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杨先凤:江西高校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基础教育出版分社主题出版部
【摘 要】主题出版是一种定位出版、定向出版、专题出版。它是时政出版、主旋律出版。主题出版作为一种社会主义核心出版观,发挥着社会引导的功能。我国主题出版有何具体特征,如何做好主题出版策划及运营工作,都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出版人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主题出版;出版特征;选题策划;运营
关于主题出版的概念,主题出版就是我们这个国家在当年或近年要重点推出关乎党和国家重大发展理论和现实问题、热点问题的出版物。政治上,它是一种党和国家行为的执政党出版、国家出版;文化上,它又是一种学术性的文化研究学术探讨,是一种文化和新知识的积累;主题出版不仅仅是时政出版、主旋律出版,它体现的是国家的意志,是一种国家出版。
江西高校出版社多年来始终抓好主题出版工作,把主题出版物作为全社的品牌进行重点打造。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效统一”的原则,做出了一系列有特色、有影响、优势明显的图书品牌和板块。
主题出版走过这十几年的历程,主题出版为什么热,有何特征,我们应该如何策划和运营“主题出版物”。
一、主题出版的特征
(一)国家性、导向性的特征
主题出版某种意义上就是国家出版、时代出版、民族意志的出版。主题出版是国家行为、国家出版的行动[1]。这类选题多冠以“中国”字样: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梦、中国文化、中国声音、中国态度、中国力量等。如我社策划出版的《大国军魂》,即契合国家性、导向性的特征,又具有时政性的特点,此作品专门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而策划出版。
(二)国际性的特征
因为主题出版的国家性和民族文化特色,主题出版在国际上就是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出版,是宣传和传播本民族意志的一种出版手段[2]。主题出版物的“走出去”就是这样。走出去的产品从选题策划、产品形式、推广运营、工作团队等各方面都体现了鲜明的外向型主题性特征。
(三)市场性的特征
主题出版作为一种出版物产品,既有宣传属性,又有市场属性。主题出版诠释中国喜人变化:想说什么、想怎么说,到老百姓想听什么、想怎么讲。理论性变成故事性。如何让一本本看似平平淡淡的理论读物成为一本优秀的畅销作品,这就要求我们策划者要学会讲好中国故事。比如本人策划的《1927红色记忆》,本书把纪念3个90周年的纪念日串联起来,南昌起义90周年,秋收起义90周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如何把这3大历史事件非常自然串联起来讲述,然后又符合普通大众的阅读需求。当时策划的时候就以故事的形式来展现,通过27个鲜活的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历史故事,来讲诉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销售量突出。本书既入选了2017年全国高校出版社主题出版,又入选全国“2018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的重点图书品种。本书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效统一的典范。
(四)主题的时政性
主题出版的时政性主要有以下特点:
1.关系党和国家发展大计的重大事项:
如中国梦主题。本人策划的《小小少年中国梦》《新时代新征程——辉煌中国的故事》。以故事的形式来讲述中国梦这一个主题内容,因为销售市场面向群体主要是青少年,如何让青少年接受这种政论性比较强的题材书籍,在策划的时候与作者共同构思,用青少年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来讲述,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来增强全书的感染力,既达到高扬主旋律的效果,又达到畅销的市场预期。这两本书同时入选了2018年“全国高校出版社主题出版”,达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效统一。
2.涉及政治历史的重大事项:
如“一带一路”题材。我们策划的《海洋与中国研究丛书》。本套丛书入选2018年《十三五出版规划》增补项目。本套丛书呼应国家发展需要,契合“一带一路”建设时代潮流,为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正能量,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
3.配合重大活动及历史事件挖掘历史题材的作品。
比如建党、建军、建国周年纪念活动等。如本人策划的《我们的队伍向太阳——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入选2017年“全国高校出版社主题出版”。本书是为了配合建军90周年重大活动而挖掘的历史题材作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五)公益性的特征
主题出版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公益性出版,它的价值更多地表现在社会效益上。主题出版在“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和鼓舞人”方面的作用尤为明显。因此,其公益性表现得更为突出。如本人策划的《黑色记忆:南京大屠杀》一书,在2018年4月23日的世界读书日当天,全国40多家权威媒体争相进行报道,一致公认为这是一本对青少年宣传和平的具有重大历史教育意义的好书。取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同时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推广,引起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六)地域性的特征
主题出版还具有地域性的特征,比如本人策划的《三色文化丛书》,入选2018年江西省第七届优秀通俗理论读物。本套主题丛书的选题特征之一是“涉及江西区域政治经济生活的重大事项”的特征。
二、如何策划和运营好主题出版物
主题出版物如何做好营销宣传工作和发行工作,如何加大力度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和传播好中国声音。这些深层次的问题,都是值得我们出版人思考的。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可以结合以下几点策划和运营好主题出版的工作。
(一)准确定位、提前规划
