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煤炭与化工》编辑部举办科技论文写作的实践

2020-05-22 来源:《传播与版权》
  【作 者】郭媛媛:河北煤炭科学研究院《煤炭与化工》编辑部

  【摘 要】科技论文不需要华丽的语言和过多的渲染,需要有明确的观点、准确的论据和充分的论证,科技论文还有着其特有的写作格式和规范。但工作实践中存在大量对科技论文规范不了解的作者,给编辑初审造成了很多重复性、没有科技含量的工作,为了使广大煤炭科技工作者了解科技论文写作要求,《煤炭与化工》编辑部甄选编辑进行科技论文写作培训,此次讲座讲解论文的撰写方法和技巧,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科技论文;写作;实践

  为了进一步提高煤炭技术人员撰写论文的水平,《煤炭与化工》编辑部的三位编辑前往开滦集团吕家坨煤矿、林西煤矿、唐山煤矿、东欢陀煤矿、钱家营煤矿、兴隆矿业集团等一线煤矿进行科技论文讲座,讲座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科技论文特点与分类;科技论文的组成结构与撰写;科技论文的处理流程;科技论文投稿及注意事项。讲座获得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好评。讲座的形式使得不曾谋面的作者和编辑能够面对面的交流,有利于作者对知识点的接受和理解,拉近了作者和编辑的距离。同时,广大的科技工作者也通过这次讲座了解到《煤炭与化工》,吸引了一批意向作者,提升了杂志的知名度。

  一、讲座的筹备

  从2014年开始,《煤炭与化工》举办科技论文讲座培训,到冀中能源集团、开滦集团、河北工程大学等单位和科研院所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论文撰写与投稿讲座,同时让更多的科技工作者了解《煤炭与化工》。讲座举行前,有很多的筹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联系听众单位

  科技论文讲座一般由编辑部负责牵头,联系听众单位科技部,就论文的内容、目的、效果、举办方式、时间和地点进行洽谈,《煤炭与化工》科技论文培训由该编辑部的副主任任伟负责沟通事宜,沟通好参与讲座的人员名单,邀请单位相关的组织人员参加。

  (二)选择讲师

  科技论文写作讲座应该由经验丰富的编辑来做讲师,要求讲师不仅有编辑资历,而且了解相关专业的最新科技进展,编辑部选择了负责地测与水害防治栏目的张彤和负责采矿与井巷工程栏目的郭媛媛作为讲师。

  (三)准备讲座内容

  要根据不同的听众准备不同的讲座内容,编辑部主要的听众是一线的科技工作者,听众本身的实践经验很丰富,但在专业术语和论文规范上有所欠缺,编辑们准备了常见不规范表达及正确的表述,还有国标单位等培训内容。

  二、讲座内容

  讲座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科技论文特点与分类;科技论文的组成结构与撰写;科技论文的处理流程;科技论文投稿及注意事项。

  (一)科技论文特点与分类

  科技论文主要分为学术型、技术型、综述型。学术型论文特点:前沿性研究、新方法、新观点、学术性较强。技术型论文特点:解决实际问题、先进性、实用性起直接推动作用。综述型论文特点:总结发展现状、分析问题所在、提出发展建议。论文类型一般看题目便可以大致了解其分类,比如,《低透气性煤层群无煤柱煤与瓦斯共采关键技术》为学术型论文,《定向长钻孔施工技术在急倾斜煤层中的应用》为技术型论文,《煤化工产业现状及发展方向》为综述型论文。了解了科技论文的分类,就可以在写论文的过程中有的放矢,确保科技论文的规范性和完整性。

  (二)科技论文撰写

  科技论文八个要素:题目、作者署名及所在单位、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或结语、参考文献。

  题目要求。题目表达论文特定思想内容,反映研究的范围和深度,是全文内容最鲜明、最精炼的概括。不使用非公认的缩写词、字符、代号等,一般不超过22个字。比如《煤炭与化工》初审有一个题目为《工作面冒顶事故处理技术》的文章,题目泛泛,没有反映研究的范围和深度,经过初审和外审,题目改为《浅埋大采高综采工作面末采压架冒顶处理技术》,对全文进行了精炼的概况并且反映了研究的范围。

  摘要要求。摘要是全文的中心思想(高度概括),内容包括目的、对象、过程、方法、结果、结论,客观反映文章内容,不进行自我评价,不分段,避免出现图、表、数学公式等,字数以200字左右为宜(英文摘要)。

  关键词要求。关键词便于检索,反映论文中心内容的词或词组,至少3个,5——8个为宜。比如,《煤炭与化工》编辑部在初审阶段,一篇论文的关键词是:巷道;煤矿;技术;应用。这几个词没有起到检索作用,经过审稿,修改为综采工作面;上覆采空区;顶板垮落;冲击地压;采场稳定性。

  正文要求。正文是论文的主题和核心,理论性质的文章,要侧重逻辑推理;实践性质的文章,要侧重对观察或实验结果的描述和分析,要求主题集中鲜明、重点突出、论据充分、论述条理,有较好的逻辑性、可读性和规范性。

