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CWTS排名中全球高校开放获取概况及对我国的启示

2020-04-29 来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作 者】郁林羲:中国药科大学《中国天然药物》编辑部

  【摘 要】[目的] 基于《2019 年CWTS莱顿大学排名》介绍全球高校开放获取 (Open Access,OA)情况, 分析当前OA现状并探究可能的原因,以期为我国OA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推进我国OA进程。[方法] 采用网络调研法研究CWTS 排名中OA数据统计方式,并以此为基础,从全球、国家、高校三个层面分类评估OA情况。[结果] 欧洲和北美洲高校OA程度较高,亚洲和非洲高校OA程度较低;美国和中国参与OA的高校数量最多,分别为173所和165所。英国和美国是全球高校OA参与度最高的国家;全球OA程度最高的大学为土耳其毕尔坎特大学,全球OA排名前50的高校中,33所为英国高校,占比66%,美国高校7所,占比14%,中国高校1所,占比2%。[结论] 欧洲和北美洲的政府、科研资助机构及高校在OA方面采取了较多有效措施,并已取得一定成效。虽然我国参与OA的高校数量较多,但OA程度普遍较低,OA涉及多方利益,政府、出版界、学术界需共同努力推进我国OA进程。

  【关键词】CWTS排名;开放获取;OA期刊;机构知识库;DOAJ

  现今,传统学术出版商在全球学术出版领域处于垄断地位,Elsevier、Springer、Wiley三大出版集团占据了全球学术出版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这种垄断状况导致这些出版集团旗下的期刊数据库资源价格日益上涨,形成了限制科研成果交流与传播的“付费墙”,引起全球学术界和政府机构的不满,并引发了开放获取(Open Access,OA)运动[1]。2002年,《布达佩斯开放获取计划》正式提出OA的概念,明确指出OA的实现形式为开放存储和开放出版[2]。2003年,《柏林宣言》明确提出OA的对象为经科学界认可的人类知识和文化遗产的综合性信息资源,鼓励科研人员与学者在OA的原则下公开他们的研究成果,鼓励文化机构通过在互联网上提供它们所拥有的资源支持OA[3]。《柏林宣言》得到学术界和公众的积极拥护,OA观念逐渐被人们广泛认可,全球范围内掀起OA运动的热潮,各国政府、科研资助机构、图书馆积极制定相关政策推进OA进程,OA运动取得了一定成效[4,5,6]。

  2015年至今,OA运动进入深入发展期,学术界与出版商的博弈日益激烈。2018—2019年,瑞士Bibsam联合体、匈牙利EISZ国家图书馆联盟、挪威高等教育与研究联合服务委员会(Directorate for ICT and Joint Services in Higher Education & Research,UNIT)联盟、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等学术联盟或科研机构均与Elsevier进行了OA谈判,希望科研人员在Elsevier旗下期刊上所发表的文章全部OA。经过谈判,2019年11月,瑞典Bibsam、匈牙利EISZ和挪威UNIT联盟均宣布与Elsevier达成新的OA协议[7,8,9],以上机构的研究人员不仅可以访问Elsevier的ScienceDirect平台上的2500多种期刊,而且可以在以上期刊中发表OA论文。除了将论文OA以外,许多科研机构在建设机构知识库方面也颇有建树,如英国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机构知识库,本机构科研人员需将科研成果自存储到知识库中[10]。以上案例说明部分国家的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已充分意识到OA的意义,积极组成学术联盟推动OA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极大地鼓舞了其他科研人员的士气。

  从全球视角看,虽然OA已是大势所趋,部分国家在OA方面成绩斐然,但大部分国家还并未深入参与其中,各国科研人员对待OA的态度并不一致,全球高校OA程度千差万别。2019年5月,荷兰莱顿大学科学技术研究中心(Centre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CWTS)发布的《2019 年CWTS莱顿大学排名》(CWTS Leiden Ranking 2019,以下简称“CWTS排名”)中首次统计了全球高校的OA情况[11],基于2014—2017年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中各高校OA论文数量来评价其OA情况。CWTS排名是国际权威的大学排名,排名结果客观准确,可信度较高,对全球知名高校的OA情况进行公布,有利于各国科研资助机构迅速了解全球OA的最新趋势,在推动欧盟相关OA政策制定、引导更多高校参与OA及加强学术界对OA的关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到目前为止,全球大学排名主要集中在常规绩效指标(出版物、引文、奖项、声誉调查等),忽略了OA这一重要指标,因此,此次排名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目前,我国学者对OA的研究主要包括开放存取期刊目录(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 DOAJ)系统研究[12]、欧盟S计划和一些国家的OA案例研究[13,14,15]、我国OA期刊研究[16]等,根据相关数据对全球整体OA情况进行分析的研究较少。本文以CWTS排名中OA数据为基础,统计全球高校和我国高校的OA情况,并根据统计结果分析OA最新趋势及可能的原因,以期为我国OA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推进我国OA进程。

