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历史研究》的办刊思想、理念与风格2015-03-1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张云华
本网讯(记者 张云华)为贯彻落实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党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历史研究》编委会主任高翔研究员关于进一步办好《历史研究》、引领当代中国史学发展的有关指示精神,3月6日,《历史研究》编辑部系列培训讲座开讲。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历史研究》主编李红岩研究员以“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逻辑体系——兼谈《历史研究》的办刊思想、理念与风格”为题,与史学部的编辑们进行了交流。他总结和分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及其逻辑体系,提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至少在五个方面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李红岩认为,“社会性质”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话语之源,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体系的话语之源。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与史学思想,是从研究社会性质开始展开其实际的历史行程与逻辑行程的,表现为“历史”与“逻辑”的高度统一。社会性质既构成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现实环境,也是其所面对的首要现实问题,既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既是对社会现实进行考察而得出的结论,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社会性质是170多年来中国的根本问题、核心问题,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根本问题、核心问题。 他提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家在对中国历史的研究过程中形成了三个方面的基本共识。一是中国古代历史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发展史所阐明的基本规律;二是中国历史的特殊性,是在人类共同文明历史统一规律性之下的特殊性;三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前身,是封建社会。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的特点表现为“一偏重四坚持”,即:偏重于历史思想,坚持建构中国历史体系,坚持史论结合,坚持普遍性、统一性与特殊性、多样性的统一,坚持描述现象与揭示本质的统一。 他强调说,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至少在五个方面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第一,实现了唯物史观与中国历史的结合,这是我国史学乃至文化发展史上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第二,第一次让中国历史超越纷繁复杂的杂乱状态,具有了逻辑秩序,显示出了内在的规律性。第三,前所未有地探讨、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史学理论命题,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人的历史认识、深化了人们的历史思想。第四,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作出了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理论贡献,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巨大理论贡献,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形成作出了历史贡献。第五,为中国史学引入了一批科学的思想方法与研究方法。 李红岩结合《历史研究》的办刊实践,认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办好刊物,需要综合创新,高度重视学科基础理论、跨学科以及前沿性问题的研究,成为集思想家、学问家和社会活动家于一身的著名编辑家。 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史学部主任、《历史研究》常务副主编周群副编审主持。《历史研究》编辑部全体编辑参加并聆听了讲座。在讨论中,有编辑提出,怎样在新的形势下拓展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原有命题,从“要素研究”入手,不失为一个有效的切入点。有编辑提出,《历史研究》怎样综合创新,做到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很需要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深厚资源中去寻找灵感和启发。 据悉,《历史研究》编辑部将长期邀请知名学者与编辑部的编辑们进行交流,以期站在历史与时代的制高点上,更好地引领当代中国史学发展。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