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过百度搜索引擎,调查36个福建省高校学报网站建设现状。发现福建省高校学报网站建设存在特色不够鲜明、动态更新不及时、英文界面建设不容乐观、开放存取比例较低等问题,并提出提升福建省高校学报网站建设水平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高校学报;网站建设;采编系统;福建省
与传统纸质媒体相比,互联网出版传播速度更快,与读者互动性更强,影响范围更广[1]。当前各类纸质媒体皆致力于开发依托新媒体所展开的传播渠道,包括微信、微博、网站等[2-3]。网站作为推动期刊数字化进程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期刊重要的对外交流平台,也是连接编辑、作者、读者及审稿专家的重要纽带之一[4],进行网站建设是当前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
高校学报反映了高校学术质量与水平,是高校科研成果的展现平台。目前,我国高校学报的发展模式多为结合网络展开传播,大多通过建设网站来实现其网络化[5]。近年来,高校学报网站建设成效突出,网站数量日趋提升、内容不断丰富、功能日益完善,但与期刊迅速发展的数字化进程相比仍处于起步阶段,运行过程还存在一定问题[6]。谢鸣等[7]研究表明,贵州省有26种高校学报开展网站建设,占总数的89.7%,但整体上存在期刊基本信息不全、开放存取比例低、缺乏数字化专业人才等问题;赵俊等[6]认为湖南省高校学报网站建设存在特色不够鲜明、信息量不够丰富、综合服务功能不足等问题;甘慧敏等[8]分析了山东省50种高校科技期刊网站建设现状,认为网站建设更新缓慢、增值服务较少、功能设置不醒目等。而有关福建省高校学报网站建设的现状未见报道。因此,本文调查了福建省41种高校学报网站建设现状,为提高福建省期刊网站建设水平提供参考。
一、福建省高校学报网站建设现状分析
(一)数据来源
调查于2019年4—6月进行,统计福建省广播电视局2017年公布的《福建期刊名录》,福建省学术期刊共计176种,其中由高校主办的学报达41种,占23.3%[9]。通过百度搜索引擎,笔者调查了该41种高校学报网站建设情况,其中有36种期刊拥有网站,占样本总数的87.8%。《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福建行政学院学报》《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5种期刊未建设网站。因此,本文仅对36种高校学报的网站现状展开分析。
(二)网站建设基本概况
期刊网站类型主要有独立型、库商型和隶属型3种[10]。其中,独立型是以一级域名创建的自主性网站,一般委托北京勤云、西安三才、北京玛格泰克等科技公司进行网站建设与维护;库商型一般为商业数据库为入库期刊开辟的网站平台,入库期刊可以在网页设立采编系统;隶属型指隶属于主办单位网站。本文依据网址域名来判断各高校学报网站类型(表1),其中隶属型网站达17个,占47.2%,说明大部分期刊网站依托于主办单位,但该类网站主要由专业网站设计公司建设与维护,网站内容齐全,如《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也有部分网站内容单一,仅期刊简介、投稿指南、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如《康复学报》《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库商型网站为12个,占33.3%,均注册知网域名,依托中国知网进行网站建设;独立型网站占比较少,仅7个。所调查网站中有关期刊简介、征稿简则、编委会成员等基本信息较为齐全,但其他常用功能却有一定差异,现就过刊浏览、动态更新、采编系统、开放存取、英文网站建设及读者在线留言展开调查(表1)。
表1 福建省高校学报网站概况
序号 | 刊名 | 主办单位 | 网站类型 | 过刊浏览 | 动态更新时间 | 采编系统 | 开放存取 | 英文界面 | 在线留言 |
1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福建师范大学 | 库商型 | 链接知网 | 2018/12/14 | 有 | 否 | 无 | 无 |
2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福建师范大学 | 库商型 | 链接知网 | 2017/11/30 | 有 | 否 | 无 | 无 |
3 |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 福建师范大学 | 库商型 | 链接知网 | 无 | 有 | 否 | 无 | 无 |
4 |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 | 库商型 | 链接知网 | 2014/3/14 | 有 | 否 | 无 | 无 |
5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厦门大学 | 隶属型 | 有部分摘要 | 2017/3/6 | 有 | 否 | 无 | 无 |