  1 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1.1 概念界定

  CWTS排名将OA论文分为4种模式:(1)金色OA (Gold OA)。论文所在期刊采用OA出版模式,由作者支付文章处理费用(Article Processing Charge,APC),所有人均可公开访问并获取期刊中所有论文。(2)绿色OA(Green OA)。该模式中论文存储在可公开访问的数据库中。Green OA是OA出版中最复杂的形式,包括自存档形式和一般存档形式。自存档是指由作者或图书馆员将出版物存储在机构或学科档案库或存储库中;一般存档指PubMed Central(PMC)等系统中出版物的开放可访问性,这类出版物具备一定的档案功能。相当一部分论文既属于Gold OA, 又属于Green OA。(3)混合OA(Hybrid OA)。作者将文章发表在非OA期刊中,但选择支付APC,从而在收费访问期刊中创建了对单个出版物的开放可访问性。(4)青铜OA(Bronze OA)。该模式是单独的OA类别,指出版商没有明确声明可公开访问但可免费获取期刊内容。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CWTS排名中高校的OA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网络调研和统计分析法对数据来源方式和具体数据进行调研分析。调研内容及具体调研步骤为:(1)通过访问荷兰莱顿大学CWTS排名官网,研究其收集数据的具体流程;(2)统计并分析全球各大洲高校OA情况、全球参与OA高校总数排名前20的国家及OA区间分布情况、全球OA比例最高的50所高校及4种模式所占比例情况,以及我国OA比例最高的50所高校及4种模式所占比例情况。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CWTS甄别科研论文OA模式的流程

  通过查阅CWTS官网,笔者对排名中OA数据的来源方式进行了探究。数据来源为2014—2017年高校在WoS数据库中所发表的论文,其使用DOAJ、开放学术资源库(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Scholarly Resources,ROAD)和Unpaywall数据库对WoS数据库中的出版物进行判断。如果该出版物可通过Unpaywall数据库开放获取,则为其分配OA标签。分配OA标签的两个基本原则是可持续性和合法性。可持续性原则是指能够以开放的方式从所使用的各种来源重复使用OA标签,即可重复性和长期可持续性。合法性原则是指使用合法OA出版证据的数据源,不包括“流氓”或非法OA出版,合法性标准对科学政策尤为重要,因此,该排名排除了ResearchGate(不可持续性)或Sci-Hub(合法性存在争议)等平台提供的出版物。Unpaywall整合了数千个OA资料库,包括PMC、CrossRef、DataCite等,因此可明确区分论文的OA模式,包括Gold OA、Hybrid OA、Green OA和Bronze OA 4种模式。为确保所获得的数据尽量精准,在统计Gold OA论文时,CWTS扩展了DOAJ系统中的OA期刊目录。对于Green OA , CWTS 采用Green OA中的一般存档形式对文章进行标记。Bronze OA并不是一种可持续的OA形式,然而出于完整性考虑,CWTS将其作为单独的OA类别也包括在整体计数中。

  图1为CWTS对WoS数据库的文献进行OA模式甄别的流程图,首先通过Unpaywall数据库判断WoS数据库中的论文是否OA(_is_oa),结果显示,37%的论文可OA。继而进一步判断这37%论文的OA模式,如果发表该论文的期刊采用OA模式(journal_is_oa),则直接给论文分配Gold OA标签,结果显示11%的论文为Gold OA模式。如果确认期刊不是OA期刊,则对文章来源(host_type)进行进一步判断,结果显示25%的论文储存在机构知识库中,分配Green OA标签;如果host_type显示为出版商,则根据许可证进行分类,结果显示7%的OA论文发表在混合模式期刊中,9%的OA论文发表在没有明确声明可公开访问但可免费获取期刊内容的期刊中。



图1   甄别论文OA模式的流程

  2.2 OA数据统计与分析

  2.2.1 全球各大洲高校OA情况分析

  本研究将高校OA情况按照区间进行划分,OA论文数量占总论文数量75%——100%定义为高区间;占比在50%——74%之间定义为较高区间,25%——49%为中等区间,<25%为低区间。表1对全球各大洲的高校OA情况进行统计,发现亚洲、欧洲和北美洲进入CWTS排名的高校数量均较多。通过对表1进行纵向比较,对各大洲高区间内的高校比例进行排序,其中欧洲进入CWTS排名的高校数量占比最高(3.76%),其次为亚洲(0.55%)和北美洲(0.49%)。在较高区间,北美洲进入CWTS排名的高校数量占比最高(41.87%),接下来依次是欧洲(39.59%)、非洲(21.43%)、亚洲(3.32%)、大洋洲(3.23%)和南美洲(3.23%)。在中等区间,南美洲和大洋洲进入CWTS排名的高校数量占比最高(均为93.55%),其次为亚洲(59.83%) 、非洲(57.14%)、欧洲(54.91%)、北美洲(54.68%)。在低区间,亚洲进入CWTS排名的高校数量占比最高(36.29%),其次为非洲(21.43%)、大洋洲(3.23%)和南美洲(3.23%)、北美洲(2.96%)、欧洲(1.73%)。


表1   全球各大洲进入CWTS排名的高校OA情况
大洲名称 高校总数 高区间 较高区间 中等区间 低区间
高校数量 占比 /% 高校数量 占比 /% 高校数量 占比 /% 高校数量 占比 /%
亚洲 361 2 0.55 12 3.32 216 59.83 131 36.29
欧洲 346 13 3.76 137 39.59 190 54.91 6 1.73
北美洲 203 1 0.49 85 41.87 111 54.68 6 2.96
大洋洲 31 0 0.00 1 3.23 29 93.55 1 3.23
南美洲 31 0 0.00 1 3.23 29 93.55 1 3.23
非洲 14 0 0.00 3 21.43 8 57.14 3 21.43

