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量体裁衣 精准答题——试析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中级)的答题策略

2020-05-22 来源:《传播与版权》
  【作 者】周红利、魏常友:《成都医学院学报》编辑部

  【摘 要】在出版专业中级职业资格考试中运用答题策略必不可少。考生要想顺利通过考试,需要找到一套精准而有效的考试方法。在考试中,考生应当仔细审题,精准答题;学会“选答”、学会舍弃;学会思路清晰、卷面整洁;学会养足精神,积极乐观的应试策略,这样考生才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发挥出最佳水平,最终赢得考试胜利。

  【关键词】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答题;策略

  “田忌赛马”的故事众所周知,参赛者要想赢得比赛,必须要有正确的应战策略。“量体裁衣”对出版专业考生而言是一套行之有效的答题方法。考生需要结合自己实际订制出一套精准而有效的答题策略才能获得满意的答卷。尽管大家对考试并不陌生,但考生大多都是工作1——5年后才报考出版专业中级资格考试。由于工作时间较长,这些考生对试卷如何应答早已生疏;而关于出版专业中级考试的应考方法的报道较少且不够全面,那究竟应如何有效答题呢?怎么避免因非智力因素失分呢?笔者曾连续2年参加出版专业职业资格中级考试,本文将立足答题策略这一方向,将自己在考试实战中的经验进行分享,以期考生能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特点进行选答,紧抓专业优势,掌握恰当的答题技巧,顺利达到或超过合格分。

  一、学会“选答”,学会舍弃

  在出版专业职业资格中级考试中一大特色---设置有选做题,有些题平行设置了几道题,供考生选做。这是国家出版专业考试命题组充分考虑了出版业的多元化,多方向性而设立的选择性答题。“选答”,顾名思义有些题是不做的。对于选做的题,选做自己有把握的试题,果断舍弃不熟悉的试题。

  (一)“选答”客观题,宁缺毋滥

  在做《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和《出版专业实务》的客观题时,选择题项目三均是“选做选择题”。这道题分为两组,一组是“一般出版”选择题,一组是“数字出版”选择题,每组均有10个小题。如从事数字出版的考生则可选择数字出版类选择题,而从事期刊、图书传统媒介出版的大多数考生则选择一般出版类选择题要相对容易、简单些,不要把两组选择题都做了。另外,两门考试中的多项选择题的正确选项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即在5个选项中,有2——4个是正确选项。如果少选且选择的答案没有错误项,也能得分。一旦多选,一分也得不到。值得提醒的是,多项选择题有时候也会出现在主观题如案例分析题中,其答题方法一样。总之,多项选择题的难度系数远高于单项选择,为了确保不失分,考生在做多项选择题时,面对模棱两可的选项时,宁可舍弃,也不要选择。

  (二)“选答”客观题,先易后难

  选择题覆盖的知识点非常广,考生想把每个知识点都记熟,做到面面俱到很难。每次考试总有一些难题是平时没有掌握的。而有些考生爱专“牛角尖”,碰到一道难题就在那里“死磕”,比如语文没有学好的理科生遇到字词含义或语法考点时愁苦半天。出版专业考试的题量大,切忌在一道题上耽误太长时间。针对选择题中的难题,涉及初级考点的题如古代文学、语病分析题等,可先采用排除法、逻辑推理法分析后,在剩下的选项中再次选择,对没有把握的选择题一定要勇敢、果断舍弃,把难题放到最后。另外,即使在做有把握的选择题时,考生还需要注意不应过于“激动”,应当保持平常心、仔细审题。陆嘉琦提到许多考生没有真正理解题干的意思就动手作答,因“审题不细”而导致失分现象十分普遍。因此,考生需要仔细阅读选择题的题干内容,可在题干中把关键词做上标记,防止因把其中的关键词语看错或漏看而理解错误。