6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厦门大学 | 隶属型 | 有部分全文 | 2019/5/7 | 有 | 是 | 有 | 有 |
7 |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福州大学 | 隶属型 | 有全部全文 | 2015/9/29 | 有 | 是 | 无 | 无 |
8 |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集美大学 | 隶属型 | 有部分全文 | 2017/6/28 | 有 | 是 | 有 | 无 |
9 |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集美大学 | 隶属型 | 有部分摘要 | 2015/12/29 | 有 | 否 | 有 | 有 |
10 |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集美大学 | 隶属型 | 有部分全文 | 2018/5/3 | 有 | 是 | 有 | 无 |
11 |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 | 库商型 | 链接知网 | 无 | 有 | 否 | 无 | 无 |
12 |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华侨大学 | 隶属型 | 有部分目录 | 无 | 无 | 否 | 无 | 有 |
13 |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华侨大学 | 隶属型 | 有全部全文 | 2018/11/26 | 有 | 是 | 有 | 有 |
14 |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 福建医科大学 | 隶属型 | 有部分摘要 | 无 | 有 | 否 | 无 | 无 |
15 |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福建医科大学 | 隶属型 | 有部分摘要 | 无 | 有 | 否 | 无 | 无 |
16 |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 黎明职业大学 | 隶属型 | 有部分全文 | 2018/11/2 | 有 | 是 | 无 | 有 |
17 |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厦门市广播电视大学 | 独立型 | 有部分摘要 | 2015/4/15 | 有 | 否 | 无 | 无 |
18 |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 泉州师范学院 | 隶属型 | 有部分全文 | 2018/11/22 | 有 | 是 | 无 | 无 |
19 |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福建农林大学 | 独立型 | 有部分全文 | 2014/2/11 | 有 | 是 | 无 | 有 |
20 |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福建农林大学 | 库商型 | 链接知网 | 2019-5-27 | 有 | 否 | 无 | 有 |
21 | 森林与环境学报 | 福建农林大学、中国林学会 | 独立型 | 有部分全文 | 2019/3/14 | 有 | 是 | 无 | 有 |
22 | 闽江学院学报 | 闽江学院 | 库商型 | 链接知网 | 2018/10/20 | 有 | 否 | 无 | 无 |
23 | 莆田学院学报 | 莆田学院 | 独立型 | 无 | 无 | 有 | 否 | 无 | 无 |
24 |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 福建工程学院 | 隶属型 | 有部分全文 | 2019-1-10 | 有 | 是 | 无 | 有 |
25 | 龙岩学院学报 | 龙岩学院 | 隶属型 | 有部分目录 | 2016-3-16 | 无 | 否 | 无 | 无 |
26 |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 | 隶属型 | 有部分目录 | 2017/11/28 | (E-mail)投稿 | 否 | 无 | 无 |
27 | 三明学院学报 | 三明学院 | 独立型 | 有部分摘要 | 2017/2/16 | 有 | 是 | 无 | 无 |
28 |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 厦门理工学院 | 隶属型 | 有全部目录 | 2016/1/19 | 有 | 否 | 无 | 有 |
29 | 武夷学院学报 | 武夷学院 | 独立型 | 有部分目录 | 2018-1-2 | 有 | 否 | 有 | 有 |
30 |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 福建警察学院 | 库商型 | 链接知网 | 2013/10/30 | 无 | 否 | 无 | 无 |
