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简要回顾2019年度我国有关英文科技期刊的重要政策或事件,收集2019年度新批准CN号的英文科技期刊名录,简评"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的实施情况,基于SCI和Scopus等期刊收录与引用数据库分析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学术影响力,并从发展环境、自主办刊能力、市场化运营机制等方面简要探讨我国英文科技期刊自主可持续发展的任务与挑战。
【关键词】英文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国际影响力;世界一流期刊
2019年,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在政策支持、经费资助、运行模式等方面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突破。
在与期刊直接相关的政策支持方面,中国科协等四部门于2019年8月5日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这是贯彻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精神、推动我国科技期刊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在与期刊间接相关的科技评价政策方面,2019年也有两个对我国本土期刊利好的政策落地,其一是国家科技奖励制度重磅改革,在国家自然科学奖提名材料中取消填写论文期刊的影响因子,并鼓励将发表在国内期刊的论文作为代表作[1];其二是中国科学院学部自2019年开始要求院士候选人的10篇代表作中应有1篇在中国优秀期刊发表[2]。这些具有引领性的高层次科技评价政策对于我国科技期刊优质稿源的改善必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经费资助方面,中国科协等七部门于2019年9月18日联合发布了《关于组织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有关项目申报的通知》等文件,推出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2019—2023年)框架方案,设立五类资助项目(领军期刊、重点期刊、梯队期刊、高起点新刊、集群化试点),同时投入专项经费支持建设国际化数字出版服务平台、选育高水平办刊人才),以推动我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
在期刊运营模式方面,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科学出版社)在2019年完成了法国EDP Sciences出版社(以下简称EDP)100%的股权的收购,这使法国最大的独立科技出版商EDP成为科学出版社在欧洲的全资子公司[3]。EDP目前出版科技期刊70余种,每年出版学术文章22000多篇,位列全球出版商的第17位,其中有22种被SCI收录,占法国SCI收录全部173种期刊的12.7%。收购国外知名期刊出版机构是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从“借船出海”(合作办刊或合作出版)过渡到“造船出海”(打造自主品牌的数字出版与传播平台)和“买船出海”(收购有一定品牌和影响的国际性期刊出版机构)的重大突破,为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出版与传播提供了重要经验和借鉴。
本文重点从2019年度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的创刊、“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的实施、我国科技期刊被SCI和Scopus数据库收录等方面回顾2019年度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的发展概况。
1 2019年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的CN号审批情况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网站的公示,2019年共计批准了17种英文科技期刊的CN号(见表1),相比2018年的8种有大幅增加。实际上,2019年总计批准了34种各类期刊的CN号(科技类英文期刊17种,科技类中文期刊4种,社科类英文期刊2种,社科类中文期刊11种)。在17种科技类英文期刊中,自然科学类期刊和技术科学类各6种,医学类5种。
表1 2019年我国批准CN号的英文科技期刊
注:数据来源于国家新闻出版署官方网站(http://www.sapprft.gov.cn/sapprft/)。类别由笔者大致划分。序号 | 申报单位 | 期刊中文名称 | 类别 |
1 | 广东省新闻出版局 | 安全科学与韧性 | 技术 |
2 |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 创新光学健康科学杂志 | 医学 |
3 | 北京师范大学 | 地理学与可持续性 | 科学 |
4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辐射探测技术与方法 | 技术 |
5 | 浙江省新闻出版广电局 | 感染微生物与疾病 | 医学 |
6 | 清华大学 | 航天动力学 | 科学 |
7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 环境科学与生态技术 | 技术 |
8 | 四川省新闻出版广电局 | 极端制造 | 技术 |
9 | 重庆市新闻出版局 | 镁合金学报 | 科学 |
10 | 中华医学会 | 母胎医学杂志 | 医学 |
11 | 浙江省新闻出版广电局 | 区块链研究 | 科学 |
12 | 江苏省新闻出版局 | 生物质资源与工程 | 技术 |
13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土壤生态学快报 | 科学 |
14 | 江苏省新闻出版局 | 园艺研究 | 科学 |
15 | 江苏省新闻出版局 | 智能化农业装备学报(中英文) | 技术 |
