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科技管理类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对期刊影响力的提升研究

2020-05-19 来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作 者】王萍: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科研管理》编辑部;李欣、沈洋: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 要】[目的] 了解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探究科技管理类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与期刊影响力之间的关系,为科技期刊影响力的提升提供参考。[方法] 以科技管理类CSSCI来源期刊为调查样本,利用两阶段回归方法——普通最小二乘法和伪泊松极大似然估计,从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日常推文的数量、总在看数、月均发文量以及开通时间等角度探讨科技管理类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与期刊影响力之间的关系。[结果] 微信公众号的推文数量和阅读数量对科技管理类期刊的影响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结论] 科技管理类期刊应加强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与建设,提高推文频次,丰富推文内容,保证一定数量的原创文章,充分利用新媒体的资源优势,提升期刊的影响力。

  【关键词】科技管理类期刊;微信公众号;影响力

  科技期刊是推动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重要载体,对推动国家科技水平发展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1]。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19年9月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9)》,截至2018年底,我国科技期刊数量为4973种(不含军队系统出版的科技期刊),中文科技期刊共4519种,占比超过了90%。根据Web of Science 发布的数据,2018年收录的全部162.7万篇论文中(仅限研究论文、综述和通讯),我国科技论文共39.77万篇,首次跃升到世界第一位,占世界份额的24.4%[2]。虽然我国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国际话语权逐渐扩大,但质量参差不齐,相较于国际先进水平,我国科技期刊的知名度和认可度较低,科研成果的传播能力和影响力仍显不足。

  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科技期刊进行了数字化和新媒体化的变革。2019年6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主要发现》,该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对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0.8%,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6.2%,手机和互联网成为人们每天接触媒介的主体[3]。在该背景下,我国科技期刊大多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与作者进行互动,作者与用户均可以通过此类平台进行信息共享。然而,该运营方式的传播效果仍值得深入研究。很多编辑和学者也从各个角度分析了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效果,并提出能够有效提升科技期刊品牌传播效果的建议。赵琳琳等[4]选取综合农业类期刊为研究对象,对其公众号的运营效果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提供优质内容,加强与用户交流,维护好运营团队等建议;廖雪萍等[5]研究了气象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现状,并为气象科技期刊转向大众化传播提供了相应的对策;程海燕等[6]通过对医学期刊的微信公众号运营情况进行研究,探究其与学术影响力的关系,并对公众号的运营提出建议。

  为进一步了解我国科技管理类期刊的微信公众号开通和运营情况,本文选取了科技管理类CSSCI来源期刊为研究对象,并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以期为科技管理类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与发展提供参考。

  1 实证研究

  1.1 科技管理类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情况分析

  选取科技管理类CSSCI来源期刊为样本,以科技管理类期刊微信公众号自开通至2019年11月15日作为时间观测窗口,所用的科技管理类期刊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的原创文章数量、总推文量、阅读量和在看数均来源于公众号推文页面的统计,月均推文量根据每个科技管理类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周期和推文量进行计算得到。通过整理可以发现,31种科技管理类CSSCI来源期刊中,共有24种期刊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开通率为77.4%,各期刊的公众号运营情况见表1。


表1   所选科技管理类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基本信息
序号 所选期刊公众号名称 期刊影响因子 日常推文主要内容 原创文章数量 总推文量 总阅读量 总在看数 月均推文量 开通时间
1 科研管理 2.282 学术论文及征稿 2 122 150985 18 2.35 2015年7月
2 科学学研究 2.242 文章摘要 1 60 34137 21 1.22 2015年10月
3 科技进步与对策 1.292 期刊文章 4 39 37804 64 0.59 2014年5月
4 经济管理杂志社 2.167 期刊文章及会议征文 4 166 123458 145 2.55 2014年4月
5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111 期刊资讯 0 7 3245 0 0.15 2016年1月
6 中国科技论坛 1.254 期刊文章及期刊资讯 37 806 33572 108 29.85 2017年8月
7 科技与出版 0.802 期刊文章 802 1179 408060 381 16.61 2013年12月
8 管理世界杂志 4.669 学术论文 0 390 991708 2508 7.65 2015年8月
9 南开管理评论 3.901 研究分享、学术信息、研究方法等 202 1743 2212421 7689 27.23 2014年7月
10 管理科学杂志 2.712 期刊文章 1 52 33759 17 1.33 2016年8月
11 管理评论杂志 2.373 征稿及会议通知 0 82 7976 26 82.00 2019年10月
12 中国管理科学 2.350 期刊资讯及会议通知 0 22 25241 10 0.54 2016年6月
13 管理学报 1.974 期刊文章及征稿 0 28 18228 99 2.80 2019年1月
14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65 期刊目次及会议通知等 18 120 65152 71 2.26 2015年6月
15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610 期刊目次及文章 0 29 4219 1 1.32 2018年1月
16 管理工程学报 1.455 会议通知及期刊资讯 4 10 2774 5 0.33 2017年5月
17 研究与发展管理 1.785 期刊文章及征稿 74 82 20232 245 3.73 2018年1月
18 经济与管理研究 1.309 期刊文章及期刊资讯 1 109 22945 54 3.41 2017年3月
19 商业经济与管理杂志 1.179 期刊文章及会议信息 0 79 8104 11 2.47 2017年3月
20 经济与管理评论编辑部 1.444 期刊文章 0 183 32734 59 7.04 2017年10月
21 经济与管理杂志 0.906 期刊文章 0 58 3541 13 2.23 2017年10月
22 系统管理学报 1.040 期刊文章 0 28 18235 99 2.80 2019年1月
23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0.814 学术活动及期刊文章 28 74 12459 61 5.69 2018年10月
24 宏观经济管理 0.903 期刊资讯及会议通知 24 209 86738 122 13.06 2018年7月

