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固本强基与君子之道 《君子人格六讲》

2020-05-15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张志刚
  我和牟钟鉴先生的关系概括起来是三同:一是同门,二是同乡,三是“同道”。我虽然主要研究西方哲学和宗教学,但也注重中国哲学和宗教学,特别爱读北大前辈学者的论著,每当牟先生的论著发表,我都会认真拜读。

  我想用4个字来评价牟先生的治学之道,这就是“固本强基”。“固本”最重要,“本”就是“根”,“固本”方能“强基”。他的新著《君子人格六讲》(中华书局),是一本“大家小书”,这本“君子专著”还是旨在“固本强基”。牟先生引用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中的原话:“孔子全部的哲学体系和道德教诲可以归纳为一句,即‘君子之道’。”辜鸿铭周游世界,深谙东西方文化,他是带着“文明比较”的眼光来讲“中国人的精神”。我是同意这一立论的。

  我在德国任客座教授时也讲授《论语》。我深切地感到,中国经典研究尚待“固本强基”。譬如,国内外学者译介《论语》的英文著述,说到《论语》的篇章结构,几乎都照搬中国学界长期流行的观点,即以为《论语》诸章本无“标题”,故而各章之间也是没有“逻辑”的,这无疑是后人的理解问题!其实,《论语》开宗明义,“学而篇”的一个“学”字,就是强调“怎么做人”——“君子之道”。

  拜读《君子人格六讲》,我还得到一点学术启发:这本“大家小书”的出版,可以拓展与深化中西方哲学传统的比较研究。从比较的视野来看,西方哲学的本体论所关注的基本问题也是发端于“怎么做人”。回到西方哲学的源头,苏格拉底在城邦广场上与民众谈论的核心问题就是“做人的道理”。只不过随着哲学研究的专业化,中西方许多哲学家所热衷的话题越来越远离“大众情怀”了。所以,我近些年尝试用比较的眼光、素朴的语言,还原中西方哲学与宗教传统的根本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为什么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世界上有善有恶,人生究竟有无意义,应当如何生活……《君子人格六讲》,可以启发我们深思。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