  (三)选答“综合题”,发挥强项

  近年来,《出版专业实务》考试的主观题中有2道大题设置了A、B、C共3个分题:A分题有关图书出版,B分题有关期刊出版,C分题有关数字出版;这3个分题考生只需要选做其中1道即可。比如从事期刊方向的考生,可以舍弃数字出版类题和图书出版类考题,做自己专业方向的题,胜算更大。而《出版专业基础知识》考试中的主观题部分与《出版专业实务》有所不同,没有选答项目。以2016年真题为例:主观题一共有5道不同类型的题,包括审稿题、编辑加工题、法律法规案例题、计算题、著作权分析题,每题必做。在做这些题时,也需把握“发挥专业强项”的原则。如理科生的强项在于计算题可先选择计算题,而文科生可能在计算方面是弱项,可把计算题放到最后去做。先易后难,这就要求考生拿到试卷后快熟浏览整个试卷,哪些题简单,哪些题较难,合理分配时间,做到心中有数。

  二、思路清晰、卷面整洁

  在出版专业职业资格中级考试中的主观题,是“仿出版工作实践之真”的综合题,是需要结合题干的文字进行比较分析、推理判断,最后用精练的语言及正确的形式作答。综合题需要考生灵活运用书中所学的相关专业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其难度较大。而这部分考题的分值达试卷总分的50%,是通过考试的关键。考生应当重视主观题的作答,针对不同题型需要定制不同的答题策略。

  (一)计算题答题策略

  计算题注重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演算能力,一道题往往设置有多个小题。在作答每道小题时,考生也应该尽可能多分步骤写,尽量减少连写。这如同我们登山一样,需要脚踏实地,一步步攀登;如果我们登山时两步一跳或多步一跃,就容易摔跤。如果答题时连写,某个附带的公式出错,那这一串数值将受到牵连,得不偿失。分步骤答题的好处不仅有利于自己的思路清晰,容易检查,还有利于老师阅卷,因为评分是按要点给分,只要考生在计算过程中有正确的得分点,评阅老师都会给分,而不会像连写“一招不慎全盘皆输”。

  (二)案例分析题答题策略

  考生在做案例分析题时需要仔细审题,要明确知道题干中问什么,自己应该答什么。案例分析要紧扣与题干中所对应的某条著作权或法律法规相联系起来,考生应该做到怎么问怎么答,谨记不要答非所问,纵使你写了好几个正确的观点,但并不是题干中所问的问题的答案,得分也只能为零;分析问题时思路要开阔,不要只看某点,一定要用发散性思维从多角度展开,有些考生在某个点上啰嗦个没完,也没有分析清楚。答题不在字数的多少,学生考试经常有这种情况,有的答题纸写得很满,结果得分却很低。答题要点一般都不止一个,老师批阅试卷的时候都是按要点打分,如要点不齐,常常会扣分,尽量把要点答完整。

  (三)审稿题、编辑加工题、校对题答题策略

  审稿题、编辑加工题、校对题答题这3种题的题目表面形式极其相似[6],都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在文字版心内或版心外作答。因为答题卡空间有限,回答的语言不能拖泥带水、不能答非所问,尽量做到言简意赅、直击要点,以提高得分率。回答时可先在试卷上有问题的地方做好标记,并做好构思,通读全文后再在答题卡上作答,这样考生答题流畅、思路清晰,答题卡也不会弄个“花脸”。考生需格外注意的是,审稿题、编辑加工题、校对题答题这3种题有不同的答题方法[7],需要用不同的符号形式在文字中做标记。如是校对题,直接用校对符号。而编辑加工题除了极个别的可以用校对符号外,大多数都不用[8]。审稿题则是在文中有误的语句下方划线,以批注的方式作答。相对于校对和编辑加工题,审稿题的答题空间更小,尽量在试卷中做好整体规划后再在答题卡上正式答题。有个别考生出了考场后,才发现答题形式都弄错了,后悔不已!因此,考生应当仔细审题,明确每种题的应答形式,千万不要把“审稿题”做成了“校对题”,又或者把“校对题”做成了“编加题”。

  (四)写作题答题策略

  写作题是考生最容易拿分的,但有些考生由于时间紧张,拿着作文就开始写,这样拿不到高分,甚至会出错。如粗心大意的某考生把选题报告写成了约稿信,可谓损失惨重。对于写作,由于很多考生复习前时间有限,绝大部分考生在考试前都没有进行练习,很多考生在临考前只简单记住了不同类别的写作题的基本格式。针对写作题,考生一定要留出足够的时间写,因为时间紧张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文章结构不全、字迹潦草的现象。先仔细审题,在脑海里进行初步的写作构思,再在草稿上拟定框架,并再次核对题干基本格式是否正确,最后才在答题卡上正式作答。因为不同种类的编辑应用文有不同的写作形式,每种类型的应用文具备的基本内容要素不能缺漏[9]。一旦格式写错或要点缺失,无论内容多么精彩,得分会大打折扣。另外,作答时应注意书写整齐规范、字迹清晰。

