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医学高校学报英文参考文献刊名著录失范例析

2020-04-30 来源:《编辑学报》
  【作 者】谢锡增、徐春燕、施学忠:郑州大学学报

  【摘 要】针对医学高校学报英文参考文献中刊名著录的冗余现象、刊名缩写失误、刊名不完整、刊名张冠李戴、刊名缺失/重复等问题进行实例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医学高校学报;英文参考文献;期刊刊名;著录失范

  参考文献是科技论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多种功能中的文献检索功能[1],即为读者学习和研究相关问题提供线索和便利,是读者查阅原始文献溯本求源的最佳渠道[2],而文献的出处项(刊名、年、卷、期、页)的规范/准确性则直接影响到查阅源文献的成败。医学高校学报又多以英文参考文献为主,基于这种认识和现实,笔者归纳出医学英文参考文献刊名著录失范的多种情况,并做实例分析,愿能对编辑同人有所裨益。

  1 刊名的冗余著录

  医学英文期刊的刊名项多以PubMed中的正规缩写式著录,但现实中常见到在正规的刊名缩写后尚附有刊名以外的附加内容,如刊名的属性、刊物的出版地以及刊名中的虚词等。这均属于冗余著录,有3种情况。

  1.1 附加刊物属性内容的说明

  例1  [J].J Neuroimaging.Off J Am Soc Neuroimaging.1997,7(4);208-212(见《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年第633页[11])

  例2  [J].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neuroscience,2012,32(26):8988-8999(见《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7年第394页[14])

  例1的冗余著录为说明该刊系美国神经影像学学会的机关出版物,例2的冗余著录为说明此刊为神经科学学会的会刊,从了解文献的刊名来看,这种刊物归属单位的说明是多余的。这样的实例在《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广西医科大学学报》《大连医科大学学报》中均可见到。

  1.2 刊名后的出版地著录

  例3  [J].Lancet(London,England),2016,387(10017):435-443(见《复旦学报(医学版)》2018年第255页[53])

  例4  [J].Science(New York,NY),1996,274(5288):798(见《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8年第96页[12])

  在PubMed中只有刊名完全相同的刊物才在刊名后的括号内加著出版地,而这2例均为出版地的冗余著录。

  英文文献刊名冗余著录现象的成因,笔者认同金铁成[5]的观点,涉及作者、编辑、数据库和搜索引擎的问题,对这种失误应以纸质版或电子版进行核查防范之。

  2 刊名缩写失范

  2.1 首字母组合缩写式代替正规的刊名缩写

  例5  [J].NEJM,2017,377 (6 ):562-572(见《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8年第7页[1])

  例6  [J].IJCI,2013,29(5):1115 -1120(见《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年第892页[1])

  科技人员在工作中常将本专业的外文期刊用其首字母组合式进行称谓和交流,这已是专业习惯,无可厚非;但当其作为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时则不符合规范,这种情况在现实中较为多见,甚至有的学报稿约中亦出现例5的著录示例,见《遵义医学院学报》2017年稿约,实为一种误导行为。例5被替代的是《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 Engl J Mel),例6替代的是《国际心血管影像杂志》(Int J Cardiovasc Imaging)。

  2.2 单一词汇为刊名的缩写著录

  例7  [J].Nat,2007,445 (7123):111-115(见《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年第7页[7])

  例8  [J].Sci,2005,309 ( 5740 ):1573(见《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7年第522页[5])

  据外文期刊刊名缩写规则,单一词汇构成的刊名不能缩写,因而以上2例亦属著录失范。2例分别为《Nature》和《Science》,编辑对这些名刊不应存在钝感。

  2.3 首字母缩写组合刊名的大小写失范

  例9  [J].Jama,2013,310(9):948-959(见《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年第875页[6])

  例10  [J].Bmj,2012,344:e3318(见《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年第6期第112页[6])

  有些英文期刊的刊名采用刊名首字母组合缩写式,简单明了,如《JAMA》为美国医学会会刊,《BMJ》则是英国医学杂志,它们不能误写为Jama》和《Bmj 》,虽然字母大小写混淆不会构成大的差错,但它可能引发读者对刊名的疑惑/迷茫。另外,医学期刊中《FASEB J》误著为《Faseb  J》和《FEBS J》误著为《Febs J》的实例也常常在医学高校学报中见到。

  2.4 一般缩写失范

  例11  [J].Brit J Cancer,2011,105(1):38(见《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年第458页[5])

  例12  [J].New Eng J Med,2010,362:239-252(见《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19年第194页[14])

  刊名中国家名为单个词汇缩写时常略去词尾或词的后部若干字母,如美国American缩为Am,英国British缩为Br,而例11中的Brit就更不规范了。另外,刊名缩写中还有个别单词采用压缩字母的缩写方式,如National应缩写成Natl,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缩写为Proc NatI Acad Sci USA,而不应缩写为PNAS。同样例12中的Eng的正确缩写式应是Engl,此例中的New系常用单词缩写成一个字母的情况,New应缩写为N。此外,皇家的Royal则缩写为R,Journal缩写为J。

  3 刊名不完整

  3.1 含义不确切的刊名著录

  例13  [J].Int J,2014,2(11):792-801(见《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年第102页[14])

  例14  [J].Int Med,2014,53(12):1275-1281(见《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年第738页[12])