16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 | 医学 |
17 |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 | 中国整形与重建外科 | 医学 |
在政策支持方面,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的创办也迎来了更大机遇。2019—2023年,新刊资助项目(优先批准刊号并资助50万元人民币)由2016—2018年的每年20项增加至每年30项(见表2),这是自2016年由每年资助10项提高至20项的第二次调整,充分反映出管理部门对新刊创办的重视。实际上,自2013年设立新刊资助项目以来,每年申报新刊创办的项目数量一直保持在100项左右,因此,资助率相应地由当初的约10%提升至目前的约30%。
表2 2019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批准入选的高起点新刊类项目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技期刊管理项目数字平台(http://kjqkxm.castscs.org.cn/egrantweb)序号 | 中文刊名 | 主办单位 | 主管单位 |
1 | e光学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2 | 超快科学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3 | 磁共振快报 |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4 | 仿生智能与机器人 | 山东大学 | 教育部 |
5 | 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 | 清华大学 | 教育部 |
6 | 感染性疾病与免疫 | 中华医学会 | 中国科协 |
7 | 国际肝胆健康 | 清华大学 | 教育部 |
8 | 国际遥感学报 |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9 | 寒带医学杂志 | 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发展研究中心 | 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10 | 合成和系统生物技术 |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 |
11 | 化学物理材料 | 山东大学 | 教育部 |
12 | 基因与疾病 | 重庆医科大学 |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
13 | 急危重症医学 | 山东大学 | 教育部 |
14 | 类生命系统 | 北京理工大学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15 | 绿色化学工程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16 | 农业人工智能 |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 |
17 | 农业信息处理 | 中国农业大学 | 教育部 |
18 | 区域可持续发展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19 | 全球变化数据仓储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20 | 生物活性材料 |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 |
21 | 生物医学工程前沿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22 | 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 |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 北京二商集团 |
23 | 碳能源 | 温州大学 | 浙江省教育厅 |
24 | 统计理论及其应用 | 华东师范大学 | 教育部 |
25 | 无人系统 | 北京理工大学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26 | 心血管病探索 | 中华医学会 | 中国科协 |
27 | 再生生物材料 | 中国生物材料学会 | 中国科协 |
28 | 针灸和草药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
29 | 智慧医学 | 中华医学会 | 中国科协 |
30 | 中医药文化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2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实施
为推动我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培育我国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中国科协等七部门联合组织实施的“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2019-2023年)”中共计提出七类资助项目,其中领军期刊、重点期刊、梯队期刊、高起点新刊、集群化试点项目采取集中申报、分批评审的方式,建设国际化数字出版服务平台、选育高水平办刊人才项目采取公开招标、购买服务的方式。各类项目的设计及资助特点总结如下。
(1)本次受资助的英文期刊共计180种(其中领军期刊22种,重点期刊29种,梯队期刊99种,高起点新刊30种),中文期刊共计100种。从资助率来看,英文领军、重点、梯队期刊的总体资助率高达60.48%,高起点新刊的资助率为31.91%,中文基础研究、工程技术、科学普及类期刊的总体资助率仅为20.2%(见表3),显示出中文期刊在本次“卓越行动计划”中相对次要的位置。
表3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项目申报与资助概览