  由表1可知,科技管理类期刊微信公众号的推文内容大多是学术论文、学术会议通知及征稿等,其内容同质化比较严重,无法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而且原创的文章数量较少。从表1可以看出,发布文章数量较多的期刊微信公众号有“科技与出版”“南开管理评论”和“研究与发展管理”,分别为802篇、202篇和74篇。其次,一些科技管理类期刊的微信公众平台出现“重开通、轻运营”的情况,其中有14个期刊微信公众号的总推文量少于100篇,以“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微信公众号为例,其自2016年开通以来,总推文量仅为7篇,且该期刊的公众号已经停更。由此可见,大多数期刊尚未意识到新媒体的重要性。从消息的推送频次来看,“中国科技论坛”和“南开管理评论”的月均推文量分别达到29.85篇和27.23篇,这说明这两个期刊微信公众号的推送频率较高,侧面反映出该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活跃度很高,持续的阅读会增加粉丝的关注度。

  综合来看,在这24个科技管理类期刊微信公众号中,“南开管理评论”的运营效果较好,总推文量、总阅读量和总在看数均最高。该期刊微信公众号日常推送的主要内容除了期刊目次外,更注重于学术信息、研究分享、研究方法、教授观点等内容的发布,注重优质内容的产出,而且每天的推送时间均在上午9时左右,持续规律的消息推送能够保持期刊的生命力[7]。

  1.2 模型设计

  以中国知网显示的综合影响因子作为科技管理类期刊影响力的衡量指标,将微信公众号推文数量、文章阅读数量、在看数量与开通时长作为微信公众号运营情况的衡量指标,探讨微信公众号运营情况与品牌传播力的关系。因此,建立以下模型作实证分析:

  Ii=α0+α1Ni+α2Vi+α3Pi+α4Mi+εIi=α0+α1Ni+α2Vi+α3Pi+α4Mi+ε  (1)

  式中:下标i表示期刊序号,i=1,2,…,24;Ii表示期刊的学术影响力;Ni表示推文数量;Vi表示阅读数量;Pi表示在看数量;Mi表示开通时长;α0、α1、α2、α3、α4均为标准系数;ε为残差项。

  1.3 实证结果及讨论

  1.3.1 描述性统计

  对所选样本的基本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从表2的描述统计结果可以看到,表征科技管理类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情况的4个衡量指标的标准差均高于平均值,说明不同科技管理类期刊之间的运营情况差异较大。从表1可以看出,以“南开管理评论”期刊微信公众号为例,其推文数量和总阅读数量远高于其他期刊,导致数据的离散程度较大。


表2   科技管理类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情况描述性统计
变量 统计情况 平均值 方差 最小值 最大值 样本数量
学术影响力 总体 1.818292 0.952163 0.802 4.669 N=24
组间 0.952163 0.802 4.669 n=24
组内 0 1.818292 1.818292 T=1
推文数量 总体 236.5417 420.7791 7 1743 N=24
组间 420.7791 7 1743 n=24
组内 0 236.5417 236.5417 T=1
阅读数量 总体 181572 480573.6 2774 2212421 N=24
组间 480573.6 2774 2212421 n=24
组内 0 181572 181572 T=1
在看数量 总体 492.7917 1613.48 0 7689 N=24
组间 1613.48 0 7689 n=24
组内 0 492.7917 492.7917 T=1
开通时长 总体 36 19.85819 1 71 N=24
组间 19.85819 1 71 n=24
组内 0 36 36 T=1
  注:N表示样本总数,n表示组间样本数量,T为组内样本数量。

  1.3.2 相关性分析

  对科技管理类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与微信公众号推文数量和阅读数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可以看到,科技管理类期刊影响力和推文数量及阅读数量具有相关关系。



