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卉 百年中国植物科学画》是一本沉甸甸的书。说它沉,不仅是页码多,而且它承载着近100年来中国几代植物科学画工作者的毕生心血和奉献。
《中国植物志》的编纂工程,促使中国在极短的时间里,培养出一大批植物科学画画师,我也是其中一员。虽然植物科学画必须以植物分类学知识作为支撑,但是它和别的绘画艺术门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是具有个性的,不同的绘者描绘同一个绘画对象,一定会因为每个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不同而不同。越具有个人特点,就越具有价值,也越值得赞赏。已故的冯澄如、张荣厚、刘春荣、冯钟元、蒋杏墙、韦光周等老一辈植物科学画画家,他们对植物形态的精准把握和线描技法的独到功力,开创了带有中国特色的黑白插图的一代先河。随之而起的邓盈丰、余汉平、黄少容、吴彰桦、冀朝祯、史渭清、陈荣道、肖溶、李锡畴、吴锡麟、陈月明、仲世奇、王颖等一大批中坚之才,继承和发扬了老一辈的严谨作风,又逐步形成了鲜明的个性特点。老一辈画家们还留下了很多精美的彩图,他们把西方经典绘画的技法与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相结合,走出了自己的路。尤其是冯晋庸先生的《红皮糙果茶》和《浙江红山茶》,形象生动,色彩柔和,叶片和花瓣质感强烈,显示出高深的造诣。岁月流逝,泛黄的纸张掩盖不住昔日的光彩,老一辈风华依旧。
2017年,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在中国举办。主办方想到了这些老一辈植物科学画画师为中国植物学所做的贡献,会议期间举办了国际植物艺术画画展,并由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画集《芳华修远》。令人喜出望外的是,展览和画集获得了观众和读者的欢迎和好评。一个专业之外鲜为人知的小画种,成了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现在,植物科学画的黄金时代结束了,更具大众普及性的博物画时代到来了。博物绘画不仅可以描绘物种形态,还可以描绘生境,表现物种之间的关系、特定生态群落的结构。它是一个非常具有大众品格的画种,贴近自然,反映自然,既有审美的属性,又具有鉴别的功能。更可喜的是,大批的爱好者和美术工作者加入到博物绘画行列中来,其中不乏在校的中小学生,他们从小就开始懂得亲近自然,关爱生命,观察、记录和描绘,为植物画的普及、提高和发展开创了空前广阔的前景。他们正在成为植物绘画的主力军。
《嘉卉 百年中国植物科学画》在《芳华修远》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和充实。编委会成员辗转各地、多方征集,汇集到更多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还有更多新生代的新作品,蕴含着清新的气息,堪称反映中国植物绘画历史和现状的集大成之作。该书由多位知名植物学者撰写文字并进行点评,图的顺序按最新的植物系统排列。相信此书的出版定能获得更多读者的关注和认同,将会把已经形成的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植物绘画热潮,推向一个更理性、更持久的新高度。
(《嘉卉 百年中国植物科学画》 张寿洲 马平 主编 刘启新 杨建昆 副主编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年10月出版 注:序言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