  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可知,欧洲有13所高校论文的OA比例在高区间。在较高区间,欧洲和北美洲高校数量的占比远高于其他大洲,说明这两大洲的高校论文OA程度较高;在中等区间,大洋洲、南美洲进入CWTS排名的高校数量占比高达93.55%,说明这两大洲的高校论文OA程度中等,其余四大洲在中等区间的高校数量占比较接近,说明这四大洲中约50%的高校OA情况中等。在低区间,亚洲和非洲高校所占比例最高,说明亚洲和非洲有较多高校并未深入参与OA。

  2.2.2 各国家高校OA情况分析

  表2所示为CWTS排名中高校总数排名前20的国家OA情况。通过对表2进行纵向比较可知,美国和中国高校数量最多,分别有173所和165所。在高区间,英国高校占比最高(26.67%)且数量最多(12所),美国、中国、西班牙和土耳其各有1所高校,说明英国高校在OA方面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在较高区间,英国、瑞典、荷兰、法国和美国的高校占比位居前5,分别为73.33%、72.73%、69.23%、52.00%和49.13%,且英国、瑞典、荷兰、法国均为欧洲国家,说明欧洲国家和美国的高校论文OA比例较高,与表1的结果相符;我国在较高区间的高校数量为0。在中等区间,高校数量占比排名前5的国家分别是希腊(100.00%)和巴西(100.00%)、韩国(97.14%)、加拿大(92.59%)、澳大利亚(92.31%)和波兰(91.67%),比例均在90%以上,表明这几个国家的高校对待OA的态度较一致,90%以上的高校参与OA出版的程度一般。有8个国家的部分高校论文OA比例低于25%,其中伊朗(92.31%,24所)、印度(72.00%,18所)、中国(46.06%,76所)和土耳其(25.00%,5所)的高校数量较多,所占比例较大;美国(1.16%,2所)、韩国(2.86%,1所)、加拿大(7.41%,2所)、澳大利亚(3.85%,1所)在低区间的高校数量较少,所占比例也较小,说明伊朗、印度、中国和土耳其的部分高校并未重视OA,参与度较差。


表2   全球参与OA出版的高校总数排名前20的国家
国家名称 高校总数 高区间 较高区间 中等区间 低区间
高校数量 占比 /% 高校数量 占比 /% 高校数量 占比 /% 高校数量 占比 /%
美国 173 1 0.58 85 49.13 85 49.13 2 1.16
中国 165 1 0.61 0 0.00 88 53.33 76 46.06
德国 50 0 0.00 19 38.00 31 62.00 0 0.00
英国 45 12 26.67 33 73.33 0 0.00 0 0.00
日本 42 0 0.00 7 16.67 35 83.33 0 0.00
韩国 35 0 0.00 0 0.00 34 97.14 1 2.86
西班牙 34 1 2.94 9 26.47 24 70.59 0 0.00
加拿大 27 0 0.00 0 0.00 25 92.59 2 7.41
伊朗 26 0 0.00 0 0.00 2 7.69 24 92.31
澳大利亚 26 0 0.00 1 3.85 24 92.31 1 3.85
法国 25 0 0.00 13 52.00 12 48.00 0 0.00
印度 25 0 0.00 0 0.00 7 28.00 18 72.00
波兰 24 0 0.00 2 8.33 22 91.67 0 0.00
巴西 23 0 0.00 0 0.00 23 100.00 0 0.00
土耳其 20 1 5.00 0 0.00 14 70.00 5 25.00
荷兰 13 0 0.00 9 69.23 4 30.77 0 0.00
瑞典 11 0 0.00 8 72.73 3 27.27 0 0.00
芬兰 8 0 0.00 2 25.00 6 75.00 0 0.00
希腊 7 0 0.00 0 0.00 7 100.00 0 0.00
南非 7 0 0.00 3 42.86 4 57.14 0 0.00
以色列 7 0 0.00 1 14.29 6 85.71 0 0.00

  2.2.3 全球论文OA比例最高的50所高校情况分析

  表3统计了全球论文OA比例最高的50所高校及其OA论文在4种OA模式中所占的比例。全球论文OA程度最高的高校是土耳其的毕尔坎特大学(96.1%),其中Green OA模式的论文占比为95.7%。前50所高校中,33所为英国高校,占比为66%,美国高校7所,占比为14%,中国高校仅1所,占比为2%,说明英国和美国的高校在论文OA方面遥遥领先,与表1和表2的结论一致。通过对表3进行纵向比较可知,50所高校的Gold OA模式的论文数量占OA论文总量的比例并不高,仅庞普法布拉大学、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和魏兹曼科学院3所高校的Gold OA 模式论文所占比例超过20%,说明目前Gold OA 并不是实现OA的主要方式;与Gold OA 相比,Green OA模式的论文数量在OA论文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均较大,50所高校的Green OA论文数量占比均超过50%,占比超过90%的高校为毕尔坎特大学,超过80%(含)的高校有4所,分别为香港理工大学、杜伦大学、海梅一世大学和伦敦城市大学,说明以上高校对Green OA模式非常认可和重视。绝大部分高校的Bronze OA模式的论文占比低于20%,仅加州理工学院的Bronze OA论文占比超过20%。Hybrid OA模式的论文占比超过20%的高校有14所,包括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格拉斯哥大学、爱丁堡大学、布里斯托尔大学、伦敦大学学院、东安格利亚大学、邓迪大学、卡迪夫大学、伦敦帝国理工学院、谢菲尔德大学、布鲁内尔大学、剑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和牛津大学,均为英国高校,这说明英国高校的Hybrid OA参与度较高。