31 |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 福建江夏学院 | 库商型 | 链接知网 | 2019-1-2 | 有 | 否 | 无 | 无 |
32 |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宁德师范学院 | 库商型 | 链接知网 | 2018-9-4 | 有 | 否 | 无 | 无 |
33 |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宁德师范学院 | 库商型 | 链接知网 | 2014-7-11 | 有 | 否 | 无 | 无 |
34 |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 | 独立型 | 有部分全文 | 2018/4/23 | 有 | 是 | 无 | 无 |
35 | 康复学报 |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隶属型 | 有部分全文 | 无 | 无 | 是 | 无 | 无 |
36 | 福建商学院学报 | 福建商学院 | 库商型 | 链接知网 | 无 | 有 | 否 | 无 | 无 |
1.过刊浏览及开放存取
过刊浏览是期刊为方便读者查阅本刊已发文章而设置的栏目。开放存取是国际学术界、出版界、图书情报界利用互联网推动科研成果自由传播的一种出版机制[11],其目的是促进科学及人文信息的广泛交流,是高校学报实现数字化出版关键的一步。所调查的36个网站中仅《莆田学院学报》未设置过刊浏览栏目,其他刊物均设有过刊浏览,有的通过链接知网浏览过刊,有的可直接通过网站下载全部或部分全文,有的仅能下载全部或部分摘要和目录。其中,《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种期刊可下载全部目录、摘要和正文;10种期刊可下载部分目录、摘要和正文,其中《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自2002年第6期之后的所有目录、摘要和正文均可下载,《三明学院学报》2005年之后的过刊可以全文下载;11种期刊有部分目录、摘要,但没有正文;12种库商型网站均链接中国知网,需注册收费才能下载过刊。综合来看,36种高校学报中仅12种期刊实现全文开放存取,占比为33.3%,大部分期刊无法免费获取。
2.动态更新
高校学报网站动态栏目设置包括“期刊动态”“公告栏”“当期目录”等。除《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莆田学院学报》《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外,其他学报均有“当期目录”设置,并根据纸质期刊的出版情况进行及时更新;“期刊动态”“公告栏”主要发布期刊、主办高校及其相关行业发展近况,包括期刊及编辑获奖情况、相关会议通知、公告等。本文动态更新时间是指“期刊动态”“公告栏”的更新时间。调查的36个学报中有“期刊动态”与“公告栏”的共计28个,占77.8%。但大部分期刊存在更新频率低甚至没有更新的现象,截至2019年5月25日,4种期刊更新时间为2019年,分别有《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森林与环境学报》《福建工程学院学报》《福建江夏学院学报》;9种期刊更新时间为2018年;5种期刊更新时间为2017年;其他18种期刊动态内容较陈旧,大部分仅网站建设时发布部分动态,之后均未见更新。
3.采编系统
采编系统包括在线投稿、编辑在线办公、专家在线审稿等工作流程,其便利、快速有效的特点克服了传统稿件处理方式的局限性,极大地提高了编辑工作效率[8]。调查发现,36种学报网站中有31种期刊设有采编系统,占86.1%,主要使用北京勤云稿件采编系统、三才期刊稿件采编系统、中国知网协同采编系统;其他5种期刊采取E-mail邮箱投稿,可能是编辑工作习惯或者网站采编系统还不完善所致。综合来看,福建省高校学报大部分网站实现编审流程网络化,采编系统使用比例较高。
4.英文版界面
期刊网站英文版界面是期刊实现国际化的第一步。调查发现,福建省高校学报仅6个期刊网站有英文版界面,其中仅《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界面内容比较全面,其他期刊仅一个“English”或“英文版”的链接,但点击无效或者点击之后依旧为中文界面。
5.在线留言
在线留言是读者、作者与编辑之间沟通的桥梁,可促进读者、作者与编辑之间的互动,有助于期刊的宣传。调查发现,福建高校学报有11个期刊网站设有“在线留言”“用户留言”栏目,占30.6%。其中,《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设立网站至今有96条留言,除近期的7条留言未及时回复外,其他留言均一一回复;《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有20条留言,部分未及时答复;《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有10条留言,编辑均一一答复;其他8个学报网站的“在线留言”仅1条测试留言或者仅几条留言但编辑未做任何答复,形同虚设。
