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在线期刊采编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2020-05-14 来源:《信息与电脑》
  【作 者】白明明:豫章师范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摘 要】针对目前传统学报、期刊在运营期间存在的投稿、沟通、出版等问题,建设性地提出基于J2EE平台的在线期刊采编系统。系统以南昌工程学院期刊为例进行开发,采用JAVA流行的SpringMVC体系构架,安全体系采用成熟的Spring Security控制,前端开发采用Jsp语言结合Ajax、Jquery、Vue控件及Node技术便于客户端快速查阅及轻便展现,同时采用H5与CSS技术实现手机、平板、PC一体化适配。笔者着重对在线期刊系统线下运营存在的问题及流程进行统一梳理与分析,并结合目前互联网技术及流行框架进行功能设计,实现期刊运营由线下整体转入线上。同时通过J2EE平台开发的CMS文章发布服务能够及时刊发最新文章到学报官网,并通过微信管理端同步发布到学报微信公众号,更加便捷地让学报用户第一时间获取最新的学报资讯和学报文章,能够为开发其他采编系统提供借鉴。

  【关键词】期刊;采编系统;JAVA

  1  研究背景和现状

  随着网络普及程度的提高,人们的办公观念和方式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基于互联网的无纸化办公也越来越深入人心。一个优秀的在线采编系统,不仅能给作者留下一个好印象,还能提高办公效率。在线投稿和评审不受时间限制,不受地域限制,方便、快捷、可靠、安全,由此受到各期刊的青睐[1-2]。

  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调研及梳理期刊运营流程发现,传统学报、期刊的稿件来源主要由作者通过纸质邮件或E-mail邮件的方式进行投递,当工作人员收到稿件后,需要对大量的稿件进行收集、整理成册及编号[3-4]。针对初审筛选后有效的稿件由专门人员通过E-mail呈送已联系好的专家进行外审,且外审过程中存在多次审核不合格往来审核的烦琐情况,直至专家审核通过后才能送主编最后敲定出版各项事宜,出版前还涉及排版、排期等多项操作。

  学报运营过程中完全通过线下处理这些流程,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稿件有多种来源,手工汇总编号成册容易出错;第二,作者、期刊工作人员、专家多方沟通时不及时、不方便,无法获取审稿实时信息;第三,学报排版、排期过程烦琐;第四,历史稿件、审稿信息、审核信息、文章内容调阅困难;第五,读者获取期刊文章信息的便捷性、及时性不足;第六,无法通过大数据分析对期刊运营情况进行有效改进及总结。

  针对已存在问题,通过对出版行业中信息化领先的编辑部调研进行对比,发现国内较为发达地区的大型期刊、杂志已经基本实现了在线稿件处理及办公流程,可以基本解决以上问题。比如:新闻出版行业(如人民日报)、国内核心期刊(如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国际重要会议(如中国学术会议),但是大量中小规模的期刊、学报仍较为落后。国内整体信息化程度相较欧美发达地区水平仍有较大差距。欧美地区在数字化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值得国内教育技术期刊借鉴,紧跟信息化趋势是一个新课题[5]。

  国内期刊、学报需要紧随时代的脚步,拥抱互联网、大数据、线上办公及微信公众号便捷互联的浪潮,重新审时度势,针对调研的痛点问题用先进的技术,开发出集便捷投稿、快速办公、有效沟通、轻松出刊、持续分析的在线期刊采编系统。

  2  系统设计

  2.1 主要功能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的在线期刊采编系统采用J2EE技术进行开发,集成了流行的SSH[Struts/Spring/Hibernate]框架技术,在安全便捷的基础上为期刊投稿用户、评审专家及期刊内部人员提供优质的线上服务。期刊作者投稿能快速通过网络了解稿件最新状态信息及所在审稿流程,评审专家只需要远程登录填写盲审意见,提交即可便捷完成审稿操作,且任何问题均可通过站内信与多方进行沟通,且具备短信、邮件接口,方便外部通知发放,在后端进行严格的分级权限控制。稿件评审中具备完善的流程控制,确保稿件按照预设流程完成审批,能够有效提高学报审批稿件、联系作者、稿件排版等办公的效率,使学报运营效率、信息发布实时率大幅提高,稿件平均处理流转时长大幅下降,并结合各类维度报表,用数据促进编辑部内部持续改善。总体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功能结构图

  2.2 研究内容

  在线期刊采编系统功能涵盖以下几方面。作者投稿:作者通过自主注册后便可以投递稿件,进行查询、修正等操作,也能与编辑部实时沟通。专家审稿:各地各类专家在线审核稿件、填写意见及与编辑部实时沟通。文章采编:文章智能识别填写标题、作者、摘要等信息,智能接口查重及反馈,快捷实现稿件在编辑部的初审、外审、指派、退改、复审、排版、排期、发表等工作流程。统计分析:实现了稿件各类维度、角度的统计,用于编辑部领导的实时决策。系统管理:智能编辑工作流流程,智能管理系统各类角色及用户,智能维护系统重要参数与接口信息,智能管理消息中心及配置数据库备份信息。CMS中心:实现前端网站发布编辑部各类新闻信息、公告及已录用、已出版稿件内容的发布、展现。公众号管理:集成微信公众号管理功能,用于编辑部管理公众号的菜单、粉丝、群发消息,同时通过公众号向公众用户、作者、专家提供编辑部最新信息及各类稿件查阅。财务管理:实现对作者版面费用、专家审稿费用、编辑部内部费用、发票的管理。

  2.3 业务流程描述

  该系统根据以上系统模块的操作分成不同角色操作,系统中共有7类角色,即投稿用户角色、审稿专家角色、期刊编务、期刊编辑、期刊主任、期刊主编和管理员。整体投稿及审稿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业务流程图

