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我国数字出版的发展优势及发展战略探讨研究

2020-05-25 来源:《传媒论坛》
  【作 者】王海平:燕山大学出版社

  【摘 要】相较传统出版业,我国数字出版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并在网络文学、新媒体、数字教育等新兴领域表现出强劲的生命力,加快促进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的深度融合,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坚持"走出去"战略,不断壮大数字出版产业规模,提升文化创新力和吸引力,培养优秀人才,是我国数字出版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数字出版;优势;网络文学;新媒体

  一、引言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互联网、物联网的日臻完善,为数字化出版奠定了良好的条件基础。加之大众阅读习惯的不断改变,数字化产品逐渐被人们认可与接受,必将成为今后出版业主要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国数字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国家政策给予了更大的支持,传统出版业的转型升级思路变得日益清晰明确,融合发展的步伐正在加快,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我国数字出版的发展优势研究

  (一)数字经济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新引擎

  1.数字出版业收入持续增长

  总体看,我国数字出版近十年来持续增长。到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迅速增长,跃居全球第二,占我国经济总量的1/3,实现27.2万亿元。2018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为8129.8亿元,比2017年增长近15%。互联网广告、移动出版、在线教育收入排在了前三名,分别为3717亿元、2007.4亿元、1330亿元,网络游戏收入比2017年有所下滑,但比重依然乐观,为791.1亿元,位列第四。

  2.数字出版业用户不断扩大

  截至2017年底,我国数字产品的用户数量得到快速提升,总体规模达到了18.25亿人,这一数据包括了重复注册人数。与2016年相比,如使用微博的人数增加了16.6%;涉猎网络游戏的人数增长了3%;使用在线音乐的人数增长了8.99%。可见,数字经济正在突飞发展,拥有强大的活力及发展潜能。数字媒体、数字娱乐等新兴业态在人们的生活娱乐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此趋势来看,数字产业累计用户数将越来越多,呈现新的发展局面。

  (二)网络文学发展迅速

  在每年出版的实体版文艺类图书和畅销书方面,网络文学的贡献占比一半以上,早在2011年,网络小说的出版数量已占到全国小说出版总量的70%。2015年至2017年,我国网络文学市场的营收规模从70亿元逐年增加到129.2亿元,同比增长35.1%。网络文学成为了我国数字出版的一大亮点。

  在海外拓展方面,中国网络文学企业逐步优化海外布局,合理调配国内外业务资源。到2017年底,超过500部的网络文学作品被译成十多种语言畅销海外,平均每日吸引海内外读者逾500万人次。

  (三)数字化转型日益多元化,新媒体平台涌现

  我国电子图书收入规模由2011年的16.5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54亿元。除了电子书之外,传统出版产品的数字化转型还有多种模式,如有声书、视频书、改编成网络游戏等。近年来,有声书成为数字出版领域的又一个新星。据统计,2015年全球有声书产值达28亿美元;2016年我国有声书市场产值达到29.1亿元,同比增长48%。有声书阅读相较其他阅读方式有三大优势:一是方便的使用方式,让听众的双手得到解脱。二是以听书的方式帮助读者阅读,既丰富了阅读的呈现形式,又满足了现代读者生活节奏加快的需求。三是高标准的配音,为需求者提供了精准的阅读服务。

  此外,微信、微博等新兴社交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与人之间交流互动的方式,同时也对出版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些公众号大号、微博名人等新兴媒体,其粉丝往往数以千万计,他们的任何一点动静都可能引发很多人关注,也可以引发热门话题,而这恰好就是读者需求的所在之处,它们对于出版选题的选择非常有意义和价值。拥有超百万粉丝的微博、微信公众号旗下拥有众多作家,编辑内容多样、符合目标读者需求,其文章转发量评论数众多,给结集出版打下了良好基础。

  (四)数字出版业务蓬勃发展

  除了传统出版产品数字化之外,开展多元化数字出版业务是传统出版融合数字出版的又一重要途径。近年来,在线教育、网络游戏、影视文化等日益成为多元化数字出版发展热点。根据《2016年中国数字出版发展报告》显示,上市的出版传媒公司中有三分之二公司业务内容涉及数字出版。网络游戏、数字教育等新业态发展迅猛,同比增长136.37%。中文传媒、凤凰传媒、中南传媒、大地传媒等大型出版传媒公司旗下数字化业务深入开展,与多方合作进展迅速。

