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英文医学期刊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策略探析

2020-05-07 来源:《科技与出版》
  【作 者】张敏、陈璐、熊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期刊社《精准临床医学》编辑部

  【摘 要】本文针对2019年底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首先介绍了在全球的紧急事件中英文论文发挥的重要作用;其次介绍了四川大学主办的英文刊《Precision Clinical Medicine》(《精准临床医学》)编辑部在疫情发生以后采用的快速组稿、审稿和发表的模式,以及后续对所发论文的宣传;最后文章总结了此次事件中编辑的一些心得体会。

  【关键词】新冠肺炎;英文医学期刊;组稿发表模式;宣传模式

  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汉市出现多例新冠肺炎患者,随后,感染人数越来越多,全国各地陆续报告了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至2020年1月下旬,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均有病例确诊,国内爆发了新冠肺炎感染疫情。截至2020年2月12日24时,全国累计报告确诊的新冠肺炎病例人数已达到59804人[1]。对于突发的疫情,四川大学主办的英文刊《Precision Clinical Medicine》(《精准临床医学》)编辑部敏锐地意识到本次公共事件的严重性并迅速反应,及时组织来自临床实践及疾病防控的相关稿件,并确保稿件高质量快速出版,以及广泛宣传,使国内外可以尽快了解国内关于新冠肺炎防治的新进展和新举措。

  1 应对紧急公共事件,英文论文发表的重要性

  英文论文的发表在全球紧急公共事件中都发挥过重要的作用。2003年,中国、新加坡等国家爆发了SARS病毒感染肺炎紧急公共事件,根据Web of Science数据检索结果,2003年共发表912篇SARS相关论文,内容涉及病例的确诊隔离治疗、病毒的基因分析、病毒分离以及宿主确认等。2009年,全球爆发了H1N1禽流感,Web of Science收录的期刊共发表了1088篇相关论文。从上述两次病毒感染事件可以看出,随着全球化发展,世界各地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尤其是传染性强、传染途径简单(例如通过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等)的病毒感染疾病比较容易造成全球性传播感染,因此需要世界各地的医疗科研机构迅速团结起来应对这类事件。这种时候,人们需要及时了解世界各地病例成功治愈的经验、传染性疾病防控的管理措施、病毒传染途径研究的最新报告、治疗药物的研发进展等信息,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的各类论文应该说是获取这些信息最有效、可靠的途径之一。其中,由于英语的“世界语言”性质,英文论文的发表对于全球经验的交流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

  2 把握学术资源,为快速高质量组稿取得先机

  《精准临床医学》编辑部所属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四川是人口大省,输出大量务工人员,此次新冠肺炎的爆发时间正值外出务工人员春节返乡的高峰期,因此,华西医院肩负着四川省新冠肺炎防控“守门人”的重任。同时,华西医院作为全国排名第二、科研影响力连续九年位居榜首的综合医院,对于武汉等重疫区给予人员技术等方面的援助也义不容辞。针对此次新冠肺炎,华西医院第一时间组织医院感染管理部、重症医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感染性疾病中心、实验医学科、急诊科、门诊部、护理部、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多学科多中心出台了一系列防控政策,并形成了院内防控的紧急推荐[2]。

  《精准临床医学》编辑部也迅速意识到,关于新冠肺炎的诊治及防控涉及多学科的联合,应针对涉及的各个学科开展组稿工作,将华西医院先进的防控管理等经验尽快发表出来,希望能给此次疫情的防控及时贡献一份力量。通过与主编和相关科室的紧急联系,编辑部得到了大力支持,于2020年1月25日收到了第一篇新冠肺炎相关稿件,作者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为民教授和应斌武教授[3],文章总结了华西医院2016年5月至2019年6月人类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年龄及季节的变化规律,揭示了冬季和春季是人类冠状病毒感染的高发期,与2019新冠肺炎爆发的时间段相吻合。文章进一步根据华西医院以往诊治冠状病毒感染的经验并结合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诊治的特殊性,提出了针对2019新冠肺炎的精准医疗模式。该文目前已经在线优先发表并作了相关的宣传。

  疫情的愈发严重也引起了大面积的人群心理恐慌,《精准临床医学》编辑部意识到在此次紧急事件中,相关心理疏导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尤其对于患者和处于治疗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们。编辑部邀请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的专家撰写了一篇以心理危机干预响应为主题的观点文章[4]。文章介绍了在疫情发生时,华西医院心理中心迅速依托华医通App、热线电话与网站等渠道,组织医院各级医师(包括退休教师)、全省多个心理协会的专家与社会心理服务志愿者,开发了技术指南、问题返回与总结督导的综合机制,希望以此影响更多医院和心理卫生服务机构参与到这场全国性的心理危机干预中来。文章还强调了在疫情结束后,对于患者和一线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干预和疏导也同样重要。

