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出版输出是日本文化输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契合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从日本立国政策的背景出发,梳理了日本出版业输出中日本政府的角色。日本政府在法律保障、政策导向、资金支持、信息提供等方面都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其运作模式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为我国出版"走出去"的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出版输出;走出去;文化输出;政府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各方面取得巨大的发展成就,进入了现代化建设的更高发展阶段。与此同时,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面临的困难和矛盾也更加复杂。在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日益凸显的现在,加强和深化与世界的交流成为我国的主要任务之一。如何将中国理念、中国价值观传播到海外,讲好中国故事,推进知识分享、文化交流,是出版业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日本的出版输出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启示。
一、日本立国政策和出版输出
近代以后日本经历了“军事立国”“经济立国”“文化立国”的国策转变。明治维新之后,日本走上了军事立国的道路,二战的惨败让日本认识到此路不通,从而转向经济立国之道。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期,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日本的出版业也迅猛发展,二战后不久日本出版企业就开始积极参加国际书展和进行国际考察,主要是引进“洋书”。:1961-1975年的图书和杂志销售额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8.9%。与此同时,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一味追求经济发展的日本被国际社会贴上“经济动物”的标签,严重影响了国际形象。日本政府和有识之士认识到必须强调日本文化的独特性和审美性,塑造出新的日本形象,让国际社会了解日本,实现国际认同,从而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70年代中期,为了改善日本形象,扩大日本文化的海外影响,日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通过免费提供版权、出版资助等形式来激励日本出版物的海外出版。
1979年1月25日时任首相大平正芳在施政方针演说中提出,日本已经到了以经济为中心转向以文化为中心的时代,要重视文化,在文化领域积极推进国际化。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后,和平和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文化软实力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时日本泡沫经济崩溃,经济陷入低迷。1995年,以日本文化政策推进会的《新文化立国一关于振兴文化的几个重要策略》报告发表为标志,日本政府开始全面振兴文化产业,大力发挥文化产业中文化传播的作用,积极向国际社会传播日本文化。与此同时,日本的出版业在90年代中期达到顶峰,随即由盛转衰,进入长达二十多年的负增长期。出版企业纷纷转向海外开拓市场,漫画出版业为日本出版产业打开了海外市场的缺口,助推文化输出。
2000年以来,日本的原版图书和杂志的出口额相比鼎盛时期有所下降,但都维持在110亿日元左右,占日本图书和杂志销售总额的比例略有上升。据《出版指标年报(2019)》[1]统计,2018年日语原版图书和杂志出口总额约为107亿日元,出口国家主要集中在亚洲,这主要得益于亚洲庞大的日语学习者人数。另据统计,2011年日本以动画、游戏、漫画为中心的内容产业的海外市场规模为8653亿日元,2017年达到1.7兆日元,2020年将达到2兆日元。这些饱含日本文化要素的产业为日本打开了国际市场,是文化输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业也借此东风大力向国际市场挺进。
