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是激光器发明60周年的全球纪念日。当天,中国激光杂志社举办了4场线上直播活动,共有19位专家分不同主题共同探讨激光技术发展,吸引了1.2万人次在线观看。同时由该杂志社首创的光学产品在线购物节,为受疫情影响进行线下采购的公司和用户搭建了线上便捷沟通的桥梁,订单破千万元。
事实上,疫情期间,中国激光杂志社2月底就及时启动了“光学前沿在线”直播活动,每周两三次。迄今为止,已经邀请近30名科学家在线作学术报告,单次直播在线8000至30000人次,观众总人数超60万。
中国激光杂志社总经理杨蕾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光学前沿在线”直播平台,架设了家—学校—老师—学生“四位一体”的云平台,“疫情让我们直面危机,体现了我们作为一家学术出版机构的责任与担当”。
“一鱼多吃”:做到资源多次开发
“组织学术交流活动,是中国激光杂志社的重点工作之一。但是在线直播是一个新的挑战。”回溯最初该项活动的启动,杨蕾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杂志社迅疾召开紧急网络会议,讨论疫情可能对期刊出版与学术活动的影响,大家认为在线直播是当前情况下最好的选择。
中国激光杂志社成立了以总经理牵头,包括中英文编辑部、发展部、新媒体部等在内的跨部门工作小组,并对重点工作进行了分工。经过紧张的筹备,由华东师范大学和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双聘教授程亚所做的第一场直播“光的极端非线性:如何带动万亿产业中的技术变革”于2月27日上线,得到了报告专家与观众的高度称赞。
“由于是直播,主讲者与听众实时互动,拉近距离,反响热烈。无论是主讲者还是听众,他们的感受都是实时反馈,效果非常好。”杨蕾告诉记者,提供网上回看功能的直播课,每天都有人在线下载,总计5万多次。
据介绍,在回放的视频中,经常有观众留言,比如,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所联合实验室主任朱健强研究员的课程《如何设计稳定可靠的激光器》,不仅有观众留言,而且基本上每周都收到10多封邮件,包括找工作、申请研究生、请教问题等。
“一鱼多吃”,中国激光杂志社还将直播课做成了微信的培训课程在其微信公众号“中国激光”播发。“我们力求做到资源的多次开发,因此,观众人数还在不断攀升。”杨蕾说道。
实战“练兵”:融合功夫在日常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此次疫情,对于中国激光杂志社之前推进的媒体融合成果也是一场实战“练兵”——检验依托前期以中国光学期刊网与微信新媒体矩阵为基础在媒体融合方面所展开的各项探索成效。
“我们是媒体融合推动开展较早的科技期刊。”杨蕾告诉记者,一直以来,中国激光杂志社在媒体融合方面做了长期有效的工作,其中包括期刊的数字化出版、新媒体出版、多媒体制作等。“长期的技术积累与新媒体平台建设在此次在线直播活动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比如,“五分钟光学”报告人在短短的5分钟内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讲透讲得吸引人,已成为“中国激光”微信公众号固定的品牌视频栏目;学术会议报告的录制与网络发布;科技论文写作的在线课程;新媒体平台的宣推工作……
“在融合出版的过程中,杂志社建立了自己的IT技术和美术设计团队,从平台技术与外在效果方面为直播活动提供了保障。”杨蕾总结道,“围绕媒体融合做的这些工作,也是我们能早于业内期刊同行率先进行在线直播类活动的重要原因。”
未来之路:创新形式和内容
自2月份启动直播工作以来,“光学前沿在线”活动的会议品牌,得到了诸多学者的高度评价与支持。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魏志义说:“这个网络直播开通得非常有创意,所以第一时间就表示响应支持。”
《中国激光》杂志执行主编、清华大学长聘教授钟敏霖是最早一批参加直播的专家,他不仅精心准备课程,并帮助宣传,把课程宣传微信转发了清华大学的师生、本专业微信群等。远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李琳院士,也越洋参加了直播课程。
杨蕾表示,当下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杂志社已经在网站主页上对直播活动的资料(如回放视频)进行了详细整理,“针对现有多种期刊或机构也陆续开展直播活动的情况,我们将在形式和内容上继续创新,把‘光学前沿在线’活动做得更好”。
在中国激光杂志社“光学前沿在线”的带领下,光学界多家兄弟期刊也积极响应,纷纷推出了在线学术报告会,共同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多的学术交流机会。
杨蕾认为,科技期刊的媒体融合是个很重要的工作,也是期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媒体融合的内涵非常丰富,科技期刊需要根据实际需求与现实条件开展相关活动。例如,对于单刊编辑部,可能会依托第三方平台开展论文的媒体融合出版工作,加强论文的多维度展示;而对于拥有多种期刊的出版机构,除了内容方面的融合,还需要考虑平台层面的部署,有英文刊的还必须考虑国际化问题,从借船出海到造船远航。
“随着2019年新刊Advanced Photonics的出版,杂志社英文期刊数量开始超越中文刊,这也表明国际化将会成为我社未来媒体融合的重点方向之一。”杨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