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打造畅销书第一步:如何取个好书名?

2020-05-12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周熠(湖南人民出版社)

  俗话说:“看书看皮,读报读题”。由此可见,对于读者来说,一本书封面是否吸引人是多么重要。在封面元素中,书名是重中之重,书名是一本书传播的第一信息源,是图书信息传播的第一出口。一个好的书名能让一本好书“重拳出击”,打入市场;能助力一本书成为畅销书。

  名人名句做书名:注意不是每次都能拿来就用。借用名人名句做书名,一直以来是作者、编辑们惯用的方法。如畅销书作家白落梅的作品《如花美眷,抵不过似水流年》,书名借用《牡丹亭》的名句,稍稍作了修改,原句为“却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还有借用古诗词做书名的,如《烟月不知人事改》等,白落梅选用温软的词句做书名,衬托她温软的文风,恰到好处、相得益彰。

  有时候为改其中的一个词,都要捻断数根须。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畅销书《在深渊里仰望星空》,书名为作品加分不少。概括全书的内容,定了一个副书名:魏晋名士的卑微与骄傲,主书名迟迟难定。最后选定著名诗人王尔德的一句诗:“我们都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但“阴沟里”用作书名,一则不雅,二则格调不高,需要换一个词。换什么好?责编思来想去一时找不到答案。那段时间,他时时处处想着这个事。一次,和朋友在咖啡馆约会,偶尔听到隔壁两人聊天,说“哪怕在深渊里,也要抬头看”,他茅塞顿开,就此确定书名为《在深渊里仰望星空》。如此一改,不仅加强了诗意,格调提高,也契合了年轻读者的心声。

  图书标题网络化:注意读者对象的年龄和爱好。除了借用名人名句,一段时间以来图书标题网络化成为一种潮流。网络写作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社科图书严肃的样子,不少历史畅销书取名开始网络化——取一个网络标题一般的书名,如《你一定爱读的极简中国史》《一看就停不下来的中国史》,在中国史前面加上一个通俗的吸引人的修饰语,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这是因为大众社科类畅销书的消费群体,以青少年和女性为主,此外,35岁以下读者是主力,这类读者受网络的影响比较大,针对这类群体,不少大众类图书都会取一个网络化的标题。大众社科类图书中,心理自助类图书畅销品种比较多,该类图书对书名要求极高,一个好的书名甚至能决定一本书畅销与否,“书名营销”在该类图书中比较普遍。该类图书的书名一般带有指引性,用描述性的词语来阐述一种观念、一种生活态度,如张德芬畅销多年的作品《遇见未知的自己》,时下李尚龙的畅销书《你的努力,要配得上你的野心》《要么出众,要么出局》等。该类图书的书名都直戳期待突破自我的读者的心声,刺激读者引发其阅读冲动。女性心理自助图书的书名一般都表达一种女性渴求的生活态度,如《把生活过成你想要的样子》《愿有素人心,陪你数黄昏》等。

  主题出版类图书:注意社会氛围与社会需求。主题出版类图书不宜用夸张的网络化标题,但是也要跟随社会发展的脚步,求新求变。为主题出版类图书取一个好书名,也是助力该类图书畅销的重要因素。如何为“稳重”的主题出版类图书取一个好名字呢?《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就是最好的案例,是顺势而为,契合社会氛围,对接社会需要的一个好书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愈发重视自身形象建设,在这样的背景下,摒弃死板的陈述式书名,选择了疑问式口语化的书名,既符合时代的要求,又极具传播性,为通俗政治理论图书取名提供了新的视角。

  在10多年的编辑生涯中,我也曾多次为取一个好书名而纠结、苦恼。比如获得鲁迅文学奖和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的图书《乡村国是》。该书的书名纠结在一个“是”上,作者坚持用“国是”,认为契合主题,且书名大气。不少人反对,认为此用法不妥,可能会给书的出版带来负面作用。最终确认用《乡村国是》,图书出版后,众多专家大赞书名取得好,书中所写内容为中国脱贫攻坚战,确实是“国是”,书名衬得上这个时代大主题;另外,“国是”作书名,对于读者来说有一定的陌生感,倒是更具吸引力。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