  三、养足精神,积极乐观

  (一)保证睡眠,准备充分

  考前有些考生因过度紧张而失眠;有些考生又抱着临时抱佛脚的心态,考前一天狂背计算题公式和写作格式,加班复习到凌晨,甚至通宵达旦。这种精神难能“可贵”,但在临考前一天千万不要搞疲劳战术。无论你前期多么努力,如果考试时睡眠不足,在考试中就容易头昏脑胀、思维混乱,这样考试很可能功亏一篑。一般来说,考前一天,应该查找地图,找到考试地点,熟悉考试环境,如果能找到午休的地方最好,以便养足精神应对下午考试。另外,还需要准备好考试所用的学习用品及考试证件,如2B铅笔、黑色签字笔、计算器、身份证和准考证等。有些考生进入考场后,才发现准考证没带或是计算器没有带,这将或多或少影响自己的考试。

  (二)永不放弃,积极乐观

  要想拿到出版专业职业资格(中级)证书,必须一次性通过两门考试。笔者连续参加了两次考试,发现一个现象:考生参加上午的考试后,就心灰意冷,下午考试直接放弃了。请考生遇到挫折千万不要放弃,要拿出“永不放弃”的精神,坚持到底。上午考试完,身心很疲惫,体力已透支了一半。中午尽量找个地方休息,避免与同仁交流,保持平常心。在考场中淡定自如,保持良好的心态,考试才能事半功倍。同时,也不能畏手畏脚,不敢答题,特别是大题如2018年一道是计算图书差错率的问题,学生不一定能找出全部出错的地方,只要找出某些差错点也会有一定得分。有些大题中的小题互相之间有关联,在按顺序作答的时候如果第一道题遇到了瓶颈,不要害怕,一定要有耐心把后面的问题全部读完。待全部题干读完后,理清思路,可能不经意间就茅舍顿开、豁然开朗。

  四、结语

  总之,考生应讲究应试策略,最大限度提升考试分值[10]。不同的考题应该采取不同的答题策略,试卷的分数与答题方式密切相关,也就是说答题策略的选择一定要和试卷的题型和特点相适应。考生在答题实战中,一定要结合自己专业方向或自己擅长的知识板块进行选做、果断舍弃难点,仔细审题、思路清晰、保持全面整洁,调整心态、积极乐观。当然考生的考前努力复习是十分重要的,当你努力复习后再加上巧用答题策略,努力做到平常心、高效率精准答题,考生定能顺利通过考试。

  参考文献

  [1]靳琼,陆琢行.面向出版工作实际促进人才队伍建设——试析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的特点[J].中国编辑,2015(3):82-84.

  [2]房蕊,高崇升,李晶.浅谈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的备考经验[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6,28(2):156-158.

  [3]陆嘉琦.2017年度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评析——理论与实务选择题难点解析[J].出版与印刷,2018(3):77-87.

  [4]苏磊,陆嘉琦,颜帅.“资格考试”试卷评析专家谈[J].科技与出版,2017(4):3.

  [5]刘丰.关于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备考应考需注意的几个问题[J].科技与出版,2012(5):14-16.

  [6]陆嘉琦.审稿、编辑加工和校对题的不同解法——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短文改错题特点分析[J].出版与印刷,2019(1):81-88.

  [7]陆嘉琦.善于学习加强练习——给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生的一些建议[J].出版与印刷,2018(1):84-92.

  [8]刘晶晶.出版职业资格考试(中级)复习应考三要领[J].科技与出版,2014(9):127-130.

  [9]宋岚.2016年度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中级理论与实务)综合题难点解析[J].出版与印刷,2017(4):85-91.

  [10]乌云格日勒.认真学习避弱就强——试析少数民族语文编校人员的职业资格考试[J].科技与出版,2015(5):120-123.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