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陈翔宇:天津大众投资指南杂志社有限公司
【摘 要】媒体融合,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激发、相互碰撞,产生的智慧火花。当下融媒体的发展速度之迅猛,大有超越传统纸质媒体的趋势。因此,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经济期刊的生存、发展均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也要把握这一难得的机遇。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经济期刊;挑战;机遇;核心竞争力;新媒体融合
一、当下经济期刊面临的现状与困境
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当下新闻工作者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互联网时代,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媒体业态,媒体融合发展成为大势所趋。
目前大多数经济期刊所面临的现状,用一个词语进行总结:迷茫。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首先,绝大多数经济期刊的从业者不要说融媒体,就是对于微信公众号、抖音这样的新媒体都不了解。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今面临着诸多不熟悉的事物,如何谈及做成、做好呢?
其次,很多从业者思想上存在一定的禁锢性。他们普遍认为,传统纸质媒体和新媒体是两种本质不同的事物,无论是发行渠道还是内容编辑,完全不同。如果要想将两者进行融合,势必要组建新的部门,这在成本上是一个巨大的压力。
第三,对于困难的认识存在不足。有一些从业者过于乐观,认为融媒体就是简单地将传统纸质媒体与新媒体“合并”在一起。笔者认为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合”,而没有实现真正的“融合”,所以当出现运营效果不甚理想时,从业者们不知所措,陷入了一个迷茫中——我已经“合”了,为何没有达到效果呢?
第四,每个媒体所处的环境和握有资源是完全不同的。如果在不考虑人力、财力和物力等成本的投入,或许大家都能够将融媒体做好。但是在现实中,各个媒体所处环境和握有资源完全不同,对于经济期刊从业者而言,他们不仅缺少可以模仿的榜样进行学习,而且从业者们不得不考虑手里所握有资源的条件,当各种条件都不充分时,他们便陷入了迷茫中,这条路到底如何走。
同时作为传统期刊之一的经济期刊,在当前的环境下存在着客观和主观上的种种困难。
首先,盈利渠道问题。期刊的生存依靠发行和广告两个渠道,在发行渠道日益萎缩的情况下,广告成为主要“生存”渠道,但是相比新媒体,广告主在经济期刊投放的成本偏高,客户转化率偏低,所以广告渠道也在日益萎缩。由于盈利出现了瓶颈,使得从业者拿出新的资金运作媒体融合变得“雪上加霜”。
其次,人才问题。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无论在内容编辑上还是运营上都存在较大的不同,很多传统媒体的编辑和运营人员,对新媒体的编辑和运营仅仅停留在肤浅的认识上,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使之无法马上向新媒体转化,更无从谈及两者的融合。
最后,成本问题。在整体经营不理想情况下,很多经济类期刊甚至是负债经营,让其每月掏出至少五六万元的费用(主要是人工成本和设备成本)用来运营新媒体,或者实现融媒体的转化,这让很多从业者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局面。
二、经济类期刊应对媒体融合发展的路径
笔者认为,经济类期刊要想走好媒体融合这条路,必须要做到几点:
第一,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媒体融合的益处。只要思想通了,工作也会变得更加积极主动,面对困难也能从容应对。从业者们要意识到,所谓媒体融合,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纸质媒体与新媒体的内容“合”在一起,或将纸质媒体的内容放到新媒体上进行转载,或将新媒体上的内容放到纸质媒体上进行传播。所谓媒体融合是以“扬优”为手段,把纸质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使单一媒体的竞争力变为多媒体共同的竞争力,从而为“我”所用,为“我”服务,实现1+1>2的作用。笔者认为,既然发挥各自优势,那么就应该将纸质媒体上内容深耕以及作者权威的优势与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传播速度快、受众群体广的优势相结合。举个例子,面对苦涩难懂的经济原理,完全可以通过抖音平台拍摄一个小视频,通过表演、讲解、动漫等多种形式将苦涩难懂的经济原理通俗化地呈现给大众。亦或将新媒体的优势导入纸质媒体中,比如新媒体的受众多以年轻人为主,他们更喜欢互动,那么可以在微信公众号、微博或抖音设立二维码导流,让大众到传统媒体的网站上看电子版内容,或者通过在新媒体上举办一些有奖竞猜活动,而奖品是可以优惠价格订购期刊等。只有这样才能算是实现了一个初步的新老媒体的融合。
第二,改变传统思维解决现实难题。人才和成本是传统纸质媒体在实现媒体融合中无法绕过的两个门槛。那么如何才能有效解决呢?笔者认为,解决的方法并不难。方法一,因为从本质上讲,经济期刊和新媒体编辑的工作都是为大众提供可读的内容,或者说都是“内容提供商”。所以对于经济期刊从业者而言,没有必要成立一个新的部门,完全可以从内部挖潜,鼓励一些有创新意识的中青年编辑兼职从事新媒体编辑工作,毕竟媒体人每天都要不断接触新鲜事物,而新媒体又已经渗入很多中青年人的生活中,由他们去了解操作更加便捷。这种方式的好处是,这些编辑本身从事纸质经济期刊工作,对于刊社宗旨和读者定位十分清楚,从内容上更加容易实现“融合”。方法二,由于这些员工都是内部挖潜,对于媒体从业纪律和相关的法律法规都十分熟悉,可以避免在媒体融合中出现各种纠纷,特别是版权纠纷。方法三,从人力成本角度上讲,相比外部招聘,内部挖潜的成本更低。目前一名新媒体编辑月薪大约在万元及以上,而如果经济期刊采取内部挖潜方式,单位向这些员工所承担新工作而需要增加的成本远比每月万元要低,而且可以采取奖金激励方式,当融媒体运营中产生了经济效益,这些员工可以获取一定比例的奖金,从另一个角度讲,也能更加有利激励员工们努力创新工作。方法四,对于很多经济纸质媒体而言,以前没有接触过新媒体,所以没有必要一上来就进行复杂的媒体融合,完全可以利用现有的各种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西瓜小视频等),当在两者融合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后,再购置高端设备,进行深入一步的“升级”。
