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温婷:电子工业出版社少儿出版分社
【摘 要】图画书具有用绘画来表达情感、描绘事物、讲述故事等特性,其中的图画不仅仅是文字的说明和补充,而是能讲故事的图画。本文介绍了形式美法则在图画书中的应用及表现,以日本经典图画书《小熊学校》为例,详细剖析了均衡与和谐、节奏与韵律、对立与统一等形式美法则在故事表达中的巧妙运用。
【关键词】图画书;形式美;韵律;节奏;对比;平衡
所谓形式美,是指在艺术作品中,通过有秩序地组织和布局,去除杂乱无序的细节,从而使作品产生视觉秩序,给人以美的感受。形式美法则运用得当,会使作品更加明晰地展现主题,并使画面和谐而充满生机;反之则会显得呆滞刻板。
仔细欣赏《小熊学校》的每一幅画面,都能感受到形式美法则中均衡与和谐、节奏与韵律、对立与统一等创作手段的巧妙运用。
一、和谐的人物造型,相似中又有小区别
和谐,即各要素有基本的共通性和融合性,视觉上感觉协调而非乏味单调或杂乱无章。和谐的组合也要保持部分差异性,但差异表现强烈时,和谐的格局就会转向对比。
《小熊学校》中共有12只小熊,11只是男孩,第12只最小的是女孩。11只小熊长得很像,都是浅棕色的皮肤,圆圆的脑袋和耳朵,嘴角向下。可仔细看每只小熊又不尽相同:老二的脑袋更扁圆,憨厚可爱;老六边走边吐舌头,是个调皮鬼……而最小的妹妹杰琪跟哥哥们长得都不一样。她的皮肤是深棕色。她就像一句话中的小逗号,给画面一个舒适的透气口。
这套书的每个分册都以12只小熊排排站的方式开场,造型相似又不相同,有秩序却不呆板,反而让读者更想仔细分辨每只小熊的不同之处。这种造型形式和人物的出场方式,就像一组排列有序的近似图形,既保持着一致性又有细微差别,个体差异,整体协调。
二、大胆运用对比色,明快的色彩充满童趣;形态对比,使画面富有动感
对比,即两个反差很大的视觉要素配合在一起,产生鲜明强烈的感触但仍具有统一感。对比往往会使想要表现的主题更加鲜明,视觉效果更加活跃。《小熊学校》的画面中有很多对比色运用,例如大面积的绿色与红色形成鲜明的色相对比;笔直的房子轮廓、四四方方的窗户线条,与弯弯曲曲的草丛和树木剪影形成了显著的形状对比。但这些对比因素并没有使读者感觉冲突不安,相反却使画面活泼有趣。
三、画面构图的点、线、面结合,体现对称美感
对称的构图会让人产生完美、自然、安定的朴素美感,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一般平面构成中的对称可分为点对称和轴对称,而这种构图在书中也有所体现。比如学校操场构图是一个规则的椭圆形,以对开页中线为轴,将画面划分为相等的两部分。这样对称的构图难免会给人呆板单调的感觉,于是一些不对称的小因素便出现在画面中——每个在跑道中错落不齐奔跑的小熊,以及插着小红旗的终点线……这些“非协调”因素打破了绝对对称,避免了单调呆板,增加了画面构图的生动性。
四、动态情节的平衡构成
在画面构成中,通常以视觉冲击最强的中心为支点,各要素以此支点保持视觉上的力度平衡。在实际生活中,小鸟在天空中飞翔、孩子在奔跑、风儿吹着青草浮动……这些都是平衡的形式,因而平衡的构成是具有动态的。
五、色彩、构图均体现黄金分割比例
恰当的比例有一种协调的美感。一切视觉单位的大小,以及各单位间编排组合如果遵循黄金比例安排,就会给人舒适、和谐的感受。《小熊学校》的画面中可以随处看到黄金分割手段的运用。比如12只小熊的郊外聚餐,大片的绿色草地与浅蓝色餐桌的比例运用;小熊趴在画面左侧的床头发呆;杰琪作为视觉焦点处于整幅画面中的偏右侧……这些无一不运用了黄金分割比例的原则。
六、表达主题不偏离视觉重心
任何事物的重心位置都与视觉的安定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读者在看画面时,视线会从左上角经左下角,再通过中心部分至右上角经右下角,最后回到以画面最吸引视线的中心视觉圈停留下来。这个中心点就是视觉的重心。
七、利用单纯元素排列组合成有韵律的节拍,使画面产生节奏感
例如拿着小桶采蜂蜜的小熊排排站,疏密有致,就像一串乐曲上的音符,高低、长短、轻重各不相同,韵律感油然而生。
八、通过色彩视觉传达让读者产生联想
联想是思维的延伸,它由一种事物延伸到另外一种事物上。《小熊学校》中黄色的“医院地板”给人轻快、充满希望的联想;而红色会使人感到温暖、热情、喜庆,也会给人紧张、不安的感觉。大哭的杰琪、大红的背景颜色增添了不安情绪,与作者想要表现的主题相吻合。
美是每个人追求的精神享受,也包括孩子。形式美感的合理运用在图画书的表达方式中则更为多见。《小熊学校》很好地运用了形式美法则,将文字想要表达的主题、情绪、气氛准确且灵活地表现了出来。每一本优质的图画书,一定有作者对形式美法则的灵活运用。这些所谓法则既不呆板、也不教条,它融于作者的画笔,融于作品化为灵魂,更融于孩子美好的心间。
参考文献:
[1]居直.我的图画书论[M].北京: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7.
[2]松居直.幸福的种子[M].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