日本上下一心,不遗余力地用文化向世界推销、包装自己,成功地制造出了大批“日本粉丝”,使日本获得了良好的国际形象。英国BBC进行的舆论调查中,2009-2014年日本一直处于“给世界好印象的国家”排行榜的前五位。这说明其文化立国战略经历30年的坚定推行取得了巨大成功。出版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核心领域,对外输出一直是日本文化输出的重要部分。漫画、时尚杂志、文学作品等出版物被介绍到海外,受到热烈欢迎。特别是漫画,甚至已经成为风靡世界的流行文化,成为日本的外交工具。出版输出契合了日本的文化输出战略和经济战略。日本政府在法律保障、政策导向、资金支持、信息提供等方面都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其运作模式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二、日本出版输出的法律保障政策
出版要“走出去”必须先完善内部市场,保护内容原创的热情和积极性。日本是世界上知识产权保护最严格的国家之一,建立了一套完备的包括著作权在内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与出版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著作权法》《著作权与邻接权管理法》《内容创造、保护及利用促进法》《知识产权基本法》《文化艺术振兴基本法》等,目的是严厉打击各种盗版行为,充分保护文化创意和著作人的权益,使文化产业得到更健康的发展。在立法之外,日本相关政府部门,如知识产权战略推进事务局、法务省、经济产业省、文化厅等开设相关的咨询窗口,为进军海外的企业提供专门的法律咨询。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电脑和手机等数字技术的发展改变了阅读方式。与此同时,数字化盗版现象也越发严重。2018年4月,日本政府要求采取紧急措施,以阻止盗版漫画网站,其中日本漫画网站“漫画村”等三家网站被点名。这些对抗盗版的措施同时也被认为是妨害了公民的自由上网权,侵害了受宪法保护的“通信秘密”权利。针对这种情况,修订著作权法的呼声越来越高,力求从法律层面对盗版网站进行限制。2018年5月,日本内阁会议通过了《著作权法》的修正案,加强互联网时代的知识产权保护。新著作权法虽然放宽了某些著作权使用的限制以迎接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但是仍维持对恶性侵权行为的惩罚力度,网站不宜接登载盗版作品而是给出盗版链接,网民通过这些链接观看盗版作品,甚至是截屏保存,都将被视为侵犯著作权,构成违法,面临严厉的惩罚。此外,针对非法资源上传行为,日本警视厅自2010年起开始使用P2P观测系统,可以监测到资源上传者,实施逮捕。
为了完备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日本早早加入了各类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的国际公约。于1899年加入了《伯尔尼公约》,1956年加入了《世界版权公约》,1996年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WIPO版权条约》),解决互联网络环境下版权保护问题。此外,日本作为WTO成员国也加入了其主要协议之一《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这些国际公约和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组织促使世界各国为保护知识产权进行合作,促进技术和知识的国际交流,改善版权贸易的全球化发展环境,为日本的出版输出创造了有利的法律保障。同时,近年来《自由贸易协定》(FTA)和《经济伙伴协定》(EPA)之类的两国或多国之间的通商协议也促使著作权法的国际合作。这些协议里面设定了有关保护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的条款,这里面也涉及了著作权的保护。截至2019年3月,日本和21个国家地区之间签署了EPA/FTA协定,为日本企业的海外发展提供安定的法律保障,改善了日本的海外出版环境。
日本在国内积极立法的同时加入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在知识产权保护、打击盗版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为保护和提高民族创新能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树立了日本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形象,加强了日本的国际公信力,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信任,对提升日本形象具有重要意义。表1中列出了日本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所设置的主要法律保障。
