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新媒体背景下出版工作融合发展思索

2020-05-01 来源:《新闻研究导刊》
  【作 者】郝秋月: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 要】在现代网络、通信、数字等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出版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新业务形态、新商业模式、新产品和服务不断涌现,出版工作融合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出版人在面临新媒体的日新月异时,也要立足实际,紧跟时代步伐,通过有效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实现出版内容融合、渠道融合、品牌与平台融合,出版工作也会在融合发展道路上走得更快、更稳和更好。基于此,本文对新媒体背景下出版工作融合发展进行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新媒体背景下;出版工作;融合发展;思索

  新媒体背景下,出版行业遭受到巨大冲击和挑战。一方面,信息网络的普及,使得读者阅读模式不断发生变化,并且朝着个性化方向发展;而新媒体的出现极大满足了读者不同的阅读需求,对传统出版工作业务流程、生产质量、服务模式也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科学技术进步为数字出版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驱使着出版人提升内容供应质量,并主动接纳各种先进技术,在创新、融合中构建崭新出版业态,实现稳定长远发展。[1]本文结合新媒体背景下出版工作融合发展具体体现,提出几点极具针对性的融合发展策略,以供参考。

  一、新媒体背景下出版工作融合发展具体体现

  (一)内容融合

  商业模式下,出版社通过提供商品和服务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其中,产品只是提供服务的一种工具,只有根据用户需求提供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够充分展现出出版工作的价值,这也是新媒体与出版工作相融合的重点。内容是价值体现的主要途径,因此需要从信息供应和选择出发,在准确把提用户群体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对出版内容及服务进行科学调整,以实现生产、供应和用户三者相结合,进而构建出版媒介共创价值模式。

  (二)渠道融合

  传统出版工作模式下,有价值信息的传播、分享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直接影响到内容价值表现和扩展。但是在新媒体时代下,进行信息分享和交流不再遭受时间空间的桎梏,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利用多样化途径进行信息传递和分享。为此,出版社开展工作也要结合新媒体背景下用户群体的体验需求,并围绕用户为其提供更加全面和专业的服务。

  (三)品牌与平台融合

  新媒体背景下,品牌与平台之间融合加剧,无论是用户群体关注度,还是品牌自身价值都得到显著提高,并在品牌驱动下引导用户进行选择和使用。若是将服务、产品、渠道和品牌等资源有效结合起来,出版市场竞争力也会急剧提升,并推动出版业进一步发展。[2]

  二、新媒体背景下出版工作融合发展策略探讨

  (一)转变出版编辑工作角色

  出版工作朝着数字化方向转型,出版编辑也要正确、清晰地认识到新媒体发展对出版工作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及发展机遇。新时期,开展编辑工作也不仅仅表现为选题策划、组稿、校对等,还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树立创新意识、互联网意识、产品意识等。针对出版产品,也要以产品经理人的角度对用户群体实际文章编号:1674-8883(2019)24-0007-01需求进行分析,在注重产品内容的基础上,对产品设计进行优化,并且对产品更新、产品运维、市场分析等环节也能灵活把控,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适应新媒体与出版工作融合发展的要求。[3]

  (二)严格把控内容质量

  若出版内容质量不过关,无论怎样发挥技术手段作用,对产品进行大幅度营销,都无法取得理想效果,即便是短时间内火红,也无法达到长远发展目的。因此,需要对出版内容质量进行严格把关,避免出现卖狗皮膏药的情况。要知道使出版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永远只能是内容,唯有做好内容,才能够赢得用户群体青睐,市场竞争份额也会增加。实际执行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对出版内容精心策划,在准确把握目标用户群体的基础上,对用户消费需求进行全面细致分析;并通过为其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的内容,出版消费市场得到扩大,所出版内容也能满足用户群体消费需求。另一方面,注重出版内容深度。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人们提供海量数据信息,人们获取信息速度也加快;浅阅读、泛阅读降低了人们的思考能力,而出版社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阅读内容,引导读者展开深度阅读,可以起到加深思考和抚慰心灵的积极作用。[3-4]

