善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国家相关管理部门需要构建完善的法律规章制度,尽量避免盗版图书所造成的各类负面影响,坚持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注重社会效益以及社会公共发展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媒介融合的稳定运作,保障我国的图书出版业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以及机遇。
六、与时俱进,创新图书出版业策略
图书出版业的发展以及成长备受关注,首先,这一行业的发展历程比较悠久,为了实现发展模式以及发展内容的有效创新,该行业必须要注重消费市场的积极探索,重新调整发展思路与策略,其中多种资源的整合尤为关键。图书出版业需要注重题目的最优化以及合理筛选,针对目前的图书内容、资源使用情况来及时地调整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选题渠道的丰富化以及多元化意义重大,不管是报纸图书、期刊,还是影视作品、手机阅读都有不同的发展路径以及运作模式,只有实行针对性的调整以及资源的合理整合并选择最优的题目,才能够充分体现不同图书出版的价值作用,满足读者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其次,图书出版业还需要关注战略联盟,了解目前市场探索的实质条件,分析图书出版业的发展历程,尽量避免技术融合的局限性,加强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以为其他行业发展服务为依据充分体现媒介融合经营形态的丰富化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寻求战略联盟的同时促进信息资源以及技术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从另一个侧面来看,产业之间的优势互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图书出版在发展过程中的片面性,实现发展资源以及生产资源的优化利用及配置,保障我国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的优势,实现综合实力的稳步提升。
七、结语
新型传播媒介的出现一方面为我国的图书出版业带来了诸多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极大冲击了传统的发展模式。为了实现自身的稳定建设,图书出版业必须要注重内容资源的整合,关注不同资源的使用效率,以产业之间的合作和互动来实现优势互补,只有这样才能够体现媒介融合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与价值,保障不同的行业能够获得相应的成长和发展机会,实现发展资源的合理最大利用。
参考文献:
[1]吴丽娜.媒介融合背景下图书选题策划的实践探讨[J].采写编,2018(05).
[2]陈浩东.媒体融合时代图书出版业的发展策略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8,009(001):210,238.
[3]王丽.论媒介融合时代我国图书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策略[D].郑州大学,2014.
[4]滕文静.浅谈媒介融合时代图书出版业的发展策略[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2).
[5]韩晶,韦柳.媒介融合对图书出版业的影响[J].新闻窗,2012(05).
[6]杨琳.媒介融合背景下数字出版适用股权众筹模式的发展探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