  结论和结语。结论一般包括以下3个方面:(1)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得出了什么规律,解决了什么理论或实际问题;(2)研究成果对前人的成果做了哪些修改、补充、证实或否定;(3)指出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及今后的研究方向等。结语一般不分段叙述,要求内容明确具体、概括准确、简短精练、措辞严谨,不做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要求。参考文献具有索引作用,有利于节省论文篇幅,便于情报研究和文献计量学研究,注意文献数量和标注要求。参考文献格式如下:

  专著[M]:

  [序号]作者名。书名[M].版本(第1版不加标注,第2版及以上要加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论文集[C]:

  [序号]作者名。论文题名[C]//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报告[R]:

  [序号]作者(责任单位)。报告名称[R].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D]:

  [序号]作者名。论文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起止页码。

  三、科技论文撰写要求

  撰写科技论文首先要确定主题,然后选择材料,论文写作离不开资料,作者要对论文所用的资料进行考证和检查,对第一手资料进行现场调研和试验研究,对第二手资料(他人已发表过的文献,途径包括订阅行业期刊、参加学术会议、数据库下载如中国知网等)进行核验。构思论点、论据、论证,最后保证文章完整统一,确定层次标题,保证内容和形式统一。

  四、科技论文的处理流程

  科技论文的处理流程包括:前期处理、审稿阶段、修稿阶段、编校阶段和出版发行。前期处理一般用时1-2天,超过重复率要求的直接退稿。审稿阶段一般用时15-60天,根据各个期刊与编辑、专家而定。修稿阶段一般会给3——7天时间修改,若修改不理想会继续让作者修改。编校阶段一般用时30天左右,根据期刊刊登论文数量,组版情况而定。出版发行一般用时10天。建议作者至少提前3个月投稿,每年11月-次年3月期间投稿,错开投稿高峰期。

  五、科技论文写作和发表中存在的问题

  从学术环境来说,科技论文存在重复研究、学术浮躁、忽略基础研究的情况。一些论文存在抄袭剽窃的现象,这种论文一般在前期处理就被否定了,也浪费了编辑的时间。作者存在不审稿,写完就发,错字连篇,这就导致初审时间长,影响了整个论文的学术性。有的论文逻辑结构混乱、名词术语及单位不规范、语言不简洁、参考文献数量少的现象。这些导致了论文整体质量下降,录用率不高,审稿时间过长等问题。

  六、培训效果

  《煤炭与化工》编辑部在开滦集团进行科技论文写作培训后,该单位的投稿数量显著提升,并且在初审阶段,稿件具有较好的科技性和规范性,给初审工作带来了便利。

  通过培训,拉近了作者和编辑的距离,作者对编辑工作、科技论文写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编辑也从作者身上学到一线工作的知识,并能够面对面解答作者的问题,增加了作者对杂志的编辑流程和投稿技巧的了解;另一方面,作者写作水平的提高也减轻了编辑的初审工作量,提高了编辑的工作效率。

  更多的煤炭科技工作者知道了《煤炭与化工》杂志,吸引了意向作者投稿,增加了期刊的作者群,提升了期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对期刊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推广活动。

  讲师在授课过程中,不断了解作者群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修改课件,让今后的培训更加接近听众。

  讲师通过培训收集了作者在投稿中遇见的问题,并反馈给编辑部,编辑部在官网投稿系统对作者普遍反映的问题进行统一的解答和说明,提高作者投稿积极性。

  在培训活动中,通过单位科技部引荐,和多个高级工程师约谈,了解他们的研究方向和论文发表情况,主动约稿,提升了期刊的影响力。

  有利于期刊核心作者群的建立和培养。好的稿源来自高水平的科技人员,矿井科技工作者常年奋战在一线,是煤炭行业的中坚力量,他们具有丰富的作业经验,通过科技论文培训,可以激发青年人才宣传学术观点和科研成果。期刊作者群需要编辑不断地维护和更新,使更多的科技工作者了解期刊,培训提升了专业技术人员的科技素养,提高了生产一线科技成果产出能力,而且使得科技工作者对科技成果产出和科技论文写作有理性、全面的认识,同时也充分体现期刊的服务意识。

  七、结语

  优秀的学术期刊不仅仅是学术交流平台,而且是学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作者的论文写作能力和水平对学术期刊编辑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煤炭与化工》编辑部通过积极开展科技论文写作培训,在矿山企业开展了针对矿山科技工作者的论文写作和投稿讲座,这种编辑和作者面对面交流的形式增强了作者对期刊的好感,维护和巩固了核心作者群。作者熟悉稿件处理流畅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编辑的初审工作,对期刊也是一种推广活动。

  参考文献

  [1]彭芳,董燕萍.社交出版对学术期刊出版的启示[J].出版发行研究,2015(11):59-61.

  [2]代艳玲,朱栓成.科技期刊核心作者群的建立与培养[J].编辑学报,2019,31(3):343-346.

  [3]韩磊.学术期刊服务科研的方法及提升策略[J].编辑学报,2015,27(2):167-169.

  [4]李世秋,蔡斐.充分发挥科技期刊的人才培养功能——《航空学报》举办科技论文写作与投稿讲座的实践[J].编辑学报,2016,28(3):284-286.

  [5]孙翠.科技期刊优秀作者群的培养[J].科技传播,2018,10(14):26-27.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