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地图事关国家安全与领土主权,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教材教辅是向学生传递知识的重要载体,地图是国家版图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对于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有着重要作用。文章从教材教辅中常见的地图问题入手,对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同时对审图号的申领流程做了概述,以期能够把好教材教辅的地图质量关。
【关键词】教材教辅地图;地图特性;地图问题;审图号申领
地图是地理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它蕴含着丰富的自然信息和人文信息。地图具有严肃的政治性、严谨的科学性和严格的法定性。[1]教材教辅中的地图在包含以上作用的同时,对于学生学习和了解相关学科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正确地认识我国版图范围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笔者长期从事地理、历史教材与教辅的编辑,并参与地图绘制与送审等相关工作,对教材教辅中的地图问题及送审流程有了一定的积累,并清晰地认识到“地图无小事”,深感作为一名教材教辅编辑,尤其是在对待地图问题时肩上的责任之重大。
一、教材教辅中地图的特性
地图是一种特殊的信息载体,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的许多信息都与地理空间位置有关。我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共有20多个邻国。教材教辅的主要读者对象是学生,地图是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版图的重要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因此,教材教辅中的地图具备了三大特性:严肃的政治性、严谨的科学性与严格的法定性。
(一)严肃的政治性
地图的首要特点是具有严肃的政治性。教材教辅中所呈现的地图,对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有着直接影响,关系到国家安全、社会安定等诸多方面。同时,教材教辅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在担负育人职责的同时,更要强调地图的政治性问题。重视地图的政治性,对于增强学生的版图意识和加强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材教辅中地图的政治属性也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一定要重视地图的政治性问题。
(二)严谨的科学性
地图是一个综合载体,它包含了大量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的基本信息。地图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它的制作过程中,绘图者在制作地图时,需要了解并掌握严谨的科学系统和严密的科学方法。现代地图在绘制时,需要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相关信息体现在地图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地图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具有系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的学科,教材教辅中的地图在绘制时必须遵循严谨的科学性。
(三)严格的法定性
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管理条例,地图的法定性还体现在其特殊的政治属性,在以科学性为前提的情况下,赋予地图一定的法律效应。教材教辅中的地图在传达给学生相应学科基本信息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应。
二、教材教辅中常见的地图问题
笔者在编辑加工书稿的日常工作中,时刻注意搜集并整理教材教辅中涉及的地图问题(以中国地图为例),发现漏绘我国领土的重要岛屿,错绘我国国界线,不够重视港澳台问题以及诸多不符合规范的问题经常出现在教材教辅的地图中,现将问题罗列如下:
(一)领土不完整
教材教辅在绘制中国地图时,版图范围不完整是最严重也是最普遍的问题。完整的中国版图由陆地、岛屿以及海域构成。地图问题主要出现在漏绘岛屿而造成领土不完整,集中在南海地区,如漏绘南海诸岛、钓鱼岛、赤尾屿等岛屿,这严重损害了国家主权。[2]
1.漏绘南海诸岛
南海诸岛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由海南省管辖。教材教辅在需要绘制中国全图和海南省地图时,要特别注意一定要将南海诸岛全部绘制出来,切忌漏绘。