  (三)整合资源,打造强力IP

  在互联网新媒体热潮下,一些出版社坚持与时俱进,对一套书或项目资源进行整合,使之衍生成为一个产业链,我们将之称为IP资源。通过对这些资源内核进行深度挖掘,并拓展资源价值表现方式,资源之间不再是彼此独立的关系,而是相互渗透和融合,在为用户群体提供多样化阅读体验的同时,推动出版社获得更加稳定和长远的发展。例如,在《不一样的卡梅拉》图书火爆以后,出版社对其动画进行引进和出版,构造了复合出版模式,在取得显著效果后引出立体绘本、动漫绘本、奇趣作文等多个系列,取得可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此,出版社要想获得融合发展,就需要立足于市场,在准确把握图书潮流趋势基础上,对读者多样化需求进行分析,并对读者群进行全方位覆盖。再通过与影视界、文化界等合作及融合,这样可以构建更多契合市场需求的优质IP资源,并创造更大经济社会效益。[4]

  (四)互联网科学合理运用

  对现代互联网进行有效利用,可以构建多样化渠道,具体表现为:

  1.微信公众号

  传统出版工作模式下,出版社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比较遥远,沟通交流比较少。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人们之间的沟通交流突破了时间和空间桎梏,依靠互联网可以快速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尤其是出版社在构建自有平台以后,出版社与读者之间的连接加强,并通过平台书单推荐、图书书城、信息资源等板块功能,不仅可以优化读者体验,还能够引导读者自主选择所需产品。而出版者也可以通过图书团购、知识付费、承接广告等形式,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甚至将音频、视听等功能融入其中,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内容资源,出版社服务水平也会大大提升。例如,低幼期刊《幼儿画报》就充分认识到新媒体在宣传方面的优势作用,并精心打造专门讲故事栏目的微信公众号,在为幼儿提供音频书的同时,增加专家讲座、丰富内容资源等服务,取得良好的效果,并反哺传统出版。

  2.社群电商合作

  在网络平台上有一批精准"粉丝”社群电商平台,如大V店、童书妈妈。这些平台提供的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在为目标用户提供精准服务的同时,配合购物引导可以满足用户实际需求和增加营销效益,对实体书店经营和发展也造成巨大冲击,相应营销力量也引起出版社广泛关注。如果出版社与这些电商平台之间加强合作和联系,不仅可以提高营销效率,还能够构建出版社、读者、作者多贏局面,实现协同发展。

  (五)强强联合推动营销升级

  出版行业在相互合作和渗透过程中,寻求不同品牌之间的强强联合,可以使品牌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使“出版+”模式获得无尽可能。

  1.出版+明星

  随着娱乐事业不断发展,一些大品牌也开始利用明星效应进行跨界营销,不仅可以扩大传播范围,还能够提升产品知名度。

  2.出版+餐饮

  随着新媒体在各个行业中不断渗透和深化,跨界营销平台也趋向于多样化。如:图书与肯德基相融合,推出“奇妙先生小姐”“猴王当道”等套餐,取得“1+1>2”的营销效果。

  3.出版+娱乐

  出版与娱乐行业进行有效融合,可以促进品牌效益叠加,营销效益也会不断扩大。如:《企鹅兵书》参与到电视公益视频投放当中,使图书得到广泛宣传,并取得显著营销效益。

  三、结语

  本文基于新媒体背景下对出版工作融合发展进行探讨。新媒体快速发展为出版社提供崭新发展机遇,要求出版社积极转变编辑工作角色,并以开放姿态迎接和使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在加强出版业与其他行业合作、融合的同时,促进出版业打造全新业态,实现稳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谈鲲.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深度融合发展之路[J].新媒体研究,2019,5(14):82-83.

  [2]祝玮,唐祖国,刘远霞.《老年文汇报》:融合发展向深度探索[J].传媒,2019(13):21-22.

  [3]王丹妮.“互联网+”背景下传统出版与新媒体融合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19(7):52-53.

  [4]彭种玉.新媒体背景下出版工作融合发展的创新与探索[J].采写编,2019(5):111-112.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