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浅谈入职计算机教材策划编辑的培训工作

2020-05-01 来源:《新闻研究导刊》
  【作 者】王占清: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摘 要】本文以中国铁道出版有限公司教材出版中心培训入职计算机教材策划编辑的经验为例,对教材策划编辑培训从3个部分即预备-稿件-公关展开阐述。

  【关键词】教材;策划编辑;培训

  教材策划编辑(以下简称“策划编辑”)是整个出版教材工作的中心环节,策划编辑工作对出版教材工作的全局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和影响。对于任何一家出版社而言,新老编辑交替也是一个必然过程。出版社新人职的策划编辑都要经过一个培训过程,尤其是新入职的大学生及没有编辑经验的入职编辑。如何在短期内让他们上手,是出版社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以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教材出版中心对人职的教材策划编辑的培训工作为例,从3个方面来谈如何培训人职的计算机教材策划编辑。

  —、预备部分

  (一)出版社教材整体介绍

  这部分内容为资历较深的教材策划编辑给新教材策划编辑讲解部分,主要作用是让新编辑能尽快适应本社教材的产品结构,认识出版社已有产品和在同类教材中的地位。新编辑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大体的结构意识,方便后期的教材选题策划工作。

  培训目的:第一,了解教材已有教材基本结构,认识产品。第二,了解不同产品所处的不同领域和层次,对名家套系产品有大体的了解。

  培训要求:第一,能画出该学科分类图和我社产品结构图。第二,能说出我社名家套系的基本背景。

  培训时间:本阶段培训时间为5个工作日,其中,前3个工作日用于对学科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了解,后2个工作日了解重点名家套系的基本知识。

  (二)电子课件制作

  电子课件制作看似与策划工作无关,但其学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面稿件处理的质量高低、教材配套资源的审定和对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因此,这个培训过程编辑必定要经历。

  培训目的:第一,了解基本课件制作工具,能运用相关软件(如PowerPoint)熟练制作课件。第二,通过课件制作了解教材的大体结构和文档的组织形式等。第三,能够基本审核一般教材作者所交课件,并提出修改方案。

  培训要求:第一,熟悉教材文档的组成、层次以及各部分的表述形式。第二,在此阶段制作不少于3本教材课件,且保证所做课件基本符合我社课件制作规范。

  培训时间:本阶段时间为12个工作日,其中,前9个工作日用于PowerPoint基本操作、课件制作,了解教材大体结构;后3个工作日为审查教材课件的时间,通过查阅其他教材的课件,并与老策划编辑进行交流及沟通,进一步提高自己在此方面的业务水平。

  二、稿件部分

  (一)教材稿件处理

  1.稿件审读

  本阶段处理稿件主要以成稿为主,其培训目标是根据交稿时间进度审读稿件,给出客观的、符合教材出版规律的读后感。

  写读后感的前期培训衡量标准可参考我社稿件的规范要求来写;后期培训读后感要能运用前面积累的审稿经验,根据实际稿件编写情况和使用情况,对教材结构和知识模块提出科学的、符合认知规律的建议,发挥主观能动性来把控稿件,提高稿件的质量。

  培训目的:对基础稿件能给出符合出版规范的审读建议;对基础稿件的审稿时间能有较好的控制。

  培训要求:熟悉基础稿件的一般过程,对基础教育的各知识点模块要掌握;掌握读后感的写作方法。

  培训时间:本阶段培训时间安排为30个工作日,其中,前27个工作日用于8部稿件审稿工作;后3个工作日用于总结审稿中的问题和经验交流,且在此3个工作日应该提交基础类教材模块构成图。

  2.稿件流程中的工作(从此环节开始,下面工作开始并行进行)

  本流程的学习保证稿件的正常出版,对质量和时间均有严格的要求,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约稿教材一定要经过前期的调研。第二,一定要在下稿前准备好合同。第三,要在下稿前做好新书版式,封面要在出书前至少半个月确定样式(付印要封面)。第四,审稿中的问题要及时解决,以防问题积压,不方便开展后续工作。第五,出片前的文前检查一定要仔细,这是最后一次检查。第六,出书后,及时催交电子课件,利于开展图书销售工作。



  培训目的:从策划编辑的角度,看得更高一点,从整个出版流程的角度了解出版流程,熟悉每个环境的具体操作和责任部门,了解各个环境大概时间,能控制书稿大体出书时间。

  培训要求:新编辑需要通过两本书稿的全过程来了解和熟悉书稿出版过程,目前可能只能接触到成稿情况的流程安排,记好每个流程应行使的权利和应尽到的责任。

  培训时间:此部分的学习与工作已经融合在一起,时间安排以1.5本稿件出版时间为准,按目前加工部给出规范时间为45个工作日。一本书的全部出版流程需要30个工作日,在第1本教材出版后就应该开始总结教材出版中各环节的问题和需要自己改进,或是部门间衔接改进的地方,以提高出版流程整体的效率和协作性。直至第2本书稿出版为止。