2.漏绘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
宝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历来都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重要领土。教材教辅在绘制中国全图时不能把台湾岛给漏了,特别是在绘制台湾地区地图时,不能漏绘了台湾地区的附属岛屿,如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等。
3.漏绘东沙群岛
南海诸岛中的东沙群岛是由广东省管辖的,教材教辅在绘制广东省地图时务必要绘出东沙群岛。
4.漏绘涠洲岛和斜阳岛
教材教辅在绘制中国全图、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图时不能漏绘涠洲岛和斜阳岛。
(二)界线问题
国界是保证领土完整的基本条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国界线同时也是国家行使主权和划分领土范围的重要界线。我国目前陆地边界仍存在未定国界线,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地图绘制的难度。教材教辅在绘制地图时,经常容易错绘未定国界、中印边界、海上范围线及我国省界等,由此而产生了诸多问题。
1.错绘未定界
我国与塔吉克斯坦之间的界线是未定界,这也是中国地图上唯一一处应用未定国界表示的地方。教材教辅绘制的中国地图,经常出现错绘未定界等问题,尤其是未定界的起止位置,要表示准确。
2.错绘中印边界
我们有时会看到一些其他国家绘制的地图,错将中国和印度分界线东段藏南地区的“麦克马洪线”画成中印分界线,但“麦克马洪线”是中国政府从未承认的国界线,中印东段边界应当沿喜马拉雅山南坡山麓进行绘制;中印西段边界阿克赛钦地区国界线也容易出现差错,教材教辅图书在制图时应特别留意。
3.错绘海上范围线
南海诸岛的9段线又称为“U”形线,9段线与中日海上分界线是对中国在南海海域国界线的重要表示,不可错绘或缺失。
4.错绘我国省界线
教材教辅图书中的地图,也应时刻注意我国省级行政区域、地级行政区域的界线问题。如在绘制分省区的中国全图中,漏绘海南省与广东省之间的省界线、重庆直辖市界线范围等。
(三)港澳台问题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历来都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部分,教材教辅中的绘图和行文,都要特别注意。现将教材教辅中常见的问题汇总整理。
1.教材教辅的地图中带有省级行政中心注记的,一定要特别注意是否漏绘与漏标“香港”“澳门”及“台湾”。
2.分省区专题图漏绘香港、澳门和台湾的相关内容,但却未注明“香港资料暂缺”或“澳门资料暂缺”或“台湾资料暂缺”。
3.在绘制香港特别行政区地图时,为了与我国省级界线符号加以区分,香港特别行政区应采用长短虚线这一界线符号进行表示;澳门特别行政区不另画界线。
(四)其他不合规范问题
教材教辅的作者大多数是从网络直接摘录和复制地图,地图的成图质量较差且来源不明,随意性较强,笔者在审读书稿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不合规范的问题。[3]
1.地图变形
随意使用变形的地图,或者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小心拖拽造成地图变形,影响了经纬度的正常表达,造成地图扭曲、变形、失真等问题,使得国土表达不够准确。
2.主图和附图不统一
在把南海诸岛作为附图时,附图中的专题要素与主图相同区域的表示或标志不一致,这是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主图和附图的颜色是否一致,专题要素是否统一,是否都有经纬线,是否都有国界线,政区界线是否一致,等等。附图中所呈现出的专题要素与地图要素一定要与主图保持一一对应关系,表现一致。
3.经纬线错绘
中国全图带经纬线,容易错绘国界线与经纬线的位置关系,尤其是中国四至点与经纬线的准确位置经常容易造成偏差。
4.图例不规范
图例是地图中不可缺失的要素之一,图例的表达直接影响到读者的读图质量和结果。但与图例相关的问题也很常见,如图例的缺失;图例所示要素,并未完全体现在插图中;图例线的粗细程度与图中线的粗细程度不一致;不同级别的图例线,要在粗细上加以区别;等等。
三、教材教辅中地图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领土不完整问题的原因分析
我国地域辽阔、岛屿众多,作者与编辑在绘制的时候经常重视程度不够,导致领土不完整等问题的产生。如南海诸岛就包含南沙群岛、中沙群岛、东沙群岛和西沙群岛,有诸多面积较小的岛、礁、沙、滩,经常容易被忽略,尤其是几个重点岛屿的漏绘与错绘。
(二)界线问题的原因分析
教材教辅中的地图大多数为示意地图,且受限于版面限制,地图图幅会偏小很多,很多界线无法清晰显示与区分。我国国界线长度较长且形状复杂,毗邻国众多,未定国界的绘制也要区分于已定国界。省界线也需要与时俱进,如省界有变化,但陈图旧图未作更改,作者与编辑也未审查出,就容易导致界线绘制错误。
(三)港澳台问题的原因分析
相比于其他省级行政单位,香港、澳门面积较小,省级行政中心的注记以及省区专题图的专题内容极易被忽略。长短虚线等界线的问题也可能是由于图幅的限制,无法充分体现。
(四)不合规范问题的原因分析
