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勇于担当奋发作为,做新时代的优秀出版人

2020-05-22 来源:《传播与版权》
  【作 者】洪芳:苏州古吴轩出版社有限公司

  【摘 要】新时代的出版人要担起生产优秀文化作品的重任,用奋斗唱响新时代的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振奋精气神,营造良好文化氛围,真情描绘祖国发展的巨变,深情讴歌奋进凯歌,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彰显时代;坚守文化;勇于创新

  2019年是新中国七十华诞,全国出版界围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出版了一大批全面记录、系统总结新中国伟大成就和实践成果的精品图书,充分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深情讴歌了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奏响了新时代的华美乐章。

  古吴轩出版社根据中宣部、江苏省委宣传部的部署和要求,精心策划庆祝新中国七十华诞的选题。围绕江南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推出了一批反映江南建设成就和发展成果的选题,以此向新中国成立七十年献礼。最终,“创新之路”丛书入选2019年江苏省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为新中国壮丽七十年献上了一份充满江南韵味的礼物。

  一、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就事关文艺繁荣的一系列根本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许多文化产品要通过市场实现价值,当然不能完全不考虑经济效益。然而,同社会效益相比,经济效益是第二位的,当两个效益、两种价值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市场价值要服从社会价值。”[1]

  实现图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出版事业的客观要求,是出版社赖以生存并求得发展的基础。从本质上说,图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是一个统一体,只是处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出版社已成为自负盈亏的经济主体,在实际操作中对“双效益”的追求难免存在一定误区,从而人为地造成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分离。因此,对出版企业的属性有坚定认识,生产优质内容,引导读者更好地认识世界,是出版企业存在的意义所在。只有做到专注出版、坚守文化、服务时代,出版单位在推动社会效益引领经济效益方面才能做出表率,才能更好地担当起时代所赋予的文化责任。

  作为反映时代精神、阐释中国道路的重要文化产品,主题出版的策划要进一步聚焦时代需求,深度关注国家的重大理论、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重大题材等内容,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效果导向,拓展新视野、形成新理念、探索新路径,针对不同受众的不同需求,整合一流作者和出版资源,构建多层次、多向性、多元化的产品线。在内容上更深刻把握和传达时代精神,在表现方式上呈现出更具有差异性、多元化、多层次的出版形态,推出一批兼具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思想高度情感深度生活热度的精品力作。

  把握时代脉搏,做好主题出版,既是高举旗帜的必然要求,又是引领方向的重要抓手。苏州是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21世纪以来,苏州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希望,用好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优势和机遇,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切实把创新抓出成效,在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中充当“先行军”和“排头兵”。《创新之路》系列丛书共包括《怀抱热望》《卓尔不同》《智造富强》《纽迈培强》《筑梦医工》五部,通过苏南一个地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敢闯敢试、勇争一流的发展历程,一笔一画绘就新中国伟大前行中的发展变化、百姓生活幸福美好的和谐画卷。丛书主要描写了苏州市高新区五位行业领军人物的故事,生动展示了五位企业家敢想敢为的魄力、准确判断并紧跟时代发展趋势的眼光以及筚路蓝缕、坚韧不拔的毅力,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苏州飞速发展的成果。图书出版后,出版方以“抒写伟大时代,祝福伟大祖国”为主题,进行了全媒体的多方宣传,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全面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文化是人们共有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当前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对于出版人来说,应当牢记使命、勇于创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添砖加瓦。

  围绕“体现国家意志,传承优秀文化,推动繁荣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宗旨,古吴轩出版社策划了一批思想精深、内容精湛、制作精良的好选题,全力打造新时代优秀出版物。为了找准选题方向,古吴轩出版社专门设立重大选题管理办公室,负责国家出版基金等重点项目的统筹工作,专人专管,把基金项目当成常态工作来抓。每年规划出未来五年的重点选题,以“十年磨一剑”的做法深入挖掘,辛勤耕耘。虽然受限于运营成本、作者群体、城市区域等诸多因素,但古吴轩出版社术业有专攻,立足自身特色,凭借地方出版社的独特优势,牢固树立双效统一的精品意识,使精品出版、精致出版、经典出版成为出版社的自觉追求,努力策划出版一批能够反映时代、沉淀思想,能够在历史上留下印记、在群众中留下口碑的文艺精品。