表3   全球论文OA比例排名前50的高校
高校名称 所属国家 OA论文占比 /% 各模式的论文数量占比 /%
Gold OA Green OA Bronze OA Hybrid OA
毕尔坎特大学 土耳其 96.1 7.1 95.7 3.2 4.0
香港理工大学 中国 85.3 9.1 84.0 2.5 3.2
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 英国 85.1 37.6 79.2 11.1 23.1
杜伦大学 英国 83.1 11.5 81.3 10.2 14.4
海梅一世大学 西班牙 82.9 10.1 82.0 3.9 4.1
伦敦城市大学 英国 81.7 10.8 80.0 5.3 8.4
圣安德鲁斯大学 英国 81.6 12.0 79.4 12.8 15.8
思克莱德大学 英国 81.1 9.0 79.6 4.0 16.6
格拉斯哥大学 英国 79.5 19.2 75.0 10.4 24.1
利兹大学 英国 78.8 12.9 74.9 8.8 18.3
加州理工学院 美国 78.6 11.2 72.4 20.8 13.5
爱丁堡大学 英国 77.3 19.8 71.9 10.4 20.6
拉夫堡大学 英国 77.2 6.1 75.3 4.2 15.8
布里斯托尔大学 英国 76.1 18.5 70.4 9.1 22.1
巴斯大学 英国 75.2 9.7 70.1 5.3 18.5
伦敦大学学院 英国 75.2 16.7 69.6 10.6 23.6
莱斯特大学 英国 74.6 13.5 69.4 13.7 15.8
华威大学 英国 74.4 15.5 70.3 8.8 19.8
东安格利亚大学 英国 74.2 15.3 69.7 9.0 20.7
苏塞克斯大学 英国 74.2 18.2 71.0 9.0 16.3
邓迪大学 英国 74.1 17.2 68.9 11.3 22.6
卡迪夫大学 英国 74.1 11.4 69.8 11.1 21.3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 英国 73.4 16.2 67.3 10.5 20.6
谢菲尔德大学 英国 73.2 13.8 68.9 8.2 21.6
兰开斯特大学 英国 73.0 15.6 68.2 5.0 18.1
诺丁汉大学 英国 72.9 13.4 67.9 8.9 17.9
埃克塞特大学 英国 72.9 16.3 67.4 11.0 16.0
南安普顿大学 英国 72.8 15.2 68.1 9.2 16.2
布鲁内尔大学 英国 72.1 17.8 66.4 3.9 22.0
阿伯丁大学 英国 71.1 16.4 65.9 10.8 15.3
丹麦工业大学 丹麦 69.9 12.2 68.2 7.3 7.6
麻省理工学院 美国 69.5 14.2 64.3 10.9 15.3
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 英国 69.4 12.0 65.2 10.2 11.6
肯特大学 英国 69.1 9.3 64.8 7.1 14.2
比勒陀利亚大学 南非 69.0 17.5 66.6 6.3 4.8
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 美国 68.9 15.2 60.7 18.9 12.6
伦敦国王学院 英国 68.8 17.9 62.7 10.5 19.0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英国 68.7 6.1 66.0 7.1 11.5
约克大学 美国 68.7 16.0 63.3 7.9 18.3
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 美国 68.1 16.5 62.6 17.2 11.1
康斯坦茨大学 德国 67.9 18.7 64.3 7.5 9.3
剑桥大学 英国 67.9 16.2 59.9 11.1 21.3
曼彻斯特大学 英国 67.6 13.9 57.6 9.7 21.4
巴黎高等师范学院 法国 67.5 14.4 62.0 9.8 10.2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 美国 67.5 13.1 60.7 17.6 9.2
牛津大学 英国 67.4 18.2 59.3 11.1 20.4
庞普法布拉大学 西班牙 65.9 21.8 60.2 10.6 9.7
阿利坎特大学 西班牙 65.7 11.5 63.5 5.8 3.9
魏兹曼科学院 以色列 65.6 20.6 57.4 12.1 12.7
哈佛大学 美国 65.4 13.5 58.0 18.3 9.2

  2.2.4 我国OA出版比例最高的50所高校排名

  表4所示为我国OA论文占比最高的50所高校。由表4可知,香港理工大学的论文OA比例最高,为85.30%,其中Green OA模式的论文占比为84.00%,香港理工大学也是我国唯一进入全球OA论文占比排名前50的高校。我国医药类高校论文OA比例较高,50所高校中有23所医药类高校,占比为46%,排名前10的高校中有9所是医药类高校;其次为农林类高校,共7所,占比为14%, 师范类高校共5所,占比为10%。通过对表4进行纵向比较可知,我国高校的Gold OA模式论文占比均较高,共25所高校的Gold OA论文占比高于20%,仅香港理工大学、山东大学、青岛大学和南京大学的Gold OA论文占比小于15%。通过对比表3和表4进行对比可知,我国高校的总体Gold OA 论文比例高于全球前50的高校,而总体Green OA论文比例较低,这说明我国高校对Gold OA出版模式较重视,参与度较高,而在Green OA方面与全球领先国家的差距较大。我国高校的Bronze OA论文占比均较低,所有高校的Bronze OA论文占比均低于10%;Hybrid OA论文占比超过10%的高校有21所,占比为42%,说明我国高校的Hybrid OA出版总体参与度较低。其中除了华中师范大学以外,其余20所均为医药类高校,说明我国医药类高校参与Hybrid OA出版的积极性相对较高。