  (五)数字教育出版势头强劲,数字教育出版产品市场布局渐趋完整

  中国是一个教育大国,中国的家长对教育的投资非常高,数字教育出版近几年的发展势头是非常强劲的。自2017年起,数字教育出版模式日趋多样化,各单位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再到职业教育全方位布局,借助网络课程、网络考试、模拟教具等多类新型数字化教育产品丰富数字教育体系。人工智能在数字教育出版领域的应用日渐广泛,尤其是学前教育领域的人工智能效果最为突出,已成为人工智能应用的重要领域。

  三、我国数字出版发展战略可行性研究

  在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一带一路”沿线以及全世界更大范围的文化交流离不开数字出版的推动,合理调配国内外业务资源,坚持文化自信,坚持实行“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出版业,尤其是数字出版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通过坚持“走出去”战略,使中国文化通过互联网媒介向外传播,为全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让全世界听到中国的美好声音。

  近些年,在出版方面,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出版企业、出版产品“走出去”的引导政策,加大了对出版企业引进与输出版权的比例要求,众多国内知名出版企业也在不同程度上开展了与国外公司的业务合作,尤其是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引进我国版权提供了相当多便利条件。我国数字出版及其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出口方面,已经超过了传统出版物的产值。

  在我国原创的网游电子读物已经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相对应的分支机构,在数字出版业国际发展大好的同时,也推动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国内许多数据库和电子书通过与其他国家建立合作关系,使我国的电子出版物不断地走向国外其他数字图书馆和书店。此外,我国许多图书集团也纷纷走向国际,比如“易阅读”“优乐互动”等在海外建立了相应的数字出版平台。我国各地方层面的出版企业也采取自建或者合作的形式,使我国的电子出版物大量出现在海外众多的电商平台上。

  另外,我国数字出版业在跨界合作中也取得不错的成绩,如,数字出版与孔子学院的合作,重点推动了国际汉语教育相关资源的传播。中南出版集团发挥其内容优势的同时,与华为公司拥有广泛的海外用户的特点相结合,在海外合作建立了数字出版平台,也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我国的数字出版在国内市场已经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无论是其所发挥的作用,还是经济贡献都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出版业。目前,我国数字出版在国际化的过程中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我国在向国外大量出口数字出版产品与服务的同时,许多集团公司还纷纷与国外企业合作建立数字平台。

  四、结束语

  在当前“走出去”的战略背景下,我国数字出版的国际化仍然有着一些不利的影响因素。数字出版作为一个新兴的出版商业模式,与国外相比我国起步晚,但从2005年之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我国数字出版的规模日益扩大,但由于整个数字出版产业涉及生产、中介平台、金融、流通等众多环节,尚未形成稳定、明确的合作体系。另外,数字出版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较短,没有充足的人才和掌握的核心技术作为支撑,我国数字出版产品的内容较国外相关产品竞争力尚显不够。为此我国欲要在国际化的过程中有所突破,国外数字出版成功实践将成为我国一个很好的经验借鉴。

  参考文献:

  [1]魏玉山.2017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规模扩大[N].国际出版周报,2018-07-30(008).

  [2]周百义,胡娟.出版集团开展网络文学出版刍议[J].编辑之友,2013(05):22-25.

  [3]罗诗咏.中国文学网站二十年[J].网络文学评论,2018(06):20-26.

  [4]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课题组,张立,王飚,李广宇.步入新时代的中国数字出版——2017—2018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摘要)[J].出版发行研究,2018(09):29-33+8.

  [5]刘玉柱.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转型和拐点的新思考[J].出版广角,2016(23):6-9.

  [6]王海平,陈朋伟,刘邦凡.我国数字出版国际化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电子商务,2018(8):59-60.

  [7]陈朋伟,刘邦凡.我国数字出版发展现状的文献定量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8(31):131-132.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