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冯卫东、张明星: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摘 要】以大学出版社向知识服务型转型升级的重要意义为切入点,展开具体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构建具有特色的知识服务模式、构建教育出版知识服务模式、构建专业出版知识服务模式等几方面重要的转型升级路径。以期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影响下,大学出版社能够更加注重知识服务体系的构建,要以传播知识内容、满足客户需求、明确未来发展方向为依据,进一步促进我国大学出版社转型升级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知识服务;大学出版社;转型升级;转型路径
大学出版社融合发展的目标,是要为用户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产品以及优质服务。在此过程中,以用户的实际需求为核心展开具体分析,将互联网技术与多元化的知识服务模式相结合。本文以大学出版社向知识服务型转型升级的重要意义为切入点,展开具体阐述,对大学出版社转型升级的路径展开深入探讨。希望我国大学出版社能够在不断创新转型升级途径的同时,能够为今后大学出版社融合发展创造条件。
一、大学出版社向知识服务型转型升级的重要意义
(一)实现知识传播最大化发展目标的必然选择
我国很多传统出版社为人们提供的都属于个体化的自主需求,都是以纸质资料为载体,其知识传播的方式主要就是以点对点为主,知识储存量也受到一定的限制。而现阶段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被大学出版社广泛应用。像互联网图书馆、知识数据储存库等资源已经成为大学出版社传播知识、提供服务的重要途径。传统模式下的大学出版社涉及的专业性比较强,图书种类也具有多种多样的特点;但是如果只对专业性读者进行服务,就会使很多有价值的图书被“冷落”,长时间就会使其失去使用价值。因此,大学出版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正在向知识服务型进行转型升级,更加注重其实际状况与互联网行业的融合发展,这也是大学生出版社今后实现知识传播最大化发展目标的必然选择。
(二)大学出版社彰显专业出版、学术出版定位的实际需求
大学出版社与欧美出版社的实际发行方式、出版内容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像欧美出版社一般是以商业、教材以及专业出版为主;而大学出版社主要就是以学术出版为主。目前,我国大学专业出版社经过长时间的融合与发展,其出版的实际内容越来越新颖、专业特征越来越清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满足其彰显专业出版、学术出版定位的实际需求。随着科技时代的来临,人们越来越注重专业学术研究,大容量的知识储存、新颖的知识查询方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内容。很多大学出版社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不断扩大知识储备量,在丰富专业学术出版资源的同时,最大限度上实现与时代融合发展的目标。
(三)建立中国学术话语以及评价体系的本质要求
因为长时间受到西方学术话语体系的影响,现代自然以及人文社科体系得到了广泛传播。但是在中国学术界长期发展以来,模仿现象、照搬照抄现象比较严重,缺乏自身的特色。因此,在此过程中,我国要积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服务平台,要构建完善的中国学术话语以及评价体系。随着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科研技术水平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我国大学出版社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工作职能,在实际经营过程中要更加注重“知识服务”转型路径的选择。
二、大学出版社向知识服务型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一)构建具有特色的知识服务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人们对大学出版社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因此,很多大学出版为了能够有效使自身向知识服务型进行转型和升级,开始对自身的结构特色进行全面分析,注重构建融学术成果发布与交流为一体的学术出版知识服务模式。实际上,E-only和开发获取已经成为学术出版未来的发展具体趋势。基于此,我国大学出版社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特色,将知识重组、关联作为其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在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对信息数据进行深入挖掘的同时,将融学术成果发布与交流结合为一体构建知识服务体系,这样既能为丰富学术出版内容资,又能对资源进行深度开发。
1.结合自身特色构建完善的大学社会学术出版平台
大学出版社结合各个学科的教学特色与专业优势构建知识服务体系,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对客户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整合,更加注重各项需求之间的关联性分析。现阶段,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就可以将用户关心、浏览的具体特征进行全面统计,并对无效信息进行过滤处理,这样出版社就可以对此进行准确预测,能够最大限度上实现“信息寻找客户”的目标。用户前期寻找的相关内容,可以进行自动推送。通过这一路径的选择,RSS技术以及知识发现系统被广泛运用,能够为用户提供更精准的信息数据,对于提升用户的情感体验具有重要帮助。
2.构建数字化图书馆、个性化知识服务体系
大学出版社在向知识服务型进行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要积极运用语义碎片化技术,要将出版的资源内容进行多元化分割处理。可以按照不同工作行业人员的需求对资源进行重新组合,这样既能使其充分发挥知识扩张的功能,又能将互联网技术与知识服务体系进行有效融合,进一步形成资源内容重置、自主出版的定制服务体系。在互联网时代的长期影响下,学术产出具有短、平、快的特点,大学出版社在学科以及开发纸质产品APP的影响下,不仅能够为其提供更多电子化的学术文章内容,也能够为今后丰富知识产品结构创造条件。大学出版社注重个性化发展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其多元化发展,在与互联网时代完美融合的状况下,为今后提升大学出版社服务价值奠定基础。