表4   我国论文OA比例最高的前50所高校
高校名称 OA论文占比 /% 各模式的论文数量占比 /%
Gold OA Green OA Bronze OA Hybrid OA
香港理工大学 85.30 9.10 84.00 2.50 3.20
北京中医药大学 51.20 35.00 39.30 6.00 6.70
上海中医药大学 50.30 27.30 40.80 7.00 9.40
陆军军医大学 50.20 26.20 41.80 7.90 10.10
广州医科大学 49.40 23.40 41.00 9.10 11.00
北京协和医学院 49.70 24.00 40.60 9.00 11.20
哈尔滨医科大学 49.10 22.90 39.10 9.00 11.90
南方医科大学 49.20 23.10 40.90 8.40 11.90
广西医科大学 48.90 22.20 39.40 7.90 12.90
天津医科大学 48.80 20.70 40.50 8.90 12.20
南京医科大学 48.30 22.10 39.20 8.30 12.50
首都医科大学 48.90 23.90 40.30 8.90 9.10
新疆医科大学 47.90 21.00 38.00 8.50 10.30
福建医科大学 47.60 18.70 38.20 8.70 13.80
中国医科大学 47.40 21.70 38.30 8.70 11.20
第二军医大学 46.80 20.40 36.90 9.10 12.30
第四军医大学 46.70 21.40 38.20 7.90 11.00
重庆医科大学 46.10 21.70 36.80 8.60 10.30
温州医科大学 45.80 21.80 37.80 7.20 11.20
大连医科大学 45.40 20.90 36.60 8.20 10.60
汕头大学 42.90 19.60 33.70 7.90 8.60
安徽医科大学 42.70 18.50 34.00 9.60 9.50
四川农业大学 42.20 25.30 30.20 7.80 5.10
河北医科大学 41.90 15.90 32.80 8.60 9.10
徐州医学院 41.70 16.90 33.50 8.20 11.20
复旦大学 41.60 17.90 33.10 7.20 9.30
中山大学 41.50 18.90 33.80 6.20 9.70
香港大学 41.10 16.00 33.10 8.10 6.60
北京大学 40.40 16.00 32.10 7.20 7.30
华中师范大学 40.40 15.80 34.70 3.10 11.60
华中农业大学 40.20 25.20 31.60 7.30 4.50
香港中文大学 40.30 16.20 32.20 7.20 7.40
南京中医药大学 40.00 22.10 28.70 6.30 8.40
杭州师范大学 37.90 17.60 30.50 5.60 7.70
福建农林大学 37.10 24.60 28.70 6.20 3.50
中国农业大学 36.20 21.20 26.00 7.40 4.70
华南农业大学 36.00 22.00 26.50 5.90 4.70
上海交通大学 35.80 15.80 28.10 5.80 7.70
北京师范大学 35.60 16.90 24.20 5.00 4.30
南京农业大学 34.90 20.20 25.60 8.10 4.00
首都师范大学 34.20 16.30 23.50 3.60 5.10
暨南大学 33.80 15.10 25.10 5.10 7.30
东北农业大学 33.60 16.50 20.60 9.30 5.40
深圳大学 33.50 15.90 25.60 2.60 6.50
武汉大学 33.20 15.90 22.20 5.40 6.20
山东大学 33.10 13.90 25.60 6.00 7.20
南通大学 32.90 16.20 25.60 5.40 7.10
青岛大学 32.70 14.20 25.00 6.00 7.30
南京大学 32.30 13.70 25.00 5.00 6.30
湖南师范大学 32.30 15.00 24.20 3.70 4.40

  2.3 全球OA趋势分析及可能的原因

  CWTS高校的OA排名结果清楚地反映了当前全球OA现状,从全球视角来看,欧洲和北美洲高校参与OA的积极性最高,欧洲的英国和北美洲的美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1)欧盟层面一直推行强硬的OA政策。欧盟于2018年9月发布了S计划,提出到2020年1月,所有接受S计划资助的项目论文需以符合规范的形式在OA平台或期刊上实时OA[17]。S计划得到了欧洲很多科研资助机构的支持,2019年9月,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也宣布加入S计划[18]。2019年5月,S计划在听取各方意见之后,发布了实施指南修订版,将期限推迟至2021年1月,并将与DOAJ 、OA存储目录(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Repositories,DOAR)等联合建立符合要求的期刊白名单,以规避掠夺性期刊。同时S计划也提出将改变研究评估原则,根据研究自身而不是根据期刊影响因子进行评估[19]。S计划无疑极大提高了欧洲大部分高校的论文OA比例,并为大规模实现OA铺平了道路。(2)欧洲很多国家从国家层面整体推进OA。如英国政府要求高校建立独立的机构知识库,并强制要求科研人员将论文自存储到知识库中,或在OA期刊上发表以供公众免费获取,政府鼓励高校通过校内资助机构促进高校OA[20],这种政策无疑是成功的,目前英国高校的论文OA比例均高于75%。荷兰作为Gold OA模式的典范,在整个国家范围内全面实施Gold OA模式,荷兰大学联盟代表所有研究型大学和图书馆与出版商谈判以推动OA进程[21]。