刊名/集群名 | 申报期刊/种 | 资助期刊数/种 | 资助率(%) |
英文期刊 | 248 | 150 | 60.48 |
高起点新刊 | 94 | 30 | 31.91 |
中文基础研究类 | 329 | 68 | 20.67 |
中文工程技术类 | 140 | 27 | 19.29 |
中文科学普及类 | 26 | 5 | 19.23 |
集群化试点 | 25 | 5 | 20.00 |
合计 | 862 | 285 | 33.06 |
(2)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是我国科技期刊的三大重要主管单位。在受资助的280种期刊中,这三大机构主管的期刊数量和相应比例分别为:中国科协92种(32.9%)、中国科学院75种(26.8%)、教育部60种(21.4%),共计占总数280种81.1%。从获得资助期刊的类型看,中国科学院主管的期刊在领军类、重点类、高起点新刊类均占比较高,中国科协主管的期刊则在梯队类期刊占比较高(见表4),显示出中国科学院主管期刊相对较强的竞争能力。
表4 主要主管部门的期刊受“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资助情况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官方网站(http://www.cast.org.cn/art/2019/11/6/art_458_104750.html)。主管单位 | 领军 | 重点 | 梯队 | 新刊 | ||||
期刊数/种 | 占比/% | 期刊数/种 | 占比/% | 期刊数/种 | 占比/% | 期刊数/种 | 占比/% | |
中国科学院 | 8 | 36.36 | 12 | 41.38 | 44 | 22.11 | 11 | 36.67 |
教育部 | 7 | 31.82 | 5 | 17.24 | 41 | 20.60 | 7 | 23.33 |
中国科协 | 6 | 27.27 | 7 | 24.14 | 75 | 37.69 | 4 | 13.33 |
其他 | 1 | 4.55 | 5 | 17.24 | 39 | 19.60 | 8 | 26.67 |
总计 | 22 | 100.0 | 29 | 100.0 | 199 | 100.0 | 30 | 100.0 |
(3)获资助的英文期刊在国际化发展方面大多采取国际合作的模式。统计表明,共有149种获资助期刊与国外出版机构合作出版,其中领军类期刊22种,重点类期刊28种(只有中国抗癌协会出版的Cancer Biology & Medicine(《癌症生物学与医学》)是自主出版),梯队类期刊99种。在149种与国外出版机构合作出版的期刊中,SpringerNature和Elsevier分别有72种(占比48.3%)和43种(占比28.9%)。
(4)获得5个集群化试点的出版单位分别有2个归属中国科学院(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激光》杂志社有限公司),2个归属中国科协(中华医学会、有研博翰(北京)出版有限公司),1个归属教育部(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本次有6个高校期刊出版单位(清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申请期刊集群化试点项目,但很遗憾无一通过。高校期刊出版单位和高校学报在我国科技期刊出版和传播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此类出版单位和期刊如何集群化发展,对于我国科技期刊的整合、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国际化数字出版服务平台项目分为生产、运营、传播三个子项目。数字化生产子项目强调以唯一的XML数据在文献的整个生产周期中流转,从而实现出版质量、发布速率、传播能力的提升;数字化运营子项目强调建设以科技文献资源大数据系统、智能化审稿系统和审读系统、集群化发布平台与运营支撑系统等为一体的平台,为科技期刊国际化运营提供技术支撑与公共服务;数字化传播子项目旨在引导具有较强市场运营能力、国际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期刊出版企业加快科技期刊集群化建设,开展国际化运营试点,提供国际化数字出版平台公共服务。这三个子项目由三个不同的机构承接开发,将来在应用技术和学术资源对接方面,可能还有不少需要协调的地方。
(6)选育高水平办刊人才子项目设立了三个并行的子项目,要求承担单位组织期刊国际化实地研修、期刊国际化专题培训、期刊同行评议专题培训及其他自主安排的相关高水平培训活动。该项目设置内容的重点是提高期刊编辑和审稿人的业务能力,对于如何鼓励出版单位吸引优秀人才加入专业办刊队伍、如何提高期刊从业人员的获得感和成就感(如:提高待遇、设立奖项等),或许也应有相关的政策或举措出台。
3 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的整体表现
3.1 基于SCI数据库的我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分析
统计显示,2019年度SCI数据库新收录的、划归为中国大陆(含香港、澳门地区)期刊的有27种(见表5),远高于2017年的18种和2018年的16种。归纳27种新收录期刊的总体特点如下。
表5 2019年度SCI数据库收录中国大陆期刊一览表
注:数据来源于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08109&do=blog&id=1211880。序号 | 刊名 | 第一出版单位 | 出版周期 | 创办年份 |
1 |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 季刊 | 2010 |
2 | Animal Nutrition |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 季刊 | 2015 |
3 | Annals of Palliative Medicine | AME PUBLISHING COMPANY | 季刊 | 2012 |
4 | Bio-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 浙江大学 | 季刊 | 2018 |
