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揭晓的2019年度“中国好书”入选书目中,当代中国出版社《新中国7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学林出版社《细节的力量:新中国的伟大实践》,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70年邮票看中国》,江西高校出版社、新华出版社《本色英雄张富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经济发展的世界意义》,天地出版社《悬崖村》共6种主题出版类图书榜上有名,占全部获奖图书近六分之一,彰显了主题出版丰硕的成果和强大的影响力。

图1 2016——2019年三大项目/规划品种变化示意图
近年来,出版业对主题出版重视程度日益提升,出版物的品质和影响力持续增强。以“十三五”为观察的时间坐标(不含2020年),在主题出版的整体建设中,“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主题出版规划、全国高校出版社主题出版选题、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三大项目/规划起到了明显的引擎作用,也折射出当下主题出版的力量格局。
出版社头部效应明显 参与主体更趋多元
2016—2019年三大项目/规划的主题出版选题品种呈现总体下降趋势,但传播效果与影响力却持续增强。一降一升的背后,是主题出版头部出版力量的高质量发展。
三大主题出版项目中,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涉及的出版机构数量最多,而全国高校出版社主题出版入选选题最多。值得一提的是,根据选题入选次数分布的出版机构呈金字塔型,多次入围的出版机构占据项目总数的很大部分,头部效应明显。
“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主题出版规划自2016年开评以来,入选的主题出版规划选题共计207个,涉及98家出版机构,平均每家出版机构入围约2个选题。
如表1所示,入选次数最多的前5家出版社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外文出版社,入选数量占总数近五分之一。平均每年1个以上选题入选的,即4年入选4个国家重点图书•主题出版规划选题的出版社有15家,选题数约占总数44.9%。
表1 入选2016—2019年“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主题出版选题4种以上的出版社
注:有选题由几家出版社共同出版,根据出版社参与数量进行了等比例分割。出版社 | 选题数量(种)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12 |
学习出版社 | 10.25 |
人民出版社 | 10 |
中国方正出版社 | 8 |
外文出版社 | 7 |
党建读物出版社 | 5.25 |
北京人民出版社 | 5 |
五洲传播出版社 | 5 |
中央文献出版社 | 5 |
重庆出版社 | 5 |
广东经济出版社 | 4 |
河北人民出版社 | 4 |
湖南人民出版社 | 4 |
中共党史出版社 | 4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4 |
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自2015年开评,其中2016——2019年入选的主题出版选题共计388个,涉及203家出版机构,平均每家出版机构入围不到2个选题,占全国出版社总数三分之一左右。如表2所示,平均每年1个以上选题入选的,即4年入选4个选题以上的有22家出版社,选题总数占据总数的34.3%。其中超过10种选题的3家出版社为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入选选题总数分别为18种、11种、10种,占总数近十分之一。
表2 入选2016—2019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4种以上的出版社
出版社 | 选题数量(种) |
人民出版社 | 18 |
学习出版社 | 11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10 |
中共党史出版社 | 8 |
党建读物出版社 | 8 |
解放军出版社 | 7 |
解放军音像出版社 | 6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6 |
中国方正出版社 | 5 |
河北教育出版社 | 5 |
中央文献出版社 | 4 |
江苏凤凰电子音像出版社 | 5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4 |
长江出版社 | 4 |
英华电子音像出版社 | 4 |
外文出版社 | 4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4 |
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 4 |
河北人民出版社 | 4 |
广东经济出版社 | 4 |
当代中国出版社 | 4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4 |
全国高校出版社主题出版选题由教育部自2014年开评,其中2016—2019年入选的主题出版选题共计663个,涉及80家出版机构,平均每家出版机构入选约8个选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江西高校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这5家出版社4年的入选数量都在30种以上,入选占总数近30%(见表3)。其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入选选题数量为62种,占总数的近十分之一,也是唯一一家数量超过60种的出版社。
表3 入选2016—2019年全国高校出版社主题出版选题30种以上的出版社
出版社 | 选题数量(种)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62 |
厦门大学出版社 | 39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 32 |
江西高校出版社 | 30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30 |
党政类出版社、各地人民出版社是主题出版的主体力量,但越来越多的出版主体参与到主题出版的激烈角逐中来,各具特色。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等高校出版社表现优异,逐渐成为主题出版的中坚力量;重庆出版社、长江出版社等地方出版社也脱颖而出,成为主题出版的重要力量。
选题方向多样 注重传播力
“十三五”期间,主题出版市场的表现十分抢眼。据2018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显示,中宣部2018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图书发行5086.5万册,单品种平均印数27.8万册,较2017年增长3.1倍,是当年图书单品种平均印数的18.6倍。2018年,单品种累计印数达到或超过100万册的一般图书有90种,其中主题图书35种,占38.9%,较2017年提高了9.6个百分点。主题图书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方面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彰显,社会效益显著。
近几年来,主题出版领域的新趋向尤值得关注。
一是选题方向更加多样化,大量富矿仍待开掘。记者分析近几年三大主题出版项目/规划发现,选题从原来集中于政治类读物,扩展至关注党、国家和社会的核心问题以及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选题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方方面面。业内专家表示,近年来的主题出版方向既重视党史、国史、军史及重大节庆等传统题材,也重视体现党和国家意志,服务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战略的选题,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领导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合创新的新型复合型选题。主题出版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这个总的方向未变,但已不局限于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重大会议、重大节庆日进行选题策划,而是涵盖新时代下内涵更加丰富的主题。
二是资源向头部出版社倾斜,强者愈强的出版格局正在形成。记者注意到,在2016—2019年的三大主题出版项目/规划名单中,有图书选题同时入选两种项目,尚未有选题同时入围三大项目。据统计,同时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主题出版规划与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的选题数量有18种,包括学习出版社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等。同时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主题出版规划与全国高校出版社主题出版选题的有2种,分别是江西高校出版社的《人民的胜利——新中国是这样诞生的》、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中国改革再出发》。同时入选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与全国高校出版社主题出版选题的有3种,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时代大潮和中国共产党》《中共党史重大问题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的《中华十大家训》。这些选题紧跟时代热点,切中时代脉搏,体现了三大项目的关切。
“十三五”收官在即,“十四五”擘画正当时。发出中国声音,推动主题出版“走出去”“走进去”,扩大中华文明在世界的影响力;培育和打造有品牌号召力的作者队伍,推动主题出版有方向、成系统、高质量运行;从较为单一的载体逐渐向融媒体转变等,都是主题出版发展需要持续精进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