  3.与稿件相关的事务性工作

  与稿件相关的事务性工作分为稿件方面、稿件外工作和出版社文化方面。

  稿件方面:单本书稿协议、套书协议、组稿协议、项目协议书等。

  稿件外工作:学科专业课程设置研究、精品教材调研、国内名家资料收集、负责专业知识结构研究等。

  出版社文化方面:对出版社的成立时间、业务范围、目前产品、服务与理念、发展方向要有较细的了解。同时,根据所掌握的情况,要能根据每次参与的会议制作出与参会内容相符的PPT文档,用于对出版社文化和产品的宣传。

  培训目的:策划编辑的工作最终是策划书稿,而非停留在书稿出版阶段。本阶段的工作是为策划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方面夯实基础的,对理论研究和课程研究要较为深刻。

  培训要求:熟悉各种协议版本,开始对专业课程设置有所研究,对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材、国内名家和专业知识结构都要有所了解。

  培训时间:本阶段是和上一阶段重叠进行的,书稿策划工作是贯彻整个策划部工作的,所以在上段工作未完结时开展此部分学习,给出15个工作日。本环节第2阶段中的第2本教材出版时提交所收集、掌握和了解的专业学科知识、课程设置、近年精品课程、国内名家调研资料。

  (二)教材知识

  1.教材套系结构整理

  此处加上这部分,是为前面对套系了解做个总结。前期的套系了解只是对整体结构有个模糊的概念和意识,经过中间一系列的学习之后,在此时再给新员工梳理一下,效果会更好。

  培训目的:对我社的计算机图书整体结构要了解,了解各套系教材横/纵向的关系。

  培训要求:熟悉了解我社教材图书的套系结构,能画出教材套系结构图,并根据结构图对各套系教材做简单介绍。此部分学习重点在本科套系结构,同时对高职高专和中职套系也要略有了解。

  培训时间:此部分为复习、巩固知识,所以时间不会很长,3个工作日完成此项工作。

  2.教材纲领性文件及课程知识点模块

  目前教材的建设都有了可依据的相关文件,如基础类有:由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教育改革课题研究组组织编写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教育课程体系(2014)》;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基本要求》。专业方面有: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等指导性文件。

  培训目的:本环节的学习,新编辑要熟悉教材知识领域、知识单元、知识点的分布,熟悉各课程知识单元的穿插与设置,对专业课程的大体知识体系有个了解。[1]

  培训要求:对计算机专业及后续将开展的其他专业的知识体系与课程有大体的了解,对细节要有一定的了解。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分为4个方向,各方向课程有重叠,但相同课程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和知识单元也不太一样,需详细了解各专业方向课程知识点的不同之处,方便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教材的组稿。[2]

  培训时间:此部分环节工作在(三)第3个环节中涉及了,但此部分增加了专业课的课程知识模块的研究,一是梳理前面的基础课程的知识模块,二是学习掌握新的专业课程的知识模块知识。培训时间为6个工作日。

  三、公关部分

  (一)对内对外的沟通方法

  1.对外沟通

  策划工作是需要经常保持沟通的工作,及时、有效的沟通能给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并能使出版社与合作者产生良好的合作关系,不仅本次合作愉快,对后期的继续合作与合作拓展也是十分有用的。

  对外沟通主要的方式无外乎5种:电话、电子邮件、QQ、微信和面谈。策划编辑可以先通过电话与电子邮件的方式熟练运用对外沟通技巧,为与合作者的面谈打下基础。

  2.对内沟通

  在新书的生产流程中,策划部是枢纽部门,对市场推广部和加工部应该有一定的要求,既要保持同事间的和睦相处,又要保证工作能在预期内顺利完成,即便出现意外情况,也要能在不违反公司相关政策和规定的情况下,与各部门进行有效沟通,解决问题。因此,对内沟通极为重要。

  (二)会议流程培训(组稿、参会)

  会议流程培训从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阅读我社教材出版中心组会流程文档,做到对组会大体流程心中有数;第二阶段是参会,对参与会议进行观摩,了解各细节的运作,便于后期开展工作;第三阶段是组织组稿会,根据自己的学习总结,严格按照组会流程来开展组会工作。

  四、结语

  经过以上一系列的培训及学习,只要每个环节都能做得较扎实,选题策划工作也就水到渠成了。以后主要是自主学习与完善,对国内外的教学动态,国内各学术组织和流派的变动要时时关注,以便获取更多的教学教材信息,为教材策划建设铺路。

  全部培训时间安排为101个工作日。

  参考文献:

  [1]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教育改革课题研究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教育课程体系(2014)[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4:1-275.

  [2]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438.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