5 | Cardiovascular Diagnosis and Therapy | AME PUBLISHING COMPANY | 双月刊 | 2011 |
6 | Communications in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季刊 | 2013 |
7 | Digital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 | 重庆邮电大学 | 季刊 | 2015 |
8 | Ecosystem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 | 中国生态学学会 | 月刊 | 2015 |
9 |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 季刊 | 2012 |
10 | Frontiers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 (A&HCI)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季刊 | 2012 |
11 | Genes & Diseases | 重庆医科大学 | 季刊 | 2014 |
12 | Green Energy & Environment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季刊 | 2016 |
13 | High Voltage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季刊 | 2016 |
14 | Horticultural Plant Journal | 中国园艺学会 | 双月刊 | 2015 |
15 | IEEE/CAA Journal of Automatica Sinica | 中国自动化学会 | 双月刊 | 2014 |
16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中国矿业大学 | 季刊 | 1990 |
17 | International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Research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季刊 | 2013 |
18 |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Oncology | AME PUBLISHING COMPANY | 双月刊 | 2010 |
19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 | 季刊 | 2003 |
20 | Journal of Materiomics | 中国硅酸盐学会 | 季刊 | 2015 |
21 |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双月刊 | 2009 |
22 | Matter and Radiation at Extremes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 季刊 | 2016 |
23 | Military Medical Research | 人民军医出版社 | 不定期的网络版期刊 | 2014 |
24 | Plant Diversity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双月刊 | 2016 |
25 |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 四川大学 | 不定期的网络版期刊 | 2016 |
26 | Stroke and Vascular Neurology | 中国卒中学会 | 季刊 | 2016 |
27 | 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 浙江大学 | 季刊 | 2010 |
(1)创刊后2-6年(2012-2016年)被SCI收录的期刊有19种,占总数的70.4%,尤以创刊后2-3年(2015-2016年)为甚,共11种,占总数的40.7%。这或许可以说明,精准的期刊学科定位和良好的运作模式可以加速成功。
(2)季刊18种(占总数的66.7%),双月刊6种(占总数的22.2%),月刊1种,另有不定期的网络版期刊2种。可见,被SCI新收录的期刊总体载文量不多,期刊出版规模相对较小。
(3)期刊第一出版单位的数量和占总数百分比分别为:研究院所8种(29.7%),高校7种(25.9%),学协会7种(25.9%),出版机构5种(18.5%)。可见,研究机构和学协会占据绝大多数,而专业出版机构退居次要位置。这表明,研究机构(研究院所、高校)和学协会具有良好学术资源和非营利性质的先天优势,更具备办好高端学术期刊的条件。
与SCI收录的全部期刊相比,我国的SCI收录期刊近年来虽然在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学术影响力指标方面明显提高,但期刊的年平均载文量却呈现持续下降的态势(见表6),与世界一流期刊普遍具有的较高学术影响力和较大论文发表量的表现形式很不相称,这也表明我国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建设还需要在稿源竞争力和出版规模方面加强引导。
表6 2014—2018年度SCI收录期刊及中国SCI期刊的主要计量指标变化
年份 | SCI收录期刊(平均值) | 中国SCI期刊(平均值) | ||||||
期刊数/种 | 总被引/次 | 影响因子 | 载文量/篇 | 期刊数/种 | 总被引/次 | 影响因子 | 载文量/篇 | |
2014年 | 8618 | 5358 | 2.206 | 154 | 173 | 1330 | 1.448 | 158 |
2015年 | 8802 | 5565 | 2.238 | 157 | 185 | 1416 | 1.599 | 146 |
2016年 | 8856 | 6132 | 2.424 | 161 | 179 | 1693 | 1.967 | 144 |
2017年 | 8996 | 6619 | 2.566 | 164 | 197 | 1812 | 2.299 | 137 |