图1   科技管理类期刊的影响力与微信公众号推文量关系的散点图


图2   科技管理类期刊的影响力与微信公众号阅读数量关系的散点图

  1.3.3 回归分析

  普通最小二乘法(Ordinary Least Squares,OLS)估计会出现参数偏差,并且不利于对零值的处理,进而造成扭曲的结果解释,因此本文引用刘素君等[8]的研究方法,加入伪泊松极大似然估计(Pseudo Poisson Maximum Likelihood,PPML)模型,采用两阶段回归的方法,侧重于分离相关影响以及探索科技管理类期刊影响力的相关变量。OLS和PPML的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科技期刊品牌传播能力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结果
变量 OLS回归 PPML回归
推文数量 0.00185*** 0.00102***
(0.000531) (0.000280)
阅读数量 0.0000052** 0.00000192***
(0.00000191) (0.000000406)
在看数量 -0.000773 -0.000221
(0.000521) (0.000140)
开通时长 0.0000846 0.00214
(0.00808) (0.00468)
常数 1.689*** 0.459***
(0.276) (0.174)
样本数量 24 24
R值 0.672 0.723
  注:括号内的数值为标准误差;***表示P<0.01;**表示P<0.05;*表示P<0.1。

  从表3可以看出,科技期刊的品牌传播能力与公众号推文数量和阅读数量具有显著相关性,且回归系数为正,说明在新媒体情境下,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推文数量和阅读数量越高,其品牌传播能力越强。从第一阶段OLS的回归结果来看:期刊微信公众号推文数量的影响系数为0.00185,影响强度较大,并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阅读数量的影响系数为0.0000052,并通过了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从第二阶段PPML的回归结果来看:期刊微信公众号推文数量的影响系数为0.00102,并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阅读数量的影响系数为0.00000192,并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推文数量是微信公众号良性经营的表现之一,较高的推文频次有利于提高用户关注度,提升用户黏性,也为用户阅读数量的提升提供了相应的基础条件,以此增强科技期刊的品牌传播能力和影响力。而在看数量和开通时长均未通过OLS和PPML回归的显著性检验,这可能与其未达到一定的规模有关。

  1.3.4 结果分析

  从上述实证分析结果来看,科技管理类期刊的影响力与微信公众号的推文数量和阅读量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因此,为了提升期刊的影响力,科技管理类期刊应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庞大用户群体和强有力的宣传渠道,重视新媒体运营的传播,提高用户的关注度。

  2 管理启示

  2.1 加强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与建设,提高推文频次

  科技管理类期刊要重视移动端的建设和运营,增加推文数量,且保证一定的推文频次,提高在微信公众平台推文的频率和周期性。对此,科技期刊编辑部可成立专门的微信公众号运营小组,负责在一定周期内的微信公众号推送工作。

  2.2 丰富推文内容,保证一定的原创文章数量

  持续、规律的消息推送是保证微信公众号生命力的基础。原创文章能够让用户对微信公众号保持新鲜感,也是保持阅读量持续增加的必要因素。推文内容不应局限于发布会议通知、学术征稿及期刊文章等资讯,可以丰富文章内容。由于期刊的关注者多是科研工作者、教师、在校大学生等,期刊微信公众号的文章可以适当分享论文写作、投稿指南、研究方法等内容,以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增加文章的阅读量,提高用户黏性,提升用户的阅读体验。

  2.3 推广和宣传期刊的微信公众号

  期刊影响力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需要进行不断的创新。科技管理类期刊可以通过期刊官网、其他新媒体官方账号等途径,加大对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宣传力度,通过新媒体扩大期刊的受众范围,从而提升期刊的影响力。

  3 结语

  对新媒体时代科技管理类期刊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对24个科技管理类CSSCI来源期刊的微信公众号运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期刊的影响力与微信公众号推文数量、阅读量具有相关关系,说明新媒体运营已成为期刊传播手段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运营效果会影响期刊的影响力。科技管理类期刊应在“互联网+出版”时代的商业模式下,充分利用新媒体的资源优势,满足受众的多样化需求,打造更高质量的期刊。

  参考文献

  [1]刘倩倩.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传播力构建分析[J].科技传播,2019,11(3):81-83.

  [2]《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9)》发布:探索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路径[EB/OL].[2019-09-27]..

  [3]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主要发现》[R].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9.

  [4]赵琳琳,杨锦莲.农业类核心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现状及发展对策[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9,39(6):126-131.

  [5]廖雪萍,李耀先,黎颖智.基于微信平台的气象科技期刊传播模式研究[J].出版发行研究,2017(8):61-63.

  [6]程海燕,田艳妮.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与其学术影响力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医学期刊数据的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9,30(4):387-393.

  [7]李丽.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建设的调研与实践——以《化工学报》微信公众号为例[J].编辑学报,2018,30(S1):S95-S99.

  [8]刘素君,赵文华.中国自由贸易区(FTA)促进了进口贸易吗——基于PPML回归的实证研究[J].特区经济,2018(1):52-55.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