表1 知识产权保护的主要法律保障
法律 | 名称备注 | |
国内法 | 《著作权法》 | 1970年颁布,2018年最新修订 |
《著作权与邻接权管理法》 | 2000年颁布 | |
《内容创造、保护及利用促进法》 | 2004年颁布 | |
《知识产权基本法》 | 2002年颁布 | |
《文化艺术振兴基本法》 | 2001年颁布 | |
国际法 | 《伯尔尼公约》 | 1899年加人 |
《世界版权公约》 | 1956年加人 | |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WCT) | 1996年加人 | |
《贸易知识产权协定》(TRIPS) | 1995年加人 | |
《自由贸易协定》(FTA) | 截至2019年3月,日本和21个国家地区之间签署了EPA/FTA协定 | |
《经济伙伴协定》(EPA) |
三、日本出版输出的文化引导政策
如前文所述,日本的出版输出和文化立国政策有着很大的联系。具体来说,1996年日本政府制定《特殊21计划》,旨在扶持文化艺术产业,其中“推动国际艺术交流”为其中重要的一项事业。2000年和2001年国会先后批准通过了《信息技术基本法》和《文化艺术振兴基本法》,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法律保护,也表明了日本政府将文化产业当成经济战略发展的决心和举措。此后日本内阁几次制定《关于文化艺术振兴的基本方针》,提出文化输出的战略意义和相关举措,表明政府对文化输出活动的重视和支持。2007年至2009年,日本文化厅先后7次召开文化传播战略座谈会,组组织专家商讨具体措施,并于2009年3月发布T《加强对日本文化的理解和关注的文化传播措施》报告,指出文化输出的战略意义在于”通过将我国独特的传统文化广泛传播到世界,能够加深世界对我国的理解,确立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2010年以后,日本对外宣传和国家形象塑造的重点放在了“酷日本”(cool Japan)上,制定了“酷日本战略”,主要通过扶植动漫产业、时尚业、出版业、传统艺术等将日本的商品和服务推向海外,以增强软实力。其中,动漫产业是国家重要支柱产业,不仅为日本获得了可观的商业利益,同时在传播日本文化,塑造日本国家形象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这说明日本从“文化立国”转向“文化输出”大国。2010年经产省设置“酷日本海外战略室”,研究如何将日本文化推向海外,增强日本的文化传播能力。2015年发出“酷日本战略官民协作倡议”,鼓励更多的企业和民间团体加入,通过文化产业进军海外市场来弥补国内经济的不景气。进入令和时代,日本政府进一步深化“酷日本战略”,设置“酷日本战略推进会议”,推进《酷日本战略推进法案》立法。其推进体制如图1所示,在内阁府的总领下,外务省、经济产业省、文化厅、农林水产省、观光厅等各个政府部门通力合作,和各地方自治体一起推进各企业的“酷日本”事业进程,深化“酷日本”内容,积极向海外挺进,在国际市场上塑造日本形象。

图1 日本"酷日本战略”推进体制
“文化立国”的基本国策为日本文化的海外传播打下了坚实基础,“酷日本”战略中的海外推介向世界展示了日本的文化魅力和国家形象。尤其在传播手段和方式多样化的现在,“酷日本”形象被更多地理解和接纳,产生巨大的国际影响,日本被打造成一个现代、时尚、开放、精致的国度。随着外国人对日本理解的加深,深入了解日本情况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漫画带给外国人了解日本的契机,要深入了解日本,文学、文化、历史、社会、政治等方面的知识必不可少,这给日本的出版输出指引了一些方向。
四、日本出版输出的资金支持政策
近年来,日本政府在积极致力于包含出版业在内的文化产业的海外输出时给予了大力的资金支持。根据娄孝钦[3](2011)对日本图书出版输出资助基金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其资金来源和用途都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主要用于图书的翻译和出版、国际商务洽谈会和国际书展的举办与参与、国际化人才培养、中小企业支援、国际合作等方面。既有出版专项基金,也有综合资助基金,既有政府出资,也有企业资助和非政府公益基金资助。从表2中我们也能看出,日本实施“酷日本”战略以来,更明确地资助有利于宣传日本魅力的项目,并且将重点向数字化产业倾斜。
表2 日本出版输出相关的政府资金支持项目
项目 | 设立时间 | 设立机构 | 资助内容 |
翻译出版补助金 | 2006年 | 国际交流基金 | 图书翻译、国际书展、图书捐赠 |