  美国高校论文OA比例也较高,美国部分高校是OA的坚定支持者和践行者,全球论文OA比例排名前50的高校中,共有7所美国高校,其中2所属于加州大学系统(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和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加州大学被称为北美开放运动扛旗手、全球开放运动领导者,提倡公共资助的科研成果免费获取。自2018年起,加州大学与全球最大的学术出版商Elsevier的博弈一直是全球OA运动的焦点,2018年4月,加州大学与剑桥大学出版社(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UP)签署了美国第一份OA出版协议[22]。除了推进Gold OA之外,进入排名前50的麻省理工学院早在2002年就开发了DSpace系统的机构知识库,加州大学也于2002年建成eScholarship Repository机构数据库。因此,美国高校大多认同科学公有主义,希望科研成果能实现全民共享,自发主动且有明确目标地推进OA。同时,美国也制定了强制性的OA政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要求接受其资助的研究人员在论文发表后12个月之内存入PMC[23],但目前美国还没有推出类似S计划的系统全面的OA政策。

  虽然欧洲和北美洲在OA政策上并不相同,但二者的共同点在于OA期刊和OA平台数量全球领先。根据DOAJ数据库的数据,全球排名前10的OA出版商全部属于欧洲和北美洲,包括PLoS、MDPI AG、BMC等,亚洲和非洲的OA期刊和OA平台数量很少。除此之外,欧洲和北美洲的出版机构也在努力推进OA,在开放出版运动中,由于大学是OA的主要社会力量之一,而大学出版社作为大学的一份子,通常能够以长远的眼光积极支持并推进OA运动,并与出版商争夺OA的市场份额。以CUP为例,CUP是当前全球规模最大的大学出版社,其公开表示OA将会推动研究成果全球化,所有学科均会从中获益,CUP有责任找到可持续模式来实现此目标。因此,CUP承诺将实现全部期刊向OA模式可持续过渡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根据不同国家和机构的情况,制定独立且差异化的“阅读与出版(Read & Publish,R&P)”转换协议,将协议作为全部期刊向OA过渡的敲门砖。到目前为止,CUP已与荷兰大学协会、瑞典图书馆联盟(Bibsam)、德国科学基金会、德国马普学会、英国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加州大学6个机构签订了R&P转换协议[24]。

  3 对我国推进OA的启示与政策建议

  CWTS排名结果客观、全面地反映了各国OA情况,从排名结果可以看出,虽然我国进入排名的高校数量较多,但整体OA程度较低,与欧美发达国家的高校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Green OA论文的比例远低于英美等国。OA涉及多方利益,包括政策制定者、出版商、学术界、图情界等,因此实现OA出版的突破性进展需要多方配合、共同努力。通过分析全球OA现状和可能的原因,笔者认为发达国家已具备完善的OA体系,形成了将科研成果和信息与公众共享的社会氛围。在第14届柏林OA会议(2018年12月3—4日)上,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在会议上发布立场声明,明确表示中国支持OA2020和S计划[25],支持公共资助项目研究论文立即OA,也就是说,这三大机构将全面支持研究论文免费阅读,说明我国政府对待OA出版持明确的支持态度,但我国的OA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应参考国外成功的OA政策经验,尽快完善科研成果共享机制。

  3.1 制定OA宏观指导体系

  国外OA政策的制定者各不相同,有政府、基金会、科研资助单位及大学。英国的OA政策由研究理事会制定,瑞典由教育与研究部、高等教育协会和研究理事会分别制定政策,欧盟主要由科研资助机构共同制定政策。总结各国的政策制定情况,结合我国具体国情,笔者认为首先应明确OA政策的制定机构,我国的宏观指导体系应由国家、科研资助机构、高校和出版机构分别制定的政策共同组成。政府应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共同制定OA政策和路线图,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政策实施。

  3.2 实施强制性OA政策,提高科研机构参与度

  3.2.1 建立机构知识库,提高Green OA 比例

  CWTS排名显示,全球前50的高校的Green OA论文数量均在OA论文总量中占有较大比例,特别是英、美两国,根据OpenDOAR发布的结果,目前英国登记的知识库有283个,美国有556个,我国仅103个。英美实行强制性Green OA政策并已纳入法律体系,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充分说明了制定强制性政策是推动OA所必须的条件。有研究对强制性自存档和自愿式存档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如果没有强制措施,机构知识库自存档论文仅占15%,有强制要求的可达到100%[26]。我国目前主要以导向性政策为主,机构数据库数量也较少,因此应尽快建立完善的OA法律体系,以提高Green OA论文的占比,同时加强高校机构数据库建设。

  3.2.2 选择合适数据库作为国家科研论文存档库

  各国的Green OA政策也有所差别,英国研究理事会下属的7个分会根据各分会学科特点作出不同要求,如医学研究理事分会要求受其资助的研究论文存入PMC或UKPMC,经济与社会研究理事分会要求存入门户网站;美国NIH则要求受资助研究人员统一存入PMC,欧盟也建立了统一的机构知识库。笔者认为,我国可以参考美国及欧盟的成功经验,科研资助机构组成联盟,实现信息共享,并建立国家级论文存档知识库,强制要求所有受资助研究人员进行自存档,快速提高Green OA论文占比。

