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罗璇:云南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摘 要】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图书等书籍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不仅是提高我们国人的文化素养和陶冶我们国人的情操,更是传播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而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想要了解更多的我国传统文化,同时我国正处于全面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所以,对于图书出版的"走出去"以及使得图书出版要适应时代的需求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为了更好的掌握图书出版"走出去"以及提升图示编辑中的素养,本文对图书出版"走出去"的重要性,现状以及如何实现图书出版"走出去"的具体措施,提升图书编辑素养的重要性和提升图书编辑素养的具体措施进行了对应的分析与研究。
【根据】图书出版;走出去;编辑素养;提升
一、引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发展历史,而且在20世纪60年代麦克卢汉教授提出的“地球村”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对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以及不同语言和不同环境文化的了解与认识,从而使得不同的文化之间相互的借鉴,取长补短和共同协作,来进一步的加快地球村的建设与发展,同时图书在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使得图书的编辑同等重要。编辑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水平,产品决定着市场。因而在图书在编辑的过程中,需要提高编辑者的专业编辑水平,明确自身的责任与担当,增加一些创新性和互联网性的思维,同时提升政治和文化的素养,注重对编辑内容的选材,这样才能够使得编辑素养得到提升,进而促进我国图书“走出去”与其他国家图书的相互交流与沟通。
二、图书出版“走出去”
(一)图书出版“走出去”的重要性
虽然,我国已经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着非常关键的地位,但是也需要注重对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推广。也就是既要发展经济同时也要发展文化软实力。而在发展文化软实力之中,图书起着非常关键的文化传播媒介,在图书中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和相关的习俗以及我国的特色思想等传播到各个国家,使得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传统的习俗以及我国的特色思想和价值,进而使得各个国家的文化,思想以及传统的习俗之间进行相互的交流与沟通,相互借鉴,提升我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进一步促进我国文化的发展,弘扬我国的精神以及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文化。
(二)图书出版“走出去”中的现状
在当前的图书出版“走出去”的活动之中,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播,这些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在图书出版“走出去”中,对与我国的深层次的文化与浅层面的文化二者之间没有明确的划分,进而使得在进行图书的编辑过程中,没有分清二者所占到比率,更多的是对于我国各个民族的饮食、服装以及礼仪习俗的传播,而对于一些深层次的中国的思想和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中国的思想价值出版和传播的书籍较少,进而使得我国的传统文化不容易被更多的人了解,最终使得我国的传统文化与其他的文化之间不能够相互的借鉴与学习,并且降低了我国在世界中的影响力。第二,在图书出版“走出去”中,大多数的出版商和出版行业没有划分清楚对应的职务和自身的责任以及当前的图书出版的体制管理较为落后,出版社受到多方面的管制,从根本上来说不利于我国实现图书出版“走出去”的实现,反而是抑制了我国在世界图书市场中的竞争力。第三,我国的出版行业没有发挥出自身管理的作用,当前的出版行业协会本身不会受到政府的管控,但是现在的出版协会大多数受到政府的管理,不能够及时的给出版企业提供国外的信息和帮助等等,并且出版协会的专职人员较少,人员的年龄都是一些老龄人员,自身的工作效率低下,日常的工作不能够及时的进行,对于先进的知识不能够全面了解和认识,进而抑制图书出版行业“走出去”的发展。
(三)图书出版“走出去”的具体措施
1.划分深层和浅层文化的界线
