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名人出书更需“谨言慎行”

2020-05-11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尹琨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图书市场中,名人出书一度成为图书畅销的保证。近日,某男星因在其2014年出版的图书中涉及针对女性的不当言论,让名人出书再次引发社会关注。

  曾经小品台词中的“名人出书,一塌糊涂”,似乎成为对这一现象尽人皆知的负面评价,但其实名人出书也并非“满盘皆输”。近年来,倪萍、白岩松、敬一丹等主持人所著图书深受读者欢迎,青年演员任重与邱美煊共同创作的网络文学作品《宛平城下》,不久前还获得2019“中国好书”的荣誉。

  纵观名人出书的成功案例,不难看出作者首先要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和底蕴,他们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行业,精于思考感悟,拥有独到见解,本身具备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出书自然受到读者追捧。反观那些“枪手”代笔,空洞乏味的名人图书,哪怕作者红极一时,最终也如昙花一现,禁不起市场考验。

  笔者认为,图书是有思想性、文化性,可以流传的精神产品,出书需要门槛。名人出书要爱惜羽毛,善用、慎用、不能滥用名人效应。既然要出书,就要注意社会影响,对自己的言论负责,切实担负起传播正能量,引领社会思想的责任。

  名人图书能够热销,离不开民众的“追星”心态。但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让名人借助网络平台就能随时公开发表观点,与粉丝互动,降低了自身的神秘度,也在客观上为“名人出书热”降了温。更为重要的是,如今随着读者阅读欣赏水平的提高,那些想出书的名人必须真正具备能揽瓷器活的“金刚钻”。

  这也给出版单位提了个醒,如果名人出的书可读性不强,甚至出现价值导向错误,即使“粉丝滤镜”再厚,读者也不会轻易买账。对于出版单位来说,切忌一味追名逐利,为求经济效益盲目为名人出书。在出书之前,应对名人本身有所了解,对选题的合理性与必要性进行充分论证。出书过程中,切实履行好对文稿编辑加工的职责,一方面对内容加强把关,另一方面要引导作者创作带有真情实感,对读者有所裨益的高品质内容。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