主题出版要围绕党和国家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重大活动、重大理论问题等主题进行选题策划和出版活动[3]。要把握出版时机,策划主题出版选题要有计划性和预见性,在时间节点内准时出版。强化信息过滤和分析功能,超前谋划、精准策划。每逢党和国家重大主题活动,主题出版的选题往往会集中呈现,要想不让自己的选题成为沉默的大多数,在众多选题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打好提前仗,同时,要力争利用大数据掌握同类选题情况,选择独有的切入点,瞄准特定的目标主体,彰显选题的独有特色。比如2020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2021年也是红军长征85周年。我们要围绕这些主旋律提前策划,找准选题角度,精心规划,分清楚策划期、筹备期、预热器、高潮期、退潮期。我们出版社应该抢在第一时间内,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把握时间火候,留足宣传运营时间,积极参评各类国家大奖,形成大众读者的“预热期”“抢购期”,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独特创新、大众通俗
主题类图书大多数给人的感觉是政论性比较强,感觉每本书都是学术性超强的政论图书。其实不然。比如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习近平讲故事》这本书,从内容到书面用语,都非常通俗易懂,能够被每一位老百姓所接受。比如我们策划的《海昏侯日记》,从图书名、内容编排、叙述方式、装帧和印制等各方面都是精心设计。我们把比较枯燥的历史事件转化为可读性比较强的故事读本,图文并茂,生动活泼,以日记体的形式再现一代君王的日常生活及其人生的波澜起伏的过程。这本书可谓即是独特创新,又通俗易懂,增强了可读性和亲和力,成为畅销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做出品牌、做出效益
品牌性的特征:主题出版就是出版人对当下、对时代、对中国提出的现实问题的及时回应。解决当下实际问题多了,同类出版物出版增多,品牌自然也就产生。
主题出版物的主要阅读群体,大部分是青少年。对于青少年读者来说,如何讲好中国共产党的人物和故事,引发大众的情感共鸣,这就要求我们出版人有一定的策划导向性,为青少年把关扬帆。我们策划的《井冈山精神放光芒》系列丛书、《红色文化教材》系列丛书、《品读红色家书》系列丛书,以江西的红色文化资源为依托,讲好红色文化,让青少年深刻领会红色文化内涵。同时我们也形成了自己的主题出版的红色文化品牌,成为红色出版。
(四)搭建平台、借力营销
主题出版是责任,同时也是市场机遇。我们策划的《八一军旗红——八一南昌起义故事读本》被南昌市教育局列为当地青少年学习“八一精神”的普及读物,发行量达10余万册,这本书获得了良好的“双效”。
首先图书的营销要懂得搭建平台,借力营销。《八一军旗红——八一南昌起义故事读本》是2017年关于建军题材的应景之作,不论从书名、题材、到构成元素各个方面都是精品之作。此书通过我们敏锐的时政洞察力,抢占先机,积极与南昌市教育局配合,联合打造,同时争取到南昌市教育局财政经费支持,保证了此项目的有效运转。2017年3月,南昌市教育局与我社联合举办此书的首发仪式,积极进行宣传推广,同时20多家媒体争相报道该书,扩大社会影响力。在2017年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其次是图书多元化、多途径销售策略。主题出版图书的销售一般要采取多种销售策略,如新华书店、民营书店等;结合当地教育政府的读书活动进行图书推广活动,比如演讲大赛、主题征文活动等。把一些重点主题图书纳入全国的农家书屋和中小学图书馆装备用书目录等。比如《1927红色记忆》一书,被入选全国“2018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的重点图书品种,该书销售量已经达几万余册。本人参与策划的《做时代新人学生读本》系列青少年主题读物结合全省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及征文活动,销售量达到80万余册。此外我们主题类图书还在一些全国的大型订货会、国际、国内图书展会中进行宣传推广,加大这类图书的影响力。
(五)以社会效益带动经济效益
主题出版某种意义上就是出精品、做精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4]。因此我们主题出版物必须要走以社会效益带动经济效益的特色道路。如何走通这条具有特殊意义的特色化道路,也正是我们做主题出版人在一直不断探索的。要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首先我们可以通过积极参评省内乃至国家级各种出版物奖项,通过获奖后的荣誉,来带动前期的销售空间。
我们策划的《长征路上的红小鬼》就是通过走这条特色化道路而一举成名的成功个案。此书荣获2015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2016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奖,随之而来的是获得2016年国家出版基金主题出版项目奖励。进而带动后期的销售,进入良性循环。此书在取得非同凡响的社会效益同时也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真正达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效统一。
我们主题出版读物的每一本精品之作在问世之后,都积极参评全国各类奖项。充分读懂国家政策,争取国家资金资助。主题出版能够形成目前的规模,与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我们一些大型的主题类出版物都积极参评国家出版基金,希望获得国家经费支持。申报到奖项后,会在封面标注类似“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字样等。一本精品书在获得多项出版荣誉后,良好的社会效益会带动它的销售空间,以达到很好的良性循环作用。
三、结束语
主题出版就是现实中的“中国梦出版”,是做能兴国的出版[5]。路漫漫兮,其修远兮。作为一个做主题出版的出版人,要为了国家和人民做出更多更优秀的喜闻乐见的作品,这就要求我们高扬主旋律,精耕细作,把主题出版作为自己的儿女一样对待它,让它茁壮成长起来,成为中国理念、中国思想、中国国策的缩影。让优秀的作品发挥社会引导功能,成为一种国家出版。
参考文献
[1]韩建民,李婷.我国主题出版研究现状和趋势浅析[J].出版与印刷,2019(2):7-10.
[2]万安伦,刘浩冰.新中国出版70年:主要成就与总体特征[J].中国出版,2019(14):29-34.
[3]邬书林.与时俱进提升主题出版水平[J].出版与印刷,2019(2):3-4.
[4]满艺.新时代主题出版的几点思考[J].传播与版权,2019(5):41-43.
[5]贺耀敏.文化自信是建设出版强国之“魂”[J].中国编辑,2019(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