相关的出版社和出版行业要划分清楚深层文化与浅层文化之间的界线,注重对深层文化的出版和传播,而对于浅层次文化,例如饮食,服饰以及传统文化习俗等的传播要少于深层文化,对于中国的思想价值,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介绍,进而使得人们能够从根本上了解我国的文化,了解我国的思想价值,这样才会促使我国的图书出版的快速发展。
2.完善相关的图书出版的管理体制
当前的图书管理体制较为落后,各个出版社会受到多方面的管理,因而需要对管理体制进行完善,将一些落后的管理体制进行淘汰,积极与一些先进的管理观念进行对应的融合,同时管理的体制中,对于需要对出版社制定明确的管理制度,使得出版社能够了解自身的责任与职务,规范自身的行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出版社“走出去”的发展。
3.出版协会要加强队伍的建设
当前的出版协会不能对出版行业进行全面的管控,而且当前的出版协会的任职人员的年龄较大,因而就需要对出版协会进行对应的整改,加强对出版协会队伍的建设,增加一些专职的管理人员,将任职人员进行合理的安排,规定任职人员自身的职务,这样才能够使得出版协会能够发挥出自身管理的作用,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为出版行业提供国际的信息以及帮助,进而促进我国图书出版“走出去”的发展。
三、图书编辑中素养的提升
(一)提升图书编辑素养的现状
在图书中,最关键的就是编辑,编辑的好坏关系着图书的质量。但是当前的图书编辑工作人员的压力较大,工作的任务越来越多,越来越快的节奏,使得编辑者注重对编辑的速度而不是注重对编辑内容的要求,也就促使编辑的内容不符合科学,同样编辑出的图书内容也不利于传播我国的传统文化,我国的思想等。因而,就需要对图书的编辑者提出对应的要求,也就是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注重对自身创新性和互联网性的思维的发展,同时提升自身的文化和政治性的素养,从而能够更好的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播奠定基础,使得让更多的人了解与认识我国的传统文化与我国的思想等。
(二)提升图书编辑素养的具体措施
1.在图书编辑时拓展创新性的思维
在进行编辑时,编辑者要对编辑的素材进行充分地了解与认识,对素材进行一定的调查与研究,确保素材的真实性与有效性,与相关的专家和作者进行仔细的交流与沟通,进一步确定好编辑的形式以及所要编辑的内容,同时编辑者可以对编辑的形式进行创新,采用新型的编辑形式,对图书的封面,开本以及整体的装订形式和版面进行全新的设计,创新性的思维重要的是跳出自身固有的思维模式,打破常规,这样才能够提升自身的创新性素养,使得图书的内容更容易被吸收与了解。
2.在图书编辑时提升文化素养
在对图书进行编辑时,编辑者首先要了解编辑中的相关知识,编辑的规定以及编辑中的技巧等,但是编辑者也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有正确的价值观念,正确的文化理念,坚守自身的文化责任以及大量的知识与技能,从而在编辑的各个过程中,正确的审稿,正确的编辑,加工以及校对等。
3.在图书编辑时提升政治性的素养
在对图书进行编辑的过程中,编辑者要坚定自身的信念,坚定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坚定党的正确指导,这样才能够形成正确的政治素养,积极承担期自身传播知识的责任与义务,从而在编辑时,能够正确的应对各种问题,遵守相关的编辑法律法规等,将国家和社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同时积极了解与吸收国际上的先进知识与编辑的相关内容,取长补短,进一步促进我国图书出版“走出去”的快速发展。
4.在图书编辑中拓展互联网的思维
在当今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图书编辑也要重视与互联网技术的相互结合。在编辑中积极与互联网进行融合,借助互联网来了解外界的需求,与读者进行对应的互动,促进各个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以及定期进行图书的宣传活动,从而了解市场的需求,迎合市场,来推图书行业“走出去”的快速发展以及更好的提高经济效益。
四、结语
在当前图书出版“走出去”的过程中,深层文化与浅层文化之间没有划定界线,图书出版的管理体制落后以及图书出版协会不能够起到对应的管控作用,这些制约着我国图书出版“走出去”的发展,需要进行对应的改进,以及图书的编辑者需要提高自身的文化和政治素养,促进自身创新性和互联网性思维的发展等等,这样才能够促进我国传统文化与我国思想的传播与发展,促进我国图书出版“走出去”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斌杰.把出版社放在文化的坐标上考察——“出版文化丛书”总序[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
[2]王韵涵.碎片化阅读趋势下编辑出版创新路径探索[J].北京:中国报业,2018(3).
[3]赵晶.碎片化阅读趋势下编辑出版中的创新思路[J].视听,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