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文学 经典 通俗
《〈红楼梦〉茅盾节编彩绘本》茅盾节编 安徽教育出版社2019年10月版/238. 00元(全四册)
《红楼梦》位居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其在文学性、艺术性、思想性等各个领域都达到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巅峰。青少年阅读《红楼梦》,可以接续文化根脉,积累语言素材,培养文学素养,锻造表达能力。但每一部文学作品的诞生都有其历史背景,都会或多或少地留下那个时代的烙印,在思想性上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而青少年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阶段,在研读名著的过程中,需要社会加以一定的引导和规范。
《红楼梦》诞生于18世纪末期,严格意义上,它不属于少儿适宜读本。青少年处于求学问知的关键阶段,面对《红楼梦》这样的宏篇巨著,既难有时间通览,也欠缺阅历研析。况且里面还有很多不适合孩子阅读的情节和内容。
但《红楼梦》毕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座宝山。我们不应该让青少年守着宝山望而却步,或者入宝山而空手回。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安徽教育出版社应时出品了茅盾节编彩绘版《红楼梦》(4册,16开),契合当代青少年的学习特点、认知水平和阅读喜好,去色存情,去粗取精,奉献了真正青少年适读本的《红楼梦》。
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节编彩绘本《红楼梦》,以茅盾先生于20世纪30年代节编的开明版《红楼梦》为底本,针对当代青少年的阅读习惯,运用现代出版技术,加工改进,排版印刷,赋予了经典作品时代生命力和鲜活度。
给孩子看的经典书籍,最怕掉书袋,最怕高高在上,这些都会增加孩子阅读的难度,让他们丧失阅读兴趣,也失去了和经典面对面的机会。茅盾节编彩绘本《红楼梦》,无论在内容选择还是语言的表述上,都更考虑孩子的理解能力,不动原文,只做删节。站在青少年的视角,砍枝削蔓、去伪存真、去芜存菁,让孩子从纪实角度研读《红楼梦》,体会不一样的人情经典。
有人说,读书要读金字塔顶端的书,而节编彩绘本《红楼梦》,就是让孩子们探索、登临中华传统文化的金字塔顶端的书。它不仅内容适合阅读,书里的插画也是可圈可点。书中选用了清朝画家孙温的200余幅《红楼梦》工笔彩绘图,每一幅都是上品中的精品。
考虑到孩子们的欣赏水平不同,节编彩绘本《红楼梦》对画面也做了不同呈现。可能会截取画作中一部分作为插画,并配以大量的留白,让孩子们形成对古画的一些印象;随后,会有一个较大的局部画面出现,用以讲述故事;最后,是整幅画作的跨页展现。既美观,又充满节奏。
2019年12月27日,茅盾节编彩绘本《红楼梦》同名有声剧在喜马拉雅平台正式上线。标志着安徽教育出版社一般图书融合出版已经有了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