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猫的兽医》 生活中的普通烦恼

2020-05-08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常立
  第一次见到慈琪,是数年前在一次儿童文学作家的交流会上。她发言时轻描淡写地谈到了一个问题——儿童在当下生活中真实的苦难大多是什么样子的?她给出的答案是:多是“无事之事”的苦恼。

  这可不是在说儿童生活中没有真实的苦难,而是在说,儿童的真实生活中,苦难大多不易觉察,即使被觉察,也不易被说清;即使被说清,也不易被倾听;即使被倾听,也不易被听见;即使被听见,也不易被听懂、留心、在意,更不易被解决。因此,大多数真实的孩子,在真实的生活中,面对真实的苦难,或者可以用更轻柔一点的词语——苦恼,就这么懵懵懂懂地、无人知晓地长大了。儿童的苦恼并没有被解决,而是被成人的苦恼覆盖、取代、驱散了。这些轻微的“无事之事”,恰恰构成了活力四射的儿童生活中的重重阻碍。

  那次会议之后,我就一直期待看到关于“无事之事”的当代原创儿童小说。这次看到了慈琪的《猫的兽医》,它虽然没有书写儿童,但是书写了猫的生活中苦恼的模样,可以看作是一本关于“无事之事”的猫小说。

  之所以如此别具一格,我想正是因为《猫的兽医》所要讲述的是,普通的猫在普通生活中的普通苦恼。比如钻栏杆时身子被夹住,扮木偶时腿脚被缠住,无家可归时饥一顿饱一顿,有了家以后时不时被丢到院子里驱虫,想吃云雀时隔着笼子,想吃鱼时浑身结满白霜,好不容易有了个主人却比较穷,好不容易住习惯了却来了一只新宠物……没错,猫的生活其实和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差不多,我们都生活在愿望与现实的大大小小的落差之中。真实的苦难并非来自任何别的地方,而仅仅来自我们日常的生活;真实的抗争并不需要我们去拯救世界,而仅仅需要我们把自己从对生活的失望中拯救出来。

  为了拯救自己,猫给自己(还有侄子小黑)挑选了一个主人——猫的兽医。兽医在猫到来之前,过着一个人的独居生活。猫的到来,并没有给兽医带来巨大的宝藏。小小的改变,迅速的适应,这就是兽医的生活,也是我们每个普通人迎接猫的到来之后的生活。兽医知道,我们也知道,有一种快乐,只有那和猫共处过的人才能享有,有一种情感,只有那和猫分享过的人才能感受——“我真是自找麻烦!”但是却心甘情愿。从被迫承受的麻烦到自找麻烦,就此而言,兽医也把自己从生活的无意义中拯救了出来。

  在书中遇到各种麻烦的不只是猫与兽医,还有笼子里的云雀、马戏团的海狮、穿裙子的大狗——有哪只狗会真正喜欢穿裙子吗?把它们罗列在一起,似乎暗示着这本书中将要上演一出动物大逃亡,将要演奏一曲自由的乐章。然而并非如此,云雀的确思念家乡,海狮的确受困于驯兽表演,大狗的确不喜欢穿裙子,就像猫的确不乐意被驱虫,它们的麻烦都没有被彻底解决,它们的心愿都没有被彻底实现。但是随着它们的努力,生活还是变得比之前更容易忍受了一点,随着它们互相联系、彼此照顾,生活还是变得比之前更美好了一些。我们人类的生活不也是如此吗?

  (《猫的兽医》 慈琪 著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9年12月出版)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