3.按照客户实际需求开展印刷工作
另行需印刷方式的运用,能够在满足订单率的同时,降低无效储存量,是今后大学出版社知识服务转型的重要途径。随着出版社管理人员工作观念的转变,按需印刷方式已经被大学出版社广泛应用,其初次印刷的比例在30%左右,再次印刷的比例在90%以上。通过按需印刷方式的运用,能够对印刷资源进行合理运用,这样不仅能够降低出版社的实际运营成本,也能激发客户的需求,为今后构建知识服务体系创造条件。
(二)构建教育出版知识服务模式
时代不断发展进步,用户对知识内容的需求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纸质材料,更多的是将自身的注意力集中在线自主出版、数字化定制等内容上。学者的学习需求在不断变化,知识传播的途径在不断创新。我国大学出版社考虑到这一问题,更加注重以出版内容增值以及在线教育体系的建立。
1.大学社会出版要以纸质教材为客户提供的内容为基础,并加强数字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目前我国有很多大学出版社已经开发出了像“智学堂”“智阅读”等在线服务模式,根据客户实际在线阅读的信息以及服务体验为客户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知识服务。此外,大学出版社还可以将二维码与大学教材进行有效融合,这样用户就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与师生进行及时互动。将线上与线下知识服务模式进行有效结合,能够为今后拓宽知识传播途径创造条件,同时这也是开创增值服务的关键环节。
2.运用互联网技术增设自主学习以及互动环节
比方说像A大学出版社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在其建设“智学堂”过程中就增设了自主学习以及互动的环节,以教材内容为重要依据,以知识体系为基础结构,将线上与线下进行有效结合,为互动环节提供重要支撑。基于此,大学出版社还可以与多方出版社进行有效合作,将教材资源进行有效融合,制定个性化服务,围绕电子化和数字化发展目标,进一步实现资源融合与发展。
3.以客户需求为基础,从标准化向个性化进行转变
大学出版社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下,要更加注重数字化与智能化目标的实现。标准化教材可以向个性化积极转变,将实际学习状况、学习测评方式、学习技能进行全面融合,结合实际状况,制订综合解决方案。从客户的角度出发,最大限度满足客户内心需求,构建具有针对性的知识服务平台,在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扩大大学出版社的声誉。
(三)构建专业出版知识服务模式
以优势资源为基础构建专业版知识服务模式。传统知识服务模式下,我国大学出版模式的出版结构,有一部分涉及的范围比较窄,专业性要求比较高。但是大学出版社经过多年的历练,在知识储备上变得更丰富、更专业,其专家队伍也更加完善。现阶段的大学出版社在运用先进技术对知识服务平台进行深入挖掘,在注重专业决策的同时,也为今后大学出版社构建专业出版知识服务模式搭建平台。
有很多大学出版社在积极建立专业数据库,不断丰富用户资料信息,将数据分析与科学决策进行整体融合。积极运用一些科学软件为用户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除此之外,专业出版知识服务平台可以成为各个行业的行为公布者以及标准制定者,用户在此平台上可以为用户提供问题咨询、信息查询、公布决策、在线教育等方案,便于用户使用。
将编辑等传统出版活动与专业化知识进行有效融合。建立知识服务平台,是一个动态过程,在注重用户情感体验的同时,要专业知识体系与知识管理状况有效集合。大学出版社的知识服务体系不仅能够对各个领域的信息数据进行有效整合,还能够将客户需求与未来各个行业的发展状态进行统一整合,这样对于我国大学出版社打破传统模式限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大学出版社将编辑等传统出版活动与专业化知识进行有效融合,是其突破知识服务转型问题的一种重要途径。
三、结语
总而言之,大学出版社向知识服务型进行转型的过程中,主要就是依靠互联网技术与实际出版内容进行有效融合,在融合发展中提升实际价值,为今后大学出版社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点奠定基础。现阶段,我国大学出版社越来越注重知识服务型体系的建立,在明确其转变重要性的同时,要对转型升级的途径不断进行创新。除此之外,大学出版社要以融合发展为目标,充分利用现互联网技术丰富出版资源、传播知识文化,进一步推动大学出版社创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秦宁.融媒体时代,专业出版社转型升级的方向和路径[J].传播力研究,2019,3(23):125.
[2]程海燕.专业出版社知识服务转型升级路径分析[J].出版广角,2018(19):19-22.
[3]秦宁.融媒体时代专业出版社转型升级的方向和路径[J].传媒论坛,2019,2(19):121.
[4]唐京春,张洪建.知识服务热潮背后的问题剖析与对策思考——以深化新闻出版业转型升级为视角[J].中国出版,2018(10):35-38.
[5]郭栋.融媒体时代下的专业出版社转型升级思考与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8,2(11):149-150.
[6]打造学术精品服务教育事业河南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中国新兴版画》(1931-1945)[J].史学月刊,2019(09):138.
[7]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系列杂志优秀论文评选活动通知[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28):199.
[8]鹿峰,孙连嵩.出版社数字发行的转型升级路径[J].黑龙江科学,2019,10(09):138-139.
[9]曲会.新形势下传统行业型出版社转型升级发展路径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8,9(21):194-195.
[10]林余荫.广西出版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J].传播与版权,2017(9):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