2018年 | 9156 | 7107 | 2.734 | 172 | 213 | 2069 | 2.578 | 132 |
增幅/% | 6.24 | 32.64 | 23.93 | 11.69 | 23.12 | 55.56 | 78.04 | -16.46 |
3.2 基于Scopus期刊数据库的我国科技期刊整体表现
Scopus数据库是国际重要期刊论文检索系统之一,截至2019年10月底,该数据库收录各类同行评议期刊25180种,其中中国大陆地区的期刊739种。在739种期刊中,科技与医学期刊有700种(中文399种,英文301种),人文与社会科学期刊39种(中文3种,英文36种)。
2019年Scopus新收录中国大陆地区期刊共42种,其中科技(23种)与医学(12种)共计期刊35种(英文23种,中文12种,见表7)。35种新收录期刊的出版周期为:半年刊2种,季刊11种,双月刊10种,月刊7种,不定期网刊5种,与SCI新收录的我国期刊相似,均以季刊和双月刊相对较多。
表7 2019年度Scopus数据库收录中国大陆科技与医学期刊一览表
注:数据来源于Scopus出版物源标题列表(https://www.elsevier.com/zh-cn/solutions/scopus)。序号 | 刊名 | 出版单位 | 出版周期 | 创办年份 | 语种 |
1 | China Surface Engineering | Editorial Office of China Surface Engineering | 双月刊 | 1988 | 中 |
2 |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 Taylor & Francis | 双月刊 | 2008 | 英 |
3 | Research |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 网刊 | 2018 | 英 |
4 | Underground Space | Elsevier | 季刊 | 2016 | 英 |
5 | Chinese Journal of Ship Research |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ese Journal of Ship Research | 双月刊 | 2013 | 中 |
6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Elsevier | 网刊 | 2012 | 英 |
7 | Scientia Sinica Chimica | Science Press (China) | 月刊 | 2010 | 中 |
8 | Journal of Analysis and Testing | Springer | 季刊 | 2017 | 英 |
9 |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 双月刊 | 1984 | 中 |
10 | Journal of Urban Management | Elsevier | 季刊 | 2012 | 英 |
11 | Journal of Cryptologic Research | Chinese Association for Cryptologic Research | 双月刊 | 2014 | 中 |
12 | Visual Informatics | Elsevier | 季刊 | 2017 | 英 |
13 | Clean Energy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半年刊 | 2017 | 英 |
14 |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 KeAi Communications Co. Ltd. | 季刊 | 2012 | 英 |
15 | Aquaculture and Fisheries | KeAi Communications Co. Ltd. | 双月刊 | 2016 | 英 |
16 | Journal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 双月刊 | 1985 | 中 |
17 | Journal of Plant Nutrition and Fertilizers | Chinese Society of Plant Nutrition and Fertilizer Science | 月刊 | 2018 | 中 |
18 |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 Agriculture and Life Sciences | Zhejiang University Press Co. Ltd. | 双月刊 | 1956 | 中 |
19 | Ecosystem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 | Taylor & Francis | 月刊 | 2015 | 英 |
20 | Natural Products and Bioprospecting | Springer Nature | 双月刊 | 2011 | 英 |
21 | NPJ Science of Food | Springer Nature | 网刊 | 2017 | 英 |
22 | Translational Medicine of Aging | KeAi Communications Co. Ltd. | 网刊 | 2017 | 英 |
23 | Statistical Theory and Related Fields | Taylor & Francis | 半年刊 | 2017 | 英 |
24 | Radiation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Methods | Springer Nature | 季刊 | 2017 | 英 |
25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 Elsevier | 双月刊 | 1956 | 英 |
26 |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 Science Press (China) | 月刊 | 2006 | 中 |
27 |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 Elsevier | 季刊 | 2014 | 英 |