研究成果公开促进费(科研费) | 2008年 | 日本学术振兴会 | 学术图书的出版和日语学术图书外译的翻译和审校 |
现代日本文学翻译和普及事业(JPLL) | 2002年 | 文化厅 | 现代日本文学作品外译和发行,捐赠,翻译大赛 |
日本魅力传播相关的书籍翻译出版事业 | 2014年 | 内阁府 | 日本非虚构作品的英译和出版发行以及捐赠 |
酷日本机构基金 | 2013年 | 酷日本机构 | 文化产业的对外输出 |
促进内容产业全球化需求创出补助金(J-LOD) | 2013年 | 经济产业省 | 内容产业的全球化和数字化 |
内容产业海外展开支援事业(J-LOP) | 2013年 | 经济产业省 | 国际展览会出展补助、翻译、字幕制作 |
海外知识产权诉讼费保险制度 | 2019年 | 专利厅 | 补助中小企业在进军海外时遇到的知识产权诉讼费用 |
国际交流基金和日本学术振兴会都是独立于国家行政机构的独立行政法人,受政府拨款,不从属于政府机关。国际交流基金发行面向海外出版社和翻译者介绍日本书籍的季刊《Japanese Book News》,让海外及时了解日本图书出版情况。该基金还专门设置资助金,用来资助将日本文化介绍到海外的人文社科和艺术学科的日文书籍的翻译、外语图书的出版,也资助出版商参加海外大型国际书展。日本学术振兴会科研费里有“研究成果公开促进费”一项,可用于学术图书的出版和日语学术图书外译的翻译费和审校费的支出。
文化厅于2002年开始推行“现代日本文学翻译和普及事业”(JPLL),用于资助现代日本文学作品的英语、法语、德语、俄语版的外译和出版。截至2012年共翻译出版了119部作品。此外,2010年开始至今,该基金举办了4次JPLL翻译大赛,用于鼓励和培养相关的翻译人才。同时邀请世界各国的翻译家和日本文学研究者、作家、海外出版社举行研讨会,积极推进日本文学的海外推广和宣传。内阁府于2014年设置了“日本魅力传播相关的书籍翻译出版事业”项目,资助日本文化、政治、外交政策以及哲学、社会研究和科学技术等领域的书籍的英译和出版发行,所发行的书籍将免费赠送给国内外1000余所公共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也有进入市场,同时,配套开设“JAPAN LIBRARY”网站https//japanlibrary.jpic.or.jp/)专门用英语介绍这些图书,目前已经出版了54种图书,其内容简介在网站上均能査询。如图2所示,这些图书包装精美,富有设计感,为日本文化的海外传播作出了贡献。

图2 “JAPAN LIBRARY”网站对译本的介绍
2013年11月日本成立了官民共建的基金“酷日本机构”,根据政府制定的投资指南,积极向文化产业的相关企业和机构进行投资。迄今为止已经投资了41个项目,总金额达到947亿日元,其中媒体和内容产业相关的有15个项目,共计501亿日元。此外,经济产业省设立了J-LOD补助金项目,2013年到2018年投入了约342亿日元的补助金,用来资助内容产业的全球化和数字化。另设立J-LOP补助金项目,2013年至2015年间投入了155亿日元,用于国际展览会出展、翻译、字幕制作等的资助,支持内容产业的海外发展。此外,为帮助日本中小企业在进军海外时可能会遇到的知识产权诉讼费用问题,专利厅联合保险公司设立了海外知识产权诉讼费保险制度,补助参保费鼓励企业参保。这些投入为日本的文化产业的海外发展和壮大提供了资金支持,培养了大批人才,实现日本文化国际传播的初衷。
五、日本出版输出的信息服务政策
日本出版输出离不开完善的信息咨询系统。日本政府积极为有志于海外市场的企业提供实时、快速、完善的海外市场信息。这些信息来源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政府部门亲自调查研究发布的报告。各省厅下设各种审议会、研究会、恳谈会等,为包括文化输出在内的政策制定出谋划策。例如,文化厅主页上有各类统计、白皮书、出版物的介绍,主要有关文化的舆论调查、行政调查研究报告、国际传播的实时调查、各国的文化政策调查、各国生活文化相关调查、海外案例调查、各国盗版对策调查等等。隶属内阁的知识产权战略本部定期发布知识产权推进计划,为出版输出提供各类信息支持和宏观指导,让相关企业及时了解海外出版市场的信息,调整战略。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报告中有很多实际案例,除了成功的案例,还有失败的案例,从正反方面为相关企业提供了借鉴。
另一个是政府委托研究机构完成的。日本有很多政策研究的智库,这些研究机构观察各国的经济政治政策、现状、动向等,作成研究报告,发布在网站上,供相关人员参考。例如,2011年三菱UFJ调查和咨询机构受文化厅委托,对如何促进出版物的海外流通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发布了详细的调查报告《关于促进日本的内容产业的海外进展的基础调查》,对内容产业的海外输出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指出了发展方向。在日本,类似的报告很多,内容翔实、丰富,相关提议切实可行,不仅为内容产业的相关企业提供了对外输出策略,也为政府今后的政策制定提供了参考。
