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委宣传部印刷发行处处长 邓世清
农家书屋是广大农村地区的文化明灯。建设者功德无量,推动者大爱无疆,更新者润物无声。我们认为,建设农家书屋是推动农村农民读书的最有效方式,是推动乡村振兴和文化小康的最具体举措。
有人指出,读书是成本最低的投资,也是门槛最低的高贵。农家书屋的内容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把有限的资源配置好,把书选好,还要合农民读者的口味,这并非易事。一般而言,农民喜欢什么就配什么,即“农民点单”,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模式。但是,阅读真的是一件有讲究的个性化活动,需要引导和培养才能够事半功倍。
国家新闻出版署组织制定推荐目录是必要的。国家建设的农家书屋首先是一个文化平台,是思想文化阵地,承担了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和义务,承担了文化传承的使命和担当,农家书屋的图书要体现国家意志,国家新闻出版署组织制定的推荐目录具有权威性,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义不容辞。用好推荐目录,各省要落实国家标准,强化目录执行。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了解到,推荐目录不仅具有权威性,同时具备了系统性和全面性的特点。《2020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推荐的1781种图书,包含政经类213种、科技类165种、文化类558种、医卫生活类185种、少儿类651种、其他类9种,与我们这些年对农民阅读需求的调查基本一致。推荐目录中的书是从全国近500家出版单位全面征集的,既丰富多彩,又各具特色。推荐目录为各地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更新提供了遵循,也为各地开展“农民点单”提供了基本遵循。
湖北在推动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更新工作中,主要做法有:一是坚持标准,持续推动,久久为功。把出版物补充更新工作纳入对各地领导班子考核中。二是深入基层、深入村组征求农民读者意见,在每一个县级新华书店设立农民选书荐书专柜,征求基层读者意见,逐步推动“农民点单”落地模式。三是开始探索数字农家书屋的建设,积极推动农家书屋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合发展。
我们对改进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更新工作的思考和建议如下:机构改革后,还要进一步理顺农家书屋的管理职责和相关部门的关系,真正将农家书屋融入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大力推进数字农家书屋建设,适应新时代新农民的阅读需求;建议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设立“农家书屋频道”,各地分级分步实施。
推荐图书:《追寻》
江水浩荡,生命不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徐鲁以现实主义笔触和诗性的语言,讲述了被誉为“长江女神”的珍稀动物白鳍豚鲜为人知的生存故事和濒临灭绝的命运,再现了徐佩芬、刘俊等几代科学家在长江上和洞庭湖一带追寻、保护白鳍豚,献身祖国生态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事业的独特经历与理想精神。小说里处处散发着真挚的家国情怀和美丽乡愁,以及对自然与生命的敬畏,对人类良知的警醒与呼唤,也显示了作者在少年小说的现实性和叙事大格局上的用心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