  《先秦吴国史稿》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社科基础工程。作者吴恩培教授连续多年对《春秋》《左传》等历史著作进行深入挖掘和研究,风尘仆仆前往山东、山西、河南、湖北等省实地考察春秋时与吴国有关的古战场及与其有交集的历史古国,更从当地博物馆中采集到诸多实物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著成一本全面、详细阐述还原先秦吴国真实历史的读本。先秦吴国是文献记载的今江苏境内最早的诸侯国。春秋大背景下,吴国形成“联晋抗楚”到“兴霸成王”再到“北进争霸”国家战略的演变。该书史料翔实、全面、新颖,叙述旁征博引、有理有据,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历史性和文化性,对促进江南文化特别是吴地文化的深入研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具有重要作用。2018年,经严格审核,《先秦吴国史稿》入选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是当今中国文化自信的历史底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的积淀和在现代中国所焕发出来的巨大时代活力,给予中国人民巨大的文化自豪感,让中国人民拥有了深厚的文化自信。”[2]进入新时代,充分发挥出版在文化建设中的优势,建设出版强国,是坚定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出版人必须深刻把握出版物的思想内涵,着眼价值追求,充分发挥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古吴轩出版社以国家项目为龙头,以弘扬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为特色,整体规划,滚动实施,有效出版。尤其在吴地文化出版资源方面,具有丰富、全面、系统的资源积累。在姹紫嫣红的艺术天地里,苏州艺苑幽兰——昆曲以绵延六百年的历史、清丽流远的艺术风格、美妙绝伦的唱词、卓有成效的传承发展,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如今中国昆曲列入世遗近二十年,在政府的大力扶持和社会各界的通力合作下,昆曲艺术迎来了传承弘扬的大好时机,剧目建设、理论研究、海外推广,无不别开生面,成绩斐然。据此良机,古吴轩出版社推出国家“十三五”重点图书《中国昆曲博物馆藏稀见昆剧曲谱汇编之一——莼江曲谱》。该书为中国昆曲博物馆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从近代扬州延绵数代的谢氏昆曲世家征集到的昆曲曲谱,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典藏价值和文化价值。尤为珍贵的是,其中保存了不少罕见乃至失传的冷戏名折古谱,有的折目甚至为昆谱通行刊本所未见,在中国昆曲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历史、艺术、科研价值。老曲家虽已远去,但薪尽火传,曲谱的面世无疑为我国昆曲的传承发展做出了贡献。

  这是属于每一个人的新时代,更是属于奋斗者的新时代。图书出版人,要担负起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责任,用奋斗唱响新时代的主旋律。首先要增强使命意识,守好安全底线,提升业务水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落实“两个维护”,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努力推动出版工作走在前列。坚持以弘扬优秀文化,呈现时代精华为己任,坚持精品战略,以传承优秀文化为目标,发挥专业出版社的优势。坚守生产优质精神文化产品的阵地,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凭借自身深厚的理论功底,敏锐的政治头脑,练就一双能辨别是非的“火眼金睛”,把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落实到图书出版工作中,切实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出版导向、价值取向,努力多出精品力作。其次,传承工匠精神,精雕细琢,打造精品。对于一名新时代的优秀编辑来说,编辑更是出版活动的组织者、精品出版物的发现者和培育加工者,是阐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有力推手。“作为内容生产的重要环节——编辑,面对新时代国家赋予的使命、读者阅读消费的期待、传播载体的变革,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职业素养,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才能担当起新时代建设文化强国的重任。”[3]

  如今出版社编辑队伍中既有资深编辑,也有出版新锐,他们都有希望成为优秀的出版领军人才。而对出版社而言,通过打造一支在业界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学术素养深厚的学者型名编辑队伍,搭建独具魅力的出版人才创新平台,可以进一步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品牌影响力和创新能力。党的十九大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出版业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身处伟大时代的出版人,必当勇于担当奋发作为,以新担当承载新时代,以新作为闪耀新征程。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20.

  [2]贺耀敏.文化自信是建设出版强国之“魂”[J].中国编辑,2019(9):4-8.

  [3]栾学东,赵玉山.论融媒时代编辑素养的提升[J].中国编辑,2019(8):53-56.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