教材教辅的作者大多数是一线的教师,很多作者在设计题图的时候,会从互联网站直接下载使用,极不规范,这就造成很多地图变形乃至经纬网产生误差;某些历史地图的使用,作者未认真审核其中的要素,所以会遗留很多历史问题;再版书地图的使用,很多作者是“拿来主义”,相应图未随着题目内容进行改编和修订,造成主图、附图元素不统一;以及编著者和编辑的地图意识薄弱,不够细致,忽略了图例、图线以及图题等问题,导致许多不合规范等问题的遗留。
四、教材教辅中地图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增强地图意识与规范意识
教材教辅中的很多地图是对一个区域的地理、历史、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综合反映。作者和编辑应对地图进行双重把关,作者在编写完稿件之后,应对照权威机构出版的地图,仔细核查地图的内容和规范是否符合要求,以保证中国地图的正确绘制;编辑应当严格审核教材教辅的全部内容,尤其是地图部分,以确保地图绘制正确无误。因此,作者和编辑都应当树立起规范的地图意识,并不断增强地图绘制的规范意识。
(二)不断完善送审制度
为了避免教材教辅中问题地图的出现,保证编辑出版质量,出版社对于教材教辅中的地图一定要严格遵守送审流程。国家实行地图审核制度,也是对地图出版物的有力保障。从笔者近几年送审地图的经验来看,国审的要求不断提高,今后只会越来越严格。
(三)专业的事由专业的人来做
教材教辅与其他大众图书最显著的一个特征是在于教材教辅具有较强的学科特性,大多数教材教辅编辑具有相应学科的知识底蕴和相关背景。就笔者从事的地理和历史两门学科而言,都有地图的相关内容,这些图都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自然地理要素的地球运动、大气、海洋、陆地等地图,人文地理要素的区域、人口、经济、交通等地图,历史类的朝代疆域、战争形势、路线走向等地图。[4]因此,建议专业的事由专业的人来做,编辑只有具有该学科背景或熟悉相应内容,才能更加准确地审核与把握地图。
(四)经验的不断积累
笔者在近几年申领审图号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收集和整理遇到的问题,并不断积累地图绘制和送审流程方面的经验。
1.底图很关键,首选矢量图,扫描图分辨率要高,重新绘制时,可以当作参照。
2.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编制并公开的标准图,可以直接使用或者进行截取,在地图上重新标注相关要素即可。
3.岛屿不可缺失,国界线要精确,港澳台等问题要务必谨慎,形状必须规范,标准底图的界线与经纬度不能随意改动,等等。如果无法把握,一定要请专业的制图单位进行绘制。
五、教材教辅申领审图号的流程
笔者将教材教辅申领审图号的流程做了一个简单整理(如图1所示),以期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些参考。

图1 教材教辅申领审图号流程
(一)送审材料的准备阶段
在送审前,可先请具有测绘资质的单位来检查地图内容,不符合要求的地图应重新绘制。请对方开具加盖制图单位公章的测绘资质证书和授权说明,并准备好以下材料:(1)地图审核申请表;(2)需要审核的教材教辅图书清样;(3)地图编制单位的测绘资质证书和授权说明。
(二)送审的流程
1.网上申请
申请人通过登录自然资源部网站首页,点击行政审批—地图审核在线审批,在线办理地图审核申请。
2.寄送材料
在线预审通过后,申请人向自然资源部政务大厅寄送正式的地图审核申请材料。包括:加盖公章的地图审核申请表一份,材料一致性说明函一份,教材教辅图书清样一式两份,测绘资质证书复印件与授权说明等其他上传到系统中的所有附件各一份。
3.决定与反馈
地图审核主管部门在接受申请人的地图审核申请后,会在20个工作日内做出审核批准或审核不批准的决定。
经审核同意出版或者展示的地图,编发相应的审图号。国家测绘局审图号为:GS(****年)****号,如笔者在2019年申领到配套人教版教材的《顶尖课课练·地理》(七年级上册)审图号为(2019)2785号。
(三)申领到审图号后的工作
1.地图审核通过后,应当在出版物版权页标注审图号。
2.不能对经审核批准的地图做任何改动,纸质稿件需要留档。
3.保证一书一号,一本书中通过审核的地图不可以直接用在另一本书中,如果要用在另一本书中,需要再次进行报审,获取针对该书的审图号。
4.正式出版的教材教辅图书,应送缴样书。
六、思考与建议
为了更好地保证教材教辅的编辑出版质量,避免问题地图的出现,作者和编者都应当不断提高对地图的重视程度。作者是源头,是地图的提供者,地图插图内容是否符合规范和要求,需要从一开始就重视起来,以保证地图的正确绘制。但作者往往难以把关,这就需要编辑严格对待,在处理教材教辅稿件的过程中,始终保有认真态度和版图意识,谨慎审图,做好审图号的申领工作,确保教材教辅地图正确绘制。综上所述,地图审核意义重大,教材教辅地图绘制与送审工作仍需要不断规范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杜晓丹.如何做好出版物地图的送审工作[J].科技传播,2016(2):51-53.
[2]谭桂声.怎样避免政治性差错[J].中国编辑,2006(11):53-56.
[3]曹会聪,等.地理学期刊地图插图的编辑加工[J].编辑学报,2015(12):540-542.
[4]李涛.浅析教材教辅出版中常见的地图问题及解决措施[J].传播力研究,2018(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