  以上2例的刊名含义明显笼统而不确切,缺失了具体的专业指向,使人茫然。经过核查,例13实为Int J Advanced Res,例14实为Intern Med。实际上,只要责编细心审读,即可发现失误的刊名著录,进一步核查就可以纠正。

  3.2 刊名中缺失“J”的著录

  例15  [J].Biol Chem,2008,283 ( 4):1786-1798(见《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9年第6页[8])

  例16  [J].Clin Endocrinol Metab,1995,80(8):2802 2811(见《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年第42页[1])

  医学期刊刊名中带“杂志”(“J”)的刊物较多,而专业人员在实践中往往注重专业词语,潜意识里忽略了“J”,因而在参考文献表中易出现丢失“J”的著录。"J”的缺失也会影响到对源文献的查找,如例15应是美国巴尔的摩市美国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学会会刊J Biol Chem,而Biol Chem则为德国柏林Walter De Gruyter的刊物。例16准确的刊名应是J Clin Endocrinol Metab。刊名中缺失“J”的著录可在大多数医学高校学报寻觅到。刊名缺失“J”的情况考验编辑期刊知识的累积。

  4 张冠李戴式著录

  例17  [J].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2017,10(1):9-17(见《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年第171页[5])

  例18  [J].Nature Publishing Group,2015,23(11):1438-1450(见《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8年243页[2])

  这2条文献的刊名显而易见是张冠李戴式的,尤其是用出版商名代替刊名更为离奇,责编只要细心审读即会提出疑问,进而规避之。笔者对其核查后发现二者均不在PubMed收录中,前者的刊名为Adv Exp Med Biol,后者的刊名为Eur J Hum Genet。

  5 其他类型的刊名失范

  5.1 刊名著录形式不统一

  例19  [J].Eur Heart J,2012,33(3):394 407

  例20  [J].European Heart Journal,2014,35 (9 ):578-89

  以上2例见于《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7年第1428页[2]和[3]。刊名相同,但一个为缩写式,一个为全称式,在同一论文参考文献表中出现,严格说也是一种失范。医学高校学报中,还经常会见到不同论文参考文献中英文刊名有的用全称式,而有的用缩写式的现象:一种是篇内的全称式和缩写式并存,一种是篇间的同一刊物的全称式和缩写式并存。

  5.2 重复著录

  文末参考文献都执行顺序编码制,即一条参考文献只有一个编码,在文末参考文献表中只能出现1次,然而现实中也常会见到一条参考文献重复著录的现象。重复著录出现在综述中的概率会多一些,因为它的参考文献数量较多,会造成前后自顾不暇而重复。另外,编辑修改正文时要求作者增补文献也可能造成重复著录,作者有可能没注意到引文在文中其他地方已有使用。因此,编辑在要求作者增补文献时应注意提醒作者,并注意核查。论文中出现“近邻”的重复著录实属不当,如《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8年第870页的[10]和[11]都为Pathology 2017年第499-505页的文献。更有甚者,《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18年第42页的同一篇文献“Eur J Clin Nutr Metab 2011年e153页”在同一文末参考文献表中著录了3次,分别为文献[2],[21]和[28 ]。重复著录的原因当然属于作者的粗心和不熟悉著录规则,更与编辑审读时把关不严有关。

  5.3 刊名缺失

  参考文献的刊名是一项重要内容,其著录位置也属显赫,本不应该出现缺失现象;但由于责编的疏漏也时有发生,如《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年第1026页[13]漏著了刊名Medicine,《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8年第117页[6]遗漏了J Neuroinflammation,《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年第48页[23〕缺失了Physiol Behav。

  6 结束语

  总览医学高校学报英文参考文献刊名著录的种种失范现象,笔者认为这些失范亦非难解之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加以防范和克服:第一,观念上的改变,切实把参考文献真正当做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熟练掌握著录规则的前提下,真正下马观花地审读每一条参考文献[6-7],真正尽好把关职责,许多失范现象(如重复著录和刊名缺失)就不会在编辑面前滑过。第二,具有适当的外语水平。既然是英文参考文献,就必须对刊名从语义上有一定的认知程度,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刊名含义不确切的情况。第三,多一些外文期刊知识(包括刊名缩写规则)。外文期刊多种多样,编辑不可能知晓很多,但对一些著名期刊、本专业的重要/核心期刊的刊名与缩写要有最基本的知识,以防出现刊名的冗余著录以及刊名拼写/缩写失范现象。

  以上述及的刊名著录失范现象虽然都是些小问题,但编辑若能以工匠精神从小处着手,则可“积趾步以致千里”,相信参考文献著录质量乃至期刊质量定会得到明显提高。

  7 参考文献

  [1]陶范.参考文献具有的十项功能[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18(2):198

  [2]杨丽君.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作用及要求[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9(5):71

  [3]刘雪立.医学期刊参考文献中英文刊名和人名的缩写规则[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3,14(1):100

  [4]程立新,张利鹏,王凯.医学论文参考文献中英文刊名缩写的一般规则[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5,27(4):337

  [5]金铁成.英文参考文献中期刊名称项信息冗余现象的成因及其应对策略[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4(5):49

  [6]张铁明,颜帅,程朋军.科技期刊文后参考文献英文刊名著录问题[J].编辑学报,2009,21(5):461

  [7]周晴霖,黄亚萍,王志翔,等.编辑加工医学期刊英文参考文献的错误要点及对策分析[J].编辑学报,2016,28(增刊1):32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