二、福建省高校学报网站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网站特色不够鲜明
期刊网站构建一般可分为三类:一刊单独上网、多刊联合上网、在国内网络出版商的网络平台上网[6]。福建省高校学报网站主要为一刊单独上网和在国内网络出版商的网络平台上网。其中,一刊单独上网主要借助于科技公司进行网站的建设与维护,网站界面时一般采用统一的模板,导致使用同一科技公司网站建设的期刊网站过于相似,无法体现期刊特色。而且不同科技公司网站设计差别不大,网站内容也基本相似。加上期刊工作人员对网站建设的重视度不够,基本依照科技公司的模板开发网站,使得期刊网站千篇一律。部分高校学报借助网络出版商的网络平台上网(主要借助知网),这部分期刊网站建设统一,未能体现期刊特色。
(二)网站信息不丰富,动态更新不及时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读者可以根据期刊网站了解刊物的详细信息,并下载论文内容,有利于提高高校学报的显示度与影响力。但目前高校学报网站信息量并不丰富,主要发布与期刊编辑工作相关的内容,如期刊简介、征稿简则、编辑部联系方式等栏目。高校学报是展示高校科研动态和成果的窗口,传递最新的科学信息。但从这个角度来看,高校学报网站并没有跟上科研成果的更新速度,甚至连学报本身的动态信息也没有及时发布。据统计,截至2019年5月25日,仅4个学报动态更新时间为2019年,其中2个网站更新时间为1月,1个网站更新时间为3月,仅1个网站更新时间为5月,主要发布与期刊工作相关的内容,如征稿、论文评奖等;有18种学报没有及时更新动态,动态栏目形同虚设,无法让读者及时了解学报的最新进展,失去对学报的宣传作用。
(三)网站英文界面建设不容乐观
网络化和国际化是期刊发展的趋势,随着互联网的全球性与开放性,期刊网站英文界面建设已成为吸引国外读者,扩大期刊国外影响力的主要手段[12]。调查的36种高校学报中仅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有英文界面,但并未实现完全英文化,除了学报首页和当期刊物的标题、摘要、文献等有英文内容,其他包括公告栏、采编系统等链接均为中文内容。其他学报网站要么没有设置英文界面的链接;要么链接形同虚设,无法实现其功能。综合来看,福建省高校学报网站英文界面设置率很低,使得网站建设脱离国际化,使其发展受到限制,不利于提高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四)开放存取比例较低
开放存取可使信息价值最大化,促进信息自由传播,而开放存取期刊是实现开放存取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未来学术出版的趋势[13]。按照创办方式可将开放存取期刊划分为原生型和转化型两种,其中原生型是指采用开放存取为出版模式的新型期刊;而转化型是由传统的学术期刊转化而成[14]。本文所调查的高校学报均为转化型,是纸质期刊的数字化形式。其中仅两个高校学报网站实现全部全文免费下载,占比较低,仅5.56%;11个网站无法下载全文,仅展示部分摘要和目录;12个网站链接知网,需要付费才可下载。综合来看,高校学报对开放存取重视不够,开放存取比例较低。
三、提升福建省高校学报网站建设水平的相关建议
(一)突出网站特色,及时进行更新与维护
高校学报应根据期刊特点进行网站建设,网站主页既要考虑视觉效果,又要在整体上体现期刊特色。栏目设置不可盲目跟风或者完全交由软件开发商设计,应根据期刊特色及工作需要凸显重点栏目,增加个性化服务,如RSS推送、E-mail速报等。高校学报编辑人员对采编系统的使用率较高,而忽视网站其他栏目的重要性。这主要由于高校学报网站大多由编辑兼职网站维护员,而编辑的工作重心是稿件的处理与编排,加上技术水平有限,无法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网站的优化和更新。因此,学报编辑部应设置专职人员进行网站的建设与维护,及时更新网站内容,采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现网站特色。可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及时发布高校最新的学术咨询及科研成果,满足读者获取学科信息的需求,发挥网站的最大功效以吸引更多的读者。
(二)完善网站功能,增强互动交流
高校学报网站存在内容单调、功能单一、信息资源匮乏、与读者间的互动性较差等问题[15]。就网站功能而言,多数编辑部仅使用网站的在线采编系统,对其他的拓展功能不够重视,导致学报网站无法发挥更大作用。因此,高校学报网站应加强检索功能、在线留言、公告栏、友情链接等拓展功能的建设,提供便捷的互动功能和下载服务。可通过留言栏、微信、微博、QQ等多种渠道加强与读者间的互动与交流,及时解决读者、作者、专家使用网站时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不断完善网站使用情况。