  3  研究方法及特色

  3.1 研究方法

  系统在各类权限控制上通过RBAC(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ole-Based Access Control)理论基础进行实现,首先划分各类基线权限,然后设定各类参与在线期刊采编的角色,通过把基本权限一一赋予不同角色,把角色赋予对应用户的方法实现系统菜单及数据的分级分权控制,针对已有的在线期刊采编系统进行研究及选定多个编辑部进行深入调研,分解出编辑部门通用的角色、权限信息,构造成“用户-角色-权限”的授权模型进行使用。

  从系统涉及的每个角色实际操作流程出发,调研采编办公流程涉及的各种环节及功能需求,把投稿、初审、外审、指派、退改、复审、排版、排期、发表和归档等一系列常规流程及个别编辑部涉及的特别流程一一分解成可插拔的模块,制订切实可行的分解方案把系统进行完全关联解耦,同时通过调研编辑部用户的操作习惯来设计UI界面,提升用户操作体验。

  实践开发采用J2EE进行编程开发,其拥有一组强大的通用技术规范与指南,提供基于组件的方式来设计、开发、组装和部署企业应用,对分布式、健壮性、安全性及多线程、动态性与可移植性完全符合云平台中开发在线期刊采编系统的功能插件化开发,且JAVA良好结合JSP、Servlet、Jquery等技术,在Web应用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由此在用户界面友好性、易操作性及动态图表展现方面可以做得非常完善。

  本项目采用B/S构架,易于客户随时随地进行互联网访问,数据库拟使用成熟的MYSQL7.0版本进行支持,同时加入数据库冗备功能,确保数据定时备份、多方保存。后台语言开发采用JAVA流行的SpringMVC体系构架,安全体系采用成熟的Spring Security控制,前端开发采用Jsp语言结合Ajax、Jquery、Vue控件及Node技术便于客户端快速查阅及轻便展现,同时采用H5与CSSS技术实现手机、平板、PC一体化适配[6-7]。

  3.2 系统特色及创新

  3.2.1 在线期刊采编系统差异化建设

  各类期刊、报社的编辑部对审稿流程、角色需求、功能需求方面均会有一定差异,因此做到以下差异化建设:第一,在角色及权限方面做到自主配置。第二,在审稿流程方面需要做到整体工作流流程的编辑部自主变动配置。第三,解决了功能模块插件化模式开发问题,从而实现不同编辑部可定制不同的功能需求且不影响其他模块功能和其他编辑部用户的情况下,实现功能的热插拔配置上线,需要的任何功能只需要进行勾选选择后即可使用。

  3.2.2 CMS网站内容实时发布及结合微信公众号管理功能建设

  结合目前互联网信息传播发展趋势,全方位对信息渠道进行把控,在PC端、移动端全面布局,特别在微信公众号端结合H5页面对信息进行展现。系统拥有高度集成的CMS发布系统,一键实时发布最新编辑部信息及最新期刊文章;高度集成微信公众号管理功能,可以对公众号菜单、自动回复、粉丝等进行实时管理,同步可以推送最新消息到公众号与公众分享。

  4  系统的实现

  系统主要功能包含作者投稿、专家审稿、文章采编、统计分析、系统管理、微信公众号管理和文章管理。

  4.1 登录界面

  登录界面如图3所示。



图3  登录界面

  4.2 主界面

  主界面如图4所示。



图4  主界面

  4.3 投稿页面

  投稿界面如图5所示。



图5  投稿界面

  4.4 专家审稿

  专家审稿界面如图6所示。



图6  专家审稿界面

  4.5 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界面如图7所示。



图7  统计分析界面

  4.6 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界面如图8所示。



图8  系统管理界面

  4.7 微信公众号管理

  微信公众号管理界面如图9所示。



图9  微信公众号管理界面

  4.8 文章管理

  文章管理界面如图10所示。



图10  文章管理界面

  5  结语

  在互联网出现前,传统的纸质投稿和Email投稿方式存在诸多不便,投稿往复时间过长、编辑部与专家多方审核交流不便,实时稿件信息及状态难以及时传达到各方,各类纸质文件的传递及保存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导致稿件审核、见刊周期过长,刊物信息无法及时传递给读者,同时历史稿件翻阅,调档困难,无法通过数据分析持续改进编辑部运营流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编辑部的各类线下流程经过梳理后通过各类编程技术逐一搬到线上进行操作,大大提升了各方的工作效率、信息的传达实时性及准确率[8]。

  系统基于南昌工程学院学报,实现了作者在线投稿、专家在线审核、编辑部内部审稿流程流转、期刊文章排版发刊、网站文章CMS发布、微信公众号管理及各维度报表统计等主要功能。系统经过试运行测试表明:系统安全便捷,使用流畅,信息发布实时、准确,完全适配编辑部内部运营流程。本文开发的在线期刊采编统能大大提升了南昌工学院学报编辑部的工作效率,同时为其持续优化日常运营流程打下了坚实基础,能够为其他中小编辑社的在线采编业务提供借鉴案例。

  参考文献

  [1]戴志诚.赵国峰著ASP信息化系统建设案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257.

  [2]奚科芳.期刊稿件投稿与评审管理系统的设计分析[J].无锡南洋学院学报,2008(3):89.

  [3]李书明.基于Web的学报在线投稿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4(4):65-68.

  [4]陈翔.基于B/S的期刊稿件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5(1):37-41.

  [5]隋行芳,薛爱华.全面实行电子稿件管理系统处理稿件的体会[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16(5):77-679.

  [6]樊灿.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科技期刊管理系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l16(6):517-520.

  [7]万庐山.关于网上电子期刊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2,13(2):129-131.

  [8]刘东君.基于.NET的期刊在线投稿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沈阳:东北大学,2014:15.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