  对新冠肺炎的早期精准检测对于后续的治疗和疫情的控制非常关键,最主要的两个检测手段是肺部CT和核酸检测,但是在病毒感染早期核酸检测存在一定的漏诊率,因此肺部CT对于新冠肺炎的早期检测至关重要。《精准临床医学》编辑部针对这一方向,成功约稿一篇关于新冠肺炎高分辨率CT影像学特征的临床实践论文[5]。文章总结了在华西医院确诊的6例新冠肺炎患者在确诊时和治疗期间的CT影像特征及变化,并分析了不同病情轻重程度相应的CT影像特征。在疫情初期对疾病指针了解不足的情况下,这样的CT影像总结对于后期诊断和治疗起到了很好的参考作用,也会为全国乃至国际上针对新冠肺炎检测提供宝贵经验。

  3 应对紧急公共事件,快速审稿并出版

  在应对新冠肺炎紧急事件中,为保证文章高质量快速出版,编辑部主要采用了以下模式:①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与作者保持紧密的联系,共同讨论确定论文主题和写作框架。考虑到作者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初稿,编辑部尽可能为作者提供帮助,如查找相关的文献供作者参考等。②编辑部会在作者投稿的当天完成初审,尽可能提出对于文章修改的具体意见和建议。这样积极认真的态度给作者做出榜样,有助于调动作者的积极性,使作者尽快返回修改的稿件。同时也以编辑的专业眼光帮助作者发现论文写作和发表相关的细节问题,例如图表的正确呈现与运用,高效率提高论文水平。③为了保证快速审稿,编辑部根据被邀稿件的主题提前联系审稿人,与之沟通确定审稿返回的时间节点,派审后随时追踪稿件的审稿状态,保证第一时间处理稿件。④在稿件录用以后,采用快速出版模式(fast-track advanced article model),协助作者以最快速度签署开放获取版权协议,保证在48小时之内将稿件发布在期刊的网站上。本次出版的第一篇与疫情相关的文章从收稿到全文在线发表仅用了9天。后续其他主题论文也采用同样的审稿出版流程,保证了快速且高质量出版。

  4 应对紧急公共事件,加大发表文章在国内外的宣传力度

  针对新冠肺炎邀约的稿件对疫情防控具有指导意义,应在第一时间扩大宣传,使国内外的读者可以尽快了解文章内容。编辑部对于新冠肺炎相关文章的宣传采用了以下模式:①文章全文上线以后,在《精准临床医学》的微信公众号以及华西期刊社的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的主要内容介绍,并通过编委群、青年编委群、华西校友群等渠道在临床医生和医学研究人员中广泛转发。本刊的青年编委均为华西医院各科室的青年骨干,这为文章的广泛转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第一篇疫情防治相关文章于2020年2月4日在微信公众号发布以后,点击量已经达到了2400多次,反响良好。②英文文章全文上线以后,在Twitter、Facebook等国际主流社交媒体上发布文章的介绍和链接,加大国际宣传力度。③充分利用合作的国际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的学术资源,在其微信公众号转发论文介绍。牛津大学出版社也将所有医学期刊发表的相关论文集结形成“冠状病毒相关学术内容免费阅读”在线资源,利用其国内外影响力进行宣传。④《精准临床医学》与国际宣传期刊文章的公司TrendMD合作,第一时间将文章的链接推送至国际著名的医学期刊主页,如JAMA、BMJ等,扩大文章的国际曝光度和显示度。

  5 结语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精准临床医学》充分利用了医学学术期刊的优势和特点,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为今后学术期刊在应对此类突发公共事件提供一点经验:英文医学期刊编辑要有学术的敏感性以及出版的使命感,将国内针对疫情的临床研究尽快在全世界发布,争取话语权,也为国内疫情防控做出相应的贡献;组稿要有针对性,把握文章的内容和方向,针对疫情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快速反应,组织最受关注的主题稿件,在本次组稿及出版的过程中,编辑的快速执行和对作者的建议和帮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所出版论文的宣传要结合国内外的一切资源,及时把握宣传机会。

  参考文献

  [1]截至2月12日24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EB/OL]. [2020-02-13]. .

  [2]李舍予,黄文治,廖雪莲,等.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医院内防控的华西紧急推荐[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20(20):1-9.

  [3]WANG M J, ZHOU Y B, ZONG Zh Y. A precision medicine approach to managing 2019 novel coronaviruspneumonia[J/OL]. [2020-02-13]. .

  [4]Zhang J, Wu W, Zhao X, etc. Recommended 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 response to the 2019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outbreak in China: a model of West China Hospital[J/OL]. [2020-02-27]. .

  [5]Diao K, Han P, Pang T, etc. HRCT imaging features in representative imported cases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J/OL]. [2020-02-27].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