六、日本的出版输出对我国的启示
出版业有文化维度和产业维度的两个目标,其中文化维度的目标在文化对外输出中更为显著。正如胡文涛、林坚[4]在研究日本文化产业时所指,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一方面满足本国人们现代精神消费需要,另一方面大力出口文化产品,让国际社会在消费这些产品的同时,感知附着在这些产品中的日本文化符号、社会价值和心灵空间,从而建构一个“文化日本”的认知、观念和形象。日本的出版输出为传播日本文化,建构“文化日本”形象作出了巨大贡献。
第一,由政府从战略高度上统一规划扶持出版业的发展。日本的文化立国战略为出版输出提供了条件。进入新世纪后,“酷日本”相关的文化输出成为国家战略重点。为此,日本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文化传播相关的政策。这些政策和措施横跨经济、文化、外交等多个领域。通过多领域合作,共同为日本的文化输出、国家形象塑造出谋划策。反映在出版层面就是利用政策引导、资金支持、法律保障、人才培养等各项措施确保出版输出高质量高效率进行。在政府的统一规划下,从各个方面有侧重地对出版进行引导和支持,使以漫画为中心的日本出版业花开海内外。
第二,打击盗版,创造知识产权保护的良好环境,提高国际公信力。日本通过顺应时代需求不断修订和完善著作权相关的法律法规,积极加入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利用反盗版技术大力打击盗版,为出版企业的海外进军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为出版输出打造了一个公平公正的法律保障体系。我国应借鉴日本经验,顺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及时修订相关法律法规,使之与国际接轨。在加强版权保护意识宣传教育的同时,充分应用技术保护措施,增强执法力度,打击盗版,改善国家形象,树立诚实可信、尊重知识和创新的国家形象,增强文化软实力。
第三,重点突破,层层推进。日本以漫画为突破口打开了国际市场,也让世界了解日本,吸引他们更深入了解日本,为日本的出版输出带来了巨大的消费者群。我国文化源远流长,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提供着无限的创作源泉,并且具有走向国际社会的潜力。如果由政府统一规划、出版企业积极配合,充分调查和了解国际社会的审美倾向,选择重点扶持对象和突破口,在创新和包装上下足功夫,以中国特色文化艺术为出版要素,充分考虑如何利用中国元素和现代创意,将传统出版向各创新领域拓展,不仅能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出版风格。
最后,打造系统介绍出版输出成果的平台。我国在出版“走出去”方面做了很多努力,设立了诸如“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等专项政策来积极推进出版物版权“走出去”,到2015年共资助了2929种图书的海外翻译出版。遗憾的是,我们似乎没有对这些成果进行整理和系统详细的介绍。日本的“JAPAN LIBRARY”网站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该网站将作品用精美的图片和简洁的英语进行介绍,引起海外读者的兴趣。如果政府能够主导并提供相关资料,委托相关机构将输出成果进行多语言介绍,相信能增加相关作品的人气,提升出版物的国际影响力。
我们应该意识到,日本的出版输出始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政府一直坚持文化的对外传播,经历了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几经起伏,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进入21世纪,我们开始重视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重视出版“走出去”,可以说起步较晚。这就需要我们不急不躁,不能一拥而上,应该充分调查国际市场,实行低调可行的文化战略,实现“走出去”的文化目的和产业目的。
参考文献:
[1]出版科学研究所.出版指标年报2019[M].东京:全国出版协会出版科学研究所,2019337.
[2]根据日本内阁知识产权战略推进事务局于2019年4月22日发布的"新酷日本战略”翻译整理而成。
[3]娄孝钦.日本图书出版走出去资助基金分析[J].出版发行研究.2011(4).
[4]胡文涛,林坚.简论日本文化产业餡缘起与发展特征——种文化民族主义餡分析视角[J].日本学刊,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