第三,一定要有“摸石头过河”的精神。业内有种观点认为,媒体融合本身是一个新鲜事物,不像纸质媒体已经存在了上千年,有很多规律可以遵循。但是笔者认为,尽管媒体融合是一个新兴事物,但是其本质并没有变——给大众提供有养分的内容,只不过在传播形式上发生了变化。而且已有人民日报的“中央厨房”的成功案例在前,虽然很多经济期刊在资源上无法与人民日报相比,但是已经有了成功案例,对于经济期刊的从业者而言,就是已经有了指明方向的灯塔,完全可以摸着石头过河,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失败,但是方向是明确的,就不应该继续迷茫,而是应该积极总结问题,找出症结所在,多尝试各种方法解决问题。
第四,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稳步增加技术投入,加速媒体融合。加速媒体融合不是一句口号,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种媒介传播技术日新月异,如即将普及的5G和已经在很多领域中应用的VR、AI技术等。只有将各种新技术与新老媒体相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媒体的融合。当然这些创新的高新技术费用不菲,对于处在转型期间的经济期刊而言可能是一笔不小的负担。笔者认为经济期刊从业者没有必要一步到位,毕竟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今天的一步到位,明天可能就被淘汰,并不经济划算。应该从两方面进行决策:一是从具有一定领先性且成熟的互联网技术入手,如AI技术,这样既能保证技术的一定领先性,又能降低投入,保证不被时代所淘汰;二是未雨绸缪,提前布局,无论是从人才,还是知识储备等方面,提前进行谋划,这样一旦出现合适的技术,可以快速上马,实现“以快打慢”,不仅能够快速实现媒体融合,而且还能走在媒体融合领域的前列,扭转现有的不利局面。
三、新时期经济类期刊的机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新闻舆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做出了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经过几年的努力,融媒体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功,舆论生态气象一新。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在当今时代,我们不应该惧怕互联网时代,不应该惧怕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竞争、不应该惧怕日新月异,不断更新的新知识学习,要牢牢把握这一历史机遇,抓住科技创新这个关键,总体赶上新时代,就算暂时无法做到一个“弄潮儿”,也要成为新时代的追逐者,不要做旧时代的守卫者,新时代的弃儿。
因为根据大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超过了8亿,其中移动互联网用户占到了98.3%,这是一个庞大的用户群体。同时经济生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能分割的一部分,且目前移动互联网用户中绝大多数以年轻人居多,但这些年轻人中很多人属于经济生活中的“小白”,月光族、啃老族、刷卡族、还贷族……比比皆是,所以对于经济期刊从业者而言,谁能充分挖掘、满足这部分群体的需求,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甚至逆势前进成为互联网时代经济类融媒体的领军者。
当然除了要抓住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同时还要发挥传统经济期刊的三大优势:一是权威的作者队伍,他们可以为目标群体提供通俗易懂的知识,可以纠正目标群体中错误的观念、做法;二是具有一支高水平的采编队伍,不可否认市场有很多出色的新媒体,但是多数新媒体没有自己的采编队伍,更多依靠从网络上“复制、拷贝”外加一些个人理解来制作稿件,这样不仅会误导目标群体,同时也会扰乱现在良好的舆论环境,而传统经济媒体的采编队伍,恰恰可以杜绝此类事件发生,而且可以真实客观地为读者还原、解读热点事件、传播正能量;三是出色的编辑水平,现在很多新媒体的编辑水平十分低下,不仅错别字频出,就连最基本的政治要求都无法保证。所以对于传统经济媒体从业者而言,与新媒体进行融合,不仅不是一个难题,反而是一个机遇,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媒体融合是时代所向、大势所趋。谁能顺应大势引领全媒体时代,谁就把握了战略主动。善于在浪潮中勇立潮头,勇于在变革中创新发展,以深化改革推进深度融合,以融合力壮大主流阵地影响力,就一定能展现新闻舆论新气象,赢得主流媒体新未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思想基础[N].人民日报,2019-01-26.
[2]李舜.少儿期刊的新媒体融合之路[J].新媒体研究,2018(14):76-77.
[3]王静,赵建梅.新媒体时代的少儿期刊转型与创新研究[J].出版广角,2017(22):53-55.
[4]人民日报.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做大做强主流舆论[N].人民日报,2019-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