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乘信息时代之风 加速推进出版产业融合转型

2020-05-01 来源:《新闻研究导刊》
  【作 者】吴敏:江西高校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摘 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各行各业尤其是传统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依托大数据、区块链以及最新的5G技术,是促进出版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有力助手,是实现出版行业的产业升级向纵深化发展的重要依托。

  【关键词】出版产业;融合转型;信息技术

  身处信息时代,尤其是对处于信息传播链的出版产业而言,深刻理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积极适应全新的媒介生态环境,整合资源深人推动媒介融合,以技术红利替代人力红利,加速推进出版产业的转型升级,是出版企业实现向广大读者提供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精品力作的重要条件。

  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当前,推动媒体融合这一课题的背景是以大数据、区块链、5G等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落实到出版行业,出版产业的网络化、数字化已基本步入发展正规,智能化雏形初现。然而,纵观整个出版市场,仍存在出版单位网络化水平不够,与文化强国仍有差距;数字化、智能化仍然以关注内容及其呈现方式为主,渗透力不够,等等。因而,面对新时期、新挑战,我们任重道远,既需要不断更新出版观念,更需要大刀阔斧求创新,将最前沿的信息技术运用到出版行业,深入渗透到出版全行业、全流程,实现媒介融合向纵深发展。

  一、利用好大数据,促进由内至外的数字化升级

  近年来,出版行业的数字化水平逐步提升,数字技术在传统出版领域的应用已较为普遍,数字出版产业规模快速增长。《2018年度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显示,截至2018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总量达到4.32亿,人均数字阅读量达12.4本,人均单次阅读时长达71.3分钟。但受固有管理体制、自身发展水平等条件的影响,出版企业的数字化发展大多呈现内外“两张皮”的情况,即出版企业仅提供内容资源,数字技术大多依赖外包给专业的技术支持商,因而传统出版企业在数字化领域仍处于被动状态。反观世界顶级出版机构,他们大多较早地关注到大数据的重要性,着力搭建起自己的数据库,由小范围的试水数字业务到建立数字化系统,逐步完成从传统出版传媒企业到数字化出版商的转变。

  显而易见,大数据正在改变大众的生活。对出版企业而言,大数据应当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渗透到出版的全流程。首先,基于理性的数据分析有助于研判出版物的重点方向,更加有效地控制好出版成本,增加精准营销的可能性。例如,从选题策划开始,以数据为先,分析某类图书的市场接受程度、作者受欢迎程度等,对不同类型、不同地域、不同文化阶层的读者群进行分类分析,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营销。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利用前期积累的数据资源,搭建起自身的数据库,打造适应不同读者需求的数字出版平台,形成数字出版矩阵,进而实现传统出版企业整体数字化的转型升级。

  二、掌握好区块链,增进由表及里的网络化升级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技术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应用模式”。[1]“区块链是一个新的互联网体系,很可能会成为一个新的‘管道’,通过这样的管道去连接创作者、生产加工者、消费者(读者)”,[2]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出版司副司长冯宏声先生的观点值得进一步思考。

  目前,出版单位在完成体制改革之后,大多开发或者引入了符合现代出版流程的线上管理系统,对书号、销售等方面的管理基本实现网络化,但出版行业的资源中心化仍然较强,出版企业仍然较多地体现为创作者和读者的中介角色,物联网的普及程度仍然较低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亟须区块链技术的介入。首先,利用区块链技术可有效整合内部资源,借助大数据分析对各方面资源进行价值评估,进而帮助企业建立更为高效的工作流程。特别是在推进数字出版方面,资源和数据的透明化不仅能够加速媒介融合,信息的共享性促使更多优势资源得以实现网络矩阵式的开发和传播。因而,在区块链的基础上建立出版资源的共享系统,是出版企业网络化的重要方面。其次,在强调受众需求尤其是个性化需求的当下,打通创作者和消费者的沟通渠道显得尤为重要。在分布式数据库的内容平台上,通过区块链技术的引入,创作者和消费者的信息能够被系统记录下来,一方面加深出版企业对受众的了解,提升受众参与的活跃度,另一方面诸多个性化需求得以满足,不仅是按需出版能够实现,还有与出版相关的衍生物都可以得到满足,线上图书产品及相关的文化产品的众筹便是最好的例证。除此之外,物联网建设对出版发行及仓库管理等方面具有更为切实的意义。利用P2P组网技术和混合通信协议,打通出版发行各流通网络,能够降低图书发行人力维护成本,同时由于区块链具有公开透明的特性,全网络数据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同步运输,发行工作得以更高效地完成。

  三、发挥好5G技术,推进由浅入深的智能化发展

  互联网时代,5G网络的普及将给各行各业带来深远的甚至是颠覆性的影响。对出版行业来说,5G技术对视觉传播智能化的影响,将有望为出版企业全媒体融合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以VR(虚拟现实)技术为例,前几年VR技术成为出版企业追捧的热点,在幼儿类图书特别是低幼图书方面的应用,极大地满足了孩子对视觉阅读物的需求。但由于VR对画面分辨率的高要求,受众体验度较差,沉浸感和互动性受到较大的影响。5G技术的高速率有望改善4G网络带宽速率的影响。随着带宽速度的加快,各类视频、图像、音频等业务将出现井喷式增长,图书产品的衍生品也将获得极大的发展空间。5G技术的普及促使出版企业通过整合信息资源技术实现数据、流量和平台的多维度发展,向受众提供更高质量的画面,更加清晰、稳定的视频以及更加逼真、鲜活的内容,进一步实现出版企业向信息供应商的角色转化。同时,5G的网络延时功能不仅为出版管理体系智能化提供了帮助,更有助于拉近出版企业与受众的距离,实现内容和流量的良性循环。5G核心网的模块化使出版流程中的各环节实现更加精细化的微观管控,同时数据信息的实时更新与及时交流增强了各版块(部门)之间的互动性。可以说,5G技术的普及为出版管理体系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在5G有效海量的大数据、准确可靠的精密算法以及自我进化的人工智能技术带动下,按需出版将进一步升级”。[3]由于信息传输速度极快,出版企业与读者之间的沟通渠道和时效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互动性的增强为内容精细化生产、投放以及信息的多元创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四、结语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要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对于出版行业来说,同样具有参考意义。信息时代,万物瞬息万变,只有紧随时代发展,掌握核心科技,走在时代前沿,传统出版行业才能获得新生,勇立潮头。

  参考文献:

  [1]陈东敏.世界因区块链而不同[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7:05,01.

  [2]吴雪(采),甜甜(文).冯宏声:区块链大热,和出版业如何发生关系?[EB/0L].百道网,http://www.bookd-ao.com/article/406064/,2018-03-27.

  [3]杜都,赖雪梅.5G时代出版新业态与新模式探析[J].出版广角,2019(17):15-17.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