(三)重视英文界面功能,提升开放存取比例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高校学报网站国际化是必然的趋势,而英文界面的建设是其国际化的主要途径。针对当前高校学报英文版界面利用率较低的情况,期刊编辑应重视期刊国际影响力,关注国外出版及外文期刊网站建设的相关报道,提高对英文界面的重视程度。编辑部负责人可聘请熟悉出版领域的国外专家作编委,对网站英文版界面的建设进行把关,并提出相关建议。实现开放存取是高校学报扩大影响力的主要途径之一。针对当前高校学报开放存取比例较低的问题,首先要提升编辑对期刊开放存取的重视程度,关注期刊开放的连续性、实时性与完整性,争取办刊以来的所有相关数据均可实现开放存取;其次实现开放存取出版后,可及时加入我国开放存取期刊网络平台,如“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平台”等,更好地发挥开放存取的优势。
(四)培养综合编辑人才,提升数字化专业水平
要推动高校学报数字化发展,需要培养既熟练编辑出版业务,又具备一定网站维护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综合型编辑人员。编辑部可以定期组织编辑出版人员进行数字化培训,系统学习数字化出版技能,基本掌握网站更新与维护的能力。有条件的编辑部还可以引进专门的网络技术人才,对网站进行专业的维护与更新,加快高校学报数字化出版的进程。
四、结语
高校学报是学术知识传播的有效平台,有助于高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其发展状况不容忽视。网站建设缩短了作者、编辑、读者间的距离,加快了编辑的工作流程,是高校学报发展的必然途径。目前,福建省高校学报网站建设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应从硬件、软件两方面加强学报的数字化出版建设,进一步提升办刊水平。
参考文献
[1]耿懿,郑军卫,李小燕,等.网站建设与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以石油天然气工业类科技期刊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28(11):1038-1042.
[2]杨郁霞,陈力勤,叶济蓉,等.福建省科技期刊网站建设状况调查与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25(4):130-133.
[3]张云燕.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现状及对策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0(5):109-112.
[4]马双双,盛杰,崔金贵,等.科技期刊网站国际化运营策略探讨——基于国内外两种典型期刊的比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29(9):913-919.
[5]代俊秋,吉海涛,杨屹,等.京津冀高校学报数字化发展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4):18-21.
[6]赵俊,陈灿华,李昌佳,等.湖南省高校学报网站建设现状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10):298-300.
[7]谢鸣,王丽,段娟,等.贵州省高校学报数字化现状探析与思考[J].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24(1):60-65,72.
[8]甘慧敏,林琳,石俊强.山东省高校科技期刊网站建设现状分析[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6,41(3):223-225.
[9]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期刊名录[EB/OL].http://xwcbgdj.fujian.gov.cn/wsbs/bmfw/201703/t20170327_2128184.htm,2019-05-10.
[10]李若溪.进化中的网络学术期刊[J].编辑学报,2013,25(4):312-314.
[11]张忠意.学术期刊开放存取的研究现状及其策略——基于51种教育学CSSCI来源期刊的调查分析[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8,37(3):40-46.
[12]杨郁霞.英文版界面:中文科技期刊网站易被忽略之处——以农业科技期刊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5):979-981.
[13]卜今,韩茜,崔波,等.江苏省科技期刊开放存取出版现状研究[J].传播与版权,2017(2):63-66.
[14]余倩.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开放存取现状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8(14):71-76.
[15]李兰.四川省高校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站建设现状分析[J].宜宾学院学报,2015,15(12):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