  3.2.3 科研机构需组成学术联盟,共同推进OA

  与Green OA相比,Gold OA的优势在于没有禁锢期,并且OA的是论文的最终版本,文章科学性有保证,并且也有利于机器大规模文本分析[27]。但Gold OA的APC一直居高不下,目前国际通用的政策是通过联盟的方式与大型学术出版商进行谈判,往往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2019年6月,美国俄亥俄州图书馆和信息网络联盟(OhioLINK)与Wiley签署了OA协议,共同创建了OA出版的中央基金。OhioLINK成员包括118个图书馆和89所高校,凡是OhioLINK联盟的研究人员均可通过统一的OA账户中的中央基金支付APC[28]。

  2019年,许多国家的学术联盟与各大出版集团达成了突破性的OA协议。2019年4月, UNIT与Elsevier签署了首份两年期的OA协议,根据该协议,由该联盟代表的7所挪威大学和39所研究机构能够访问2500种Elsevier出版期刊,并且允许90%的挪威学者在Elsevier旗下期刊实现OA出版。

  综上所述,通过成立学术联盟与出版商谈判是降低APC并提高Gold OA论文比例的有效方法,联盟成员目标一致、团结合作,在谈判过程中应坚持立场和原则。我国高校联盟应尽快扩大规模,增加联盟成员,并形成统一目标,这样在与出版商谈判过程中才可占据主导权。

  3.2.4 由科研资助机构建立独立的OA期刊评价体系

  以影响因子、被引频次为主的评价指标显然并不适合以网络传播为主的OA期刊,科研资助机构应制定适用于OA期刊的单独评价体系以提高科研人员的参与度,转变科研人员对OA的态度,并可对OA期刊进行筛选,防止掠夺性OA期刊乘虚而入,评价标准可综合评价OA期刊论文在社交网站的分享次数、被媒体提及次数、同行评议流程的完整性和透明度、OA期刊网站的建设及APC透明度等。完善的OA期刊评价体系对于科技体系创新也有重要意义,当前针对OA出版的标准都由欧美国家制定,我国应主动建立符合国情的评价体系,提高科研人员参与OA出版的积极性,提升科研人员的学术影响力。

  3.3 出版机构应加大OA力度

  3.3.1 建立OA平台并扩大OA期刊规模

  据《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8)》统计,我国科技期刊总量为5052种,但根据DOAJ的统计数据,我国OA期刊仅159种[16]。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OA期刊数量明显偏少。目前我国大部分英文期刊仍是传统期刊,也并未向作者提供OA选项。笔者认为传统期刊可先实行混合OA出版模式,提供多种出版模式,由作者选择是否将论文OA,再逐步过渡为完全OA期刊。

  近年来,我国已有部分期刊集群重视OA,2019年7月,中华医学会与Wolters Kluwer Health合作推出我国母胎医学领域第一本OA英文期刊——《母胎医学杂志(英文)》[29],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与Springer Nature合作出版的OA期刊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在国际光学期刊中排名前3[30]。笔者认为这两种期刊所属集群在OA方面已走在前列,其他出版机构和集群也应积极创办OA新刊。此外,我国的大型出版集团如高等教育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等应积极创建新的开放出版平台,该方式可一次性形成多学科OA期刊集群,快速提高Gold OA 期刊数量。

  3.3.2 参考国际OA期刊标准体系,提高现有OA期刊水平

  S计划制定了详细的OA期刊标准和平台标准,包括基本强制性标准、强制性质量标准和推荐附加标准,旨在从欧盟层面推行统一的OA期刊标准[31]。基本强制性标准包括期刊网站或平台的所有学术内容必须是公开访问、允许作者根据CC BY 4.0许可证进行发布等;强制性质量标准包括透明的成本与定价、使用DOI作为永久标识符等方面;推荐附加标准包括支持作者、资助者或机构的持久标识符(ORCID、PID等)、根据开放引文I4OC倡议的标准,可以公开获取引用数据等。鉴于目前我国还未建立完整的OA期刊标准体系,因此,我国OA期刊应积极了解国际OA期刊的标准体系并对照标准进行改进,提高办刊水平,扩大我国OA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4 结语

  本文根据2019年CWTS排名中的全球高校OA数据,分别从全球视角、国家层面和高校层面分析当前OA现状及可能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措施,希望能够为科研机构、出版机构参与OA运动提供一定的参考。当前全球OA运动已进入深入发展期,OA模式已从边缘逐渐成为主流,OA形势日新月异,本文仅选取了部分有代表性的国家和高校进行分析,存在分析不全面和不够深入的问题,但从CWTS排名可以看出,欧洲和北美洲的OA程度远远超过其他大洲,已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我国的OA程度与欧美等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需要政府、出版界和学术界协同合作、共同努力。政策制定者应重视OA在推动科学进步方面的意义,并积极参与到全球转型变革中,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宏观政策,并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和时间表,逐步推进OA进程。我国的出版界、学术界应将OA作为契机,主动推动学术出版全面升级,积极建设机构知识库,积极创办OA新刊,共同建立开放、高效的学术出版体系。道路是艰难的,但前途是光明的,相信在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OA道路一定能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UC terminates subscriptions with world's largest scientific publisher in push for open access to publicly funded research[EB/OL]. (2019-02-28)[2019-09-01]. https://www.universityofcalifornia.edu/press-room/uc-terminates-subscriptions-worlds-largest-scientific-publisher-push-open-access-publicly?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2]李书宁 . 国外大学开放获取政策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 2013,57(10):12-17.

