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是近半个世纪对全世界影响最大的变革。网络技术的进步带来了互联网经济的勃兴,一些传统的行业和实体商业遭受重创。对于出版行业而言,冲击也前所未有,实体书店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寒冬,很多出版人纷纷另谋出路。人们已逐渐习惯于在京东、当当等购买书籍,网络文学方兴未艾,纸质书籍出版有渐趋没落之势。特别是近十年来移动网络全面普及,自媒体大量崛起,大众的阅读更加碎片化,更加依赖于手机等移动终端。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出版行业的终端之一,实体书店再次遭遇毁灭性打击。反之,网络游戏和视频网站这两个行业,疫情期间,借助网络优势,出现爆发性发展,用户呈几何级数增长。对出版人而言,这是又一次重大考验。在不放弃传统纸质出版物的情况下,如何适应疫情影响,如何顺应互联网大潮,从而借助互联网、移动网络和移动终端,做好数字出版和出版物的数字化,是安身立命之本。
在数字和网络时代时代,如何当好一名编辑,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充分运用大数据手段。在互联网时代,市场每天都在变化,而市场环境的变化影响着出版编辑的图书策划。要通过市场收集数据,了解数据背后的市场动向,挖掘读者的兴趣点,分析成功出版物的关键特征,更准确地把握阅读市场动态,从而打造定位准确的高质量读物。例如,要养成通过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和数字化阅读网站,收集读者的反馈信息和阅读评价的习惯,分析读者呼声最高的需求和图书产品信息,有的放矢进行选题和图书策划,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产品。同时,应该改变以往以编辑思路为主体的选题、策划、出版流程,而是根据大数据分析,先确定市场目标群体,以目标为导向进行产品和选题策划,从而更贴近读者需求。
二、提升数字化编辑能力。数字化时代的编辑,要有意识并主动提升自身的数字化编辑技术和能力。一方面要积极运用各种网络资源加强学习,了解更多先进的编辑理论知识,例如与大数据技术或是图书编辑工作相关的课程和视频等,不断拓展眼界,夯实专业知识技能。还要充分利用各种专业网络论坛或社交媒体,主动与行业专家或资深从业人员进行交流,学习先进的工作经验与工作理念。另一方面要树立全媒体意识,学会将各种新兴媒介与传统媒体以及大数据进行深度融合。例如在图书编辑工作中,学习通过运用专业数字媒体制作软件,完成包括文字、图表、音视频在内的编辑工作。编辑人员同样可以开设微信公众号,参与到图书产品的宣传营销中,通过灵活运用微信中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各种形式,加大图书产品的宣传营销力度,使得产品具有更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并为出版单位挖掘更多潜在客户。
三、提高自身综合素养。传统出版编辑要全面提高自身的素养和技能,才能适应新时代的出版要求。一是政治素养。具备政治素养是编辑工作的前提和保障,编辑要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出版方向,具有一定的鉴别能力和高度的政治敏感性。二是专业素养。文字能力和审稿能力是图书编辑的看家本领。要从约稿或者初审稿件的时候就对作品质量进行严格把握,通过提高文字能力带动提高审稿能力,从而准确判断书稿的价值,能够从海量的稿件中发现好作品。三是人文素养。编辑的人文素养好坏决定了图书品质的高低。编辑工作涉及政治、经济、法律、文学、历史、哲学等各个领域,所以一名好编辑既要成专家,更要当杂家。四是,运用大数据手段、提升数字化编辑能力,是数字时代对编辑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