28 | Infectious Disease Modelling | KeAi Communications Co. Ltd. | 网刊 | 2016 | 英 |
29 | Liver Research | KeAi Communications Co. Ltd. | 季刊 | 2017 | 英 |
30 | Chinese Journal of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ese Journal of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 月刊 | 2008 | 中 |
31 | Chinese Journal of Urology |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 月刊 | 1980 | 中 |
32 | Chinese Journal of Laboratory Medicine |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 月刊 | 1978 | 中 |
33 | Journal of Otology | Elsevier | 季刊 | 2006 | 英 |
34 | Chinese Neurosurgical Journal | Springer Nature | 网刊 | 2015 | 英 |
35 | World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Wolters Kluwer | 季刊 | 2015 | 英 |
Scopus新收录35种期刊的创刊时间多集中在2012—2018年(22种,占比62.9%),其中尤以2017年创刊的最多(8种,占比22.9%),同样显示出与SCI新收录期刊相似的特点。
4 结语
一系列有关加快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政策、资助、举措等都预示着我国科技期刊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和加速期。随着我国科研管理与评价政策对本土期刊的日益倾斜,我国英文科技期刊获取优质稿源的环境正在不断改善,大多数具有一定学术影响力的英文科技期刊的办刊经费已经大幅提高,新创办英文科技期刊的数量也呈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如何进一步提升自主办刊能力,引进具有市场化运作的竞争机制,对促进我国英文科技期刊良性可持续发展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关我国英文科技期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如何在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谋求自主办刊能力的提升以获取良性自主发展,已经得到很多关注和讨论[4-5]。我们认为,自主办刊能力主要体现在高水平职业编辑队伍和高影响力数字出版与传播平台两个方面。这一方面需要有条件的期刊主办单位或出版单位加大投入,培育和引进具有国际视野、熟悉领域内国际一流期刊管理与运作机制的编辑出版人才,打造具有高度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的出版与传播平台;另一方面,“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等政府资助项目在期刊自主办刊能力提升方面也可进一步有所作为,例如,在目前专注职业培训的基础上扩展到通过政策或经费鼓励办刊单位引进具有高度国际竞争力的职业编辑出版人才,通过顶层设计引导不同出版模式的期刊出版单位(企业、学协会、高校等)打造集生产、运营、传播为一体的国际化数字出版服务平台等。
高度的市场化运营是诸多国际一流科技期刊自主发展的基础。长期的市场化运营和同业间的竞争与合作,使得国际性出版机构不断发展壮大,在实现出版服务的同时也获取了丰厚的利润。我国科技期刊市场仍处于公益事业的定位,很多英文期刊在选题策划、编辑出版等环节主要还是以提升学术影响力指标为导向,有关市场需求的考虑相对较少。推行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刊模式,要求科技期刊要有明确的办刊宗旨、学术定位和市场定位,在贴近市场需求、满足读者需求的基础上,策划、遴选期刊内容,快速发表最新研究成果。鉴于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和政策环境,建议现阶段首先鼓励英文科技期刊采取市场运营模式发展,在人员配置、融资、税收等体制机制方面给予英文科技期刊一定的自由或支持,促进其实现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等各类资助项目的实施及科技评价政策向利好我国本土期刊的不断转变,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在国际化发展方面必将不断加速。我们相信,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在专业化编辑队伍、数字出版与传播平台、市场运营机制等方面也将不断取得进步和突破,将真正参与到国际开放的办刊竞争中,最终实现我国由世界科技期刊大国迈向世界科技期刊强国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国家科技奖励制度进入"深改时间"[EB/OL].(2019-11-29)[2020-02-05]..
[2]沙森.论文写作"中国化"应"两条腿"走路[EB/OL].(2018-02-26)2020-02-05]..
[3]中国科传收购法国EDPSciences交割仪式[EB/OL].(2019-11-18)[2020-02-05]..
[4]新华网.专家共同探讨如何打造世界一流科技期刊[EB/OL].(2019-08-26)[2020-02-05]..
[5]任胜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背景下我国学术期刊国际竞争力的提升[J].科学通报,2019,64(33):3393-3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