  [3]Berlin declaration on open access to knowledge in the sciences and humanities[EB/OL]. [ 2019-09-01]. http://oa.mpg.de/lang/en-uk/berlin-prozess/berliner-erklarung/.

  [4]UC terminates subscriptions with world's largest scientific publisher in push for open access to publicly funded research[EB/OL]. (2019-02-28)[2019-09-01]. https://www.statnews.com/2019/02/28/university-of-california-breaks-up-with-major-publisher-over-research-access-dispute/.

  [5]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cademic Council Statement on the university's negotiations with Elsevier publishing [EB/OL]. [2019-02-28]. https://senate.universityofcalifornia.edu/_files/reports/academic-council-statement-elsevier-feb28.pdf.

  [6]安德鲁.查德威克 . 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 [M]. 任孟山,译.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10: 65.

  [7]New transformative agreement with Elsevier enables unlimited open access to Swedish research[EB/OL]. [2019-11-22]. https://www.elsevier.com/about/press-releases/corporate/new-transformative-agreement-with-elsevier-enables-unlimited-open-access-to-swedish-research

  [8]Access to ScienceDirect,Scopus and SciVal open for the Hungarian research community,as EISZ and Elsevier work towards an open access pilot agreement[EB/OL]. [ 2019-10-31]. http://eisz.mtak.hu/index.php/en/open-access-english/338-access-to-sciencedirect-scopus-and-scival-open-for-the-hungarian-research-community-as-eisz-and-elsevier-work-towards-an-open-access-pilot-agreement.html [9]Hva er hovedtrekkene i Elsevier-avtalen? [EB/OL]. [2019-04-23]. https://www.openaccess.no/hva-er-hovedtrekkene-i-elsevier-avtalen.html

  [10]刘瑞 . 英国高校开放获取政策对我国的启示[J].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9(7):89-92.

  [11]CWTS Leiden ranking[EB/OL]. [2019-05-22]. https://www.leidenranking.com/

  [12]贺郝钰, 侯春梅, 迟秀丽 , 等. DOAJ的运作模式及对中国OA期刊的启示[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6,27(8):874-879.

  [13]李国俊, 邱小花, 肖明 . 国外高校强制性开放获取政策研究[J].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4,32(3):39-43.

  [14]刘文云, 陈美华 . 国际开放获取政策实践进展研究——基于RAORMAP系统数据分析[J]. 情报杂志, 2015,34(12):146-151,206.

  [15]苑世芬 . 基于国外实践的高校科研成果开放获取政策的构建与实施策略[J].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16,36(1):57-61.

  [16]谭贝加 . 中国医学期刊开放获取的现状及分析——以DOAJ收录期刊为例[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4,25(9):1113-1116,1120.

  [17]许洁, 马青青 . 场域理论视角下的开放获取S计划及其影响研究[J]. 出版科学, 2019,27(4):99-104.

  [18]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nd TDR Join cOAlition S to support free and immediate access to health research[EB/OL]. [2019-08-29]. https://www.coalition-s.org/who-joins-coalition-s/

  [19]Accelerating the transition to full and immediate open access to scientific publications[EB/OL]. [2019-05-30]. https://www.coalition-s.org/principles-and-implementation/

  [20]刘莉, 刘文云, 马伍翠 , 等. 英国高校机构知识库开放获取政策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9,42(3):171-176,145.

  [21]李国俊, 邱小花 . 金色OA模式的典范:荷兰开放获取模式研究[J].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9,37(3):43-49.

  [22]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nd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gree to open access publishing deal[EB/OL]. [2019-04-10]. https://www.cambridge.org/about-us/media/press-releases

  [23]丁大尉, 钟灿涛 . NIH强制性开放获取政策实施中的利益博弈——基于多元行动者交互作用的分析视角[J]. 图书情报工作, 2013,57(6):43-48.

  [24]The first read and publish deal with California:An interview wit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EB/OL]. [2019-08-22]. https://scholarlykitchen.sspnet.org/2019/04/22/read-publish-california-cambridge/

  [25]让所有科研论文免费阅读,中国机构明确力挺开放获取.[EB/OL]. [ 2018-12-12]. http://m.sohu.com/a/281306974_744387.

  [26]李麟译 . 开放获取机构知识库:强制性存储政策[J]. 图书情报工作动态, 2006(9):18-19.

  [27]Hua F, Shen C Y, Walsh T , et al. Open access:Concepts,findings,and recommendations for stakeholders in dentistry[J]. Journal of Dentistry, 2017,64:13-22.

  [28]OhioLINK breaks new ground creating central fund for open access publications with Wiley[EB/OL]. [2019-06-12]. https://newsroom.wiley.com/press-release/all-corporate-news/ohiolink-breaks-new-ground-creating-central-fund-open-access-public

  [29]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与威科集团开启新合作[EB/OL]. [2019-03-12]. https://www.cma.org.cn/art/2018/3/12/art_105_20725.html

  [30]Springer Nature开放获取期刊推荐[EB/OL]. [ 2019-09-24].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paper/2019/9/20199231514662052617.shtm.

  [31]Principles and implementation[EB/OL]. [2019-09-01]. https://www.coalition-s.org/addendum-to-the-coalition-s-guidance-on-the-implementation-of-plan-s/principles-and-implementation/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